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韦统泰

韦统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68 更新时间:2023/12/30 21:22:39

韦统泰(1917~2013.06.27),男,山东省曹县人,1938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班长、参谋、股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涞灵、牛岗、水口、蔚广、东邰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绥东、锦州、营口、承德、辽沈、平津、湘赣、衡宝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西南剿匪、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2013年6月27日,韦统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基本资料

名:韦统泰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7

逝世日期:2013

人物简介

韦统泰祖父是光绪年间进士。韦统泰6岁读私塾,1936年考入省立菏泽第6中学,1936年考入济南高中。

1938年长途跋涉1000多里,从山东跑到延安投奔革命。在被编入抗大6大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韦统泰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当过班长、排长,以后从事侦察工作,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二十五团司令部侦察参谋,第一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侦察股股长,后任第二十五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特务一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第二十七旅七十二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热东独立团副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团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四〇五团团长。

韦统泰在梨树沟门战斗中,发现情况变化,不待命令,迅速抢占制高点,为保证歼敌起到重要作用,受到上级表扬。

攻打天津时,韦统泰团经过一个小时激战,攻下民权门外的范家堡,全歼守敌一个营。

在衡宝战役中,135师远离军的主力,穿插到敌人重兵的后方,由野司直接越级指挥135师作战。师长丁盛命令405团在黄土铺以北牛形山一带选择阵地,截击敌人。团长韦统泰发现黄土铺有敌人行军,他一面师部报告,一面调动部队跑步行进4公里,将敌人拦住,未等上级命令,将全团9个连一字排开,全线发起冲锋,主动攻击敌人。这股敌人正好是白崇禧“钢7军”军部和直属队,韦统泰指挥部队猛冲猛打,歼灭敌军部和军部直属4个特种营,生俘敌军参谋长,是为衡宝战役中著名的“腰斩七军”。全团记战功一次。

建国后,韦统泰担任135师参谋长、副师长。1953年54军入朝,韦统泰任志愿军54军135师副师长、师长、1954年任54军130师师长,1956年任54军副军长,参加了朝鲜西海岸反登陆作战准备、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金城战役,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8年,54军回国。1959年54军两个师进入西藏,韦统泰奉命进藏。

韦统泰1960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1962年毕业。任54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70年4月,由昆明军区副司令调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七机部军管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相当于部长),后受四人帮迫害,被软禁在北京地质学院两年零八个月,在此期间,他光明磊落,信念不移。1982年离职休养。

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2013年6月27日9时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其子韦亚南,现任职解放军总装备部,大校军衔。

获得荣誉

主席的题字

1938年在延安抗大时,毛主席为韦统泰题写了“光明”两个字。他将之作为人生的目标和座右铭,历尽千难万险,经过千百次战斗,丢弃了好多东西,唯独把这张纸片保存了下来;后来又将其作为礼物送给新婚的爱妻志敏,直至拨乱反正以后作为珍贵文物上交给中央办公厅;

韦统泰老将军指着镶在镜框里的一页小纸片儿对朋友们说:“战争年代,什么都丢了,就它没有丢。”细看这页小纸片儿,仅手心大小,纸的四边已卷损,表面还留有水浸沤过的痕迹,纸上的细横线格也已模糊不清,惟有毛主席那豪放挺劲的题字“光明”仍色泽鲜明,甚至疾书时的一丝丝飞白都清晰可见!

这页小纸片儿的来源是在抗日战争刚刚爆发时,他与十几个一腔热血的中学同学搭帮从山东曹县出发,长途跋涉两千多里,几经险恶,终于在1938年8月来到延安。之后,他被分配到“抗大”总校第六大队。要离开延安去洛川前,大家非常想见毛主席,便找队领导提意见,他答应请示一下。第二天晚饭后,突然响起哨声,大家忙到大院空场上集合。队长随即告诉大家,毛主席一会儿就到,闻之,大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少顷,便看到带着一个警卫员的毛主席健步走来。主席面容瘦黄,头戴八角帽,一身灰色军装,膝盖上还有两块补丁。主席站到事先准备好的八仙前先反问大家来“抗大”考没考试?紧接着他替大家回答道:“你们走了几千里路来延安就是很好的考试嘛。”主席随后还讲了“抗大”宗旨,号召大家要努力学马列主义,学抗日道理,学军事技术,掌握好打日本鬼子的本领。那天,主席讲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不知是谁最先带头,大家一下围上去,纷纷掏出笔记本请毛主席题字留念。这页“光明”就是主席那天题写的。

“抗大”毕业后,老将军来到晋察冀抗日前线,那时环境很艰苦,尤其是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和1943年的秋季大扫荡,几乎每天行军打仗,无论是在滹沱河边、狼牙山上,还是在地道里、青纱帐中,在同日寇浴血战斗的岁月里,他一直把这页毛主席的题词放在贴心口的衣袋里,有时被水湿透了,他就用双手夹着让体温将它慢慢烘干。有一年,在敌后过新年,他还将毛主席给他的题词用蜡版描下来分送给战友们。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毛主席的题词更坚定了他和战友们胜利的信念,正像当时一首歌中唱到的“同志们,向太阳,向自由,向着那光明的路……”在以后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他也一直将这页小纸片儿带在身边。

