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罗明榜

罗明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34 更新时间:2024/1/7 18:14:25

罗明榜(1910-2015),男,从小家境贫寒。1930年参加红军,三次过草地、爬雪山,走完长征;他三次被国民党抓丁,最后都成功逃脱;相继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大小战斗几百场,五次中弹七处负伤,1955年退伍,回到家乡信阳新县。(注:概述图:2013年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罗明榜敬礼。)

基本资料

名:罗明榜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出生日期:1910年

逝世日期:2015年6月3日

退伍时间:1955年

人物生平

罗明榜出生于1910年,19岁他参加了红军。

罗明榜在战斗中浴血奋战,九死一生,他带领战士解救过红四方面军总部首长,曾在战斗中受伤被战友误认为牺牲,他还三次过草地、爬雪山;在去延安的路途中,他三次被国民党抓丁,最后都成功逃脱。

1955年,退伍,回到了阔别24年的家乡。

2015年6月3日凌晨2时,信阳百岁老红军团长罗明榜逝世,享年105岁。

人物事迹

攻打双桥活捉敌军师长

罗明榜出生于1910年,从小家境贫寒。十几岁的时候,他听说檀树岗有红军的接兵站,就走了20多里山路去报名参军。但因年龄小、个子矮,他没能如愿。1930年春,红军扩编部队,罗明榜听说后又去报名。这次,罗明榜如愿以偿,当上了红军。“当上红军后第一个漂亮仗是打孝感的双桥镇,活捉了敌师长岳维峻,缴获了国民党的飞机,那架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后来,在攻打红安县时,‘列宁号’飞机起了很大作用。”罗明榜说。

解救首长被称“以一胜百团”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人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转移。

“走到西安南边的子午镇附近,红四方面军总部被敌人包围,我们营接到命令去营救总部首长。”罗明榜回忆说,由于是急行军,集合队伍时,全营大部分人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带着34名战士赶来。团长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说:“你们一定要攻下这两个山头,与总部接上头。”

“你们要猛、要狠、要快,不惜一切代价把首长救出来。”团政委先念也对罗明榜寄予厚望。

“当时我二话没说,带着34名战士就冲了上去。我命令战士们利用地形匍匐前进,与敌人枪战。庆幸的是,敌人也是刚刚赶到,见我们的援兵到了就开始逃,我们很快占领了那两个山头。随即,我让战士们打出红旗,将总部首长接了出来。这次我们团被总部授予‘以一胜百团’的称号。”说起这些战斗经历,罗明榜至今引以为豪。

头部中枪被战友误认牺牲

“子午镇战斗结束后,我们紧接着攻打风布场。驻扎风布场的敌人修筑了很坚固的工事。七连的副连长带着一个排冲到了敌阵地前沿,可后面的部队没有及时跟上去,这个排被敌人包围了。”讲起战斗经历,罗明榜是滔滔不绝。“我准备带两个排去接应他们,正冲锋时敌人一颗子弹击中我头部,我当场就昏了过去,教导员以为我牺牲了,让警卫员收了我的枪。我苏醒后,很生气,就向教导员要枪,他把枪还给我,让我到后方去包扎伤口。我就用手捂着伤口,向团包扎所艰难前行,走到包扎所的时候我的棉衣都被鲜血染红了。”罗明榜回忆。

三过草地亲眼见战友倒下

罗明榜有三次过草地的经历。“第一次我们从儿盖过草地,第一天路还比较好走,第二天走的是水草地(也就是沼泽地),刚开始不知道,许多人掉进沼泽牺牲了。后来我们发现,长水草的地方比较硬就专门踩着水草根走,减少了许多伤亡”。“第二次是1935年冬,由于没有粮食,加上长期不吃盐,战士没劲儿,走着走着,有的战士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师长见部队减员越来越多,就把队伍集合起来,大发脾气。这以后,行军速度稍快了点。过完草地一清点人数,红四方面军减员百分之二十还多”。

在罗明榜的记忆里,第三次过草地最困难。“由于天气,草地更难走了,前几天还好些,每天早晚吃野菜,中午吃二两半炒面,但是到后来,粮食快吃完了,生活又开始艰苦起来”。

过夹金山和马一起滚下山

不能忘记的还有爬雪山。“由于四川大小军阀一齐攻击,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站立不住,又开始北上,不久来到夹金山下。当地群众告诉我们:白天山上的风很大,要想过山必须要在晚上出发,在早上八点之前翻越夹金山。我们就开始紧张地准备干粮、生姜、胡椒,天一黑我们就开始翻越夹金山。我们穿得很单薄,冻得受不了,也不敢停,因为一停就冻死了。”罗明榜回忆,“在山顶上,我看到有两个炊事员,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就走上前去催他们,说:‘这里不能坐久了,时间长了要冻坏的。’可他们既不动也不回答,我上前一摸,他们都已经牺牲了。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爬雪山的时候却正好相反。因为山阴面的冰雪特别厚,我们就躺地上往下滚,包括战马也是从山上滚下来的”。

