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立朝

张立朝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15 13:28:38

张立朝(1914~1982)字相庭。历城人。山东著名书法家。自幼喜爱书法。成年后,拜著名书法家王讷为师。1937年在济南当店员。后以写牌匾谋生。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立朝

别名:相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济南历城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82年

职业:书法家

简介

张立朝先生(1914—1982),字相廷,济南历城人。他6岁起习书,入得深,出得浅,书风刚中带柔,方圆并用,厚重朴讷又灵动风流,楷、行、草、隶、篆等各体无不精妙,尤以楷书和行草成就最大,是当代中国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书法家。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够从千佛山的“鲁班祠”、趵突泉的“卧牛泉”、大明湖的游船画舫以及城区一些老字号的商店门口欣赏到立朝先生的笔墨风神。

张立朝,字相庭。1914年生于历城县唐王镇张家圈。著名书法家。张立朝6岁上私塾始学书法。三年学欧,四年摹柳,三年师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37年,他在济南当店员。四年后以写牌匾谋生。建国后从事书法专业工作。他曾拜著名书法家王讷为师,技艺大进。他先后任中国书法协会山东分会理事,济南市美协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筹备组副组长、江西大学名誉书法顾问,济南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市中区第九届人大代表。张立朝的书法讲究章法布局,注重全幅协调,呼应贯气。楷书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古朴而浑厚;行草行笔流畅,神盈力足,给人以雄健凌空之感。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书展,许多报纸刊物刊登过他的作品。我国的《书法》杂志、《书法辞典》、《中国书法作品选》、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道》都收入了他的作品。张立朝的书法在国外有一定影响。1966年2月日本举办了“中国书道展览”,其楷、行、隶、篆中堂参加了展出;1976年7月,日中友协、全日本书道联盟和《每日新闻》社举办了“现代中国书道展”,张立朝的作品再次入选。泰山有张立朝的书法刻石。千佛山“鲁班祠”题匾、趵突泉公园“卧牛泉”刻石都出自他的手笔。1982年病故。

建国后,先后任中国书法协会山东分会理事、济南市美协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筹备组副组长、江西大学名誉书法顾问,政协济南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其书法宗欧、柳、颜诸体。楷书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古朴浑厚;行草行笔流畅,神盈力足,给人以雄健凌空之感。其作品被收入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道》,国内出版的《现代中国书法作品选》、《书法字典》等书中。另有《正气歌》楷书字帖行世。

艺术生涯

他自幼天赋聪颖,记忆超群,曾以灵童而闻名乡里。据说3岁时,父亲抱他在街上行走,他就特别喜欢看门头上的楹联;6岁即能过目不忘并默写出来,这使父亲既惊异又高兴。尽管家境较贫寒,忠厚老实的父亲还是送他进了私塾。他谨尊父命和师训,三年学欧,四年摹柳,三年师颜,十历寒暑,不仅练就了一手非常严谨、规矩、端正、秀劲的楷书,打下了丰实的书法功底。

16岁时他拜别双亲,只身来到济南府,无论是在酱园当学徒,还是在表行做店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都能以极旺盛的求知欲,秉灯临贴练笔不辍。

40年代中期,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拜在著名书法家王讷先生的门下,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王讷先生,字墨仙,为清末进士,民国时期曾连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和商会会长,乃博学多才之士。他不仅擅长书法,诗词文赋亦学养深广,有《诗集》、《书法指南》出版,泰山上还有其撰写的“地到天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墨宝存留。王讷很欣赏立朝先生好学向上的精神,视之为堪造之材,所以不仅在古诗文辞、笔法和书理上悉心传授,而且经常带他参加各种笔会,广泛结识书法名家。在老师严格系统的指导下,张立朝先生深得熏陶,勤谨受教十余年,40年代末即已成为闻名泉城的书法家。

建国后,先生得以从事专业书法工作,以毕生精力投身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实践,其书法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962年2月,“中国现代书道展”在日本东京美术馆举行。这是建国以来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国家级高水平、大规模的赴日书展。中央专门成立了鉴赏、挑选小组,评比、遴选工作极其严格,共入选展出了全国各地名家高手的99件作品,其中有张立朝先生4幅大中堂书作。这4幅作品最终全部入选参展,和郭沫若、何香凝、沈尹默、丰子恺、吴作人、舒同、潘天寿、赵朴初、功等知名书画家的佳作一起,给日本书法界和广大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日本著名书法家广津云仙先生称赞他的作品“书艺超群,堪称一绝”。这是立朝先生书法名扬海内外的第一步。

