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塞尔·马索

马塞尔·马索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84 更新时间:2023/12/21 0:53:30

马塞尔·马索(1923年3月22日-2007年9月22日),出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原名马塞尔·曼格尔。他的犹太人父亲从事屠宰业,但有一口不错的男中音唱腔。在父亲影响下,马索从小进入音乐和戏剧的世界。他于1949年创建的马索哑剧团是当时欧洲唯一的哑剧表演团体。上世纪50年代中期,马索在美国的巡演获得巨大成功,一举奠定国际明星的地位。2007年9月22日,马塞尔在法国巴黎家中悄然辞世,享年84岁。

基本资料

名:马塞尔·马索

国籍:法国

出生地:斯特拉斯堡

出生日期:1923年3月22日

逝世日期:2007年9月22日

职业:默剧演员

生平

马索原名马塞尔·曼格勒,1923年3月22日出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原名马塞尔·曼格尔。他的犹太人父亲从事屠宰业,但有一口不错的男中音唱腔。在父亲影响下,马索从小进入音乐和戏剧的世界。

二战爆发后,德国侵入法国,马索全家逃往法国西南部。为躲避纳粹迫害,马索改换了带有犹太人特征的名字“曼格尔”,自此以马塞尔·马索出现。

战争期间,马索加入了法国地下抵抗运动,1944年,他的父亲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后来死在里面。

巴黎解放后,马索开始了表演艺术家的生涯。他拜巴黎哑剧学院创始人艾蒂安·德克鲁为师,潜心学习哑剧艺术。1947年,在巴黎左岸一家酒馆的小舞台上,马索的终身“标签”——小丑“比普”首次亮相。

马索谈及“比普”这一角色时曾说,“比普”是他的“另一个自我”,是他那个时代的堂吉诃德,“在一个充满不公、美丽而脆弱的世界里,孤身奋战”。

在1950和1960年代,他的马索哑剧团是世界上唯一的哑剧表演团体,享誉海内外。1970年代,他则创立了国际哑剧学校传承香火。而哑剧在艺术界的地位,也因为马索的努力,而日渐提高。

后来,他还将哑剧介绍给了对哑剧表演艺术仍感陌生的亚洲。马索的哑剧表演得到了日本、香港、台湾、中国大陆等地的好评。

年事渐高后,马索仍不倦地在舞台上伸展肢体。

77岁那年,马索举行最后一次环球巡回演出,随后宣布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

作品

喜爱哑剧表演的人们认为,马索凭一己之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化废墟中重新振兴了哑剧。他于1949年创建的马索哑剧团是当时欧洲唯一的哑剧表演团体。50年代中期,马索在美国的巡演获得巨大成功,一举奠定国际明星的地位。

70年代,马索成立国际哑剧学校以传承香火。他还积极把哑剧推广到欧洲以外的地区,把“比普”形象带到了墨西哥、澳大利亚和中国等陌生的土地上,使哑剧在国际戏剧界地位日隆。

马索自称,他的哑剧艺术不仅汲取了卓别林、基顿等前辈的成就,还从中国京剧、日本能乐等东方的古老戏剧中吸收了许多形体表现手法。

此后的舞台生涯中,马索用形体和表情释放了林林总总的人类情绪,几乎从不出声。私下里,马索以健谈著称,但在舞台上,马索只在1976年上演的《无声电影》这部戏中,说出过唯一一个单词“Non”(法语“不”的意思)。

缄默无声,是诗歌,也是音乐。马索说,哑剧中,肢体语言透露了灵魂中最神秘、最本质的渴望。“模仿风时,你就是风暴;模仿一条鱼时,你把自己投入大海。”

马索的哑剧天赋在著名短剧《公园》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一人扮演了公园内的所有角色,从抛球玩耍的小男孩到埋头编织的老妇人。

艺术风格

认语马塞尔·马索曾看过默剧大师卓别林的表演,从而对默剧产生极大兴趣。战后,他于1946年前往巴黎夏荷杜蓝戏剧艺术学校接受表演训练,师事法国默剧大师艾提安·德固。

马塞尔·马索1947年首次以自创的小丑角色“毕普”登台演出。此后,这个涂着白脸,戴着一顶被压扁的帽子,时而忧郁,时而逗趣的角色,就成了他和无数观众心灵交流的工具,也是全球观众记忆最深刻的形象。

