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亚楼

刘亚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3/12/25 6:52:13

刘亚楼(1910.4.8—1965.5.7),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支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师长、纵队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四野兵团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文家市战斗、第二次攻打长沙、吉安战斗、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苏联卫国战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全面加强空军正规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使空军部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国防力量。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5年5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亚楼

外文名:Sasha(俄文)

别名:刘兴昌、刘振东、王松(化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

出生日期:1910年4月8日

逝世日期:1965年5月7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红4军随营学校、抗日红军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了文家市战斗、第二次攻打长沙、吉安战斗

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参加了长征

参加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

参加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

参加苏联卫国战争

参与组织指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

代表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年)

军衔:

人物生平

1910年(清·宣统二年)4月8日,刘亚楼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亚楼原名刘兴昌,生父刘克芳,生母曹秀孜,家住月形下,没有田地,单靠刘克芳上山砍柴卖过日子。刘兴昌就诞生在一座破旧的泥木结构的上厅右厢房里。曹氏生下刘兴昌后卧床不起,第二天就病亡了。父亲无力抚养他,把他过继给同姓好友刘德香,由梁玉娣喂奶抱养,取名刘振东。

1919年(民国八年),刘德香见刘振东天资聪颖,宁可委屈自己的孩子不上学,也节衣缩食把刘振东送去读私塾。

1920年(民国九年),刘振东上崇德小学。

1924年(民国十三年),刘振东入湘店高等小学。

1926年(民国十五年),刘振东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不久辍学回乡,任教于崇德小学,在校长刘克模的引导下,接受进步思想,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曾联络48名热血青年成立“铁血团”,并被推举为农民组织“大青年会”领导人。

1930年(民国十九年)起,刘亚楼在红12军任连长、营长兼政治委员,在第4军第3纵队任第8支队政治委员,曾参加文家市、第二次攻打长沙和吉安等战斗。后任第12师35团政治委员,第11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行军和作战中重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对官兵进行群众纪律和爱国主义教育。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0月,刘亚楼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与师长陈光率部担任前卫,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诸如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等战役战斗。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师后,刘亚楼任红1军团第1师师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又称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2师师长,参加直罗镇、东征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6月,刘亚楼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刘亚楼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俄语,很快攻克了语言关。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刘亚楼毕业后在苏联红军中实习,被授予少校军衔,并参加苏联卫国战争。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刘亚楼随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对日军作战。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参谋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实施辽沈战役和入关行动。平津战役中,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战前,多方收集、分析敌情,亲临第一线选择主攻方向,并根据平津前线总前委的意图,提出“东西对打、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月,刘亚楼指挥5个军向天津发起攻击,经29小时激战,全歼守军13万人,俘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4月,任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率部进军中南。

1959年9月,刘亚楼先任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员,后被推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60年,刘亚楼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64年,刘亚楼被选为中国人民航空运动协会名誉会长。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在上海病逝,享年55岁。

主要成就

长征时,刘亚楼任红一军团红二师政委,率部为中央红军做开路先锋,一路斩关夺隘,突破四道封锁线、抢渡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攻占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再占吴起镇,为红军踏开血路。

在平津战役中,中央军委原定战略是“先打两头后打中间”。1948年12月29日,刘亚楼亲往塘沽实地勘察,听取前线指战员的意见后,认为不宜打塘沽,以夺取天津为好,得到林彪首肯后,连夜起草一份紧急电报,以林彪和他的名义发给中央军委,建议先不打东头的塘沽而打中间的天津。中央军委放弃攻击塘沽计划,同意刘亚楼的集中五个纵队夺取天津的计划。

1949年初,刘亚楼指挥34万大军以29个小时攻下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人全部被歼,无一漏网。人民解放军缴获各种火炮1163门,轻重机枪5719挺,长短枪52469支,汽车879辆,子弹640多万发及其它大量作战物资,创下了解放军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8月1日,刘亚楼首次代表中国出访莫斯科,就取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苏联答应派800多名专家帮助中国初建哈尔滨轰炸机学校、长春轰炸机学校、锦州驱逐机学校、沈阳驱逐机学校、济南驱逐机学校、北京南苑驱逐机学校等6所航校。

1950年1月,刘亚楼跟随周恩来访苏商请苏联派出空军部队、协助加强上海等地防空以及帮助组建中国伞兵等问题。6月,建立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7月7日和7月10日,周恩来连续两次召开国防会议,授权刘亚楼改装、训练、接收苏联飞机,组建中国空军。

1951年1月21日,首先入朝参战的空四师二十八大队击伤F-84美机一架。23日和29日,二十八大队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自己未受任何损失。

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了刘玉堤、王海、孙生禄、陈胜全(又名陈海泉)等一批空战英雄,张积慧还打下了远东空军“头号王牌”戴维斯。

刘亚楼从一无所有组建空军,到指挥麾下空中战士在朝鲜上空击落一架美军“王牌”战斗机,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1956年8月23日凌晨,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的一架美军P4M-IQ型麦克托式电子侦察机在入侵中国大陆衢山岛之黄泽山上空时,刘亚楼指挥中国大陆空军将其击落。

1957年,刘亚楼指挥中国空军击落美军向台湾提供的B-17型飞机。

1959年10月7日,刘亚楼指挥中国空军地空导弹二营击落入侵中国大陆领空的美军RB-57D高空侦察机,首开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军机的纪录。

