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雨亭

赵雨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4/1/5 16:20:20

赵雨亭(1917.01~2008.04),男,山西省平定县冶西镇上南茹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原中共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离休干部(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基本资料

姓名:赵雨亭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省平定县

出生日期:1917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2008年4月23日

职业:原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毕业院校:北平高级中学,八路军华北干校

宗教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赵雨亭选》,《求索集》,《晚霞集》,《历史的记录》等

人物履历

赵雨亭,1917年1月31日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冶西镇上南茹村。1937年1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在昔阳晋东抗日游击队政治部担任干事,同年8月入八路军华北干校学习,11月任平东县抗日自卫队指导员;

1939年1月后任平东县一区区委书记、太行区委干事,平西县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书记,太行二地委整风班负责人、宣传部部长;

1946年5月后任平定县委书记、县独立团政委、武乡县委书记,太行二地委、太谷三地委宣传部长、晋中区团委书记。

1949年4月后任汾阳地委副书记、榆次地委副书记;

1951年9月后任运城地委副书记、书记、晋南地委书记;

1965年7月任山西省委书记;

“文革”期间,受迫害后下放农村劳动;

1970年8月恢复工作,任雁北地区革委会副主任;

1971年2月任雁北地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3年1月任临汾地委第一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同年7月任临汾地委书记;

1977年3月任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兼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

1978年3月任山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省纪委书记;

1979年3月任山西省委书记;

1983年4月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

1986年5月任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12月中央批准离休;

2002年1月中央批准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人物生平

赵雨亭同志早年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光明,探索真理。在北平高级中学学习期间,广泛阅读进步书籍,深切关注国难民忧,参加了绥东抗战募捐活动和“一二·九”“一二·一六”爱国救亡运动,组织了“抗日歌咏团”,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听从时代召唤,毅然参加了晋东抗日游击队,奔赴抗日战场。面对日本侵略者在平西县制造的郭家庄、范瑶、马家庄三大惨案,他坚定地带领群众开展“红五月运动”,建立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开展建党、建政、建军工作,巩固了抗日政权;建立互助组和代耕队,组织农民春播抢种,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中,他带领2500多名自卫队员,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9次战斗,破击了桑掌到芹泉的铁路,沉重打击了敌人。在领导平西县军民粉碎“格子网”封锁的斗争中,他沉着静,不畏艰险,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深入敌区,打击敌人,利用敌人内部矛盾,策反敌伪人员,组织除奸反特斗争,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坚定了当地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解放战争期间,他认真贯彻中央“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斗争策略,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机动灵活的地雷战、游击战、伏击战、袭击战,有效反击了阎军对解放区的进犯。组织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清算地主、富农,激发了贫下中农参战杀敌、保卫胜利果实的热情。率领平定县支前人员参加了正太战役,抢救伤员,运送给养,缴获了大批武器。平定县解放后,他领导全县军民克服困难、重建家园,坚决肃清残敌,镇压反革命分子;抗旱救灾,恢复生产,稳定了群众情绪;整党建党,加强了党的建设。在武乡和汾阳地委工作期间,正确贯彻党的土改政策,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土改工作;组织开展整党运动,纯洁了党的队伍,健全了党的组织,加强了党的领导,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国后,他在担任运城地委书记期间,积极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严厉打击了国民党潜伏特务、土匪、蒋阎军残等反动势力,清除了混进地、县、区各级政权中的阶级异己和蜕化变质分子。狠抓经济恢复和生产,兴办了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技术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推广农业技术;重视水利建设,增加农田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任晋南地委书记期间,他不辞辛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果断决策,带领全区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力推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文革”期间,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一·一二”夺权风暴中,不畏风险,亲自赴北京党中央、周恩来总理和华北局反映山西的错误夺权。他不说违心话、不办违心事,自觉抵制政治利诱,同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在山西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顽强斗争。面对排挤打击、审查批斗、监所关押、下放劳动,他坚定不渝地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坚强党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担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兼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省纪委书记、省委书记期间,他全面落实党的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复查纠正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党的组织路线,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干部,整顿健全党的组织,积极推动群团工作,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稳定山西形势、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任省政协副主席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专题调研,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决策依据。任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对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退出领导岗位后,他老而弥坚,壮心不已,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心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关心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工作,组建并领导了山西老年学学会、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和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委的肯定。

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赵雨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4月23日凌晨2时10分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

安葬于太原市天龙山仙居园陵园。

仙居园陵园赵雨亭墓位

人物评价

赵雨亭同志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领导经验,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公道正派,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群众利益为重,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省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中有较高威望。赵雨亭同志的一生,是忠诚革命事业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人物作品

著作或主编作品有《赵雨亭文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山西农业合作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人生道路的抉择》(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晚霞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健康老龄化探索》(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求索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残诗集》(希望出版社2003),《历史的记录》(山西省新闻出版局1997),《柯璜选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山西老年学论文选集》(山西老年学学会1992),《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三晋文化研究会1999)等书籍。

捐赠档案史料

2010年7月20日,山西省档案馆隆重举行“赵雨亭档案史料”捐赠仪式。中共山西省委副秘书长进喜、省档案局馆长阎默彧出席捐赠仪式并讲话,赵雨亭夫人郝素萍携子赵小军及身边工作人员参加了捐赠仪式。

