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普权

范普权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50 更新时间:2023/12/16 14:05:08

山东庆云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天津市赤色工会工委会委员,庆云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冀鲁边区游击队支队政训处长,政治部主任,中共冀中第二地委宣传部部长,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部长,河北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军区民运部长兼军区合作总社分社主任,省军区政治部化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政治部民运副部长,宣传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部长,北京卫戍区副政委,山西军区副政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普权

别名:原名范则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庆云县

出生日期:1910年

逝世日期:1991年

职业:将军

信仰:马列、泽东思想、共产主义

简介

(1910—1991)山东省庆云县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天津市赤色工会工委会委员,中共庆云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冀鲁边区游击队支队政训处处长,政治部主任,中共冀中第二地委宣传部部长,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部长,河北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省军区民运部部长兼军区合作总社分社主,省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部长,北京卫戍区副政治委员,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范普权将军原名范则博,是庆云县早期从事党和革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曾任北京卫戍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生平

1910年范普权出生于贫农家庭,9岁入私塾读书,自幼聪明好学,1925年考入庆云县城高级小学,一年后因贫困退学,后在校长和几位老师的帮助,读完高小。1927年考入河北泊镇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在学校受到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1年10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学校党支部成员,学生自治会主席,他和其他有志同学在学校先后成立了进步组织“读书会”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宣传革命道理。师范毕业后,1933年到天津市从事工会工作,任天津市赤色工会工委会委员。后由于叛徒出卖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34年秋返回家乡庆云板营高小当小学教师,传播革命思想,秘密发展党员,并在板营高小建立党支部,发展岫石、张玉朴等人加入共产党,革命思想逐步发展到全县教育界,在全县起了一定的进步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津南特委组建了新的中共庆云县工委,1937年7月范普权任庆云县委书记,率领本县抗日武装发展起来的一百人,二、三十支枪,参加中共鲁北特工委组织的第三十一支队,任政训处处长,1938年任支队政治部主任。范普权后来到冀南军区工作,历任冀南区二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39年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2年到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到冀中军区,任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河北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河北省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1954年任宣传部部长。回国后,1957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部长,1963年任北京卫戍区副政治委员,分管民兵工作。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务委员,1968年被任命为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因病未能到职)。

1991年4月13日,身经百战的范普权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于1931年参加革命。

范普权将军常对女儿们说:“你们父辈为人民立过功。但他是人民的公仆,将来既没有遗产,也没有特权留给你们。你们要靠自己奋斗,在社会上立业。”范普权将军在孩子们懂事的时候,就常教育他们不要产生优越感,不要脱离群众。当年组织安排范普权住独院,可他坚持不去,执意住在大杂院里。他说:“这里离群众近,有利于了解民情,更利于孩子成长。

老将军与群众休戚与共,女儿们也都自觉地照着父亲的样子做。组织上给范普权配了专车,女儿们从不动用。大女儿每年千里迢迢从山西来看父亲,家里人到北京站去接,都提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挤公共汽车回家。他的黑白电视机太旧了,女儿们凑钱给他买了台彩电,是二女婿用自行车从商店里驮回来的。

范普权将军南征北战,积劳成疾,后来生活难自理,组织上给他配炊事员,他不肯要,坚持自己用颤抖的手做饭切菜。刀不听使唤,经常切破手。他行动不便,干休所花500元买来一把轮椅,他硬让退了回去,自己请人钉了只小推车,一直用到病故。

1990年,公务员的爱人来探亲,看到范老的棉衣脏了,就拿去拆洗,谁知布洗起来一搓就烂。这位农家媳妇花了很长时间才把这件棉袄一针一线地缝起来。事后她感慨地对别人说:“如今我们农村的老头也不穿这衣服啦。”范普权将军对自己和女儿是那样的克勤克俭,而对人民和国家却十分慷慨大方。他的钱大多捐给了公益事业或支援了有困难的同志。将军生前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座右铭。他去世后,女儿们把这名言镌刻在他的骨灰盒上。

范普权将军作为庆云早期党和革命斗争的领导人,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无产阶级作风,他是庆云人民优秀的代表,我们永远怀念他。

范普权同志是山东省庆云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斗争。抗日战争中,他组织和发展抗日武装,成为津南鲁北地区抗日游击活动的领导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和领导了攻打保定、唐河阻击战和大清北等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历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长、北京卫戍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范普权同志,因病于1991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

其他信息

范普权将军和他的四个女儿

作者:奚建生;张忠顺;其臣

1991年4月,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范普权去世了。这位1931年参加革命,曾任北京卫戍区副政委,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红星勋章的老将军留给女儿的仅有1000元存款。然而,将军的四位女儿都清楚,父亲给她们留下了比金钱更宝贵的财产,这就是自立、自强精神。

范老的女儿在学校里个个品学兼优。大女儿范书琴在北京化工学院毕业后,打起背包奔赴黄土高原安家立业。二女儿范秦秦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时,正值母亲身患癌症,她没有提出留在北京,而是到四川的大深山里去参加“三线”建设。三女儿范燕燕大学毕业后,被选调到空军基层,担任技术保障工作。小女儿范保生1968年参军到东北,生活条件艰苦,没家中要过一分钱。

