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虎(1941年12月10日—2001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火力发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文虎于196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山东电力试验研究所工作;1992年考取清华大学热力汽轮机械专业博士研究生;1995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8月28日逝世,享年60岁。于文虎长期工作在电力生产第一线,从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调整、运行及故障诊断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于文虎
外文名:WenhuYu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41年12月10日
逝世日期:2001年08月28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原籍:江苏省无锡市
人物生平
1941年12月10日,于文虎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原籍江苏省无锡市。
1960年,考入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
196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电力试验研究所工作。
1992年2月,考取清华大学热力汽轮机械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
199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8月28日,逝世,享年60岁。
主要成就
于文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于文虎解决了多项大机组设计、制造及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解决了东方电机厂制造的200兆瓦发电机定子的重大缺陷。负责解决了引进型300兆瓦机组因西屋公司设计错误而造成的发电机——励磁机异常振动的重大缺陷。与中国国外专家基本同时独立提出了“振型影响系数法”,在中国国内首先将计算机应用于现场平衡,提出了挠性转子在现场“挠曲变形平衡”的原理及“轴系多平面多转速的同时平衡法”,平衡启动次数约减为原方法的一半,且首次加重后震幅即可有大幅度的降低。首次提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振动故障诊断系统可需的知识范围,包括振动频谱、幅值及相位变化特性、机组结构以及与各种运行参数的关系等。建成了中国国内第一个“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分析与诊断系统”,可对各种故障作出快速的诊断分析并对运行参数优化。
学术论著
于文虎.轴系平衡的新方法[J].山东电力技术,1983,4
于文虎.轴系多平面多转速的同时平衡法[J].电力技术,1984,12
蒋瑞金,于文虎,周广顺.石横3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分析和减振[J].电力技术,1984,12
刘玉智,于文虎,周广顺,蒋瑞金,彭广虎,李慧生.石横电厂5号机组异常振动诊断及处理[J].山东电力技术,1996,4
倪维斗,蒋东翔,于文虎.大型电站诊断系统中知识处理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7
于文虎,蒋瑞金,倪维斗.汽轮机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范围[J].中国电力,1996,10
倪维斗,蒋东翔,于文虎,张高荷.轴大型电丫性能与振动远程监测、分析与论断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A1
倪维斗,蒋东翔,于文虎,张高荷.大型电站性能与振动远程监测、分析与诊断系统[J].中国电力,1997,A1
周明,倪维斗,于文虎,蒋端金.某单轴式燃气轮机支承刚度计算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1998,2
周明,倪维斗,于文虎,蒋瑞金.在动坐标系复平面上计算转子支承系统带油膜阻尼的不平衡响应[J].山东电力技术,1998,4
蒋东翔,倪维斗,于文虎,潘亚利,张英和.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远程在线振动监测分析与诊断网络系统[J].动力工程,1999,1
周明,倪维斗,于文虎.燃气轮机用弹支多孔油膜阻尼器调频减振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于文虎,宋斌.大型火电机组的振动故障诊断[J].中国工程科学,2001,1
宋斌,于文虎,安魁君.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技术概述[J].山东电力技术,2001,6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9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于文虎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于文虎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于文虎在轴系现场平衡理论和方法方面有创造性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在中国电力系统科研实践中,于文虎成绩斐然,可以说他为中国的电力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能源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