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齐邦媛

齐邦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65 更新时间:2024/1/3 7:44:44

齐邦媛(1924~),女,汉族,辽宁铁岭人,台湾地区以及国民党政界人士齐世英长女,国立武汉大学外系毕业,1947年到台湾,196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1969年出任中兴大学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迄今。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卓有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齐邦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

出生日期:1924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国立武汉大学

性别:女

信仰:基督教

主要著作

1、《千年之泪》

2、《雾渐渐散的时候》

3、《一生中的一天》

4、《巨流河》

5、英译《城南旧事》(部分,林海音原著)

此外,还主编有《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台湾1970-1989》、《中英对照读台湾小说TaiwanliteratureinChineseandEnglish》、《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文文学》等。

人物经历

1924:元宵节生于辽宁省铁岭县一个汉族人家庭(据其本人的书《巨流河》一书的自述)。父:齐世英(铁生)母:裴毓贞(纯一)。

1938:十一月底由父亲带往重庆,就读南开中学。

1943:联考入第二志愿武汉大学哲学系,前往四川乐山,一年后转入外文系,受教于朱光潜、吴宓。

1947:大学毕业。九月得台湾大学聘任外文系助教,到台北。

1948:与罗裕昌于武大校友会相遇,十月返上海由父母主持,在新天安堂基督教会结婚。返台。

1953:台中一中任教高中英文(至1958)

1958:至中兴大学(原为省立农学院)任讲师。兼任台北故宫博物院英文秘书(1959-1965)。

1967:随夫调差,迁回台北。第二次考取FulbrightExchangeFellowship赴美任教于印第安纳St.Mary-ofthe-WoodsCollege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同时正式注册进IndianaUniversity进修比较文学。

1969:返台回中兴大学,出任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

1970:开始在台大外文系兼任教授。讲授文学院高级英文课程。

1977:台大外文系专任(讲授英国文学史、高级英文、翻译等课)。

1978:参加中华民国笔会。赴瑞典参加国际笔国年会(InternationalPEN)。

1982:暑假至纽约St.John’sUniversity开中国现代文学会议。首次与大陆文学界同时出席。

1985:应聘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讲授台湾文学(春季班)。同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参加中国现代文化会议。回台后遭到人行道上车祸,重伤。

1988:由台大外文系退休。次年台大颁赠名誉教授位。

1989: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台湾1970-1989》,小说卷一至五。台北:九歌。

1990:评论集《千年之泪》出版,台北:尔雅。

1992:接ChinesePENQuarterly总编辑工作(至1999)。林海音原著,殷张兰熙、齐邦媛英译《城南旧事》出版,香港:中文大学。

1999:四月赴北京与南开中学班友作五十年后首次重聚。主编《中英对照读台湾小说TaiwanliteratureinChineseandEnglish》出版,台北,天下文化。

2000:齐邦媛、德威主编英文版《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文文学》论文集出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2001:“九一八”纪念七十周年回故乡沈阳,兄妹四人东北中山中学献“齐世英纪念图书馆”。

2003:十月,鼓吹(催促)设立“国立文学馆”于台南成立,经“立法院”改名为“国立台湾文学馆”。

2009:记忆文学《巨流河》出版,台北:天下文化。

2011: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散文家‘。

生平事迹

永远的齐老师

在台湾,齐邦媛有着“永远的齐老师”之称,23岁(1947年)应聘到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开始,她毕生从事教育,并且负责过翻译出版、统筹中学教材编选、推广台湾文学等工作,真正桃满天下。小说家白先勇这样形容他的老师齐邦媛:“她一生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真!”并将她称为“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