对于自己为选择默剧,马塞尔·马索曾说:“语言不必然能够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他认为默剧就像音乐一样,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在默剧里,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是灵魂最深的渴望。不过,下了舞台的马塞尔·马索却是出了名的活泼健谈。

马塞尔·马索的表演灵感除了来自卓别林、巴斯特·基顿等默片前辈,以及欧洲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即兴喜剧传统外,也参酌了中国的京剧和日本的能剧。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默片式微,默剧也一度跟着没落。默剧得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得到复兴,马塞尔·马索功不可没。

艾提安·德固是马塞尔·马索的蒙老师,然而后来两人对哑剧的发展方产生歧见,分道扬镳。虽然日后马塞尔·马索誉满天下,但德固终其一生都不原谅这位“背叛师门”的爱徒。

马塞尔·马索有一回在飞机上遇到著名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于是魔术师对默剧大师说:“您让无形的变成有形,我却是让有形的变成无形。”

流行音乐天迈克尔·杰克逊著名的“月球漫步”舞步,就是脱胎自马塞尔·马索的“逆风行走”技巧,杰克逊一直是大师的忠实粉丝。

马塞尔·马索演过美国导演梅尔·布鲁克斯的一部电影《默片》,但却是片中惟一开口说话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马塞尔·马索其实很爱说话,接受访问时经常是滔滔不绝,他曾说:“千万别逗默剧演员开口,他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起来。”

马索与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并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默剧大师。美国流行乐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即学自马索在一部短剧中的舞步。

马素的经典舞台形象叫做“Bip”。这个带着悲伤的白脸小丑,却能如孩童般那样发现世界的精彩。这个角色无疑是传承自19世纪意大利喜剧中的哈利昆小丑,但马素讲,那些滑稽的动作,则源自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正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化废墟中,只手复兴了默剧艺术。

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曾这样赞誉马索:“我把可见的东西变成不可见,你却把不可见的东西变得可见。”

哑剧天才

喜爱哑剧表演的人们认为,马索凭一己之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化废墟中重新振兴了哑剧。他于1949年创建的马索哑剧团是当时欧洲唯一的哑剧表演团体。50年代中期,马索在美国的巡演获得巨大成功,一举奠定国际明星的地位。

七十年代,马索成立国际哑剧学校以传承香火。他还积极把哑剧推广到欧洲以外的地区,把“比普”形象带到了墨西哥、澳大利亚和中国等陌生的土地上,使哑剧在国际戏剧界地位日隆。

一次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马索自信地认为,自己一手复活了哑剧艺术,如同“(安德烈斯·)塞哥维亚在吉他演奏、(巴勃罗·)卡萨尔斯在大提琴演奏中所作的(贡献)”。

马索生平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是与偶像卓别林的邂逅。1967年的一天,马索在巴黎奥利机场候机时,突然看到一群孩子围着一名老人过来,那正是卓别林。马索鼓起勇气走向卓别林,作了自我介绍。马索亲吻了卓别林的手,还拿过卓别林的手杖,模仿走了几步。当时年已78岁的卓别林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激动地热泪盈眶。

参与影片

按年代(转自时光网)

2003-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电影之光:卓别林的艺界人生Charlie:TheLifeandArtofCharlesChaplin(演员)

1998-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Joseph'sGift(演员)

1994-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ConstellationJodorowsky,La(演员)

TheJodorowskyConstellation

1989-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帕格尼尼KinskiPaganini(演员)

Paganini

1986-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Elogiodellapazzia(演员)

1983-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Îles,Les(演员)

TheIslands

1976-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无声电影SilentMovie(演员)

1974-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Shanks(演员)

1968-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太空英雌芭芭丽娜Barbarella(演员)

上空英雄/太空英雄芭芭丽娜BarbarellaBarbarella:QueenoftheGalaxy

1967-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Rowan&Martin'sLaugh-In(演员)

"Laugh-In""Rowan&Martin'sLaugh-In"

YegozvaliRobert(演员)

ЕгозвалиРобертWeCalledHimRobert

1966-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它Es(演员)

