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林放

林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4/1/3 10:49:13

林放即著名报人赵超构(1910—1992),原名景熹,林放是其笔名,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龙川乡下村。青年时期在温州艺文中学、瓯海公学、温州一中就读时开始接触进步书报,参加学生爱国运动,高中未毕业被迫退学。1929年秋去日本,游学东京、京都等地。1930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经系。1934年毕业,受聘于南京《朝报》任编辑、记者,并开始撰写新闻评论,颇多忧时爱国言论。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放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文成县

出生日期:1910年

逝世日期:1992年

毕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原名:景熹

抗战期间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南京沦陷。赵超构积极参加新闻、文化界救亡运动,著有《战时各国宣传方案》一书,在武汉出版。1938年他在重庆受聘于陈铭德、邓季惺创办的《新民报》,任主笔兼国际新闻编辑。由于周恩来和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参与、支持,报纸深受读者欢迎。

1944年春,他作为《新民报》特派员,参加中外记者访问团,访问延安。回重庆后,在《新民报》发表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十余万言,客观公正地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被认为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之后,中国记者写的第一篇反映延安风貌的力作。

抗战胜利后,《新民报》一度获得较大发展,在上海、南京、北平、重庆、成都设五个分社八张日晚报。赵超构先后任副总主笔、总主笔,兼任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1948年12月,受国民党特务机关追迫,经中共地下组织安排,潜往香港。不久,由香港赴华北解放区。1949年3月抵达北平。5月,随解放大军回上海新民报社工作。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解放后,历任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六至七届政协委员,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53年加入民盟,先后担任民盟上海市委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常委,中央参议会常委。在新闻界历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顾问,全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

文革初期,《新民晚报》被迫停刊,他受到冲击,下放奉贤“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调上海人民出版社辞书编辑室工作,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重任社长至1992年2月。

1984年兼任《联合时报》社长,还担任过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辞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等职。

成就荣誉

赵构超从事新闻工作近60年,始终笔耕不止,奋斗不已。自30年代初始,以史铎、沙、沙驼、林放等笔名,每日撰写新闻评论,擅长数百字一篇的杂文或时评。见解精辟,观点鲜明,以幽默犀利的文笔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伸张正义,为维护人民利益而大声疾呼。建国以后,他更用自己的笔热情歌颂党和人民事业的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也对工作中某些失误,社会上的一些落后现象和不正之风,直言极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虽已年届髦耋,仍以满腔热情宣传改革开放,振兴经济,洋溢着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他的文章经常被中央和各地报刊转载、引述。他于九十年代初出版《世象杂谈》、《末晚谈》(一编,二编)、《林放杂文选》等。

1956年至1957年,他提出“短、广、软”的要求进行新闻改革。这时的《新民晚报》,毛泽东同志曾称赞说“别具一格,我喜欢看”。1982年,在“文革”中被迫停刊16年的《新民晚报》复刊,他发表《我们怎样办晚报》的长篇讲话,提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编辑方针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在报社同仁齐心协力与社会各方大力支持下,《新民晚报》发行量从“文革”前的23万份发展到1992年的150万份。

赵超构不是共产党人,但数十年风雨路程,他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早在1944年5月,他随团赴延安采访,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延安一月》中一章《毛泽东先生访问记》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毛泽东的音容笑貌。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单独接见他,从上午9时交谈至晚饭后。1957年,毛绎东同志先后三次接见他:一次是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一次干6月30日在中南海,他怀着“非常惶恐沉重的心情”去,主席勉励他好好工作;第三次是9月“反右”以后,主席在上海一见他,就对旁人说“宋高宗的哥哥来了”,会场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笑声。1958年1月6日深夜,毛主席在杭州接见他,在杭州第二次接见时,主席希望他回家乡参观。当年5、6月间他回家乡温州,采访了两个月,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系列报道《我从故乡来》。毛泽东与他会晤7次,成为知己。他在“文革”中受冲击遭迫害,但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

赵超构一生甘于淡泊,勤劳俭朴,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脱书生本色,非份之物一芥不取,对社会上某些人以权谋私搞特殊化的现象,他深恶痛绝。他在虹口区溧阳路一弄堂一幢旧式石库房里居住了40多年。几乎每一位来访者都会惊讶,他怎么就住在这种又破又挤的房里?组织上也多次考虑为他换房,可他就是不愿意。他说他住得并不比一般老百姓差,更主要的,在这里他听得到群众的呼声、要求。作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新民晚报社社长,他可以有一部车,但是,他不去享受这个待遇,挤公共车上班。报社买来“母子”电话机,并且送到家中,他硬是退了回去,说“搞什么特殊!”还是用老式的电话机。大女儿大学毕业在东北呆了30多年,想调回复旦大学。苏步青、谢希德都是他的朋友,可他一次也没有向他们提出。如今,女儿已两鬓斑白,失去了机会。小儿子大学毕业后想留校任教,想请父亲与学校打个招呼。他说:“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要靠别人。”以至儿子分配外地,夫妻分居20多年。

