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清如

陈清如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1/18 13:15:42

陈清如(1926年12月3日-2021年5月26日),男,汉族,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利用与化学工程系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清如是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1952年—1958年,在北京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工作;1958年—1960年,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1960年—1964年,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副主任;1964年—1966年,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主任;1966年—1972年,在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工作;1975年—1980年,担任四川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系主任;1980年—1983年,担任中国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1983年—1986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1987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5月26日,陈清如因病医治无效,在州逝世,享年95岁。

基本资料

名:陈清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26年12月3日

逝世日期:2021年5月26日

毕业院校:唐山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人物生平

1926年12月3日,陈清如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8年—1952年,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9月—1958年12月,在北京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工作。

1958年12月—1960年12月,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专攻选矿理论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960年12月—1964年6月,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副主任。

1964年6月—1966年6月,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主任。

1966年6月—1972年5月,在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工作。

1975年6月—1980年9月,担任四川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系主任。

1980年9月—1983年5月,担任中国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

1983年5月—1986年12月,担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

1987年1月,担任中国矿业大学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21年5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主要成就

陈清如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清如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中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筛分;成功地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

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难选和极难选煤的分选,陈清如研究开发了用于末煤分选的重介质旋流器并主持建立了中国首座末煤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厂,指导设计了中国首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

20世纪80年代初,陈清如突破了传统的精确筛分概念,创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筛分理论,并研制了系列煤用概率分级筛,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干法深度筛分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清如主持研究高效脱硫降灰的干法选煤理论和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选煤理论,发明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方法和设备,创立了气固浓相高密度稳态流化的选煤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

1980年以来,在干法筛分领域中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在物料透筛概率理论上深入地揭示了传统的及现行的精确筛分所无法解决的潮湿煤炭和煤泥堵塞筛孔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大筛孔、大倾角和最佳筛面长度的GS型煤用概率分级筛、QGS型煤用琴弦概率分级筛,彻底解决了潮湿细粒煤6mm粒级的筛分。

1984年,陈清如开始进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经过10年的研究,完成了实验室基础研究,模型试验研究中试以及工业性试验研究,建立了“空气重介质稳态流化”的选矿理论。“50~6mm粒级50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和设备的研究”是“八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于1994年6月3日通过煤炭部和黑龙江省计委组织的联合鉴定验收。

学术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陈清如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论著12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9年1月

《中国洁净煤》

陈清如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年

《中国洁净煤技术》

陈清如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年

《选煤手册》

陈清如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0年

《煤矿总工程师工作指南》

陈清如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2年

《机械工程手册第66篇矿山机械》

陈清如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79年

《选煤机械》

陈清如

煤炭工业出版社

科研获奖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陈清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05年

潮湿细粒煤炭深度筛分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7年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分选理论的发展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6年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分选方法和分选机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1993年

潮湿细粒煤炭的透筛概率理论及其发展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1年

GS型美用概率分级筛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5年

煤炭干式筛选设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陈清如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陈清如认为,要想让创新如源头活水,并保持科研的与时俱进和高水准,就必须培育新生力量,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专业人才,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各种条件,但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强不息,一个人要有梦想,因为这是一步步走成功的原动力。

陈清如认为,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从科学理论到工程技术都是开创性的,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指导学生

据2020年6月西安科技大学官网显示,陈清如培养了15名硕士、20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

讲座报告

2009年12月15日下午,陈清如在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报告厅为该院师生做了主题为“CO2的捕集、封存和利用­——中国煤炭能源出路”的学术报告。

陈清如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10年

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终身成就奖(IOCChairman’sLifetimeAchievementAward)

2010年

美国肯塔基上校奖(KentuckyColonelship)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0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0年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任职

陈清如兼任《煤炭学报》编委,《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ParticulateScienceandTechnologyAnInternationalJournal》(美国出版)编委,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干法选煤技术分会主席,国家洁净煤规划领导小组顾问专家组成员,中国颗粒学会务理事,河南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兼职教授,中南工业大学、淮南工业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名誉校长,西安科技大学双聘院士,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高级顾问,中国煤炭技术咨询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名誉理事等职务。

人物评价

60年来,陈清如一直致力于煤炭分选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与开发,对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业界被誉为“干法选煤之父”。(中国工程院评)

陈清如院士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著名的矿物加工工程专家,“潜心科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诲人不倦”是陈院士高尚人格和科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勤奋实干、勇于探索”是陈院士经常用以自勉的十六个字,也是他从事科教事业60年经验的结晶,充分地彰显出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陈院士的学识和人品都是值得学习的楷模,以陈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成就和贡献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宝贵财富,全体矿大人都应该倍加珍惜。(中国矿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邹放鸣评)

陈院士(陈清如)是中国煤炭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在60年的治学及科学研究生涯中,致力于选矿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为中国的矿物加工和洁净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中国煤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姜智敏评)

陈院士(陈清如)对国家、对科学的深情,是大家的楷模,豁达、严谨、不断进取的大师风范为大家所敬仰。(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战营评)

标签: 陈清如

更多文章

  • 袁隆平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

  • 刘兴土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兴土

    刘兴土(1936年9月10日—2021年5月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籍贯福建省永春县,湿地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湿地环境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兴土于1959年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

  • 李京文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京文

    李京文(1932年10月30日-2021年3月31日),男,汉族,广西陆川人,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58年8月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物资技术经济系毕业,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兼任浙江财经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工业

  • 彭士禄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彭士禄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2021年3月22日),汉族,革命英烈彭湃之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56年,彭士禄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回中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

  • 沈忠厚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沈忠厚

    沈忠厚(1928年2月13日-2021年2月5日),男,汉族,在四川省大竹县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钻井和水射流技术专家,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射流研究中心主任。1951年,沈忠厚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1年—1955年,在重庆大学采矿系工作;1955年—1962年,在北京石油学院钻

  • 邹德慈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邹德慈

    邹德慈(1934年10月1日—2020年12月28日),男,出生于上海市,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邹德慈于1955年从同济大学毕业;1955年至1965年在城建部民用建筑设计院、城建部城市设计院、国家计委城市规划研究院、国家经委城市规划局工

  • 王玉普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玉普

    王玉普(1956年10月6日-2020年12月8日),男,汉族,辽宁新民人,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部长、党委副书记。2020年12月8日10时45分,王玉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64岁。中文名:王玉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辽宁新民出生日期:

  • 侯锋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侯锋

    侯锋(1928年2月3日-2020年11月7日),男,汉族,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蔬菜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54年,侯锋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54年—1955年,在天津市农林水利局工作;1955年—1959年,在天津市蔬菜试验站工作;1959年—1969年,在天津市蔬

  • 陈灏珠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灏珠

    陈灏珠(1924年11月6日-2020年10月30日),男,汉族,出生于香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内科心血管病专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陈灏珠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49年-19

  • 文伏波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伏波

    文伏波(1925年8月4日-2020年10月28日),男,汉族,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工程专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1948年,文伏波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8年—1949年,担任南京市军管委文教委员会秘书;1949年—1949年,担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