受父亲影响,齐邦媛对政治也有极深的思考,在大学外文系的教学中,她首先将《1984》、《美丽新世界》等反独裁作品引入课堂,要求学生阅读。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陈芳明多年后这样回忆:“我对言论自由的向往,对思想解放的期待……都在齐老师的文学解释中获得依靠。”齐邦媛生于辽宁铁岭,流经该地的辽河在清代名为巨流河,本书书名即来源于此。由于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失败,被迫流亡,六岁的齐邦媛也跟着母亲离开东北故乡。此后的17年大部分是战争岁月,齐邦媛跟随父母从南京、北平,跟着撤退的路线一路往西南,在南开中学四川分校度过少女时期,后就读武汉大学,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60多年前在武汉大学上朱光潜英诗课的手抄笔记,齐邦媛珍藏至今。1947年,齐邦媛大学毕业到台湾,直至1993年,才再度踏上大陆的土地,重返故乡。

齐邦媛在《巨流河》的序言中解释她写此书的初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日本人侵略惹来两颗原子弹也写个不休,而中国人自20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却渐渐被湮没与遗忘。而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斗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为简体版重写一章书

《巨流河》繁体版的腰封上有一句煽情的话:读了这本书,你终于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知识分子。与许多同类型的书不同,尽管经历过战争时代的颠沛流离,建设台湾时的艰苦,描写的是家族从东北到台湾的变迁,反映的是两代中国人的苦难,《巨流河》的字里行间却散发出沁人的温暖和乐观,让人可以通过文字轻易触摸到齐邦媛内心的火热。

这种温暖正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陈方正为时代周报推荐书目时所说的:同样颇具史诗风格,但味道却截然相反的,是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它卑之无甚高论,只是一个中国女孩子在抗战、内战、辗转流亡台湾的艰苦岁月中,奋斗、成长、追求幸福与理想的故事。然而它是如此平实、充沛,如此充满温暖、希望,读后我们禁不住要相信,中国人对人性,对未来的不可救药的乐观虽然好像很肤浅、幼稚,其实还是有道理的。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为《巨流河》撰写的文章形容它“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那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时隔一年又三个月,《巨流河》出版简体中文版,首印一万两千册。繁体版全书的25万字略有缩减,删减部分主要是国共时期的历史观点,封面从日军战机轰炸下血光冲天的重庆,变成了东北家乡深蓝色蜿蜒的巨流河。尽管此前四年的写作已消耗了大量的心血,加上身体欠佳,但齐邦媛仍极为重视《巨流河》简体版的出版。齐邦媛亲自执笔重写了第十章《台湾、文学、我们》,对新的封面颜色、文字颜色、署名,以及书中图片选用都一一给予意见。至于受到关注的部分删节,她说在不影响全书的完整性和著书的意义时,都可以体谅与同意。

齐邦媛的认真也反映在采访之中,在收到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函后,她花了三周时间,亲笔手写了整整五页纸作为回复。对于她来说,《巨流河》可以接触到中国大陆的读者,是代替年迈的她真正“还乡”了。

张大飞是回忆,不是初恋

读过《巨流河》的人都会记得贯穿全书始终的满族人“张大飞”,这个东北少年的父亲原是沈阳县警察局局长,被日本人在广场上浇油漆烧死,一家八口因此逃亡离散。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26岁战死,还托人将一包齐邦媛写的信交回。2000年,齐邦媛再访南京,到了紫金山的航空烈士公墓,在石碑群中找到了刻有张大飞名字和生卒日期的纪念碑。

张大飞的照片如今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这段亦兄妹亦恋人的朦胧感情在书中荡气回肠,令许多读者动容,以至于不少记者都追问齐邦媛:“这是你的初恋吗?”就连正在筹拍电影《飞虎队》的导演吴宇森也被这段故事打动,曾公开表示“看了非常感动,但我没有取得版权,不能纳入片中”。但齐邦媛说希望自己有生之年都不要看到“这部电影”的诞生,因为很怕电影的刻板处理会让纯文学中人物的“纯真”简单化,是一种亵渎。

齐邦媛说张大飞的生与死对这本书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她想通过一个这样的人来描写那个年代一批人的心路历程。“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荣获奖项

