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宋澄

宋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18 更新时间:2024/1/5 4:27:59

中共党员,曾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政委、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于1941年底,在鲁南革命根据地病故,终年31岁。澄少年求学期间,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加入了国民党。1930年,入烟台省立八中继续求学。在学校里,接触到共产主义地下组织,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基本资料

名:宋澄

外文名:SongCheng

别名:原名宋锡奎,又名宋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荣成市黄山镇黄山村

出生日期:1910

逝世日期:1941

职业:革命者

毕业院校:省立烟台八中

信仰:中国共产党

原名:宋锡奎,又名宋文山

人物生平

宋澄,原名宋锡奎,又名宋文山,1910年出生,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黄山村人。192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0年,宋澄到省立烟台八中求学,接触到中共地下工作者,秘密阅读马列书籍,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春,宋澄在北平燕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回到家乡,以国民党员的公开身份打入国民党文登县党部,任组训干事,从事共产党的地下工作。经常以“侦缉不法分子”为名,深入农村、工厂、学校,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

“九一八”事变后,宋澄与文登中学进步教师钟平山等在文登中学组织起“三一读书会”,揭露蒋介石卖国反共政策,宣传共产党的正确主张。1931年12月25日晚上,宋澄组织江先政、本贤等人将“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卖国贼蒋介石”等标语贴在文登城大街小巷,这就是轰动文登的“红贴事件”。之后,宋澄发展江先政、王本贤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文登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担任组长。1932年春,受组织的派遣,到北平门头沟煤矿开展工人运动。他组织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并取得了罢工的胜利。1933年5月,共青团山东省委遭到破坏,中共北方局委派宋澄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7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宋澄用敲墙壁互通情报的暗语信号的方法,打通了“犯人”间不能接近的障碍,成立狱中党支部,鼓励难友坚持斗争。“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宋澄获释出狱,他赶赴泰安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取得联系,接受了回胶东发动武装起义的任务。

“党的安排就是我的理想,党的工作就是我的需要。”这是宋澄的格言。宋澄回到胶东后,参与胶东特委的领导工作,参与组织天福山武装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大队政委。按照特委的指示,宋澄带领一大队西上进行抗日宣传。12月31日,当宋澄、于得水带领“三军”一大队在文登县三区的岭上村进行宣传时,被国民党文登县长毓英组织的反动武装包围,李毓英谎称要和“三军”谈判,宋澄被捕。后来,在威海起义胜利的声威和抗日形势压力下,国民党文登县政府释放了宋澄等人。1938年2月12日,宋澄参与攻打牟平城的战斗。雷神庙战斗中,宋澄右胸中弹,仍带伤坚持指挥战斗。1938年4月,宋澄和其他胶东特委领导,率领“三军”西上蓬(莱)、黄(县)、掖(县)。9月18日,“三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宋澄任支队政委。1941年,因积劳成疾,病故于鲁南革命根据地,年仅31岁。

人物事迹

1921年至1927年,宋澄进入黄山高级小学读书。通过学习历史,他才了解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软弱无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事实。

1928年,他到文登县农民协会任干事。此间,他串联老同学宋淑三等,在黄山村建立了农民协会,领导会员及群众开展了反对“税狗子”和土豪劣绅的斗争,把设在黄山征收牲畜税的包商机关人员赶跑,将黄山村300多亩历代为豪绅管理的公田,无偿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拥护。但是,他所领导的正义斗争,遭到国民党文登当局的反对和镇压。在斗争实践中,宋澄逐渐认识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本质。从此,他开始寻求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1930年,他离开家乡,到省立烟台八中求学。在烟台,他接触到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秘密阅读马列主义书籍,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不久,宋澄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又到北平求学。1930年下半年,他在北平燕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夏,宋澄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开展党的工作。他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在文登县党部任青年干事。此间,他以“侦缉不法分子”为名,在农村、工厂、学校、邮局等处,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入敌手。蒋介石实行媚外政策,多方限制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宋澄在文登则积极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0月底,他和文登中学进步教师钟平山等,在文登中学组织起“三一读书会”,利用这一组织,揭露蒋介石的卖国反共政策,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救穷人的正确主张。