那时候他家有台黑白电视机,每当有好节目或重要新闻,他都要叫孩子们将全院的人请到家里来看。

社会上住房紧张,老将军的女儿也都遇到这个问题,但他们把自己置于普通群众中,从不通过关系谋住房。大女儿一家老小三代6口人,住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由于潮湿,两个孩子患了关节炎,他们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困难,也没有去找爸爸的老战友帮助。二女儿随军后住在部队,9平方米的家里生活着5口人。这个部队的参谋长是范老教过的学生。女儿女婿从没有找参谋长要过房子。

小女儿转业回北京,被分配到离家很远的街道办事处工作,从没有去找父亲的战友给调到离父亲近一点的地方。范老一位女儿说:“尽管我们有爸爸老战友的住址和电话号码,但是爸爸一辈子严格要求自己和我们,所以我们都自觉地不去做违背老人心愿的事情。”

1989年内蒙古遭暴风雪袭击,他一次就捐献了7件新衣被。1990年是范老的八十大寿。女儿们商量,妈妈去世早,爸爸好不容易把他们拉扯大,这次非好好给他庆贺一番不可。当他听说北京筹办亚运会时,就给在外地的女儿写信说:“不要来给祝寿了,爸爸要攒钱捐给亚运会呢!”后来,他给亚运会捐了500元。

范普权还定期要女儿们给他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提醒女儿们要保持廉洁的作风。

女儿们都牢记父亲的嘱托,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图名利地默默奉献,个个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人民日报1992.04.21第3版

标签: 范普权

更多文章

  • 王景渊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景渊

    王景渊,少将。中央军校高教班第4期毕业。中文名:王景渊国籍:中国出生地:贵州贵阳人出生日期:1910逝世日期:1989职业:军人性别:男1938年4月任第86军103师613团团长,参加武汉会战,1942年任第8军82师副师长,参加滇西对日反击战,1945年1月任第14军85师少将师长,1947年任

  • 艾楚南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艾楚南

    艾楚南同志(1900~1987年),陕西省米脂县人。艾政之父,艾晓明的祖父。中文名:艾楚南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0逝世日期:19871925年在榆林中学读书时即在榆林开办药铺做地下党的联络点,之后就读中山学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桃镇组织饥民吃大户,在佳县、米脂参与组织

  • 葛晏春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葛晏春

    葛晏春(1902~1956),辽宁省辽阳县人。国民革命军中将。1918年参加东北军。后考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被张学良送往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任东北陆军讲武堂教官。1930年在张学良卫队任营长。1934年所部被改编为国民党军第105师,任1旅2团团长。1935年第105师恢复为张学良卫队,仍任团长

  • 高培支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培支

    高培支(1881~1960)名树基,字培支,别号悟皆。祖籍陕西富平,生于陕西陇州(今陇县),后定居西安。一生共编五十四个剧目。1960年1月3日逝世。中文名:高培支国籍:中国出生地:陕西陇州出生日期:1881逝世日期:1960毕业院校:陕西高等学堂主要成就:创办了陕西易俗学伶社代表作品:《夺锦楼》、

  • 王麦杆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麦杆

    1921—2002)原名王兴堂,山东招远人。擅长中国画、油画。抗日战争时期致力木刻,组织《革艺》、铁流漫画研究社、刀笔社,曾主编《革艺木刻集》、《鲁迅五年祭》等刊物。中文名:王麦杆别名:王兴堂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招远出生日期:1921年逝世日期:2002年职业:画家代表作品:《南京万人冢》、《放回

  • 张强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强生

    (1916—1977)江西省安福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零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司号长,游击队分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长,营长,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四团参谋长,第五团团长

  • 孔天胤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天胤

    孔天胤(1505—1581),字汝阳,号文谷子,又称管涔山人,死后门人称文靖先生。汾州文同里百金堡(今山西文水县西槽头乡百金堡村)人。祖父是晋的政仪宾(今说女婿),父亲孔雄骏是庆成王府的仪宾,被封为奉训大夫。中文名:孔天胤别名:文谷子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汾州出生日期:1505年逝世日

  • 徐伯璞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伯璞

    徐伯璞,1901年生,山东省泰安市肥城老城人。1927年考入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历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中国教育部社教司科长兼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江苏省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组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顾问,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淮阴市政协常委,淮阴市文联常委,淮阴市美协名誉主席,江苏省文史馆馆

  • 池宁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池宁

    池宁,字绍文,生行1914年,著名电影美术设计师,曾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主任。中文名:池宁别名:绍文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4逝世日期:1973电影美术设计师。浙江温州人,生于浙江瑞安的美术世家。幼年随父、兄习金石和绘画,1931年曾在县立第七中学当教师,1933年在杭州开办“三川美术书社”,19

  • 沈月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沈月泉

    沈月泉(1865年-1936年12月),昆剧演员、教师。本名全福,一作采福。原籍浙江吴兴,生于江苏无锡洛社。晚清昆剧名小生沈寿林之次子。中文名:沈月泉别名:全福、采福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无锡出生日期:1865年逝世日期:1936年12月职业:昆剧演员代表作品:《荆钗记·见娘》、《凉鸿记·吟诗、脱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