死里逃生被抓丁三次逃脱

“后来,红四方面军西征,梨园口一仗我们损失惨重,几千人被马步青的部队打得就剩几百人,我和团政委一拨七八个人,决定上延安找党中央。走到古浪的时候遇到五六十个土匪,我冲了出来,但其他的同志给冲散了。想想过黄河的时候,我们一个团那么多人,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了,心里特别难过。”“剩下我一个倒无牵无挂了,接着朝延安的方向走。在回延安的途中,我三次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兵,又三次逃跑,最后终于到了延安。”罗明榜说,回延安后他在抗大学习。“在抗大学习时,我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他给我们讲: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亡国论、速胜论,坚持持久战,要艰苦奋斗,克服我们当前的困难。”

后来,罗明榜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大小战斗打了几百个,五次中弹七处负伤。于1955年退伍,回到阔别24年的家乡——河南新县。

标签: 罗明榜

更多文章

  • 梁瀚嵩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瀚嵩

    梁瀚嵩(1886——1949)爱国将领。字浩川,广西宾阳人,壮族。清末就读于宾阳简局师范、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辛亥广西独立后,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援鄂。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讲武堂。在桂军中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代理师长,广西民团中将副总指挥,南宁区、武鸣区民团指挥官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

  • 崔戊龙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崔戊龙

    崔戊龙是在六七十年代的韩国具有高人气的演员和导演,1952年中央大学法学专业毕业,1954年出道进入电影界,曾担任国电影人协会演技部门委员长和电影演员协会委员长等职务,1988年还曾被选为第13届韩国国会议员。中文名:崔戊龙外文名:최무룡国籍:韩国出生地:京畿道坡州出生日期:1928-2-25逝世日

  • 宝森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宝森

    宝森,(1900—1965年),字善林,通称宝三或宝三爷,北京人,摔跤代表人物,在北京天桥设跤场,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掼跤艺术:它以灵活多变、体型优美、解说幽默、文武结合加中幡的独特摔跤艺术模式,曾活跃于民国晚期和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宝三成为国家中国式摔跤一级裁判、名誉总裁判长、老宣武区第一届政协委

  • 张可山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可山

    张可山(1942年——2010年),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人先后担任巴沟村革委会、党支部负责人,社办厂厂长等。2010年1月24日,在安排文化大院工作途中,张可山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1月27日凌晨病逝,享年68岁。中文名:张可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巩义市出生日期:1942年逝世日期

  • 马世和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马世和

    马世和(1922.5.19-1947.6.7)女,生于江苏南通,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她是一位孤胆英雄,只身潜入日伪在苏中的重要据点南通城,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并打入日伪特务机构,有力地配合了苏中反“清乡”斗争。这是一位传奇巾帼,她因病住进江苏南通基督医院,身份暴露的她在敌人的鼻子底下从容

  • 程元谭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程元谭

    程元谭,元谭公(公元245年―322年),被尊为“太守府君”。三国时蜀汉延熙八年1月出生在今洛阳上程聚(今河南省洛阳市上程聚),系程氏得姓始祖程伯符第45代孙。中文名:程元谭别名:元谭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洛阳上程聚出生日期:245年逝世日期:322年职业:太守元谭公为人聪敏,性情豁达。西晋

  • 王新午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新午

    王新午(1901~1964)山西汾阳人。幼年除攻读诗书外,从伯父学中医。1919年毕业于北京体育专科学校,曾任山西国术促进会会长。人过中年来陕,悬壶西安,行医诊病,因医术高明,又重医德,被医界公推为西安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担任《医药汇刊》主编,并创办诊所,免费为贫苦民众治疗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钱琦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钱琦

    钱琦(公元1467—1542)字公良,一字临江,浙江海盐人。琦工诗文,撰有《东畲集》十四卷,又有《钱子测语》、《祷雨录》,(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中文名:钱琦别名:公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出生日期:公元1467年逝世日期:公元1542年正德三年(1508)进士。知盱眙县,力御流贼,邑赖以

  • 慈瑞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瑞泉

    慈瑞泉,京剧丑角。北京人。罗寿山的徒弟。先后在玉成、同庆、喜庆搭班演戏。开始为谭鑫培配戏,后为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谭富英配戏,晚年参加高庆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等剧团演新戏,尤其是尚小云一直倚他为左右手。他参加排演的新戏,在高庆奎剧团有《豫让桥》、《史可法》、《煤山恨》等;在梅兰芳剧团有《凤

  • 邓俊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俊

    邓俊(1911-1933.11.21),四川省资阳县人。在资阳县立中学读书时,受新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27年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文名:邓俊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资阳县出生日期:1911逝世日期:1933.11.21职业:革命先烈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