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叔孺

赵叔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35 更新时间:2023/12/21 2:52:46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叔孺

别名: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时棢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出生日期:1874

逝世日期:1945

职业:书画篆刻家

主要成就: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代表作品:《二弩精舍印谱》,《汉印分韵补》,《赵叔孺先生遗墨册》等

人物简介

赵叔孺(1874-1945),原名献忱,又易名时棡,初号纫苌,后改号叔孺,晚号二弩老人,斋馆名二弩精舍。浙江鄞县人。

人物生平

赵叔孺5岁起就爱好书画,尤以画马最佳,被称为神童。1881年,赵叔孺画作赵叔孺年方8岁,他父亲在春节里大宴宾客,席中有一位长辈林颖叔,听说叔孺小小年纪就能画马,要他出来相见,当众挥毫表演。叔孺领命,很快画出了一幅神骏的奔马,座中宾客传看,都十分惊诧,纷纷赞叹。林颖叔对赵叔孺非常赏识,第二天就请了媒人到赵家说媒,把女儿许配给叔孺。赵叔孺17岁迎娶林家女儿,夫妻恩爱。画一匹马得来一个娇妻,这是赵叔孺的一段佳话。

而赵叔孺的艺术造诣,也得益于林家颇多。他的岳父林颖叔酷爱金石书画,收藏极为丰富,翁婿二人志同道合。赵叔孺在岳父家遍观所藏精品,专心致志钻研唐宋元明古迹,苦学金石书画,不出3年,便已是成绩斐然。

赵叔孺擅长画马,主要是传承了宋代李公麟和元代赵孟頫的画法,又借鉴清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西洋画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赵叔孺一生之中,绘画不过百帧,算不上多产,但他的画少而精,有“一马黄金十笏”之称。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赵叔孺的鞍马,吴湖帆的山水,冯超然的人物,吴待秋的花卉,有“四家绝技”之称誉。

而赵叔孺所绘的山水花卉、翎毛虫草,也饶有情趣,注重形态,不落窠臼。时人对赵叔孺绘画的评价是:“斟酌龙眠沤波,山水绝似元贤,花鸟则兼宋法,浑厚之气,敛入毫芒。”赵叔孺比较有名的画作有《三骏图》、《高柳饮马图》、《关山行旅图》、《桐荫高士图》、《新蚕上箔图》、《马嘶芳草图》、《五骏图》、《天马图轴》等。如今他的作品已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散见于民间各收藏家处。

更值得称道的是赵叔孺的篆刻,他兼浙皖两派之长,得前辈赵之谦的精髓,又精研古金石学,另成一家,营造出典丽恬静的气象,时人推崇其为二百年来第一。

赵叔孺活跃于海上印坛之初,正是吴昌硕声誉如日中天之时。沙孟海在《沙村印话》中称:“历三百年之推递移变,猛利至吴岳老(吴昌硕),和平至赵叔老(赵叔孺),可谓惊心动魄,前无古人。”

赵叔孺对篆刻的历史知识也很渊博。在给印友的印谱上题序时,总是把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精辟见解写上,举凡篆刻的起源、印章的由来、印谱的收集等,都能历数其年代沿革,以教后人。赵叔孺书法

自51岁起,赵叔孺每逢元旦,黎明即起,焚香静坐,随后自刻纪年印一方。如此直至去世前22年间,从未中断。他68岁时刊行了《二弩精舍印谱》六卷,内有自刻印三百钮,堪称代表作品。据了解,赵叔孺一生大约篆刻了一千钮印子。代表性的有:汉白文“仆累庐”、“特健药”、“照读楼”、“听涛轩”诸印;朱文有仿宋元印“云怡书屋”、“安和室”、“破贴斋”、“七姊八妹九兄弟”、“月上”等印,皆是上乘之作。

赵叔孺是个全才,金石书画样样皆通。赵氏书法,不拘一格,所写小篆楹联条幅,珠圆玉润,令人喜爱。他平时训诫学生和子侄辈,临摹古迹书画,要形似,也要得其神韵,最好能自运机杼,显出崭新面目。赵叔孺著文不多,诗词更是罕见,但在画轴中偶有绝句题咏,颇具闲情逸致。

此外,赵叔孺还是一位出色的古物收藏家。他的书斋名为“二弩精舍”,“二弩”是汉延熹、魏景耀二弩机,为蜀汉遗弩,是赵家珍藏的古文物。由于他收藏丰富,阅历又深,因此鉴别力也很强。他的鉴定,极为海内名家所推崇。

