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62年4月生,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获奖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基本资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2年4月生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主要成就:全国创新争先奖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江苏省科技一等奖等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陈光:男,1962年4月生,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MaterialsBehaviorandDesign,MinistryofEducation)主任、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曾任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74年1月至1978年3月就读于母校――当时的“昌黎城关中学”,并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提前考入大学。1982年3月大学本科毕业以后,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先后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作为VisitingScientist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1年半。曾任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正处)、无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正处),江苏省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才队伍建设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分委会主任、金属与陶瓷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非晶合金及应用分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中青年人才创业促进会理事/常务理事、化工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Intermetallicsguesteditor,《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审委员会委员,The6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AdvancedIntermetallicandMetallicMaterials,The9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AdvencedIntermetallicandMetallicMaterials主席之一,TMSmember。
获奖记录
1996年荣获河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协联合评定的“河北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并开始享受河北省教委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一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021年8月1日,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技术科学部)。
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
1、受控凝固与新材料
2、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
3、块体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
其内涵是通过系统实验、深入研究,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合金熔体行为、凝固与相变行为、物理化学行为、力学行为、在极端条件下的服役行为基础上,科学设计合金成分、组织结构以及材料复合与制备加工方法,创制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注重新型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特别是非晶及纳米晶、活泼金属、难熔金属、高温合金、介金属等的制备与成形技术、材料复合与加工技术、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评价技术的研究。
主要贡献
在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金属纳米与非晶合金(金属玻璃)、受控凝固与新材料、钢铁材料与冶金工程研究方面,曾主持和参加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省部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等。主持完成的成果中,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项、已授权4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非平衡凝固新型金属材料》、《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新材料概论》等。指导博士后出站3名、博士生毕业26名。
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第六届“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南京理工大学教学名师、2012-2013十大科技精英。曾主持和参加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省部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转化等项目。主持完成的成果中,荣获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奖1项、省一类精品课程1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1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4项、国家级新产品1项、高新技术产品2项、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非平衡凝固新型金属材料》、《新材料概论》等。指导博士后出站3名、博士生毕业24名。
在研项目主要有:轻质高温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及其制备加工的科学技术基础(国家“973”项目2011CB605500)、高强韧块体非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叶片用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研制(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BE2012177)、无铼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关键技术开发(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4004-09)、海洋油气储运特种钢及大口径无缝管研发与产业化(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BA2013123)等,科研经费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