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筱翠花

筱翠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59 更新时间:2023/12/23 17:36:50

筱翠花(1900年-1967年),本名于连泉,名桂森,字绍卿,1900年生于北京,卒于1967年。原籍山东登州。京剧筱派艺术的创始人。名于桂森,一名绍卿,入富连成科班后改名于连泉。北京人,原籍山东登州。九岁入老水仙花主办的鸣盛和科班学艺,演梆子、京剧花旦。出科后,演出于北京吉祥、天乐等剧场。1911年,鸣盛和科班解散,次年加入富连成科班,经萧长华、郭春山等指导,技艺大进。1918年出科,在北京、上海、汉口等地演出,声誉日隆。

基本资料

中文名:筱翠花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登州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67年

职业:京剧演员

代表作品:《坐楼杀惜》、《红梅阁》、《战宛城》

人物经历

7岁人鸣盛和科班学梆子花旦,改名盛琴,艺名小牡丹花。筱翠花九岁入老水仙花主办的鸣盛和科班学艺,演梆子、京剧花旦,曾名盛琴,艺名“小水仙花”。出科后曾搭斌庆社演戏,后曾自行组班任主演。曾拜田桂凤为师,同时向路三宝、余玉琴、侯俊山、王瑶卿等学艺。1911年,鸣盛和科班解散,1912年加入富连成科班,为连字科学生,经萧长华、郭春山等名宿教导,技艺大进。由于他在科里替人扮演梆子戏《三疑计》里的丫环翠花演得很出色,所以萧长华先生就给他起一个艺名,叫筱翠花。(另一说,因为他在富连成社演《遗翠花》一剧中的丫环翠香非常出色,于是萧长华先生便给他起了个带有纪念意义的名字——筱翠花。语出《中国京剧史》(中卷))他的艺术师从田桂凤、路三宝、侯俊山、余玉琴和王瑶卿、郭际湘。1918年出科后,他搭入斌庆社演戏。又从著名旦角田桂凤、路三宝、侯俊山、余玉琴学花旦戏。能戏多,戏路广,文武兼备。曾与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尚小云等名角合作。后来曾辅佐尚小云,并参加尚派新戏《婕好熊当》、《白兔记》等演出。他也和杨小楼演过《东昌府》、《战宛城》,和余叔岩演过《坐楼杀惜》、《游龙戏凤》等。最后,自己组班,在北京、上海、汉口等地演出,声誉大振。

艺术特色

筱翠花扮相姣好,眼睛大而秀美有神,双目似会说话,正所谓“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而且身段苗条,嗓音虽然略带沙哑,但是演唱和念白功力深厚,能够响堂打远,字字能够送到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筱翠花的技艺精湛,表演精细,刻意求工,所以有人说筱翠花先生的表演犹如工笔画。他的跷功已臻化境,解放后废了跷,但是他仍然走跷步,很见功夫。

他的一举一动,都中规中矩,极具法度,富有女性的古典美。有人把荀慧生先生和筱翠花先生表演的戏路子和风格做了这样的比较。从戏路子上看,荀慧生先生善于演的是花旦里边的闺门旦和小旦,也就是表现一种娇憨、天真活泼的少女的形象,所以有人说看荀慧生先生的表演,好比看抓拍的人像摄影,一颦一笑都具有鲜活的风情美。而筱翠花先生他演的是花旦里的泼辣旦、风骚旦和鬼魂旦,所以他擅长演泼辣的、放荡的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他的表演上富有一种古典的美,所以有人说看筱翠花的表演,犹如看古代的美人图画卷,一颦一笑都具有一种古典美。