老将军的夫人王志敏同志也常讲起一件趣事。1948年,她与时任团长的韦统泰在辽西昌图县订婚,“当时不兴送戒指,他一高兴,便将自己珍藏了十年的小纸片儿送给我作纪念。我知道那可是他的宝贝呀!果然,我们刚一结婚,他就给要回去了。”

老将军为此还专门写了一书《战斗岁月》。该书是由其自费印刷的,除送老战友外,主要是留给子女。老将军还常向朋友们讲:“我特意将主席当年给我的题词印在书的首页,就是想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党的成熟,没有新中国的创立。我们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像样的遗产,这页毛主席题词就算是我们留给子女的传家宝吧。”

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年11月,印度军队向我国西藏山南地区的西山口、昌都地区的瓦弄等地全面反扑。中央军委决定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进行第二次自卫反击战。为加强东线作战的指挥,决定组成昌都地区分前指,由54军军长丁盛少将、副军长韦统泰大校、副政委钟池少将、政治部主任蓝亦农大校、昌都军分区司令员郄晋武组成,指挥4个团的兵力向瓦弄地区反击。11月14日,印军向54军正面部队发动全线攻击,丁盛、韦统泰指挥右翼1个团在察隅河西岸向瓦弄扎公突进,不到两个小时时间,便夺占了扎公,将印军在察隅河两岸的两个营分隔,左翼4个连在察隅河东岸攻下80高地。印军11旅旅长深恐被“包饺子”,向所属部队发出全线后撤的命令,旅长本人随印第4军军长乘飞机逃跑。

标签: 韦统泰

更多文章

  • 张铚秀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铚秀

    张铚秀(1915—2009)1915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8年参加虹桥村农民暴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昆明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委书记。中文名:张铚秀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永新怀忠乡虹桥村出生日期:

  • 秦德君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德君

    秦德君(1905年8月15日—1999年1月12日),重庆忠县人。以明末抗清英雄秦良玉为榜样,1923年入党,长期从事革命活动,曾任西安市妇女协会主席、西安市党部常委兼妇女部长。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司令部参议官、第7战区司令部参议官。在解放后任教育部参事,后任政协委员。中文名:秦德君国籍:

  • 安德丽·帕里西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安德丽·帕里西

    安德丽·帕里西(AndréaParisy),女,出生于1935年12月4日,2014年4月26日逝世,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塞纳省人。参与了多部影视作品的演出。中文名:安德丽·帕里西外文名:AndréeuMarcelleHenrietteParizy国籍:法国出生地:法国,法兰西岛大区,上塞纳省,勒瓦卢瓦

  • 大卫·里恩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卫·里恩

    大卫·里恩,1908年出生于英格兰,1928年开始从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国资本为后盾,将影片拍得壮观宏伟。由此,他获得了第一个最佳导演奖。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历史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并获得了第二尊金像。从影四十多年,大卫·里恩只拍摄了16部影片,但获得奥斯卡提名竟达56次之多,共获得27项金奖

  • 冼恒汉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冼恒汉

    冼恒汉(1911-1991),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人。壮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文革”中,主政甘肃省,搞派性斗争,对甘肃的混乱局面负有责任,一九七七年被免职,隔离审查,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他在对原甘肃省委书记张仲良在大跃进时期所犯错误的平反持否定意见。中文名:冼

  • 江化霖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江化霖

    江化霖(1936年-2012年7月22日),河南开封人,河南话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演过电影《血战台儿庄》、《东陵大盗》、《大决战》、《清凉寺的钟声》、《背起爸爸上学》等,在《大决战》中扮演国民党陆军中将郭景云、电影《双雄会》里饰演副将张献忠而为人熟知。这几年,江化霖依然活跃在影视圈,在电视剧《

  • 臧式毅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臧式毅

    臧式毅(1885-1956),字奉久,原籍山东诸城,生于辽宁沈阳。早年追随孙烈臣。后受张作霖及张学良赏识,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辽宁省政府主席等职。9.18后成为伪满洲国四巨头之一。日本战败后被苏联红军关押,后引渡回国,死于抚顺战犯管理所。中文名:臧式毅别名:字奉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

  • 崔月犁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崔月犁

    崔月犁,1920年生。原名张广印。河北省深县人,1937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4月任卫生部长、党组书记,兼任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8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

  • 胡霖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霖

    胡霖(1889-1949)字政之,以字行。四川成都人。近代著名新闻记者、报业家。中文名:胡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89逝世日期:1949性别:男胡霖HuLin(1889~1949)胡政之:开创百年报业“新路径”字政之,笔名冷观。属牛,成都市人,新闻记者,报业家。新记公司《大公报》的创办人

  • 翁清溪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翁清溪

    翁清溪,艺名汤尼。一个台湾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名字。享年77岁的翁老师,被誉为乐坛的幕后金手指及60年代群星会时期的音乐教父。打从60年代起,只要是被翁清溪相中的歌手,在他的量身打造之下,没有一个红不了的。翁清溪先生1936年出生,是一位无师自通的音乐传奇人物,从无师自通逐渐成为音乐事业蓬勃的大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