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于方舟

于方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55 更新时间:2023/12/25 22:54:10

于方舟,原名于兰渚(1900-1928年),1900年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表口村一个农民家庭里(现天津宁河县),在兄弟五人中,他是最小的一个。1916年,于方舟考入直隶官立中学,他是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在中学时期,于方舟面对神州破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况,自警道:“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激励自己“努力壮尔神,努力执尔柁,战胜眼前魔,何愁沧海阔”遂以“方舟”为名,自期自奋,愿做“渡人之舟”,把祖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于方舟

别名:于兰渚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市宁河区安全村

出生日期:1900

逝世日期:1928年

毕业院校:直隶省第一中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

简介

于方舟,原名兰渚,又名芳洲,1900年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宁河县),1917年,于方舟考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现天津市第三中学)。他是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

在中学时期,于方舟面对神州破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况,自警道:“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激励自己:“努力壮尔神,努力执尔柁,战胜眼前魔,何愁沧海阔?”遂以“方舟”为名,自期自奋,愿做“渡人之舟”,把祖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生平

于方舟幼年时读书非常勤奋,考试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他不但勤学好问,还乐于帮助学习差和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次,一位同学因缴不上学费,学校让其退学,方舟就用自己的钱替这位同学缴了学费。1900年9月15日,正值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中华之际,于方舟在一普通的农家小院降生了。幼年的他就经常听父辈讲述外国人在天津一带烧杀抢掠的罪行和义和团英勇抗敌的故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于方舟作为直隶省第一中学的学生代表被选为参加“天津各界联合会”的学生代表之一。期间,他曾担任学生救国团团长、天津学生联合评议会委员、天津各界联合会学生代表等职,并倡导组织了“新生社”,并创办《新生》杂志。他在狱中以诗言志:“千古做完人,震撼三津。爱国不怕进狱门。”

1920年1月24日,反动警察厅下令查封了天津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天津学生联合会,还抓捕了各界进步人士及学生。为了抗议这一暴行,天津各界五千多人举行了游行示威,并到直隶省长公署请愿。在革命群众强烈要求下,反动当局才准许派代表交涉。但当周恩来、于方舟、郭隆真等四位代表进去后,却遭到了反动军警的无理逮捕。部分军警还冲出门外,打伤数十人。周恩来、于方舟、郭隆真等被捕后,关在警务处。他们要求到检察厅辩理,遭到了警方的无理拒绝。在周恩来同志倡导下,他们了绝食斗争。于方舟写了一首诗:“红日过墙三丈透,监狱门开来走兽,看到绝食眉头皱,面对英雄发抖!标语传单未写够,牢外同学平安。”表现了他斗争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1920年1月,因要求释放爱国人士而被捕入狱,与周恩来等一起同敌人进行了半年铁窗斗争。他在狱中以诗言志“千古做完人,震撼三津。爱国不怕进狱门。”出狱后,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组织了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五四”运动时期,于方舟领导成立了“新生社”。他化名于绍舜,考入南开大学读书,并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方舟和著名革命家李大钊同志取得了联系。在李大钊的领导下,于方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改组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方舟是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之一。1920年1月29日,为反抗反动政府的倒行,周恩来,于方舟等组织了请愿团,受到当局血腥镇压,于方舟等人被捕。1920年7月中旬天津反动当局在革命舆论的压力下,被迫释放了周恩来、于方舟等同志。1920年7月6日检察厅对被捕学生开庭公审。在法庭上,于方舟与周恩来等据理力争,与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7月17日检察厅宣布于方舟等人“期满”释放。

出狱后,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组织了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他考入南开大学,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执行部长。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在中共中央和北方区委领导下,主持成立了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并任书记,是天津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代表直隶省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五卅运动中,领导了天津工人罢工斗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各地纷纷举行武装起义。10月,北方局制定了《北方暴动计划》,决定在京津地区发动大暴动。于方舟以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身份领导了冀东第二次玉田暴动。在战斗中起义部队遭到反动民团包围,分散突围时在丰润县河流沙地区被敌人包围,不幸被捕。