艺术风格主要是细腻精致,所刻划的人物形象丰满、准确,是现代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流派。筱翠花自幼坐科时兼习京剧、昆曲、梆子,为他的步法、身段和舞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行当方面,他又曾学演青衣、花衫、花旦和刀马旦,唱、念、做、打均佳,跷工尤为出色。筱翠花师承田桂凤、路三宝,在继承他们艺业的同时,深入体会剧情和人物性格,精确地提炼生活,又借鉴昆曲、梆子的优长,多方面丰富自己的表演,不断地突破与创新,无论剧目、行当、武技、表演各方面,都大大地超过了田、路等人。筱翠花中年嗓哑,不以唱工为主,念白却有十分功力,虽声音不高,但能打远,吐字清晰而富有力度.尤擅京白,兼有甜、柔、辣、脆的特点,生动传神。饰演少女则突出其甜美,如《打樱桃》、《小放牛》;饰演淫荡、凶恶的妇人又极其泼辣,如《坐楼杀惜》等。筱翠花的台步更令人称绝,上跷后的快步、趋步、跪步和圆场轻盈迅捷,如《红梅阁》、《活捉三郎》中描摹鬼魂的步法,飘忽转腾,配以行云流水的身段,给人以足不沾尘御风而行的感觉。《阴阳河》中则肩挑垂穗的八楞水桶,踩跷走“花梆子”步,不但越走越快,而且桶中的烛光不晃,下垂的丝棉不动,都显示了高度的技巧。小翠花最大的成就在于做工,他做戏认真,表现古代妇女的行动能由生活中寻找源泉井加以提炼,举手投足精确优美,尤注意细节的刻画,如《拾玉镯》中的捻线、饲鸡等动作,真实自然。筱翠花的翻扑功夫亦为难能,对于吊毛、抢背、发绺等的熟练运用都加强了表现力。

他虽然正式拜的老师是田桂凤,但他昆曲、梆子皆通,武功根底深厚,这一点与路三宝相同。从戏路子上讲,于连泉擅演的《坐楼杀惜》、《战宛城》等花旦刺杀戏带有凶狠煞气的精湛表演,也是继承了“面有惨厉之色”的路三宝后,再加以丰富发展的。而对于连泉“筱派”艺术风格影响最大的,也是路三宝。他自成一派,而为“筱派”之后,创演的《马思远》、《双钉记》、《阴阳河》、《西湖阴配》等戏,在今天已不宜公演,但他的《拾玉镯》、《铁弓缘》、《贵妃醉酒》等戏,却是别具风格的。不论“筱派”戏内容如何,他的花衫表演技巧、泼辣矫健的花旦艺术都是后人学习的典范,很有吸收、借鉴、继承、充实的价值。

主要作品

筱翠花戏路博广,他从陈啸云学过《战蒲关》、《二进宫》、《走雪山》等青衣戏;从张彩林学过《秦良玉》、《玉虎坠》、《珍珠扇》等刀马旦戏;也学过《捡柴》、《梅降雪》、《紫霞宫》、《杀狗》等河北梆子花旦戏。他的《铁弓缘·英杰烈》是师法郭际湘,自己又有所突破创新。他演过昆曲《昭君出塞》、《琴挑》和吹腔《奇双会》;古装戏演过《貂蝉》。曾参加过高庆奎的新戏《七擒孟获》饰祝融夫人,全部《庆顶珠》饰萧桂英。他自己挑班后,演过《樊梨花出世》、《梵王宫》等戏;武打戏他演过《巴骆和》,并演过《演火棍》;反串戏则演过《八蜡庙》的贺人杰。筱翠花擅演的剧目极多,偏于玩笑的有《荷珠配》、《打樱桃》、《打杠子》、《一匹布》等,载歌载舞的有《小上坟》、《小放牛》、《梵王宫》、《贵妃醉酒》等;以武打为主的有《巴骆和》、《演火棍》、《英杰烈》、《东昌府》等;表现凶杀、鬼魂的有《坐楼杀惜》、《活捉三郎》、《杀子报》、《马思远》、《阴阳河》、《<红梅阁》、《挑帘裁衣》、《海潮珠》、《翠屏山》、《战宛城》等,昆曲戏有《昭君出塞》、《琴挑》等;还参加了许多著名生行、旦行演员排演的新剧目。

代表剧目

筱翠花的代表作有《翠屏山》《坐楼杀惜》《活捉张三郎》《红梅阁》《阴阳河》《战宛城》《大劈棺》《荷珠配》《一匹布》《马思远开茶馆》等。

艺术传人

他的传人主要有毛世来、陈永玲、崔熹云、李丹林等。还有刘盛莲等也是完全宗法“筱派”的。

活动年表

1918年12月16日,农历戊午年十一月十四日:马连良首演《胭脂褶》

1919年,农历己未年:言菊朋以票友领班赴汉演出

1919年9月24日,农历己未年八月初一日:吉祥园演出

1919年10月8日,农历己未年八月十五日:吉祥园演出

1919年11月21日,农历己未年九月廿九日:吉祥园演出

1919年12月18日,农历己未年十月廿七日:广德楼演出

1920年9月13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初二日:北京梨园公益总会十六省水灾急赈义务戏1921年,农历辛酉年:余叔岩加入双庆社