由于出身于官宦世家,从28岁之后的10年间,赵叔孺也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但赵叔孺性情淡泊,这从他对金石书画的爱好中可以看出来,官场之事并不是他所热衷的。从38岁之后,赵叔孺就从官场销声匿迹,携眷到了上海,以舞文弄墨为乐,以篆刻字画为生。其间他广交朋友,如四川张大千、鄞县高振霄等当时名家,都乐于与他相交,并尊他为金石学泰斗。

1912年,赵叔孺编辑了《汉印分韵补》六卷。这一时期,是他艺术上的黄金时期。各地慕名来求墨迹和治印的人络绎不绝,登门求教或拜师的人也接踵而来。其中有平湖陈巨来、永嘉方介堪、吴县潘子燮等,深得师承。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也曾尊赵叔孺为师。据《赵氏同门录》记载,赵叔孺所收门人大约有60余人。

在对学生的教导上,赵叔孺不赞成学生单纯传承老师的心得,而主张学生根据各自的禀赋和素质,确立研究上的侧重点。其众多学生纷纷成才,也验证了赵叔孺的育人方法十分成功。回顾二十世纪的印坛,同出赵叔孺门下的沙孟海、方介堪、陈巨来、叶潞渊,以各自的成就和艺术风貌独树一帜,而陈巨来在篆刻上的成就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叔孺60岁和70岁寿辰时,其亲友及门人曾发起两次祝寿活动。这两次祝寿活动,是庆生宴,更是众多艺坛名流的大聚会,群贤毕至。1942年和1944年,赵叔孺率领学生,先后在上海举办“赵叔孺同门金石书画展览会”,堪称艺坛盛事。

1945年,赵叔孺72岁,因染感冒,恶化为肺炎,药石无效,当年3月17日在家中过世。

艺术成就

赵叔孺斋馆名二弩精舍。五岁起就爱好书画,尤以画马最佳,被称为神童。十岁时,曾邀当众画马,所以骏马神彩毕现,观者无不叹服。后被收藏金石书画极富的闽县林氏招为婿,赵叔孺画作居岳家其间,遍观林氏所藏的精品,潜心钻研,特别着力于青铜器与古玺印。赵叔孺是个全才,山水、人物、花卉、骏马无所不精,书法篆刻上也自有面目,宋元圆朱文一路的造诣尤深。他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弟子五十多人,现代艺坛上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如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其书法取法赵之谦、赵孟頫,而以后者学得最久。篆刻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假定秦汉。学赵之谦所得尤多。对宋元圆朱文的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著作有《二弩精舍印谱》、《汉印分韵补》等。

赵叔孺父亲赵佑宸为咸丰翰林,曾为同治帝蒙师,官至太常寺卿,家中富有收藏;舅父林寿图亦为闽中大收藏家,赵叔孺从小耳濡目染,对书画颇有灵性。1911年后定居上海提蓝桥,作书鬻画,为海上一代宗师。赵叔孺以其自身的画艺名噪海上时,从其学艺者众多。当时海上桃李最盛有三家,一为昌硕门下缶庐弟子;一为李瑞清、曾熙门下曾立同门会;另一家则就是赵叔孺了。赵氏门下弟子凡七十二人,以篆刻名家陈巨来最早,潘君诺为最后。其他如方介堪、支慈庵、戈湘岚、沙孟海、徐邦达、张鲁盦、张雪父、叶园露、厉国香等人都能传其薪火,为艺林翘楚。(可见他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当时,国门乍开,派别林立,艺坛纷呈。赵氏的画学思想则是以著书风、印风学古,而萌发出“画风也要复古”的想法,于是他走了一条高致林泉之道,且由此画艺大成,但此时的艺术之道已不再是“华山一条路”了,多元化的变迁使得赵氏的画在他的那个时代(当时大兴沿承石涛、八怪一路传统大写意画风)无法取得主导的辉煌。