1976年7月,“现代中国书道展览”在日本东京和名古屋等地巡回展出,88件精品全部出自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之手,张立朝先生的楷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亦列其中。这幅作品一展出,就博得了日本各界人士的好评。前日本公明党主席飞田写一雄先生赞叹不已,当即亲笔致信向先生索求墨宝。日本著名书法家广津云仙先生更是崇拜不已,寄来书信和笔墨字贴说:“在中国当今书坛上,能真正彻悟颜书精髓而又能自吐新韵者,首推张立朝”,并说“能和张先生交朋友,将是我一生的莫大荣幸”。自此,二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立朝先生谢世。他的楷书力作能够连续两次入选参加我国在日本最早举办的国家级高水平的书展,轰动了东瀛,受到日本书法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书苑奇才”。

1978年5月,他的楷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作为当代书法名作,同毛泽东、周恩来的书法手迹以及沈尹默、林散之等书法大师的18幅佳作一起,选登在由上海书画社出版的《书法》杂志第一期(创刊号)上,是所有书作中惟一的楷书作品。行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少见的楷书上乘佳作。季晨星、张光华先生在《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张立朝》一文中,这样评价其楷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深得颜体雄浑而开阔、柳体劲媚而生动之精蕴,亦富敦厚古朴又空灵之气息,写得端庄强雄、古雅纯和、气足神闲,无半点习气,足以见功力之深、学养之富。”同时,还指出,“他那宽广的胸襟和精深的学识,在高超的技法中都凝聚成具有活脱脱生命力的笔墨线条,化为真善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以力的鼓舞,情的感染、气的熏陶、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由此足见先生这幅作品的巨大魅力和价值。

张立朝先生不但善于楷书,而且善于行草书,他的草书笔走龙蛇,纸生烟云,外表飘逸,内涵倔强,纯任自然,没有一点风尘气。这与某些所谓书家那种狼奔豕突式的自我宣泄有着天壤之别。比如,他在住院做手术前等车时为次子国英书定的最后一幅行草书法作品——《雄心揽月壮志凌云》,就以严谨、工稳、平正的体态蕴涵着超逸、自如的风姿,点画间增加了笔意的联系,加强了重轻节奏,平中寓奇,雅中含醇,既有严谨朴实的一面,细密精微而不纤弱;同时又有热烈奔放的一面,笔墨酣畅而不松懈,徐笔缓行而产生的动势、点画的形态,使人感到温和、沉着中含有坚毅之气。

纵观立朝先生行草书的发展,其整体趋势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实现了由初级平正向高级平正的发展。所以,有的书画鉴赏家说,辨别市场上署名张立朝先生的书作的真伪,工稳、平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甚至包括图章的安排,也都体现着整体布局的工稳和平正。

综上所述可见,张立朝先生不是那种标新立异的艺术家,平实和雅俗共赏一直是他书法创作的宗旨。他总是以一种与普通民众欣赏习惯和心理相近的艺术语言来作为自己的创作基调,用笔如此,结体和章法也如此,可谓众妙攸归。诚如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在立朝先生追悼会的悼文中所评价的,“他从事书法专业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以毕生精力投身于艺术事业的实践和探讨,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字非常讲究美观大方,深受群众喜爱,人们只要见到他的字,不管署名与否,都会立即辨认出是他写的,这说明他的书法风格和成就,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和许多书法家一样,先生也喜欢在闲暇时来几笔丹青,不过他作画多为小品,且尤其喜欢画“四君子图”,笔下多为水墨画,绝少用彩,追求一种清逸、飘洒、幽静、绝俗的美。只是由于向他索字的人太多,故从不以绘艺示人,故而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丹青高手。

先生的另一大爱好,是吟诗属对。他撰写的对诗,不仅意境高远,而且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在他的次子、山东省书协理事、济南市书协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张国英先生的办公室里,我就曾有幸得见一幅先生文革前撰制并书写的佳联:“守曾三颜四,惜禹寸陶分。”

