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化兰

陈化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71 更新时间:2023/12/30 10:11:09

陈化兰,女,1969年3月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4年陈化兰从甘肃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7年获得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前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流感分中心进行博士后工作;2002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06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担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2012年当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生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2015年被评为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一;2016年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化兰的研究方向为禽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及其致病性的分子遗传与分子致病机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化兰

国籍:中国

出生地:甘肃省白银市

出生日期:1969年

毕业院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7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1991年,获学士学位后继续在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兽医病理专业,就读研究生。1994年,硕士毕业后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7年,获得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

1999年,前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流感分中心进行博士后工作,进行禽流感合作研究。

2002年,回到中国,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并先后担任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

2005年11月9日,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06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08年,担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加入九三学社。

2015年10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第五位获得此奖的中国人。同年被评为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一。

2016年6月,获得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和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2018年11月,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06月,任九三学社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2年12月,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担任职务

第十二、十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职务任免

2022年6月23日,九三学社黑龙江省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陈化兰为九三学社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

陈化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化兰主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系统开展了中国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初步阐明有关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抗原变异及致病性演化规律,为疫情的预警预报、防制策略、诊断试剂及疫苗研制与使用提供了全面的科学依据。在防制禽流感期间,迅速准确确诊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样品,对疫情的及时有效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她主持研制的有关禽流感灭活疫苗已累计推广应用60亿羽份以上,为防控禽流感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在动物流感尤其是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技术、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变及分子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创造性研究成果,研制成功了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和新型“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代表了禽流感疫苗研制的国际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推广应用后,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乃至世界防控禽流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及公共卫生意义。

2013年4月,陈化兰和她的科研团队发现,在中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为中国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5月,她们又发现H5N1病毒确有可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获得在哺乳动物之间高效空气传播的能力,从而具备引起人间大流行的潜力,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现实威胁。7月,她和科研人员研究发现,H7N9病毒对禽类无致病力,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后,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揭示了H7N9病毒存在较大人间大流行的风险。这些成果先后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及《科学(SCIENCE)》杂志上。

2019年11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进化及其成功防控。该研究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团队主导,通过对家禽禽流感病毒进行大规模监测,对分离的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行系统研究,成功研发了H5、H7二价禽流感灭活疫苗,监测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有效阻断了H7N9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在阻断人感染H7N9病毒方面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项目承担&成果奖励

1994年以来,陈化兰一直从事禽流感及猪流感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多项。

2019年

动物流感病毒跨种感染人及传播能力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时间

成果名称

奖项

参考

2005年

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7年

重组禽流感、新城疫二联活疫苗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7年

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奖二等奖

2009年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跨宿主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

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

黑龙江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2013年

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期刊论文&专利发明

截止到2014年,陈化兰在国际重要学术杂志发表禽流感研究相关SCI论文50多篇;已获得6个禽流感疫苗新兽药证书,其中3个为基因工程疫苗;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

代表文章

1.YanbingLi,LilingLiu,YiZhang,ZhenhuaDuan,GuobinTian,XianyingZeng,JianzhongShi,LichengZhang,HualanChen*.NewlineageofH5N1influenzavirusdetectedinwildbirdsinQinghai,westernChina.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2010,inpress.

2.YingChen,GongxunZhong,GuojunWang,GuohuaDeng,YanbingLi,JianzhongShi,ZhuoZhang,YuntaoGuan,YongpingJiang,ZhigaoBu,YoshihiroKawaoka,HualanChen*.DogsarehighlysusceptibletoH5N1avianinfluenzavirus.Virology.2010,405,15-19,on-line,June25.

3.LihongTao,JinyingGe,XijunWang,HongyueZhai,TaoHua,BolinZhao,DongniKong,ChinglaiYang,HualanChen*,andZhigaoBu*.MolecularBasisofNeurovirulenceofFluryRabiesVirusVaccineStrains:ImportanceofthePolymeraseandtheGlycoproteinR333QMutation.JournalofVirology.2010,84(17),8926-8936.on-line,June10

4.YanbingLi,JianzhongShi,GongxunZhong,GuohuaDeng,GuobinTian,JinyingGe,XianyingZeng,JiashengSong,DongmingZhao,LilingLiu,YongpingJiang,YuntaoGuan,ZhigaoBu,HualanChen*.ContinuedevolutionofH5N1influenzavirusesinwildbirds,domesticpoultryandhumansinChinafrom2004to2009.JournalofVirology.2010,84(17),8389-8379.On-line,June10.

