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万宝年

万宝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71 更新时间:2023/12/15 9:07:29

万宝年,1962年6月出生于江苏南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万宝年于1982年从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并考取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获得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系激光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并继续在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回国后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至2005年担任托卡马克物理实验室主任;2005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至202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2014年至202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宝年长期从事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主持国家大科学工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

基本资料

名:万宝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南通

出生日期:1962年6月

毕业院校:德国维尔茨堡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

人物经历

1962年6月,万宝年出生于江苏南通。

1978年,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毕业。

1978年9月—1982年7月,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

1982年8月—1985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

1985年8月—1987年8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9月—1988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德语培训。

1988年4月—1991年9月,就读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UniversityofWürzburg)物理系激光物理和气体动力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理学博士。

1991年10月—1993年5月,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6月—1996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6年10月,晋升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9年1月—2005年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托卡马克物理实验室主任。

2005年3月—2014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4年9月—2020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2014年—202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20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

主要成就

万宝年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万宝年带领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实验团队聚焦聚变堆稳态运行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长时间尺度、稳态聚变等离子体的物理和工程实验研究,在高性能、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推动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走在国际前列。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1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万宝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一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多项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2年

超导托卡马克上的准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7年

EAST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的研制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

托卡马克高约束等离子体中缓解边界局域模的新方法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8年

基于射频波驱动的托卡马克高约束稳态运行研究集体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8年

《人造太阳》科普图书

中国核科普奖二等奖

万宝年人才培养

教育谏言

万宝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对目前科技评价体系,包括一些科技政策,提出建议:“一个重大科技项目的完成,长期积累是非重要的,因此科技评价和资源配置就应该结合实际进行重新设定。在科技评价上,不应重奖评、轻应用。在资源配置上,应沿着一个既定的方,持续不断地进行支持”。

万宝年荣誉表彰

2021年11月,万宝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3年3月—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8年3月—202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9年4月

安徽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第三届副会长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评价

万宝年作为科技领域的一员和驻皖全国政协委员,他始终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商建言,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评)

万宝年在HT—7超导托卡马克物理实验中获得系列重大成果,他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维护科学道德的表率,是广大核科学工作者的学习榜样。(中国核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寿君评)

标签: 万宝年

更多文章

  • 万哲先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哲先

    万哲先,192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万哲先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0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历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汪景琇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汪景琇

    汪景琇,1944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太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1969年汪景琇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1983年至1984年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合作;198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为

  • 王鼎盛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鼎盛

    王鼎盛,1940年10月出生于重庆南川,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鼎盛于1962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赴美国西北大学访问;1986年至19

  • 王恩哥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恩哥

    王恩哥,1957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Kavli理论科学研究所荣誉所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1978年王恩哥进入辽宁大学物理系就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

  • 王广厚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王广厚

    王广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广厚于196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南京大学外语系修习英文,1968年留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80年至1982

  • 王乃彦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乃彦

    王乃彦,1935年11月2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工业研究生部名誉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1956年王乃彦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至1965年在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1965年回

  • 王诗宬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诗宬

    王诗宬,1953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81年王诗宬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获得陈省身数学奖;1999年至20

  • 王世绩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世绩

    王世绩,1932年9月28日出生于上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王世绩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1959年到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子物理室工作;1964年回国后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工作,历任助研

  • 王小云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小云

    王小云,1966年8月生于山东诸城。1993年获山东大学数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国际密码协会会士(IACRFellow)。兼任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

  • 王迅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迅

    王迅,籍贯江苏无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出生于上海,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迅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0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微电子教研室副主任,表面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应用表面物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