先生的为人就像他的书法一样,方正简淡,冲和之中包容了丰富内涵。这是熟悉他的人所共知的。他长期从事并十分重视书法艺术教学和普及工作,从1952年起到辞世前,多次为济南中小学生书写楷书字帖,30年间从未间断过。他以育人为至乐境界,把大量的精力和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书法艺术教学上,殷勤施教,不慕荣利,过着清平自在的生活。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不惟是书法艺术上的成功,更在于为山东书法界培养了一大批后备力量,推动了山东书法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他在作风上非常地平易近人。随着他名声的流布,其书法作品也流传甚广,为人们所珍爱,因此上门拜求墨宝者络绎不绝,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境遇下,他都能有求必应,认真作书,不计报酬,满足所请。

尤其在那不堪回首的困难岁月里,人们的温饱尚难保证,但他收徒依然不啖于厚利,不惮于艰难,而每次学生来家,他都热情挽留,倾其所有款待。对家中困难的学生,他总是千方百计周济一二。60年代,有一个弟子从鲁北贫困县来济拜师学习书法,先生就把他安排在家中和他的次子国英睡一张床,而且一住就是一个半月。所以,他与弟子之间情谊弥笃。先生虽已仙逝20年了,但每逢清明,学生们还总是不约而同地来到先生墓前,表达对老师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意和无限景仰的至诚之情。

标签: 张立朝

更多文章

  • 多莉丝·罗伯茨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多莉丝·罗伯茨

    多莉丝·罗伯茨,演员,1925年11月4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2016年4月19日去世。中文名:多莉丝·罗伯茨外文名:DorisRoberts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出生日期:1925-11-04逝世日期:2016-4-19职业:演员出演电视剧《人人都爱雷蒙德》,出演电影《祖母也疯狂

  • 舒克申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舒克申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1929-1974),苏联著名导演、编剧、演员、作家。他参加过25部电影的演出,凭借自编自导的影片《有这么一个小伙子》,获得第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他还创作了五部中篇小说、两部历史长篇小说、四部话剧和近100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电影小说《红莓》。中文名:瓦西里·马卡罗

  • 李寿祺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寿祺

    李寿祺(SauKeiLee,1920年8月14日-2004年12月31日),香港导演、演员、编剧。作品有《老婆万岁》、《改造小姐》、《香港屋檐下》等。中文名:李寿祺外文名:SauKeiLee国籍:中国星座:狮子座出生日期:1920年8月14日逝世日期:2004年12月31日职业:导演、演员、编剧老婆

  • 王康年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康年

    王康年(1924—1953),浙江省杭州人,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开办大康商行,经营日用产品;后在北京西路设大康行西药部,制造假药,贻害病家;抗战胜利后,又在汉口路开设大康药房,自任经理,经营西药投机买卖;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康年借西药供应紧缺之机,空头承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华东荣军学校等定货;并用贿赂、

  • 沈颢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沈颢

    补博士弟子员。性豪放好奇。工诗文。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山水近沈周,晚年笔意挺秀,点色清妍,深于画理,“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是他的创见。著有《画尘》及《枕瓢》、《焚砚诸集》。中文名:沈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586逝世日期:1661

  • 齐衡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齐衡

    齐衡(1912年——1972年),中国大陆电影演员,原籍山东招远,原名齐梦非,出生于辽宁沈阳市,代表作品有《父归》、《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义的话剧和《金沙江畔》,《渡江侦察记》,《秋翁遇仙记》等电影。中文名:齐衡外文名:QiHeng别名:齐梦非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辽宁省沈阳

  • 赵冠英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冠英

    赵冠英,是河南省内黄县人,出生于1916年。1936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红1军团随营学校教员,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队长,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晋察冀军区独8旅旅长,华北2纵参谋长,67军参谋长。1947年,华北我军在张家口与敌35军激战,2纵5旅在孔家庄阵地血

  • 戴正华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戴正华

    戴正华(1901年-1966年),安徽合肥市人,原名振华。早年曾在国民党政府军任军医。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任东北军区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 乔典运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乔典运

    乔典运(1930~1997)河南西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毕业于陕县师范简师部。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工兵十团文化教员,《西峡报》编辑,西峡县文化局干部、县文联主席,专业作家。河南省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文名:乔典运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

  • 张绩武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张绩武

    张绩武(1905---1991),号振端,湖北罗田县匡河人。少时从军,参加抗战,累功至中将。1948年任宿县城防司令,11月16日宿县被攻克时被俘。特赦后回乡,曾任湖北省罗田县政协副主席等职。1991年9月10日病逝。张绩武工诗善画,造诣颇深,有儒将之称,晚年为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做出了贡献。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