5.YujieTang,GongxunZhong,LianhuiZhu,XingLiu,YufeiShan,HuapengFeng,ZhigaoBu,HualanChen*,andChenWang.Herc5AttenuatesInfluenzaAVirusbyCatalyzingISGylationofViralNS1Protein.JournalofImmunology,2010,184,5777-5790

6.BoWahLeung,HualanChen,GeorgeG.Brownlee.CorrelationbetweenpolymeraseactivityandpathogenicityintwoduckH5N1influenzavirusessuggeststhatthepolymerasecontributestopathogenicity.Virology,2010,401:96-106.

7.YuweiGao,YingZhang,KyokoShinya,GuohuaDeng,YongpingJiang,ZejunLi,YutaoGuan,GuobinTian,YanbingLi,JianzhongShi,LilingLiu,XianyingZeng,ZhigaoBu,XianzhuXia,YoshihiroKawaoka,HualanChen*.IdentificationofAminoAcidsinHAandPB2CriticalfortheTransmissionofH5N1AvianInfluenzaVirusesinaMammalianHost.PLoSPathogens,2009,5(12):e1000709.

8.YongpingJiang,HongboZhang,GuojunWang,PingjingZhang,GuobinTian,ZhigaoBu,andHualanChen*.ProtectiveEfficacyofH7SubtypeAvianInfluenzaDNAVaccine.AvianDisease,2010,54(S1),294-296.

9.JinyingGe,GuobinTian,XianyingZeng,YongpingJiang,HualanChenandZhigaoBu*.GenerationandEvaluationofaNewcastleDiseaseVirus-BasedH9AvianInfluenzaLiveVaccine.AvianDisease,2010,54(S1),290-293.

10.GuobinTian,XianyingZeng,YanbingLi,JianzhongShi,HualanChen*.ProtectiveEfficacyoftheH5InactivatedVaccineagainstDifferentHighlyPathogenicH5N1AvianInfluenzaVirusesIsolatedinChinaandVietnam.AvianDisease,2010,54(S1),287-289.

11.NeumannG,ChenH,GaoGF,ShuY,KawaokaY.H5N1influenzaviruses:outbreaksandbiologicalproperties.CellResearch,2010,20(1):51-61

12.QimengTao,XiurongWang,HongmeiBao,JiananWu,LinShi,YanbingLi,ChuanlingQiao,YakovlevichSA,MikhaylovnaPN,HualanChen.Detectionanddifferentiationoffourpoultrydiseasesusingasymmetric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incombinationwitholigonucleotidemicroarrays.JVetDiagnInvest.2009;21(5):623-632

13.ChuantianXu,QiyunZhu,HuanliangYang,XiumeiZhang,ChuanlingQiao,YanChen,XiaoguangXin,HualanChen*.TwogenotypesofH1N2influenzavirusesappearedamongpigsinChina.JournalofClinicalVirology.2009,46:192-195.

14.HualanChen,ZhigaoBu.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avianinfluenzavaccinesinChina.CurrentTopicsinMicrobiologyandImmunology.2009;333:153-62(Review)

15.HualanChen.Avianinfluenzavaccination:theexperienceinChina.RevSciTech.2009,28(1):267-74(Review)

16.JiyongZhou,WenboSun,JunhuaWang,JunqingGuo,WeiYin,NanpingWu,LanjuanLi,YanYan,MingLiao,YuHuang,KaijianLuo,XuetaoJiang,HualanChen.CharacterizationoftheH5N1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VirusderivedfromWildPikasinChina.JVirol.2009,83:8957-8964

17.HualanChen.H5N1avianinfluenzainChina.SciChinaCLifeSci.2009,52(5):419-27.(Review)

18.SzretterKJ,GangappaS,BelserJA,ZengH,ChenH,MatsuokaY,SambharaS,SwayneDE,TumpeyTM,KatzJM.EarlyControlofH5N1InfluenzaVirusReplicationbytheTypeIInterferonResponseinMice.JVirol.200983(11):5825-34

19.KashiwagiT,LeungBW,DengT,ChenH,BrownleeGG..TheN-terminalregionofthePAsubunitoftheRNApolymeraseofinfluenzaA/HongKong/156/97(H5N1)influencespromoterbinding.PLoSONE.2009;4(5):e5473.