1927年12月30日晚,于方舟被敌人杀害,年仅27岁。

解放后,于方舟故乡宁河县政府为其建立衣冠冢。于方舟衣冠冢墓地建在宁河县烈士陵园内。衣冠冢墓高于地面站一米,面积为7.6米*8.7米的方形台基。正面石阶周围为护栏和短墙,均为花岗岩制作。台基中央为墓碑,由刘格平同志书写“于方舟烈士之墓”。正面上端镶有烈士瓷像。背面刻有烈士生平事迹。碑后石棺一具,内放遗物,均为汉白玉制作。塑像建筑地为圆形甬道。中央为烈士半身塑像,汉白玉(花岗岩)制作。像基呈四方型,正面为李瑞环市长题“津门之光”。

人生经历

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于方舟于是跟随李大钊,并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创立了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且发行了会刊。同年10月于方舟创建了天津第一团支部,为天津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作了准备。1922年,他考入南开大学,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执行部长。1922年9月经李大钊介绍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李大钊同志介绍,于方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共顺直省委在天津法租界成立,于方舟同志兼负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组织工作。为了建立工会组织,他还为平民学校编写课本,共出版了三册。为了反对曹锟贿选总统,于方舟同志还出版了《津保青年》,编制小册子进行宣传活动。

1923年8月,于方舟同志按照蔡和森同志的指示,在天津二次建党,并担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于方舟同志奉党的指示,以天津学生联合会代表名义,到广州参加了1924年1月孙中山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会上,于方舟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国民党直隶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4月,孙中山北上号召举行国民会议,于方舟同志在天津组织各界人士欢迎孙中山先生。后来中共天津地委成立,他又任地委书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正式建立国共合作。于方舟作为直隶省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2月,他返回天津与江浩、李锡九共同创建了国民党直隶临时省党部和天津市委党部,被推为主要负责人。同年春,天津地方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原法租界普爱里31号召开,于方舟当选首任天津地委书记。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委员会也同时成立,他当选为委员长。

1925年,天津地委先后两次组织工人罢工和示威游行,于方舟同志都是罢工游行总指挥之一。他受党组织的委派,具体领导了天津电灯、电车公司工人反对外商盘剥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26年,奉系军阀卷土重来,革命同志遭到了杀害,革命工作处于低潮。于方舟同志也转入地下下斗争。

1927年秋,玉田县一带农民运动高涨。北方区蔡和森同志来天津指示工作,决定在玉田发动农民暴动起义,并派于方舟同志以党的特派员身份前往领导这一工作。于方舟和解学海、杨春林等同志到达玉田县后,积极发动群众,使农运工作很快由玉田发展到遵化和丰润,广大贫苦农民加入了农民协会和起义军。条件成熟后,在于方舟等领导下,于9月16日发动了京东农民大暴动。起义军手拿刀枪,一举攻占玉田县城,后又攻入遵化县城。进城后,农民起义军砸官府,开放监狱,当地农民箪食壶浆,争相欢迎。但是,反动派并不甘心失败。当起义军由遵化县城返回鲁家峪时,反动团队包围了起义军。于方舟指挥起义军突出重围,经过玉田县沙流河地区时,又遭到了敌人的围攻。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虽经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于方舟等起义领导同志被敌人抓住,解往玉田县城。在狱中于方舟同志化名于绍,在敌人严刑逼供下,始终保守党的机密,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中央为烈士半身塑像,汉白玉制作。像基呈四方型,正面为李瑞环市长题“津门之光”。

烈士故居

于方舟烈士故居位于表口乡表口村解放路北。建于1943年,自成院落,座北面南,占地面积326.7平方米,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建有一座由原天津市市长李瑞环题写的“津门之光”陶瓷壁一座。外有围墙,院内设有花池通道。于方舟烈士故居,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方舟烈士曾与周恩来同志在天津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创建“新生社”,为中共天津市委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1927年12月30日在玉田县领导农民暴动时被捕,同日遇害。该故居原有砖坯正房四周,庭院和围墙,1976年地震被毁。后由市拨款按原貌修复,粉刷油漆,美化庭院。修复后为:建有一座由天津市市长李瑞环题写的“津门之光”陶瓷壁一座。外有围墙,院内设有花池通道。1959年和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于方舟

