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妙斋

李妙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54 更新时间:2024/1/3 3:33:02

山西省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人原名玉玺。幼年家贫,在舅父的资助下读完高小。后在本县佃坪小学教书一年多,被有钱人家排挤回乡务农。为反抗不平等的黑暗社会,愤然远走他乡

基本资料

名:妙斋

别名:王玉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西

出生日期:1903年5月16日

逝世日期:1933年9月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党

性别:男

个人简介

李妙斋(1903~1933)原名王玉玺,化名李妙斋、王之宪、王桥山、李华锋等。

生平事迹

1927年11月到陕北,在驻军高双城部任连事务长。1928年,经马济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兵运工作,担任过李亚军团一营营长、邓宝珊部警卫营营长。1932年春随邓到兰州,任邓部干部补习队队长。10月,去平凉接枪返兰途中,和李艮等共产党员组织“蒿店兵变”,拉出26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他任队长。兵变失败后,化装成脚夫到陕甘边,参加了谢子长、刘志丹和吴岱峰领导的陕甘游击队。1932年11月,李随游击队转战旬邑清水原,三原武字区,耀县照金、芋园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在芋园,李组织韩天成兄弟等建立了有40多人的芋园游击队并任政委。20多天后,率队首战川口,接着攻下孙家山、张家山、龙家寨,占领兔儿梁,参与领导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为壮大革命力量,李争取了一些绿林武装和地方民团,通过他们代购枪支弹药,掩护红军伤员。同时还教育收编了一部分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愿意抗日的绿林武装。但由于杜衡执行“左”的政策,破坏了这种统战关系,致使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在国民党军“进剿”时北撤外线作战。红二团北撤外线作战期间,李留守照金,掩护伤员,坚持斗争。他以红二十六军特派员的身份,建立起耀州第一、第二支队和三水支队等五个游击队支队,发展了富平、宜君游击队;还组织了六个农会分会,使照金的革命形势从低潮转高潮。1933年3月成立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李任总指挥,习仲勋任政委。遵照中共陕西省委和中共陕甘边特委关于土地革命的指示,发动群众,成立了以薛家寨为中心的24个村农会和村妇联、儿童团、赤卫队,废除了保甲制度和地租、债务,打击了国民党的特务活动,群众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游击队迅速发展到18个,人数达900多人。照金根据地迅速扩大到东起香山,西至土桥、石门关,北迄薛岔,南到官庄的广大地区。为巩固根据地,李在薛家寨办起修械所,成立红军医院、被服厂,设立物资仓库,还号召同志们利用战斗间隙开荒种地、养猪、养羊,解决部队给养。他还聘请照金的冯颜升在亭子沟开设粮食市场,公买公卖,为红军筹集粮秣、资金。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照金根据地各项工作开展顺利。9月20日晨,千余民团武装趁红军主力北上外线作战之机,从四面夹攻薛家寨。李刚从老爷岭执行任务回来,未及休息,就投入战斗,终将民团武装打退。李在组织红军追击逃敌时,不幸被藏匿在梢林中的团丁放冷枪击中,英勇牺牲。

革命历程

1927年5月,李妙斋毅然告别父母妻女,离开家乡,发誓在外面不混出个人样,誓死不回汾西。

这年冬天,李妙斋和一个朋友坐船过了黄河,到陕北肤施(今延安)的国民党高双城部投军。从此改名为李妙斋。由于他能写会算,很快当上了连部的事务长,管理粮饷伙食。中共地下党组织注意到这个追求光明、正直清廉的年青人,1928年,由马济仁介绍,李妙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铁心跟党干革命。几年时间,他在高双城部、邓宝珊部先后任营长、卫士班长、军官补习队队长,他不计较职位高低,只要能为革命干点事就高兴。

1932年10月,李妙斋受命从兰州带兵到平凉领枪。接枪后,他与中共陕西省委派来的李艮在蒿店发动兵变,拉出26人,每人携枪1支,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他任队长,李艮任政委。第七支队在战斗中失败后,李妙斋化装成赶驴的脚户来到陕甘苏区,参加了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游击队。