It

1959-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漂亮的说谎者SchöneLügnerin,Die(演员)ABelaMentirosaBelleetl'empereur,La

1954-马塞尔·马索MarcelMarceau

Unjardinpublic(演员)

Pantomimes(演员)

PantomimenvonMarcelMarceau

标签: 马塞尔·马索

更多文章

  • 塞缪尔·富勒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塞缪尔·富勒

    富勒被誉为“美国B级片、黑色电影、独立电影——三线教父”。他还对战争电影这一类型作出了独到贡献。富勒的战争电影采用反英雄的手法,用小成本和小制作,善于通过简单而富于象征意义的画面来反映士兵的真实心理和处境以及战争的残酷,并通过电影中的对白进行社会政治批判和对人性的反省。塞缪尔。福勒在美国乃至世界独立

  • 先鸿霞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先鸿霞

    先鸿霞,字少荣(1907-1934)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人,早期靠推人力车生活,后经人介绍进入石友三的部队,石友三降日后成为石友三的一名侍从,后与王文,史大川,老楮秘密谋杀石友三失败,被关押进日军宪兵队,1934年被捕,日本战败后回忆先鸿霞被捕后与老楮被拿去当活靶子。中文名:先鸿霞外文名:先少

  • 林茂成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林茂成

    林茂成(1924~1949)山东沂水县桃花坪人。中共党员。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洛阳营”营长等职。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身经大小战斗80余次,其中18次带领突击队冲锋陷阵,负伤12次。个人毙伤敌百余名,俘敌200余名,缴获各种枪枝120余支、迫击炮2门。任排长后,

  • 蓝志贵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蓝志贵

    蓝志贵(1932.10.16-2016.6.10),又名兰志贵。笔名蓝羽,巴青。新中国摄影史中重要人物,二十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创造了这一时期西藏经典影像的摄影大师。蓝志贵不仅是一个西藏民主改革的见证人,也是一个西藏社会二十年历史巨变的记录者。1952年,年仅19岁的蓝志贵作为

  • 鲁韧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鲁韧

    鲁韧(1912-2002年),天津人,我国著名导演、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曾执导《今天我休息》、《李双双》等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轻喜剧样式的影片,其中《李双双》获得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等四项大奖,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中文名:鲁韧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2年逝世日期:2002职业:导演毕业院校

  • 贺渌汀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贺渌汀

    贺渌汀(1903年-1999年)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贺揩。男,湖南邵东县人。汉族,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在近8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创作,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练,感情真挚自然,

  • 闫亮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闫亮

    闫亮,安徽萧县人,1967年11月出生,现落户浙江省义乌市。曾在政府部门工作;1999年受聘于义乌《小商品世界报》做编辑/记者;2005年受聘浙江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所,从事区域经济、小商品批发市场、商业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策划及运营工作。出版过作品集,发表转载过数百篇作品。中文名:闫亮外文名

  • 林正亨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林正亨

    林正亨(1915—1950),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是台湾名门望族雾峰林家的后代。在近代史上,雾峰林家是集军、政、农、商势力于一身,曾垄断福建、台湾樟脑专卖权达数十年,极盛时期拥有田地几千公顷,可谓门庭显赫,富甲一方。林正亨的祖父、父亲都颇具爱国情怀,都曾抵抗过日本侵略,林正亨自幼受到家庭熏陶,继承

  • 黎同新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黎同新

    黎同新(1910—1993)祖籍江西省宜丰县石市镇,后在桥西乡生活,南京军区后勤部原顾问。中文名:黎同新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西省宜丰县石市镇出生日期:1910年逝世日期:1993年6月1日职业:南京军区后勤部原顾问军衔:少将黎同新(1910—1993)祖籍江西省宜丰县石市镇,后在桥西乡生活。

  • 邱小二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邱小二

    邱小二女,1995年4月出生,博爱县苏家作乡南石涧村人,共青团员,现就读于苏家作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她和赵梦雅在小学一年级时就是同班同学,赵梦雅自幼腿部肌肉萎缩,不能站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年仅8岁的邱小二主动提出:“让我来背梦雅上学吧!”这一背,就是七年。七年来,无论是滴水成冰的严冬,还是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