20世纪60年代,刘亚楼指挥空军高炮击毁美国P-2V低空侦察机。

1962年9月9日,刘亚楼指挥空军将士用萨姆-2导弹击落入侵大陆领空的台湾空军驾驶的美国U-2飞机。

1964年,刘亚楼指挥空军导弹二营在漳州之战又一次击落U-2飞机,击毙经美国精心培训的国民党王牌飞行员李南屏。11月15日,经刘亚楼座谈指点的驻广东前线某部中队长徐开通,在中国沿海上空将一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击落。

1965年1月2日,刘亚楼领导的空军在中南上空击落一架美国军用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月10日晚8点,地空导弹一营使用“反电子预警2号”,在包头击落一架U-2飞机。

主要著作

译作

《斯大林论克劳塞维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局,1950年印)

《斯大林给拉辛的信》(人民出版社,1954年04月出版)

文集

《刘亚楼军事文集》(蓝天出版社,2010年04月出版)

所获荣誉

1955年,刘亚楼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亲属成员

生母:曹秀孜。

继父:刘德香,铁匠,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继母:梁玉娣。

弟弟:刘亚东。

第一位夫人:童养媳,1929年被民团抓走,被迫嫁往他乡。

第二位夫人:员凌漪,生子刘煜南。得到刘亚楼在苏联战死的消息后,与另一位红军干部结了婚。

第三位夫人:苏丽娃,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领导人苏兆征的女儿,1940年与刘亚楼在苏联结婚。不到3年时间,婚姻便因故终止。

第四位夫人:翟云英。1947年5月1日,由罗荣桓审查、林彪批准、韩光主持,刘亚楼和翟云英在大连举行了婚礼。生子刘煜滨,女刘煜鸿、刘煜珍。

长子:刘煜南,曾用名汪尊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

次子:刘煜奋,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三子:刘煜滨。

长女:刘煜鸿,空军气象局工程师。

次女:刘煜珍。

人物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刘亚楼一路敢打敢冲,战功卓著。刘亚楼雷厉风行,仗打得不错。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很有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刘亚楼为“军人标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央军委副主席、军事家林彪:一个刘亚楼顶三个参谋长。

新华社:刘亚楼三十六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刘亚楼忠于人民,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事业,立场坚定,英勇战斗,雷厉风行,认真负责,勤奋工作,鞠躬尽瘁。在革命斗争中,对党和人民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在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加强人民军队革命化、战斗化的建设以及国防建设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世纪念

文章

《刘亚楼揭开“天幕”指挥朝鲜空战》

《刘亚楼:要“严”之有理》

《刘亚楼将军的故乡情怀》

《刘亚楼亲自改写的〈江姐〉歌词》

《组图:组建新中国空军刘亚楼两次赴苏谈判始末》

《揭开刘亚楼“四条遗言”之谜》

《克敌制胜官兵情》

《刘亚楼统军三十万解放天津》

《刘亚楼运筹帷幄战东北》

《奠定中国空军世界地位的朝鲜空战》

《美谈盛传——开国上将刘亚楼趣闻》

《刘亚楼将军:“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书籍

《刘亚楼将军逸事》(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

《刘亚楼将军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

《刘亚楼将军传奇》(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空军司令刘亚楼》(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年出版)

视频

开国上将之刘亚楼(中国将帅61)

故居

刘亚楼故居位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上月形自然村,主体建筑由大厅、门楼、照壁、侧房、门坪、半月形池塘等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建筑核心部分是众厅。众厅由上下厅、通道、天井、东西厢房组成。一条鹅卵石铺砌的通道,通向左右厢房。

纪念馆

刘亚楼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武平县文博园内,2010年10月29日开馆。

铜像

活动

纪念刘亚楼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纪念刘亚楼诞辰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制作。

标签: 刘亚楼

更多文章

  • 柳忠秧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柳忠秧

    柳忠秧(1969-2017),湖北黄冈县人,著名诗人、文化学者,主要从事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兼任云深书院院长;另兼岳阳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学顾问、中华经济发展交流协会高级文化顾问、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等职;代表作有《楚歌》、《岭南歌》、《国骚》、《楚颂》、《天下洞庭天下

  • 严顺开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严顺开

    严顺开(1937年6月6日-2017年10月16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男演员。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滑稽剧团任演员。1981年初登银幕,主演剧情电影《阿Q正传》,凭借该片获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1983年在第

  • 王稼祥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稼祥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苏区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革

  • 陈忠实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忠实

    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

  • 黄克诚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克诚

    黄克诚(1902—1986),1902年10月1日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

  • 赵丽蓉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丽蓉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2000年7月17日),中国著名评剧/小品表演艺术家。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出生于天津宝坻区,1962年,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观众所识。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姑。1980年,在评剧《杨三姐告状》中饰杨母,后该片被拍摄成电影。1986年,在六小

  • 李立三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立三

    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人民防空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湖南醴陵人。1919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

  • 黎元洪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黎元洪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光绪九年(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

  • 刘家良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刘家良

    刘家良(1934年7月28日-2013年6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香港导演,武术指导。南派功夫洪家拳的嫡系传人。1943年,开始跟随父亲刘湛学习洪拳。1950年,随父投身电影界,开始在幕后工作。1953年,出演第一部电影《黄飞鸿》。1963年,开始与唐佳合作担任《南龙北凤》武术指导。19

  • 丁玲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