这年冬天,李妙斋随陕甘游击队在渭河以北的旬邑县清水原、三原县的武字区以及耀县的照金、芋园一带打游击,开辟了十几个村庄。李妙斋在芋园首先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游击队。在开辟照金根据地时,李妙斋十分注意统战工作。对地主、富户根据本人的政治表现和群众意见区别对待。只打击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首恶,不触动表现好的、本份的一般富户。秀房沟一户地主,比较开明,游击队断粮时,李妙斋就向他借粮,答应筹来了粮食就还给他,这户地主还把粮仓借给红军储备军粮。李妙斋曾让北梁一户姓白的地主为游击队筹集粮秣,掩护过往干部,有时还借他的地方开会。庙湾的民团团总夏玉山,人多势众,李妙斋和他交朋友,让夏代买枪支弹药,还把一些受重伤的游击队员送到他那儿治伤。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红一军时,军政委杜衡让李妙斋利用他和夏玉山的关系进庙湾侦察敌情。李妙斋牵着两匹作为礼品的骡子刚走,杜衡就下了进攻焦坪的命令,这无疑对李妙斋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焦坪和庙湾相距不远,焦坪之战一打响,势必会使夏玉山洞察李妙斋的意图,刘志丹等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没想到李妙斋行动敏捷,乘夏玉山懵懂之际,把情况观察得一清二楚,告辞下山了。

李妙斋回到部队后,建议对庙湾不要急于采取武攻。理由是对夏玉山可以用统战方式争取、改进,为我所用,不宜树敌过早、过多;当时红二十六军只有一个团,兵力和武器都不是很强,而庙湾枪多人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强攻难以取胜。他的意见得到刘志丹等同志的赞同,但这些正确意见受到好大喜功、不懂军事的“左”倾路线执行者杜衡的斥责和否定。战斗发起后进展很不顺利,红二团骑兵连长曹盛荣牺牲,20余名红军伤亡,不得不收兵回营。这次盲动,不但对刚刚成立的红二十六军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留下极大的隐患。从此,夏玉山和红军结下死仇,无休止地勾结国民党军队和其他民团进攻红军,很长时间搅得根据地不得安宁。

在困难的局势下,李妙斋没有怨天尤人,更不灰心丧气。在红二团被迫北撤后,他留守照金,奋力支撑,坚决斗争。他以红二十六军特派员的身份,救治伤病员,建党、建政、扩红,很快建立了6个农联分会和7个游击支队,不但抗击了敌人的“围剿”,而且对推动照金根据地的革命形势由低潮发展到高潮,起了重大作用。

陕甘边除了主力红二团外,1933年3月,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李妙斋任总指挥,习仲勋为政委。李妙斋把根据地当作革命的家业和本钱,修缮并拓宽了指挥部所在地薛家寨的道路,加固了寨墙,并且构筑了岗楼和防御工事,设立了几道哨卡。在他和习仲勋的努力下,在薛家寨办起了修械所,工匠最多时有六七十人,可以修理枪支,生产子弹、手榴弹和地雷;成立了红军医院,请来了用偏方治枪伤有奇效的民间老中医;还办起了被服厂。李妙斋心灵手巧,会裁剪衣服,他教被服厂的女工学会了裁剪。为了筹集军粮,他请亭子沟的冯颜升就地办起了粮食集市。他交代老冯:“现在粮食紧缺,开粮市对老百姓、对红军都很必要。粮食先尽老百姓买,等太阳偏西收市时,你再把老乡没卖掉的粮食,不管是小麦、包谷、小米、杂豆,还是洋芋、萝卜、豆腐,统统替咱买下来。斗不要溢,价不要压,千万不能亏了老百姓!”赶集的老乡见红军这么仁义公道,每次粮菜不愁卖不掉,于是四五十里外都往这里跑。为了改善部队生活,战士们还开荒种地,养猪养羊,增加蔬菜和肉食。

在李妙斋等同志领导下,游击队从7支壮大到18支,根据地扩大到2500多平方公里。

红二十六军主力离开根据地南下后,李妙斋与习仲勋、黄子文、张秀山等坚持照金根据地斗争。李妙斋和张秀山率队伏击了旬邑县保安团,歼敌70余人,攻进县城,处死县长、县党部书记、科长等反动分子6名,缴获枪百余支及大批银元、物质。

