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徐海东

徐海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69 更新时间:2023/12/25 14:13:37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是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海东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大悟徐家窑

出生日期:1900年(庚子年)6月17日

逝世日期:1970年3月25日

职业:军事家

毕业院校:延安马列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红二十五军战史》

人物生平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黄陂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人。出身贫寒,当过11年窑工。

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1926年夏入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参与黄麻起义。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历任中共区委书记,黄陂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营长、团长、师长。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在党组织帮助下离开武汉,返回黄陂家乡,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6月,被中共黄陂县委任命为河区农民自卫队大队长,领导农民自卫队打击地主反动武装。

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河区区委决定农民自卫队分散活动。返回徐家窑,以窑工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召开后,在窑工中秘密发展党员,先后在徐家店、上屋湾和邓俞咀建立中国共产党支部。

192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鼓舞下,与田道生、丁彩光、田耕三一起,组织领导攻打夏店雨坛寺“缉私营”的武装暴动。夺得武器后,重新整编农民自卫队,转移到陂孝交界之苎麻岭山区进行游击战争。

1927年11月,奉黄陂县委命令,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支援黄麻起义。起义失败后,黄陂重建党的工委,担任工委领导下的游击大队分队长。

1928年秋,任黄陂县委常委、军事部长兼夏区区委书记。

1929年初,领导夏区“年关暴动”。失败后,转移到黄陂塔耳岗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革命斗争。

1929年底,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将游击队组成五个教导队,任第五教导队党代表兼队长。

1930年5月,任鄂东暴动委员会西南总指挥。

1930年10月,任黄陂县补充六师(实际上是赤卫队)师长。

1931年2月,第五教导队编入中共鄂豫皖军委警卫团,任警卫二团团长。

1931年3月,警卫二团改编为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任团长,后任红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

1932年5月,任红四方面军独立四师师长。

1932年7月,任红九军二十七师师长。

1932年9月,任鄂皖工作委员会委员。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带领红二十七师来到金家铺与皖西道委书记郭述申同志领导的英山独立团、六安、霍邱、霍山独立营会合,组成东路游击师,任副司令兼师长。后改编为红二十七军,任七十九师师长。

1932年11月,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二十五军,任七十四师师长。

1933年2月,任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兼七十四师师长。

1933年5月,对中共省委关于围攻七里坪的错误决定,提出反对意见,未被采纳,围攻七里坪失利,部队损失过半。

1933年6月,七里坪撤围后,红二十五军向皖西转移,在皖西坚持斗争。

1933年10月,红二十五军由皖西向鄂东转移,途中被敌人切断,率七十四师一部折回皖西。皖西北道委决定组建红二十八军,任军长,在皖西坚持斗争。红二十五军到达鄂东后,中共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增补为鄂豫皖省委委员。

1934年4月,与吴焕先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在河南省商城县豹子岩会师,合编为红二十五军,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

1934年5月以后,与吴焕先率领红二十五军打了许多胜仗,粉碎了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七月至十月的三个月“围剿”计划。

1934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为准备长征,与吴焕先等同志率领红二十五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从皖西转移到鄂东北。

1934年11月11日,中共省委遵照党中央指示,决定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开始长征。改任副军长。

1935年初,在鄂豫陕省委(由鄂豫皖省委改组为鄂豫陕省委)领导下,红二十五军开展了创建鄂豫陕根据地的斗争。和吴焕先、程子华等同志率领部队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广泛发动了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使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千七百余人。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跨过终南山,到达西安附近,得知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鄂豫陕省委在陕西子午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离开陕南西征,配合中央红军北上。陕南留部分同志坚持鄂豫陕游击根据地。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率红二十五军西进甘肃。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到达甘肃陇东地区的泾川,政委吴焕先同志英勇牺牲,代理红二十五军政委和鄂豫陕省委书记。

1935年9月,在陕北豹子川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决定徐海东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改任政委。1935年9月18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苏区永平镇,与刘志丹同志率领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改编为红十五军团,任军团长和陕北省委委员。

1935年10月,率领红十五军团,取得了劳山、榆林桥两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

1935年11月初,党中央率领中央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彭德怀等同志到陕北甘泉县道佐铺红十五军团部,接见了徐海东和程子华等同志。

1935年11月3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徐海东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军团长。

1935年11月下旬,红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并肩战斗,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1936年2月,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举行东征。他率领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准备开赴河北前线,对日作战。在山西孝义县兑九峪战斗后,毛泽东同志决定两军团分路活动。红十五军团挥师北上,逼近太原,直取晋西北。