20.ShufangFan,YuweiGao,KyokoShinya,ChrisK-F.Li,YanbingLi,JianzhongShi,YongpingJiang,YongbingSuo,TiegangTong,GongxunZhong,JiashengSong,YingZhang,GuobinTian,YuntaoGuan,XiaoningXu,ZhigaoBu,YoshihiroKawaoka,HualanChen.ImmunogenicityandprotectiveefficacyofaliveattenuatedH5N1vaccineinnonhumanprimates.PLoSPathogens,2009,5(5),e1000409

21.ChuanlingQiao,YongpingJiang,GuobinTian,XiurongWang,ChengjunLi,XiaoguangXin,HualanChen,KangzhenYu.RecombinantFowlpoxVirusVector-basedVaccineCompletelyProtectsChickensfromH5N1AvianInfluenzaVirus.AntiviralResearch,2009,81(3):234-8

22.ShufangFan,GuohuaDeng,JiashengSong,GuobinTian,YongbingSuo,YongpingJiang,YuntaoGuan,ZhigaoBu,YoshihiroKawaoka,HualanChen.TwoaminoacidresiduesinthematrixproteinM1contributetothevirulencedifferenceofH5N1avianinfluenzavirusesinmice.Virology,2009,384:29-32

23.MurakamiS,HorimotoT,MaileQ,NidomCA,ChenH,MuramotoY,YamadaS,IwasaA,Iwatsuki-HorimotoK,ShimojimaM,IwataA,KawaokaY.GrowthdeterminantsforH5N1influenzavaccineseedvirusesinMDCKcells.JournalofVirology,2008,82:10502-9

24.BeibeiJia,JianzhongShi,YanbingLi,KyokoShinya,YukikoMuramoto,XianyingZeng,GuobinTian,YoshihiroKawaoka,HualanChen.PathogenicityofChineseH5N1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VirusesinPigeons.ArchivesofVirology,2008,153:1821-1826

25.ChengjunLi,JihuiPing,BoJing,GuohuaDeng,YongpingJiang,YanbingLi,GuobinTian,KangzhenYu,ZhigaoBu,HualanChen.H5N1influenzamarkervaccineforserologicaldifferentiationbetweenvaccinatedandinfectedchickens.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2008,372(2):293-7

26.KiyokoIwatsuki-Horimoto,YasukoHatta,MasatoHatta,YukikoMuramoto,HualanChen,YoshihiroKawaoka,TaisukeHorimoto.LimitedcompatibilitybetweentheRNApolymerasecomponentsofinfluenzavirustypeAandB.VirusResearch,2008,135(1):161-5

27.JihuiPing,ChengjunLi,GuohuaDeng,YongpingJiang,GuobinTian,ShuxiaZhang,ZhigaoBuandHualanChen.Single-amino-acidmutationintheHAalterstherecognitionofH9N2influenzavirusbyamonoclonalantibody.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2008,371(1):168-371

28.PeirongJiao,GuobinTian,YanbingLi,GuohuaDeng,YongpingJiang,ChangLiu,WeilongLiu,ZhigaoBu,YoshihiroKawaoka,HualanChen.AsingleaminoacidsubstitutionintheNS1proteinchangesthepathogenicityofH5N1avianinfluenzavirusesinmice.JournalofVirology,2008,82(3):1146–1154.

CommentinJournalofVirology:Single-Amino-AcidSubstitutionChangestheVirulenceofH5N1InfluenzaViruses.JournalofVirology,2008,82(3):1065

CommentinMicrobe:Single-Amino-AcidSubstitutionChangestheVirulenceofH5N1InfluenzaViruses.