他与同志、朋友相处,平易近人,平等待人,从不疾言厉色。对于历次政治运动中伤害过他的人,都取宽容态度,从不耿耿于怀,揭人之短。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可一点也不含糊。拨乱反正,他第一个率先公开提出一个议题“江东弟子今犹在”。他可动感情了,因为这些“江东子弟”善变,“东风来了左满舵,西风来了右满舵,绝非一股上当受骗的无事者”。他有一套独到的生活哲理。

1992年2月12日,赵超构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的人品、文品足以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生平作品结集《赵超构文集》六卷,文汇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林放,字子丘,春秋时期鲁国人。其籍里在今新泰市放城镇。比干27世孙。孔子弟子。尝以礼之本问于孔子。孔子告以与其奢也,宁俭。”,以“大哉问”赞之。卒后葬于鲁国都城附近,今曲阜市林家村(104国道西侧)。

林放在周敬时担任鲁国的大夫,拜为太傅。去世后与夫人芋氏一起合葬在今河南开封东岩山一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林放被封为“清河伯”。从祀孔圣庙西庑首座,后又祀于乡贤祠。宋真宗时,考林姓族谱,林姓得姓于长林山,遂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林放为长山侯。在许多地方的孔庙中,都立有林放的牌位,把他与孔子的其他弟子的牌位放在一起,让他们像孔子一样享受后辈学子的祭拜。

标签: 林放

更多文章

  • 卢声亮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声亮

    卢声亮,原籍苍南县金乡镇灵峰村,1983年出任温州市长,五年市长任满,1988年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3年任满后受聘市人大顾问两年,1995年离休。1947年参加浙南游击根据地工作。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计统专修科毕业。温州市原市长卢声亮同志于2016年5月13日晚因病去世,享年88岁。中文

  • 徐盈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盈

    徐盈(1912~1996年),著名新闻记者。原名绪桓。山东德州人。中文名:徐盈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德州出生日期:1912年逝世日期:1996年12月11日职业:新闻记者毕业院校:金陵大学主要成就: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作品:抗战中的西北、战时边疆故事、北平围城两月记193

  • 李学忠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学忠

    李学忠(1910―1936),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文名:李学忠别名:李宗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掖县(今莱州市)出生日期:1910年逝世日期:1936年职业:军人工人出身。早年到东北谋生。后在吉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

  • 周志开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志开

    周志开(1919—1943),出生于河北省滦县,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上空,周志开是胆识过人、技术出众的中国“空战英豪”,在短短五年的战斗生涯中,他驾驶的飞机曾被敌机射中九十九颗子弹,再加上一发炮弹,而他却创造了击落6架敌机的辉煌战绩。1943年

  • 马纪壮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纪壮

    马纪壮(1912—1998),字伯谋,河北省南宫市人,中国国民党政治人物。1934年在青岛海军学校毕业。1945年美国海军训练团及战术研究班毕业。1946年回国,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视察,国民政府海军舰长、舰队司令。1949年任海军副总司令。中文名:马纪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

  • 邵文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邵文杰

    邵文杰,河南新安人。曾任河南省副省长,河南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文名:邵文杰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新安出生日期:1915年1月逝世日期:2004年8月25日毕业院校:新安县师范学校、中央党校邵文杰,河南新安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转入

  • 毛世来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毛世来

    毛世来(1921年1月9日-1994年12月19日),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演员。原籍山东掖县,久居北京。7岁入富年成科班学艺,受业于萧长华、于连泉、王连平。9岁入富连成科班,工花旦,兼演武旦。曾拜师梅兰芳。在科班学习时期即己享名,曾被选为“四大童旦”之一。中文名:毛世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 庄俊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庄俊

    庄俊,我国最早留学美国、学习建筑工程学的建筑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长期以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师的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多次被推举为会长。晚年从事编写工作,编纂《英汉工程建筑名词》一书。中文名:庄俊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上海市出生日期:1888年6月6日逝世日期:199

  • 崔福生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崔福生

    崔福生TsuiFu-Sheng,著名的老牌演员,1931年7月8日出生,原本是一位空军机械士,业馀参与话剧演出。中文名:崔福生出生日期:1931/7/8逝世日期:2013/12/26职业:演员主要成就:第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第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代表作品:《养鸭人家》、《路》、《

  • 郭金发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金发

    郭金发(1944年-2016年10月8日),六零年代知名的闽南语歌手。郭金发歌声低沉雄厚,韵味十足,独具特色,别有风味。60年代有一首歌红遍大街小巷,那是由低音歌王郭金发所唱的“烧肉粽”,除了曲调十分乡土亲切外,歌词的内容更是道出了市井小民的无奈和辛酸。其实,在此之前郭金发就唱了许多歌,他那深沈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