更多文章

  • 奇俊峰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奇俊峰

    奇俊峰(1915-1947),出生于一个蒙古贵族家庭,内蒙古阿拉善旗人,原名色福勒玛。19岁嫁乌拉特西公旗旗长,夫死,继任。“七七事变”后,率十余人由日伪控制区赴国军驻扎的五原县参加抗日,1938年5月国府军委会任命她为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少将司令,在旗内招收200余名青年,编为两个团,在西山嘴保卫

  • 赵苍璧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苍璧

    赵苍璧(1916—1993),1916年出生于陕西清涧,1934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5年任陕西清涧县东阳区农会、革命委员会工作员,东阳区苏维埃主席、区游击队宣传员,延水县保卫局秘书。1937年至1939年任陕甘宁边区保卫处巡视团主任、保卫处三科科长,

  • 阚维雍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阚维雍

    阚维雍(1900年-1944年),原名庆福,号伯涵,祖籍安徽合肥(今肥东阚集),生于广西柳州。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集团军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11月9日在桂柳会战中殉国。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文名:阚维雍别名:伯涵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西柳州出生日期:190

  • 冈田英次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冈田英次

    冈田英次,日本男演员,1920年6月13日生于日本千叶县,1995年9月14日去世。主要作品有《南极物语》、《大地摇篮曲》、《广岛之恋》等。中文名:冈田英次外文名:おかだひでじ别名:EijiOkada国籍:日本身高:172公分体重:75公斤出生地:日本,千叶县出生日期:1920-06-13逝世日期:

  • 吴素秋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素秋

    吴素秋,女,1922年出生,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演员。山东省蓬莱县人。原名吴玉蕴、丽素秋。吴素秋成名很早,她曾跟四大名旦中的两位学戏,先拜尚小云为师,后来荀慧生收她为义女。上世纪30年代末,她曾与金少山合作《霸王别姬》,并因《孔雀东南飞》一剧走红。亲传弟子有于淑敏、张云、朱虹、王慧娟等人。代表作

  • 喻屏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喻屏

    喻屏(1905年8月~1995年5月29日),原名郭祝三,字颂尧,曾用名赵干卿等。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副部长,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东北局候补书记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部长。中文名:喻屏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出生日期:1905年8月逝世日期:1995年5月29日文革后任最高人民检察

  • 塞巴斯蒂安·肖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塞巴斯蒂安·肖

    塞巴斯蒂安·肖(SebastianShaw,1905-1994),20世纪英国著名演员,同时也是一位导演,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最为人熟知的一部电影是在1983年的《星球大战》。中文名:塞巴斯蒂安·肖外文名:SebastianShaw国籍:英国出生地:Holt出生日期:1905-05-29逝世日期:

  • 昌臻法师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昌臻法师

    昌臻法师(1917-2009),四川乐至县报国寺前住持,成都市人,俗姓张,号妙首。出生于佛教家庭、医学世家。大学毕业,上世纪四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上民国文官,1946-1949年任四川省西充县县长,1950年后任四川林学院教师。早年追随圣钦老和尚参禅,后皈依普钦上师学密。读《印光大师文钞》,自觉契机,

  • 黄隐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隐

    黄隐,四川省华阳县(今属新都)人。河北省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1924年任四川江防军总司令,1928年任中国成都市历史上首位市长。1938年任95军军长。1949年率95军在成都起义。1950年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69去世。民国年间在四川民间被认为是四川军阀邓锡侯部"五虎将之首.",称“四川小诸

  • 杨隆演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隆演

    杨隆演(897年—920年6月17日),字鸿源,初名杨瀛,又名杨渭,南吴太祖杨行密次子,南吴烈祖杨渥同母弟,母夫人史氏,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920年,杨隆演受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年二十四岁,谥号宣王。其弟杨溥称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