12月初的一天晚上,宋澄组织杨岫庭、江先政、张童华、张影芳等人,把提前准备好的标语贴到文登城的大街小巷,在社会上引起轰动。12月下旬,宋澄发展江先政、王本贤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文登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并任组长。自此,文登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领导核心。

1932年春,宋澄受组织派遣,到北平门头沟煤矿负责领导工运。长期以来,门头沟煤矿的矿主,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压榨和剥削,有的工人被活活打死,工人生活无保障,生命受到威胁。宋澄经过周密细致的艰苦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迫使矿主给工人增加了工资。

1933年3月,共青团山东省委遭破坏,宋澄受党组织委派,赴济南担任了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此时,中共山东党组织连遭破坏,革命活动非常险恶,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宋澄联系了部分基层团组织,恢复了团省委机关。7月,由于叛徒告密,他不幸被捕,判刑7年,监押在青州监狱。由于突然被捕,宋澄没来得及销毁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而笔记本上记有团省委个别工作人员的姓名、住址,特务们靠这个线索逮捕了一个工作人员,并据此口供又逮捕了数人。这件事给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对此,宋澄痛心疾首,自责甚严,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在狱中,宋澄创造出敲墙互通情报的暗语信号,打通了“犯人”间不能接近的障碍。他与同时被捕的张恩堂、唐玉清(田海山)等成立了狱中党支部,在狱中宣传党的政策,鼓动难友坚持斗争,迎接革命的胜利。

国民党监狱经常用法西斯手段摧残被关押人员。克扣口粮,以饥饿进行折磨便是手段之一。为了改善狱中的非人生活,宋澄等领导狱中难友进行了绝食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政府迫于政治形势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关押的“政治犯”,宋澄获释出狱。4年多的铁窗生活,使他形容枯槁,力不能支。然而,他不顾身体的虚弱,直奔泰安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取得联系,接受了回胶东发动武装起义的任务。

宋澄回到胶东后,与理琪、吕志恒、林一山等一道,积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经过充分准备,于1937年12月24日在天福山举行了武装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简称三军),宋澄任“三军”第一大队政委。

天福山起义后,按照特委的指示,宋澄和大队长于得水带领一大队西上进行抗日宣传。每到一处,宋澄亲自讲演,并组织指战员写标语,唱抗日歌曲。“三军”的抗日爱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文登当局的不安。他们窥测时机,企图消灭这支蓬勃发展的人民武装。12月31日,“三军”一大队在文登县老三区的岭上村,被国民党文登县长李毓英率部包围。为了避免武装冲突,宋澄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做为代表前去谈判,被李毓英扣押,1938年初,随着抗日武装的发展和扩大,国民党文登当局被迫释放了宋澄。

宋澄出狱后,马上回到“三军”总部。1938年2月13日,“三军”在特委书记理琪的率领下,宋澄参加了攻打牟平城的战斗。攻克牟平城后,宋澄与特委领导理琪20多人撤往城东南三里远的雷神庙,开会研究下一步行动时,遭到驻烟台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包围。双方激烈的战斗。战斗中,宋澄虽多处受伤,仍然坚持战斗,直到胜利突围。

1938年3月,胶东特委在乳山马石店开会,重组“三军”领导班子,宋澄任胶东特委委员,“三军”政治委员。1938年4月,根据特委的指示,“三军”与兄弟部队会合。9月18日,“三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宋澄任支队政委。此后,他和支队司令员一道率领这支部队,转战胶东大地,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为抗日武装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9月,因1933年被捕笔记本被敌人搜去,宋澄被降职使用,任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副科长(据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征集与研究》1993年第1期《还历史以本色慰忠魂于泉下》一文记载:1933年宋澄被捕时,笔记本被敌人搜去。事后,有的团组织遭到破坏。此事几年后,组织上对宋澄失密的责任,做了过重的估计)。不久,宋澄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41年底,在鲁南革命根据地病故,终年31岁。