1936年5月,东征军回师河西。红十五军团回到陕北略事休整。中旬,奉命西征,配合左路军,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

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的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他奉党中央命令,对张国焘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

1936年11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他率红十五军团一部与红一军团并肩战斗,夺取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

1936年12月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任命徐海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党中央命令红十五军团立即由甘肃海原县出发开赴商州,与张学良杨虎城部队共同防御亲日派的武装进攻。

1937年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初步实现了国共合作,红十五军团奉命由陕西商州、雒南开赴甘肃庆阳驿马关整训。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八路军,任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

1937年9月,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后,率三四四旅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

1937年10月,平型关战斗结束后,随朱德、彭德怀同志参加晋东南粉碎日寇九路围攻的战斗。

1937年12月,根据党中央指示,和王震同志率部再次深入华北敌后开展山地游击战。

1938年6月,指挥町店战斗,歼灭日军第二十五师团一个联队,毙伤日军近千人,并击退来援之敌。

1938年8月,病倒在华北战场上,后回延安休养。1938年10月,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列席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会后进马列主义学院学习。

1939年8月,跟随刘少奇同志到华中开展工作。刘少奇是以徐海东的随从身份为掩护到新四军的。

1939年9月15日,离开延安。奔赴华中后,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艰苦转战在皖东一带。

1939年12月,在皖东周家岗,率领新四军第四支队与日寇激战三昼夜,取得了皖东反扫荡中的一次重大胜利。当时,还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后中原局与东南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中局,任华中局委员。

1940年1月,由于紧张的战斗生活,劳累过度,旧病复发,病倒在皖东战场上。

1940年5月,在安徽省津浦路西根据地休养。

1940年8月,在江苏省淮安一带休养。

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后长期治疗、休养。

1946年8月,在山东诸城、莱阳等地休养。

1946年9月,从山东到大连市休养。

1954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在疗养期间,写了几篇重要回忆录。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1956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八大”后,从大连回到北京。

1958年10月,任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病情稍有好转,到湖北参观访问,进行调查研究。1960年10月,主编红二十五军战史,并向编委会提出,一定要写党、写人民、写集体,不要突出个人。

1962年10月,红二十五军战史编成后,又一次累得大吐血,病危九天。

1964年10月,任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

1969年4月,带病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大会主席团委员并当选为中央委员。

1969年10月25日,病中的徐海东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强行“疏散”到河南省郑州市。

1970年3月25日,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下,含恨逝世于郑州。

主要荣誉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奠基礼》、《会师陕北》、《冀察晋抗战》、《回忆红军第二十五军的长征》、《保卫红色土地》、《生平自述》。

人物评价

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新华网评)

毛泽东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邓小平评价他“对党有一颗红心”。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家庭成员

妻子:第二任妻子周东屏。

大女儿:徐文金。

二女儿:徐文惠,现任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理事长,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红色旅游人物。

大儿子:徐文伯,文化部原副部长

后世纪念

湖北省大悟县隆重纪念新中国开国大将徐海东诞辰110周年,一尊高11米的徐海东骑白马,腰挎枪的花岗岩雕像正式在落成。

标签: 徐海东

更多文章

  • 周作人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

  • 吴三桂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崇祯十七年

  • 张闻天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闻天

    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市)人,原名应皋(也作荫皋),曾化名洛甫,字闻天。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 朱祐樘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汉族,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言路大开,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

  • 司马昭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

  • 朱祁镇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祁镇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

  • 刘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洁

    刘洁,艺名腿腿,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电视台主持人、《陈翔六点半》签约艺人。曾当过记者、演员。因饰演《木府风云》中木青的正妻木增的母亲,温婉的阿室加而成名。2017年4月29日,被一名醉汉抽刀刺伤,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中文名:刘洁别名:腿腿国籍:中国出生地:云南省昆明市逝世日期:2017年4月29

  • 李叔同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

  • 典韦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典韦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概述内图片来源:叶雄《

  • 毛岸龙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毛岸龙

    1927年2月,毛泽东一家先后到达武昌,不久杨开慧又生下第三个儿子毛岸龙。毛岸龙的去向一直是个谜:一说在上海走失,死亡的可能性不大,或许现在还在世;二说因为因细菌性痢疾死于上海广慈医院,即现在的瑞金医院。中文名:毛岸龙外文名:MaoAnlong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武昌出生日期: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