29.QiyunZhu,HuangliangYang,WeiyeChen,WenyanCao,GongxunZhong,PeirongJiao,GuohuaDeng,KangzhenYu,ChinglaiYang,ZhigaoBu,YoshihiroKawaoka,HualanChen.AnaturallyoccurringdeletioninitsNSgenecontributestoattenuationofanH5N1swineinfluenzavirusinchickens.JournalofVirology,2008,82(1):220–228.

30.HualanChen,RickBright,KantaSubbarao,CatherineSmith,NancyCox,JacquelineM.Katz,andYumikoMatsuoka.Polygenicvirulencefactorsinvolvedinpathogenesisof1997HongKongH5N1influenzavirusesinmice.VirusResearch,2007,128(1-2):159-63.

31.YongpingJiang,KangzhenYu,HongboZhang,PingjingZhang,ChenjunLi,GuobinTian,YanbingLi,XijunWang,ZhigaoBu,HualanChen.EnhancedprotectiveefficacyofH5subtypeavianinfluenzaDNAvaccinewithcodonoptimizedHAgeneinapCAGGplasmidvector.AntiviralResearch,2007,75:234-241.

32.JinyingGe,GuohuaDeng,ZhiyuanWen,GuobingTian,YongWang,JianzhongShi,XijunWang,YanbingLi,SenHu,YongpingJiang,ChinglaiYang,KangzhenYu,ZhigaoBu,HualanChen.Newcastlediseasevirus-basedliveattenuatedvaccinecompletelyprotectschickensandmicefromlethalchallengeofhomologousandheterologousH5N1avianinfluenzaviruses.JournalofVirology,2007,81,150-158.

33.ChuanlingQiao,GuobinTian,YongpingJiang,YanbingLi,JianzhongShi,KangzhenYu,HualanChen.VaccinesDevelopedforH5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inChina.Ann.N.Y.Acad.Sci.2006,1081:182–192

34.ZejunLi,YongpingJiang,PeirongJiao,AiqinWang,FengjuZhao,GuobinTian,XijunWang,KangzhenYu,ZhigaoBuandHualanChen.TheNS1GeneContributestotheVirulenceofH5N1AvianInfluenzaViruses.JournalofVirology,2006,80:11115-11123.

35.TaronnaR.Maines,Li-MeiChen,YumikoMatsuoka,HualanChen,ThomasRowe,JuanOrtin,AnaFalco’n,NguyenTranHien,LeQuynhMai,EndangR.Sedyaningsih,SyahrialHarun,TerrenceM.Tumpey,RubenO.Donis,NancyJ.Cox,KantaSubbarao,andJacquelineM.Katz.LackoftransmissionofH5N1avian–humanreassortantinfluenzavirusesinaferretmodel.Proc.Natl.Acad.Sci.USA,2006,103(32):12121-12126

36.HualanChen,YanbingLi,ZejunLi,JianzhongShi,KyokoShinya,GuohuaDeng,QiaolingQi,GuobinTian,ShufangFan,HaidanZhao,YingxiangSun,YoshihiroKawaoka.PropertiesanddisseminationofH5N1virusesisolatedduringaninfluenzaoutbreakinmigratorywaterfowlinwesternChina.JournalofVirology,2006,80(12):5976-83.

37.YanbingLi,ChengjunLi,LilingLiu,HongweiWang,ChuanbinWang,GuobingTian,Robert.G.Webster,KangzhenYu,HualanChen.CharacterizationofanavianinfluenzavirusofsubtypeH7N2isolatedfromchickensinnorthernChina.VirusGenes,2006,33:117-122

38.YanbingLi,ZhixiongLin,JianzhongShi,QiaolingQi,GuohuaDeng,ZejunLi,XiurongWang,GuobinTian,HualanChen.DetectionofHongKong97-likeH5N1influenzavirusesfromeggsofVietnamesewaterfowl.ArchivesofVirology.2006,151:1615-1624

39.YuH,ShuY,HuS,ZhangH,GaoZ,ChenH,DongJ,XuC,ZhangY,XiangN,WangM,GuoY,CoxN,LimW,LiD,WangY,YangW.ThefirstconfirmedhumancaseofavianinfluenzaA(H5N1)inChinesemainland.Lancet.2006,7:367(9504):84.