标签: 宋澄

更多文章

  • 徐泽民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泽民

    徐泽民(1901-1941),辽宁铁岭县城人,少时在铁岭县城读完小学后,随父亲徐文科迁居辽中县,在辽中县简易师范学校就读。为了谋生,他曾在辽中县达牛营子(令属台安县)当过杂货店的店员,在伪县公署当过职员。日伪反动当局对东北的残暴统治使徐泽民无比愤恨。中文名:徐泽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辽宁铁岭

  • 徐琴芳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琴芳

    徐琴芳(1907~1985),女,江苏武进人。著名电影、京剧演员。中文名:徐琴芳外文名:QinfangXu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武进出生日期:1907年逝世日期:1985年职业:电影演员毕业院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代表作品:《秋扇怨》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戏剧。1924年,随父亲徐涵生到上海,考入中国第

  • 王云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云铭

    王云铭(1917-1948),福建省晋江县金井乡南埕村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西南游击纵队晋南同(晋江、南安、同安)游击队小队长,参加了晋南同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斗争。1948年在晋江英林执行任务时牺牲。中文名:王云铭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7逝世日期:1948籍贯:福建省晋江

  • 赵振亚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振亚

    赵振亚(1912-1942),又名振谦,无极县泊头村人,少时勤勉好学,性情刚直。1932年,他在无极县乡村师范学习时,经县委书记翟司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赵振亚别名:振谦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12逝世日期:1942职业:军人毕业院校:南京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他先后在贾家

  • 宋遇春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遇春

    宋遇春,京剧武生、文武老生。原名仲杰。为久负盛名的河北梆子旦角“毛毛旦”宋永珍之次子,其母宋风云为京剧界的第一位女丑演员。中文名:宋遇春别名:原名仲杰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1逝世日期:1993年4月28日职业:京剧武生、文武老生主要成就:《汉寿亭侯》代表作品:《无头案》,《汉寿亭侯》宋遇春192

  • 李俭珠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俭珠

    李俭珠(1908—1997)湖南省茶陵县人,开国少将。曾任广西军区副政委。是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正兵团级离休干部。中文名:李俭珠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茶陵县人出生日期:1908逝世日期:1997职业:开国少将1906年12月,李俭珠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桃水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家7口人,仅有两间泥

  • 李伯蛟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伯蛟

    李伯蛟(1897—1937),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第六十三师第一八七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的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40岁。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文名:李伯蛟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邵阳出生日期:1897逝世日期:1937职业:军人主要成就:率部参加淞沪会战2014年9

  • 贺兰氏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贺兰氏

    贺兰氏(7世纪?-666年),名不详(一说敏月),封魏国夫人。父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顺,兄贺兰敏之。贺兰氏是武则天外甥女,唐高宗李治的情人。唐高宗朝,其母韩国夫人可以自由的出入宫廷,而女儿也是姿色艳美,唐高宗对母女二人皆宠之。韩国夫人卒,贺兰氏被封为魏国夫人,得到唐高宗的宠幸,魏国夫人被姨母武则天

  • 夏庭芝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庭芝

    夏庭芝(约1300-1375)字伯和,一作百和,号雪蓑,别作雪蓑钓隐、雪蓑渔隐。中文名:夏庭芝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300逝世日期:1375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元代词曲作家。有文才,好冶游,杨维桢曾为其西宾。夏氏原为云间巨族,乔木故家,藏书极富,曾名其书斋“自怡悦斋”。元末变乱,隐居泗泾,改书斋名

  • 潘先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潘先英

    潘先英(1915——2014.03.09),女,中国海南人,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电影《红色娘子军》中两名坚决请求参军女青年中的一位原型人物。2014年3月12日红色娘子军老战士潘先英同志追悼会将在琼海阳江镇益良村委会下水岭组举行。中文名:潘先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15逝世日期: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