艺术特色

在书法上,赵叔孺正草篆隶皆擅。行楷出入赵孟頫、赵之谦,恬静娟美;篆书得力于李斯、李阳冰,平稳圆转;隶书融会两汉,有秀逸之趣。亦精篆刻,宗法秦汉,参研宋元,以工见长,不滞不板,行刀以冲为主,造诣极深,时人将其与吴昌硕并誉为“瑜、亮”。所刻“先忧事者后乐事”为其精严之作,神明独迈、繁而不乱。在整体布局上产生自然和谐的效果,构思严谨,为人喜爱。清末即与吴昌硕齐名,又与黄士陵、齐白石、王福厂并开“民国印坛五大流派”。

晚年生活

赵叔孺晚年曾获得东汉延熹年间和蜀汉景耀年间的两张弩机,所以自称二弩老人,且榜其斋为二弩精舍,并著《二弩精舍印谱》。1945年4月18日赵叔孺因患肺炎在上海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有《赵叔孺先生遗墨册》等传世。

标签: 赵叔孺

更多文章

  • 成荫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荫

    原名成蕴保(1917.1.21-1984.4.26)编剧、导演。原籍江苏松江(今属上海),生于山东曹县城内。1931年去上海,1936年就读于汉口善德英文学校。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演出活动。1938年成荫由西安转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李延平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延平

    李延平(1903―1938)抗日高级指挥员、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文名:李延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吉林省延吉县出生日期:1903年3月9日逝世日期:1938年10月职业:军人李延平,1903年3月9日出生,吉林省延吉县城郊一个贫农家庭里。1913年进本村

  • 张少楼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少楼

    张少楼,著名坤生演员,是言派艺术优秀继承者。她8岁随父张月楼学艺,习旦角,后师从关盛明学老生,在苏北、南京等地卖艺演出,对言派演唱极为迷恋。张少楼先生于2014年9月12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0岁。中文名:张少楼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徐州出生日期:1924年逝世日期:2014年9月12日194

  • 力群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力群

    原名郝力群,山西灵石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并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木刻版画《鲁迅像》,成为流传最广的鲁迅像。2012年2月,刚过了百岁生日不久力群去世。中文名:郝力群别名:力群国籍:中国出生地:山西灵石出

  • 苏序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序

    苏序(公元973年—1047年)出生于开宝六年。从小性格比较顽皮,不喜读书,略知大意而已。长大后容貌英伟,为人慷慨,乐善好施,不求报答。眉州或有神降,曰茅将军,巫觋皆狂,祸福纷错,州皆畏而祷之,共作大庙,像宇皆雄,祈验如响。太傅忽乘醉呼村仆二十许人入庙,以斧镢碎其像,投溪中,而毁拆其庙屋,竟无所灵。

  • 何知重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何知重

    何知重(1893—1976),出生于贵州省桐梓县,国民革命军中将、黔军高级将领、抗日英雄。抗战期间,在江阴要塞与日军鏖战数月,之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后卸甲返乡后投身实业和兴办教育。1949年11月从桐梓到遵义迎接解放,被选为贵阳市参议员、贵州省政协资料室顾问。1976年病逝。中文名:何知重别名:何良权

  • 张仲瀚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张仲瀚

    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军政委和第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农垦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顾问,是中共八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时期遭受严酷迫害,1979年平反。1980年3月9日在北京病逝。中文名:张仲瀚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沧县出生日期:19

  • 裘桂仙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裘桂仙

    裘桂仙(1881年~1933年12月31日),清末民初京剧铜锤花脸演员,北京人。又名荔荣,老裘派花脸创始人。中文名:裘桂仙别名:荔荣国籍:中国(清朝)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81年逝世日期:1933年12月31日他自幼入云和堂拜张凤台、徐立棠学铜锤花脸,12岁入小鸿奎科班,后拜在何桂山门下,搭小天

  • 何昆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何昆

    何昆,原名何德晟,字克信。1898年9月25日生于湖南省永兴县金龟乡牛头下村。10岁入私塾,塾师何海棠先生常晓以爱国大义,在他幼小心灵中逐渐萌生报国救民思想。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冲击下,何昆决意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以报效祖国。1930年4月16日,根据中共通海特委和军部的决定,何昆亲率第二支部及赤卫

  • 吴绍周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绍周

    吴绍周(1902—1966),天柱县瓮洞人,苗族。七七事变后,任国民政府军八十九师二六五旅长,调磁县、安阳等地抗日,在南口击退日军板垣师团,在漳河反击战中突破土肥原师团围攻,获四等宝鼎勋章。1938年调任110师师长,在台儿庄、峰县和枣庄一带狙击日寇,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1940年获三等云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