40.ZejunLi,HualanChen,PeirongJiao,GuohuaDeng,GuobinTian,YanbingLi,ErichHoffmann,RobertG.Webster,YumikoMatsuoka,KangzhenYu.MolecularbasisassociatedwithreplicationofduckH5N1influenzavirusesinamammalianmousemodel.JournalofVirology,2005,79:12058–12064

41.GuobinTian,SuhuaZhang,YanbingLi,ZhigaoBu,PeihongLiu,JinpingZhou,ChengjunLi,JianzhongShi,KangzhenYu,HualanChen.Protectiveefficacyinchickens,geeseandducksofanH5N1inactivatedvaccinedevelopedbyreversegenetics.Virology,2005,341:153–162

42.ChengjunLi,KangzhenYu,GuobinTian,DandanYu,LilingLiu,BoJing,JihuiPing,andHualanChen.EvolutionofH9N2influenzavirusesfromdomesticpoultryinChinesemainland.Virology,2005,340:70–83

43.K.M.Sturm-Ramirez,D.J.Hulse-Post,E.A.Govorkova,J.Humberd,P.Seiler,P.Puthavathana,C.Buranathai,T.D.Nguyen,A.Chaisingh,H.T.Long,T.S.P.Naipospos,H.Chen,T.M.Ellis,Y.Guan,J.S.M.Peiris,andR.G.Webster.AreDucksContributingtotheEndemicityofHighlyPathogenicH5N1InfluenzaVirusinAsia.JournalofVirology,2005,79(17):11269-11279

44.D.J.Hulse-Post,K.M.Sturm-Ramirez,J.Humberd,P.Seiler,E.A.Govorkova,S.Krauss,C.Scholtissek,P.Puthavathana,C.Buranathai,T.D.Nguyen,H.T.Long,T.S.P.Naipospos,H.Chen,T.M.Ellis,Y.Guan,J.S.M.PeirisandR.G.Webster.RoleofdomesticducksinthepropagationandbiologicalevolutionofhighlypathogenicH5N1influenzavirusesinAsia.Proc.Natl.Acad.Sci.USA,2005,102:10682-10687

45.H.Chen,G.Deng,Z.Li,G.Tian,Y.Li,P.Jiao,L.Zhang,Z.Liu,R.G.Webster,K.Yu.TheevolutionofH5N1influenzavirusesinducksinSouthernChina.Proc.Natl.Acad.Sci.USA,2004,101(28):10452-10457

CommentsinNature:Increasingvirulenceofbirdfluthreatensmammals.Nature,2004,431,July1,4.

46.HualanChen,YumikoMatsuoka,DavidSwayne,QiChen,NancyCox,BrainR.MurphyandKantaSubbarao.Gene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H9N2Cold-AdaptedReassortantasaVaccineCandidate,AvianDiseases2003,47,1127-1130

47.YumikoMatsuoka,HualanChen,DavidSwayne,SafetyEvaluationinChickensofCandidateHumanVaccinesagainstPotentialPandemicStrainsofInfluenzaAvianDiseases,2003,47,926-930

48.HualanChen,YumikoMatsuoka,DavidSwayne,QiChen,NancyCox,BrainR.MurphyandKantaSubbarao.Gene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cold-adaptedinfluenzaAH9N2reassortantasalivepandemicinfluenzavaccinecandidate.Vaccine,2003,21(27-28):4430-4436

49.HualanChen,KantaSubbarao,DavidSwayne,QiChen,XiuhuaLu,JacquelineKatz,NancyCoxandYumikoMatsuoka,Generationandevaluationofahigh-growthreassortantH9N2influenzaAvirusasapandemicvaccinecandidate.Vaccine2003,21(17):1974-1979