2011年3月,齐邦媛获得华语文学奖2010年度最高奖“杰出作家”提名。

2011年5月7日,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广州颁奖,荣获2010年度散文家

标签: 齐邦媛

更多文章

  • 麻美由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麻美由真

    麻美由真(日文名:麻美ゆま),1987年3月24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日本女演员、写真模特。2005年10月在AliceJapan出道,开始性感影片的拍摄生涯。2006年,夺得由18间AV制作公司联颁的“最优秀女优赏“作品奖。2010年3月,成为日本女子组合惠比寿麝香葡萄第二任队长。2012年,麻美由

  • 赖少其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赖少其

    赖少其(1915年-2000年),广东普宁市人,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赖少其先生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更是

  • 潘美辰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潘美辰

    潘美辰,1969年6月30日出生于台湾台北县,中国台湾女歌手、词曲创作人。1987年发布单曲《悔》出道。9月推出个人首张专辑《不要走不要走》。12月获得台湾中时晚报年度新人奖。1989年凭借歌曲《我想有个家》获得金曲奖年度歌曲奖。1990年1月个人创作曲《我想有个家》并获台湾第一届金曲奖,年度最佳歌

  • 洪朝丰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朝丰

    洪朝丰,男,1960年出生于中国大陆,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香港大学音乐系。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演员。1983年开始在电台主持音乐节目,题材有西洋歌剧、古典音乐、怀旧金曲等。至1997年3月过档新城电台(并于3月2日凌晨12时许举行签约仪式)。主持电台节目《日月星辰》,成为数年十大最受欢迎电台节目

  • 严铮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严铮

    严铮,台湾音乐人,在台湾组摇滚乐团时和黄大炜、齐秦是“战友”,还曾为刘德华、陈慧琳写歌,也因为音乐才华吸引了钟丽缇,并成为太太走上音乐道路的引路者。他因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演唱了插曲《只为了你》,并和妻子钟丽缇演唱了片尾曲《好姐妹》而在内地走红。2011年,严铮与钟丽缇离婚。中文名:严铮国籍:中国

  • 钱莹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钱莹

    钱莹,女,1978年10月28日出生于广东广州,演员。1999年,钱莹毕业于解放军通讯学院,曾出演过多部影视剧如《外来媳妇本地郎》、《东方大港》等。中文名:钱莹外文名:fion别名:多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星座:牛郎星血型:A身高:164cm体重:46kg出生地:广东广州出生日期:1978年10月2

  • 安宁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宁

    安宁,著名主持人,演员,擅长影视表演,15岁参军武警文工团,是从军营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喜剧演员,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他与姚昆创作表演的相声《考女婿》获得1990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台合办的“童林杯”全国相声邀请赛的优秀作品奖和表演奖,曾在电视剧《马三立》中饰演马桂元,曾在中央电视台的栏目中担任主持人

  • 洪波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洪波

    洪波,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1960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现任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名:洪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常德市出生日期:1960年职业:教授毕业院校:湘潭大学学历:博士政治面貌:中共党员1979.9-1983.7大连交通大学本科1983.9-1985.9

  • 俞承浩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俞承浩

    俞承浩(유승호)也译作刘胜浩,1999年出演N016手机广告出道,2002年俞承浩饰演不懂事而又真诚的小男孩相宇迅速上升为“国民弟弟”,有人指出他和同样演技不俗的苏志燮非常神似,网路上更有人直接赞赏俞承浩是“未来的安圣基”。代表作品有《别告诉爸爸》、《快乐圣诞2003》、《魔法战士》、成长剧《外星人

  • 佩德罗·帕斯卡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佩德罗·帕斯卡

    佩德罗·帕斯卡(PedroPascal),1975年4月2日出生于智利圣地亚哥,美国影视演员。2009年,佩德罗·帕斯卡在剧集《傲骨贤妻》中亮相。2011年,他客串出演了剧集《兄弟姐妹》。2014年,他在HBO剧集《权力的游戏》第四季中扮演了“红毒蛇”奥柏伦马泰尔。2015年,佩德罗·帕斯卡参演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