1922年11月17日,农历壬戌年九月廿九日:张英华为子完婚堂会

1922年12月2日,农历壬戌年十月十四日:溥仪大婚堂会戏第一天

1922年12月3日,农历壬戌年十月十五日:溥仪大婚堂会戏第二天

1923年,农历癸亥年:尚小云、马连良参加双庆社

1923年2月25日,农历癸亥年正月初十日,12时:春节黎元洪总统府堂会第三天

1923年3月17日,农历癸亥年二月初一日:三庆园演出

1923年4月26日,农历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艳秋结婚

1925年6月11日,农历乙丑年闰四月廿一日,晚:广德楼演出

1925年9月12日,农历乙丑年七月廿五日:尚小云首演《林四娘》

1925年10月9日,农历乙丑年八月廿二日,晚:尚小云首演《贞女歼仇》

1926年1月,农历乙丑年:小翠花组又兴社

1926年1月23日,农历乙丑年十二月初十日,晚:开明戏院演出

1926年2月4日,农历乙丑年十二月廿二日,晚:小翠花首演《貂蝉》

1926年2月20日,农历丙寅年正月初八日:开明戏院演出

1926年3月17日,农历丙寅年二月初四日,晚:开明戏院演出

1926年11月27日,农历丙寅年十月廿三日:开明戏院演出

1926年11月28日,农历丙寅年十月廿四日:开明戏院演出

1928年1月13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第一舞台演出

1937年,农历丁丑年正月:张伯驹四十岁生日堂会

1938年2月16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十七日:杨小楼接三

1938年2月27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廿八日:杨小楼送圣仪式

1938年9月14日,农历戊寅年闰七月廿一日:北京伶界救济黄河水灾义务戏

1939年2月14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廿六日:1939年同义会济贫义务戏第二天

1949年7月28日,农历己丑年七月初三日,晚: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平剧晚会举行

1953年2月,农历癸巳年:程砚秋剧团成立

1956年9月1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七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一天1956年9月2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八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二天1956年9月3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九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三天1956年9月4日,农历丙申年七月三十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四天1959年6月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廿七日:马连良收梁益鸣为徒

各界挽联

1981年4月16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追悼会骨灰安放仪式。八百余人参加了追悼会,喜连成第一科老艺人侯喜瑞以九十高龄亲临吊奠。

84岁的词人、鉴赏收藏家、余派老生张伯驹亲笔撰写的挽联:

观去多欢场,开怀如对忘忧草;

演来少喜剧,捧腹应无含笑花。

张君秋是于门弟子,他的挽词:

曾向于派问业,村姑放牛鸿鸾禧;

永怀花王神韵,坐楼杀惜打樱桃。

(《活捉张三郎》筱翠花饰阎婆惜鬼魂)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派武生朱家缙挽联:

搬演酒后杨妃,转袖飞裙霓羽舞;

刻画楼中阎女,言簧目盼耐庵文。

北京戏曲研究所、于门弟子邹慧兰挽联:

把手课徒,口传身传腰眼步;

全神贯注,言教身教流源长。

许姬传的挽联用他演过的《红梅阁》、《活捉》、《花田错》、《宝蟾送酒》、《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来悼念他含冤而死,终得昭雪:

含冤魂步,飘渺轻烟红梅阁;

活捉群奸,春兰送酒占花魁。

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写了长联:

忆绮年,初遗翠花,凤仪楼会,裁衣挑帘,载鸿誉,喜唱荣归,谁不仰,翠屏山明,红梅阁暖;