50.KantaSubbarao,HualanChen,DavidSwayne,LouiseMingay,ErvinFodor,GeorgeBrownlee,XiyanXu,XiuhuaLu,JacquelineKatz,NancyCoxandYumikoMatsuoka.EvaluationofageneticallymodifiedreassortantH5N1influenzaAvirusvaccinecandidategeneratedbyplasmid-basedreversegenetics.Virology,2003,1.Jan5,305(1):192-200

BookChapters:

1.HualanChen,ZhigaoBu,JingfeiWang.EpidemiologyandControlofH5N1AvianInfluenzainChina.KlenkH-D,MatrosovichMN,StechJ(eds):AvianInfluenza.MonogrVirol.Basel,Karger,2008,vol27,27-40

陈化兰人才培养

2004年至2017年期间,陈化兰直接指导、联合执导50名硕士、16名博士。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陈化兰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时间

名称

作者

学校

学位

2017

自噬促进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释放的作用机制研究

永强

甘肃农业大学

博士

2017

中国H3N2(2009-2014年)和H5(2015-2016年)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关立峥

甘肃农业大学

博士

2016

H7N9亚型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分析及H7N9弱毒疫苗在哺乳动物模型上的免疫效力评价

孔晖晖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2016

磷脂爬行酶对流感病毒抑制作用及两株埃及H5N1病毒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

罗维玉

甘肃农业大学

博士

2016

2009-2013年中国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

崔鹏飞

甘肃农业大学

博士

2016

NA蛋白对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的影响及鸭源H7N9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马树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6

Clade7.2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分子机制

宋洋铭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15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以巨胞饮作用侵入细胞的研究

田雨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4

禽流感病毒RT-LAMP系列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包红梅

东北农业大学

博士

2014

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水平传播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张乾义

甘肃农业大学

博士

2014

一株H4N2亚型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

王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4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强弱毒株感染家鸭脑内蛋白表达差异性分析

王增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4

表达IBDVvp2蛋白的rHVT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评价

李奇蒙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14

H7N9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及H7N9和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候选疫苗株的构建

李媛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3

携带2009/H1N1病毒NS基因的H5N1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

孔晖晖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2

M1蛋白对禽流感病毒形态的影响及流感病毒NS2蛋白的克隆表达

陈佳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2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家鸭脑组织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

朱鹏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2

2010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研究

王明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12

中国2009~2010年H6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罗维玉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11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模型小鼠的致病力研究

李旭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1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梁立滨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1

甲型H1N1流感病毒A/Sichuan/01/2009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张乾义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11

重组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在免疫SPF鸭体内分布研究

张新富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10

PB1和PA基因与H5N1亚型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有关

钟功勋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2010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的致病性研究

许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0

H5N1亚型流感病毒A/Anhui/2/2005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埃及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构建

冯华朋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10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犬的致病性研究及人源化抗体的初步探索

陈樱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2010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家鸭致病力分子机制的研究

宋家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2010

一株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苏胜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2009

两株H5N1亚型流感病毒Sw/FJ/1/01和DK/ZJ/52/00的致病性研究

郭威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2009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对哺乳动物致病性的研究

陈海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2009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的抗体竞争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熊蕊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9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研究及应用

田国彬

东北农业大学

硕士

2009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分子机制研究

张莹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09

H5N1禽流感大流行储备疫苗研制及免疫效力评估

裴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08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弱毒活疫苗株构建及在不同动物模型上免疫效力的评价

樊树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200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及感染哺乳动物分子机制的研究

平继辉

南京农业大学

博士

2008

H1N2、H3N2及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进化及致病性研究

许传田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2008

我国2005年~2007年H5N1亚型HPAIVs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雁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2008

Luciferase报告基因禽流感病毒小基因组的构建及其在病毒聚合酶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王冬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08

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的评估

王艳丽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8

表达禽流感病毒H7亚型HA基因的禽痘重组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的评估

李俊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8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DKFJ/01/02株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索永兵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2007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分析及H5N1亚型禽流感变异株疫苗株的构建

钟功勋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07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家鸽的致病性试验研究