王进喜对赵雨亭的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向省档案馆捐赠档案史料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省级领导形成的档案史料是当代山西历史的重要见证,赵老的档案捐赠省档案馆保存,为我省省级领导干部档案史料捐赠带了个好头,这种将个人档案史料奉献给社会,转变为社会公共资源的行为,是令人尊敬的高尚的公益行为,将为山西地方文明的传承,存史资政发挥重要作用。”

曾担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时设第一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原省级老领导赵雨亭同志的夫人郝素萍、秘书任玉林遵照赵老生前的遗嘱,将赵老近70年革命生涯中所形成的文稿、工作笔记、信件、著作等珍贵史料,经过精心整理,捐赠山西省档案馆保存,这是山西省档案馆近年以来接收省级老干部个人留存最多、整理最好的档案史料。此次所捐赠档案史料主要有:赵雨亭同志1944—2007年所存文稿资料1544份;1952年—1996年45年的工作笔记(本)209册,全部编号,逐篇做了索引,共计1733条;1983年—2008年贺电、贺信55件,书信29封;此外还有《赵雨亭文稿汇编》(7册)、《赵雨亭生平纪实》等著作6册、《赵雨亭革命生涯》2册、《赵雨亭画册》等,忠实记录了赵雨亭同志一生的工作生活历程,是一位共产党人毕生为党奋斗的真实写照,其中形成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文件:尤其1946在平定县扩大干部会上的讲话、1948年在武乡县土改复查工作会上的讲话、1948年《加强机关干部学习的组织和领导》、1949年在晋中区学生代表会上的讲话(提纲)、1949年在太谷青年干部代表会上的讲话等文献是研究太行根据地的重要文献,弥足珍贵。

据赵老的夫人郝素萍同志介绍: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赵雨亭同志一直有记工作笔记的好习惯,就连文革期间住监狱中也没停止写日记。他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对工作严谨认真,亲自起草讲话稿、工作总结、报告是他的一贯作风,直到90岁高龄,所有文件还是自己动手写就,这形成了他留存的档案史料的独特的风格。

标签: 赵雨亭

更多文章

  • 孔从洲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从洲

    孔从洲原名孔从周(亦有称原名祥瀛),字郁文,生于1906年10月2日,陕西西安灞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与毛泽东结为儿女亲家。北伐战争时期,曾为杨虎城将军爱将;解放战争时期,率部于河南巩县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炮兵领导工作,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

  • 约翰·韦恩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约翰·韦恩

    约翰·韦恩(1907年5月26日-1979年6月11日)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演员,以演出西部片和战争片中的硬汉而闻名。韦恩是那个年代所有美国人的化身:诚实、有个性、英雄主义。其作品《关山飞渡》蜚声世界影坛,一生共出演181部,影响极大,是好莱坞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星之一。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学会选

  • 鲁瑞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瑞

    鲁迅的母亲鲁瑞(1858——1943),绍兴乡下安桥头人。她没有正式上过学,幼小时,塾师给她的兄弟上课,她只能站在门外偷听。不久,连这个权利也被剥夺了。她就自己找些书看,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别人,终于以自修获得看书的能力。中文名:鲁瑞国籍:中国出生地:绍兴乡下安桥头出生日期:1858年逝世日期:19

  • 吴桂苓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吴桂苓

    吴桂苓(1938年12月—2016年6月21日),北京人艺演员,自1958年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戏,40年来他已演出舞台戏70部,其中主要角色近40个。参加了40余部影视剧的拍摄。2016年6月21日下午17时45分病逝。享年78岁。中文名:吴桂苓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38年逝世日期:2016年

  • 叔孙通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叔孙通

    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转投汉军,并

  • 王志刚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志刚

    王志刚(1935年-2012年9月16日)回族,1935年生于北京,影视演员。195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学习,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参加《抓壮丁》、《野火春风斗古城》、《汾水长流》、《苦菜花》、《带兵的人》、《青春红似火》等影片重要角色的拍摄,初步展现了他的表演才能;

  • 王佐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王佐

    王佐(1898—1930),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出生于遂川县下庄村水坑(今井冈山市下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裁缝出身。1923年参加绿林武装。1925年所部被地方政府收为新遂边陲保卫团,任副团长、团长,后为躲避地方豪绅追杀,重新恢复了原来队伍。1927年,在遂川县农民协会帮助下,将所部改称农民自卫军

  • 尚小云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尚小云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名德泉,字绮霞。出生于河北邢台市南宫市。1900年1月7日出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

  • 殷梨亭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殷梨亭

    殷梨亭,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武当派张三丰爱徒之一。殷梨亭江湖人称殷六侠,在武当七侠中位居第六,最精剑术。原著中殷梨亭心地纯良,性格懦弱,这种懦弱在他待人接物时体现得尤为明显。但作为一代侠客,殷梨亭的处事作风也有勇敢稳重、快意恩仇的一面。他前期行走江湖时屡遭不顺,曾因纪晓芙去世心结难解

  • 林和平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林和平

    林和平(1909-1935),福建省惠安县螺阳乡锦水村东山人。中文名:林和平国籍:中国出生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乡出生日期:1909逝世日期:1935职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惠安烈士信仰: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斗争主要成就:反“清剿”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