罹浩劫,摧残梅玉,鸡鸣幽界,拷御打桃,萎骏材,马犹思远,齐痛悼,碧尘帕碎,紫霞宫寒。

……此联集于氏生前所演剧目餖飣而成,以剧名寄意,故不能囿于剧之完整性。

(一)“初遗翠花”,于氏在喜连成时,初名小牡丹花,因演《遗翠花》而红,故改名小翠花。

(二)“凤仪”即《凤仪亭》,于演貂蝉。

(三)“楼会”即《双珠凤》中之“送花楼会”,于饰丫鬟。

(四)“裁衣挑帘”即《挑帘裁衣》,于氏在拿手戏之《侠义记》中饰潘金莲,此处用“楼会”、“挑帘”者,因其初演于“广和楼”而挑帘红也。

(五)“喜唱荣归”即《喜荣归》,系坐科时踩跻之基本功戏,身段极多,非常精彩,用此剧名,言其出演各地,载誉而归也。

(六)《翠屏山》饰潘巧云。

(七)《红梅阁》饰李慧娘。

(八)“摧残梅玉“借《梅玉配》剧名,言浩劫之残酷,于生前曾与尚小云合作多年。《梅玉配》于饰韩翠珠,尚饰苏玉莲,分庭抗礼。

(九)“鸡鸣”即《鸡鸣驿》,此剧在于氏挑班时常演之,饰九花娘,广告高列《鸡鸣驿》、《画春园》、《宣化府》三个剧名,以资号召,此剧由杨派武生孙毓堃饰粉面金刚徐胜。

(十)“幽界”即《幽界关》又名《查头关》,于氏演剧中主角尤春风,用此两剧,寓意十年浩劫中之阴森气氛。

(十一)“拷御”即传统剧《拷寇承御》,于在科班常与程连喜演之,于演寇承御,陈饰陈琳

(十二)“打桃”即《打樱桃》,于饰平儿,用此两剧亦寄意浩劫中之残酷现象。

(十三)“萎骏材,马犹思远”,嵌用于氏杰作《马思远》,骏材喻其杰出之才,由骏材始能联系到马字,而嵌入《马思远》也。

(十四)《碧尘帕》即《海潮珠》,于饰棠姜,马饰齐庄公

(十五)《紫霞宫》于饰吴晚霞,系柳子幡为皮簧者,“餖飣”两字作动词用,盖文词之堆砌者曰餖飣,余堆砌于先生生前杰作十五剧,寄遥思而敬挽也。

标签: 筱翠花

更多文章

  • 杨光远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光远

    杨光远,1930年12月26日出生于山东城武,中国内地导演、摄影,平原军区文化部摄影记者,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1979年,杨光远应导演李俊之邀,担任了战争片《归心似箭》的导演,该片是他个人执导的第一部电影。1980年,执导战争片《花枝俏》,该片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凭借剧情片《再生之地》

  • 史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原

    史原,男,上海电影制片厂老演员,原名张士原,原籍天津,生于1919年5月31日,死于1999年2月23日。中文名:史原别名:张士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9年5月31日逝世日期:1999年2月23日代表作品:《城南旧事》《姑娘今年二十八》性别:男1939年毕业于晓光中学。40年代初开始从

  • 孙明经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明经

    孙明经,山东掖县(今莱州)人,1911年在南京出生,儿时令他可在同龄玩伴中引为自豪的便是家中有很多照片。父母也经常带回许多有趣的照片给他看,不仅使孙明经通过照片大开眼界,而且激发他对照片和照相产生很大兴趣。中文名:孙明经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南京出生日期:1911年10月31日逝世日期:1992年毕

  • 江燮元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江燮元

    江燮元,1914年11月生,江西永新人。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毕业,少将军衔。中文名:江燮元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江西永新出生日期:1914年11月逝世日期:1990年5月6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解放军军事学院1932年

  • 高克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高克

    高克(1923-2005.01.21),男,山东省齐东县魏桥镇文家村(现今为邹平县魏桥镇文家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文名:高克外文名:GaoKe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齐东县出生日期:1923年逝世日期:2005年1月21日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

  • 周维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维

    周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江西省南昌市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70年逝世,终年64岁。中文名:周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南昌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970年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员、无线电台报务员,中华苏

  • 赵兰田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兰田

    赵兰田(1918-2004),四川省平昌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4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另有同名人物:临汾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赵兰田。中文名:赵兰田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省

  • 韩浚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浚

    韩浚(1893年4月15日—1989年9月7日),湖北黄冈新洲人(今属武汉市新洲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派往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参谋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秋收起义(任副总指挥),后被捕脱党;抗战期间率部参加了南

  • 周濂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濂

    周濂(1889-1950),字酿泉,奉天开原人。国民党陆军上将。周濂毕业于保定军校炮科5期,叙衔职务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7月31日续衔为陆军上将,晋升同时退为预备役。最高职务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讲武学堂教育长、副监,6月1日病逝。周濂将军之女周福华。中文名:周濂国籍:中华民国出生地:奉天开原出生

  • 张辛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辛

    张辛(1811—1848)字受之,浙江嘉兴布衣,是张廷济之侄。爱金石之学,精摹泐上石,时作篆刻牙石印,古劲有韵。中文名:张辛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嘉兴出生日期:1811逝世日期:1848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来北京,客松筠庵,庵为明杨忠愍(继盛)故庐。适忠愍九世孙承泽奉忠愍劾严嵩及谏马市两疏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