1933年9月20日凌晨,反动民团头目张彦宁、陈连声、夏玉山、杨老十、陈日春等纠集团丁近千人,联合围击红军游击队。他们从四个方向偷袭照金根据地的中心薛家寨。这天正好天下大雨,李妙斋和张秀山率部队在老爷岭、高山槐击溃敌军后,刚回到秀房沟,又得到黑田峪发现敌人的紧急情报,他们立即率部跑去迎敌。这时,薛家寨方向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李妙斋吃了一惊,抹了一把满脸的雨水,对张秀山说:“不好!狗日的弄的是掏心战!”这时,一个满身泥水的战士跑来报告:有二三百敌人从后沟巴向薛家寨猛攻,政治保卫部同医院的同志,修械所、被服厂的工人全都投入了战斗!李妙斋听后,疾速带领战士冒着大雨,踩着泥水向薛家寨回援。守家的战士和工人见指挥员回来了,顿时士气大振,用手榴弹和“土地雷”、排子枪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爬在石头后边不敢露头。战斗相持到下午,敌人见围攻的企图已经破产,越打吃亏越大,就开始撤退。“不能让他们跑了!”李妙斋高喊一声,从北哨门的堞墙上一跃而起,吹哨子集合部队,要扑下寨墙乘胜追击。就在这一刹那间,寨下梢林中掩护退却的敌人射出了几颗子弹,李妙斋壮烈牺牲。

人物纪念

李妙斋牺牲后,人民群众将他的忠骨埋在薛家寨的山梁上。全国解放后,每年桃红柳绿的清明节,当人们为逝去的亲人烧纸祭奠时,总不忘攀上薛家寨的山梁,为牺牲在这里的李妙斋烈士扫墓悼念。

青山处处埋忠骨,必马革裹尸还。李妙斋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献身的,人民永远怀念他。

标签: 李妙斋

更多文章

  • 张海棠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海棠

    张海棠(1912-2004)是四野的一员猛将。江西清江人,18岁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12月16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中文名:张海

  • 蒋慕萍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蒋慕萍

    蒋慕萍(1923年-2013年4月22日),女,上海人。杨宝森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蒋慕萍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2日11时零6分不幸辞世。享年90岁。中文名:蒋慕萍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23逝世日期:2013年4月22日职业:京剧大师代表作品:朱痕记、捉放曹、二进

  • 陈翠贞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翠贞

    陈翠贞(1898~1958),女,北京人。民国9年(1920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维斯理安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后转入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该学院授予金钥匙。中文名:陈翠贞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8年逝世日期:1958年民国13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讲师、中央

  • 李铁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铁生

    李铁生(1915~1967),又名李存满,河北冀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大同解放后市委、市政府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市长兼大同市第四届各界人代会协商会副主席,政协大同市第一、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文名:李铁生外文名:LiTiesheng别名:李存满国籍:中国民

  • 杨田荣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田荣

    杨田荣(1920一1982),1920年生,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协会员,曲协辽宁分会理事。杨田荣自幼学艺,本来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后来到鞍山市说书,以擅长说新书闻名曲坛。杨田荣的新评书艺术,引起了社会和评书界的强烈反响。50年代末,《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他开创新评书道路的事迹,被誉为

  • 许寿山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许寿山

    许寿山(1852~1884年),字玉珊,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取福建船政后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4年后,随“建威”练船出航实习,由新加坡、吕宋、槟榔屿绕道日本海,涉练风涛、沙线,考究港道。归任陆营练习。不久,升千总,任“艺新”号兵船管带。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

  • 吕浩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浩

    吕浩(1813-1894年后),字养泉,别号蒙叟。江苏苏州人。以山水画著称于世,取法元人、明代吴门诸家及清初四王。据萧平先生跋其所作《万壑松云图》手卷记载,当代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之师李醉石,即为吕浩弟子,由此可见百馀年间江南山水画传承变化之始末。吕浩的山水以水墨为主,以笔墨的表现为核心,可以说是明

  • 张子龙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子龙

    张子龙,福建省建宁县黄坊乡黄坊村杨家湾人。1914年6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中文名:张子龙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1934年职业:红军1933年2月参加革命斗争,曾任工农赤卫队队员,参加了闽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4年5月参加中

  • 李润生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润生

    李润生,人名。有青岛李润生,有高级工程师李润生,还有演员李润生。中文名:李润生别名:李启清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青岛出生日期:1901逝世日期:1967职业:共产党人李润生(1901—1967)又名李启清。青岛人。1937年10月,在青岛崂山一带参加抗日游击队,任队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张鸿眉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鸿眉

    张鸿眉(1927年7月-2005年12月),浙江镇海人。1948年,出演其处女作《小城之春》,饰妹妹戴秀。建国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出演影片《宋景诗》等。1963年起,任导演工作,代表作有《飞向太平洋》,《珊瑚岛上的死光》。中文名:张鸿眉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27年7月逝世日期:2005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