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卢春房

卢春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08 更新时间:2024/1/16 20:09:17

卢春房,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05月15日出生,河北蠡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工程技术和建设管理专家,正高级工程师,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1975年1月,卢春房参军,在铁道兵一师当战士;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98年11月;在铁道兵一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任技术和行政领导职务;1998年11月至2001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副司长;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先后担任青藏铁路公司、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主要领导职务;2005年3月至2016年10月,先后担任铁道部副部长、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长期从事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基本资料

名:卢春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6年05月15日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铁路工程铺架施工与管理》《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当选)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经历

1975年1月至1978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一师机械营战士。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学习。

1982年1月至1983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一师技术科助理工程师、一师三团作训股副股长。

1984年1月至1986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处副科长、处副总工程师。

1986年4月至1991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处副处长兼大秦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总工程师。

1991年1月至1994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处处长兼大秦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

1994年9月至1997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副局长兼京九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内(江)昆(明)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1998年11月至2001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副司长。

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先后担任青藏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青藏铁路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兼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

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任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

2017年1月,任中国铁道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3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2年2月,加盟新华网高端纪实访谈栏目《大国榜样·两会特别策划》。

2022年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第八届常委会成员、学部主任。

2022年7月,任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主要成就

卢春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卢春房长期从事铁路建设管理和科技创新工作,2005年至2016年间是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实际组织者;曾先后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组织建设我国高铁路网骨架,创立高铁建设标准化管理模式和动态施工组织方法,组织高铁技术一体化自主创新,建立我国高铁设计标准体系,研制CRTS-Ⅲ型无砟轨道系统等。

在施工企业期间,设计大秦铁路西段铺架基地,解决了铺架材料供应、储存、生产、产品输出等匹配问题。设计大秦铁路西段轨排生产自动化作业线,以机械化代替人工劳动,生产效率、质量大幅提高。在组织北京—九龙铁路南段铺架施工时,创立铺架指数,解决了铺架均衡生产和考核问题。

2001年—2005年,组织攻关青藏铁路三大世界性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和高寒缺氧,提出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和绿色水沟方案,提出参建单位一体化管理方法,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铁道部和铁路总公司期间,提出动态施工组织方法,即施工过程中,根据外部条件、节点工期的变化,动态调整施工技术方案和资源配置,其中,以施工技术方案优化调整为主,从而解决了施工组织方案与现场情况脱节、不计代价保工期等问题;提出高速铁路动态验收方法,通过动力学检测和综合评价手段,对高铁的设计功能和工程质量进行综合验证,完善措施,消除隐患,为安全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2008年提出了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方法,组织建立技术、管理、作业三大标准体系,以及各项管理、作业工作流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以建设单位为核心、以利益共享为纽带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建立以开工标准化、首件评估认可、专业管理为主的过程控制机制,建立以科学规划布局、规范施工工艺工法为主的现场控制体制,建立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和科技创新为主的支撑体系。从而,形成了铁路建设的基本管理模式,并已在公路、市政工程推广使用。

2011年—2013年,主持研究自主化CRTSⅢ型无砟轨道系统,中间层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解决了轨道板与底座板之间的离缝以及轨道板翘曲问题;设置隔离层,解决维修难问题;采取双先张预应力混凝土,解决轨道板开裂问题。这一无砟轨道系统已在全国高速铁路推广使用。

2012—2016年,组织“复兴号”动车组研制和试验,提出自主化、简统化目标,指导设计太原至原平试验线,为“复兴号”试验验证创造了条件;组织两列“复兴号”列车在郑州至徐州高铁线路以时速420公里交会试验,获取大量数据。“复兴号”动车组已成为我国高铁的主力车型。

2005年至2016年,组织我国高铁网建设,实现中国高铁建设质量、安全、工期的有效控制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其中京沪高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

奖励

获奖人员

1991年

/

国家质量奖金质奖

1998年

/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03年

/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04年

/

国家级创新成果一等奖

2009年

京津时速350公里线路工程技术及应用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华武,卢春房蔡庆华,赵国堂,郑健,志义,刘学文,孙树礼,玉泽,康熊,高宗余,江明,程先东,徐海锋,等50人

参考资料:

论文专利

卢春房在《人民日报》、《管理世界》、《中国铁路》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著40多篇;获授权《板式无砟轨道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无砟轨道系统》等多个发明专利。

主要著作

《铁路工程铺架施工与管理》

主编

《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

独著

《中国高速铁路》

主编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编委会主任

《中国高速铁路动态验收》

主编

《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

独著

卢春房荣誉表彰

截至2003年7月,卢春房先后获得中国共青团团中央“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优秀知识分子”、“火车头奖章”、中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2017年,卢春房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

参考资料:

日期

单位名称(学术组织刊物)

职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

委员

中国铁道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

中国土木工程协会

副理事长

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

理事长

人物评价

正因为卢春房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精益求精,铁道部党组就把青藏铁路这个艰难而伟大工程的重担交给了卢春房,卢春房义无反顾,毅然引领数万铁路建设大军赶赴青藏高原,迎接人生历程中的新挑战,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刻写在青藏高原上。(人民网评)

标签: 卢春房

更多文章

  • 麦康森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麦康森

    麦康森,男,汉族,1958年10月1日出生,广东化州市杨梅镇人,民革成员,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一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三届委员会委员。麦康森于1978年9月─1982

  • 邵安林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邵安林

    邵安林,男,汉族,1963年9月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工程专家,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鞍钢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铁矿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冶金矿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东北大学教

  • 孙丽丽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丽丽

    孙丽丽,女,196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炼油工程设计技术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科协副主席。1983年孙丽丽从华东石油学院炼油专业毕业,先后担任中国石化沙特延布炼厂项目总经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 唐立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立新

    唐立新,1966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绥化,东北大学副校长(主管科技规划、国际合作),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学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引智基地(111计划)负责人。1988年唐立新获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9

  • 屠海令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屠海令

    屠海令,1946年10月5日出生于北京市,电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屠海令于1969年从天津大学精仪系自动化专业毕业;1970年至1971年担任天津第三半导体器件厂试制组技术员;1971年至1978年担任天津半导体技术研究所硅研究室组长、室主任;1979年赴英国留学

  • 王坚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坚

    王坚,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阿里云创始人,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杭州大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担任博士

  • 王金南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金南

    王金南,1962年7月14日出生于浙江金华,1988年12月参加工作,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

  • 王陇德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陇德

    王陇德,1947年1月2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卫生管理和疾病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于1969年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2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硕士学位;1980年作为交换学者,赴美国纽约市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进修两年;1982年归国后一直从事卫生

  • 王自力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自力

    王自力,1964年10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可靠性系统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自力1985年从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本科毕业;1988年获得北京航空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担

  • 向巧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向巧

    向巧,女,1963年6月29日出生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航空发动机技术及工程管理专家,中央军委确定的军队科技领军人才,“两机”重大专项工程副总设计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科技委副主任。向巧于1983年从南昌航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