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1962.12)职称:材料学学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1985年12月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由教育部派赴荷兰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化学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高性能纤维材料等。社会兼职: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光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2.12
职业: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毕业院校:东华大学
人物经历
1985年12月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由教育部派赴荷兰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社会兼职: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化学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高性能纤维材料等。
主要贡献
近5年主持完成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高性能PBO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聚苯并恶的合成及成纤性研究”,中石化“热塑性弹性纤维”等近10项科研工作;作为主要骨干参加了国家技术创新计划,上海市教委等多项科研工作。近5年发表“MultiorderedPhaseStructureofNematicPBO/PBASolution”等SCI收录论文12篇。
主编统编教材《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
1.WeiPan,ShenglinYang,GuangLi,JianmingJiang,TheRelationshipbetweenElectricalandPhaseMorphologyofPANI/PANandPANI/PSBlend,InternationalJournalofPolymericMaterials,2005,51(1),21。
2.江建明,潘玮,杨胜林,李光,PANI-DBSA/PAN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导电性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1)。
3.李光,GaymansRJ,杨胜林,江建明,共聚聚醚酯酰胺的多重转变及其相态结构,化学物理学报,2004,17(1),105。
4.杨胜林,金俊弘,李光.高分子液晶条带织构的计算机模拟.化学物理学报,2004,17(5),577。
5.WangJincheng,LiGuang,YangShenglin,JiangJianming.NewIntumescentFlame-RetardantAgent:ApplicationtoPolyurethaneCoatings.J.Appl.Polym.Sci.,2004,91(2),1193。
6.LiGuang,YangShenglin,HaoLifei,JiangJianming.EffectofBranchingontheRheologicalBehaviorofPETandPropertiesofBranchedPETFiber.ProceedingsofPPS2004Asia/AustraliaRegionalMeeting,Gyeongju,Korea,Aug29~Sept1,2004。
7.WangJC,YangSL,LiG,JiangJM.AMathematicalModelofHeatTransferofaPU-basedIntumescentFlame-retardantCoatingDuringCombustioninaCabinet.PolymerInternational.2003,52(12),1827。
8.WangJC,YangSL,LiG,JiangJM.SynthesisofaNew-typeCarbonificanditsApplicationinIntumescentFlame-retardant(IFR)/Polyurethanecoatings.JournalofFireScience2003,21(4),245。
9.JinJH,YangSL,LiG,YamadaT,JiangJM.MultiorderedPhaseStructuresofNematicPBO/PPASolution.JMacromolSci-Phys2003,B42(3-4),599。
10.杨胜林,梁伯润,李光.液晶聚合物/柔性链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形态.化学物理学报,2003,16(2),122。
11.GuangLi.Structure-PropertyRelationshipofThermoplasticElastomers-BlockCopolymers.JournalofChinaTextileUniversity,1997,14(2),56。
12.GuangLi.SynthesisandPurificationofN,N’-bis(p-carbomethoxybenzoyl)butanediamine(T4T-Dimethyl).JournalofChinaTextileUniversity,1997,14(4),18。
13.GuangLi,R.J.Gaymans.PolyesteramideswithmixturesofPoly(tetramethyeleneOxide)and1,5-pentanediol.Polymer,1997,38(19),4891合作交流情况:与日本KANAZAWA大学互换研究生计划。
其它信息:所在课题组由2名教授(江建明,李光),1名副教授(杨胜林),2名博士后,6名博士生,12名硕士生和2名技工组成。已毕业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近20名。
本课题组欢迎国内其他著名高校的已毕业博士加盟从事博士后研究,除享受上海市博士后津贴外,课题组另行提供研究经费和生活补贴。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化学专业背景的博士生优先考虑。
获奖记录
2003“超高熔融指数聚丙烯及其产品开发”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完成人)。
2003,“产用用一步法粗旦聚丙烯纤维国产化关键技术”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
2001,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0,“一步法粗旦聚丙烯纤维(FDY)工艺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
1999,桑麻纺织科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