贾贝贝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2007

共表达禽流感病毒HA5和HA9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的研究

左青山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7

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重组疫苗株的构建

刘畅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2007

禽流感DNA疫苗的体内分布与制备工艺研究

夏俊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7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的单链抗体(ScFv)

黎玉梅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7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的抗体竞争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熊蕊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7

NS1蛋白42位氨基酸的改变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影响的研究

刘威龙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6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149位氨基酸对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王爱琴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2006

禽流感病毒H7亚型HA优化基因的表达

郝婧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2006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xi/53/02株感染性克隆构建及分子演化研究

温峰琴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06

青海湖野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齐巧玲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

2006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149位氨基酸突变导致对鸡与鹅的致病能力改变的研究

赵凤菊

沈阳农业大学

硕士

2006

共表达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评估

张平静

福建农林大学

硕士

2005

3株H9N2猪流感福建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子衍化研究

赵有淑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05

青海湖野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

2005

禽源H3、H4亚型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及对鸡的致病性研究

杨彩然

内蒙古农业大学

博士

2005

两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研究

余丹丹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

2005

应用反向基因操作技术构建高滴度生长的H9N2亚型重组流感病毒

井波

沈阳农业大学

硕士

2005

番鸭呼肠孤病毒S组基因序列分析及衣壳蛋白克隆表达

王劭

福建农林大学

硕士

2004

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的研究

张芳芳

甘肃农业大学

硕士

2004

抗原基因密码子及其表达载体的优化增强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姜永萍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4

一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性克隆的研究

焦培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模型间水平传播分子机制及其对狐狸致病性研究

高玉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陈化兰荣誉表彰

时间

奖项/荣誉

参考资料

2004年

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

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

2005年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05年

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

2006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07年

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9年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2013年12月19日

《自然(Nature)》杂志评选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2015年

九三楷模

201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2016年6月2日

首届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

社会任职

2008年,担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她也是OIE最高技术决策机构-生物标准委员会6名委员之一,OIE/国际粮农组织(FAO)流感专家委员会(OFFLU)5名执委之一。

2012年5月,当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生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2月7日,当选为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22年12月,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评价

陈化兰是中国最早禽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分子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者之一。她在动物流感,尤其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技术、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变及分子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并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评)

人物影响

2015年,陈化兰为“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捐款,表达了她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对科研事业的挚爱和对科研工作者的寄望。

2016年10月,陈化兰用她获得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奖金的一部分,在甘肃农业大学70华诞之际,向母校捐赠20万元,学校配套30万,设立未来女科学家奖,用于奖励和资助优秀女研究生及青年女教师。

标签: 陈化兰

更多文章

  • 陈可冀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可冀

    陈可冀,193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医学家,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学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陈可冀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4月任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1963年起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 陈霖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霖

    陈霖,男,1945年11月6日出生于四川成都,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0年陈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教授;1980年至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与工作;1988年至1993年在德

  • 陈晓亚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晓亚

    陈晓亚,1955年8月出生于江苏扬州,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1982年陈晓亚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毕业;1985年获得英国雷丁大学博士学位;19

  • 陈孝平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孝平

    陈孝平,男,1953年6月出生,籍贯安徽阜南。1973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武汉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

  • 陈晔光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晔光

    陈晔光,男,汉族,1964年8月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九三学社社员,细胞生物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南昌大学教授、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

  • 陈宜瑜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宜瑜

    陈宜瑜,1944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宜瑜于1964年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8年担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1989年至199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陈宜张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宜张

    陈宜张,男,1927年9月生,浙江慈溪(原余姚)人,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生理学教研室主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陈宜张于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就职第二军医大学;1953年起历任上海

  • 陈义汉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义汉

    陈义汉,男,汉族,1964年10月21日生,江苏射阳人,心脏病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1987年8月,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6年

  • 陈竺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竺

    陈竺,男,汉族,1953年8月生,江苏镇江人,农工党成员,1970年4月参加工作,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科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文名:陈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江苏镇江出生日期

  • 陈子江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子江

    陈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于湖北武汉,妇产科学与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陈子江于1984年从山东医学院毕业;1989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担任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讲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