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裘盛荣

裘盛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36 更新时间:2024/1/22 1:47:58

裘盛戎(1915-1971):京剧表演艺术家,净角演员,裘派艺术的创始人。原名裘振芳,北京人,生于1915年,病逝于1971年,岁未过花甲。父亲为名净裘桂仙,是清末民初京城闻名,讲究唱法、吐字饱满有力、发音一丝不苟的铜锤花脸,也是京胡名家,曾多年为谭鑫培父子操琴。

基本资料

中文名:裘盛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15

逝世日期:1971

职业:京剧表演艺术家

代表作品:《群英会》《铡美案》

主要成就:裘派艺术的创始人

裘盛戎裘氏京剧

父亲为名净裘桂仙

是清末民初京城闻名,讲究唱法、吐字饱满有力、发音一丝不苟的铜锤花脸,也是京胡名家,曾多年为谭鑫培父子操琴。

裘先生之弟裘世戎

自小便受到了父、兄影响,入科后,在老先生们的精心培育和裘盛戎的帮助下,进步很快,既能唱铜锤花脸戏又能演架子花脸戏,是“世”字班里的当家花脸。经常上演的剧目有《龙凤阁》《草桥关》《锁五龙》《恶虎村》及《大战宛城》等戏。他的唱、念、做以及扮相、风度都酷似其兄,只是嗓子略逊于盛戎,与其父、兄一起,被人们称为“裘门三杰”。解放后,长期在云南京剧团工作,现已去世。

裘盛戎长子裘鸣

后改名裘少戎,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师从孙盛文等老师,舞台形象嗓音酷似其父,曾与谭元寿、王玉敏等名家合作过《失空斩》《打龙袍》等剧目,在”纪念裘盛戎诞辰80周年”的活动中,抱病参演,颇受好评。1996年,因患肺癌恶化,在京逝世,年仅39岁。

少戎之子裘继戎

工铜锤花脸,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现经常活跃在京剧舞台上。

裘盛戎的长女裘红

幼年即入中国戏曲学校学戏,主攻青衣,师从于玉衡等老师,演过《二进宫》《玉堂春》等剧目,曾在北京京剧院工作。

裘盛戎五女裘芸继父音韵

自幼酷爱京剧,近年来常以票友身份粉墨登场,活跃于当今票界,颇受好评。

裘盛戎艺术经历

裘盛戎八岁开始从父学戏,父亲的严格要求,为裘盛戎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2岁,他就学会了20多出戏,进富连成科班时,本该轮“世”字科,因他带艺入科,升一级,按“盛”字排。在科里,经萧长华、孙盛文、王连平等教导,艺事更加精进,不久便有许多观众喜欢他的戏。当时科班上戏规矩,大轴是武戏,倒第二是生旦戏,他的戏如《探阴山》等则常破例放在压轴。

1933年出科后,曾搭班在杨小楼、金少山门下,另外还同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及孟小冬、周信芳、盖叫天等大师以及四小名旦、叶盛章、叶盛兰、李少春、高盛麟、李玉茹、言慧珠等同台演出。其间一度倒仓,加之父亲的病逝等原因使他思想苦闷,在上海天蟾、黄金等剧场充当班底。尽管这样,他的才华和造诣依然为行内外人及观众所欣赏。20世纪40年代中期,金少山在上海演出,邀他合作《草桥关》《刺王僚》《白良关》,金少山鼓励他“好好干,将来前途远大”,并与他合灌唱片《真假李逵》。这期间,他还与周信芳有较长时间合作,从麒派表演中汲取艺术营养充实自己的花脸表演技艺。

1947年,裘盛戎创立了“戎社”,首演于北京三庆戏院,打炮戏即更名《姚期》的头二本《草桥关》。虽是老戏,但他在唱念做上都作了新的处理,演出时观众彩声连连,取得圆满成功。此后“戎社”经常在京津演出《铡美案》《战宛城》《打龙袍》《连环套》《牧虎关》《大探二》等戏,并将《姚期》多次改革加工,成为裘盛戎最具代表性之精品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裘派艺术在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指引下得到发扬光大。他生前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裘盛戎的今天”。解放后,裘盛戎与谭富英携手成立了“太平京剧社”(后更名为北京京剧二团),二人并挂头牌,合作演出新戏《将相和》《正气歌》《除三害》等。1953年赴朝鲜慰问,1955年到香港演出。至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裘盛戎的表演艺术已到达颠峰状态。

他曲己从人,高风亮节,为了强强联合,他奔走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赵燕侠等各位艺术家之间,积极促成了当时实力最强的艺术团体——“北京京剧团”。1956年,他加盟了被誉为具有全国最佳搭档“四大头牌”——“马谭张裘”的北京京剧团,并任副团长。在这个团里,马谭张裘四人有时轮流唱开场戏或上大轴,有一次裘唱大轴《坐寨盗马》,开场戏是张君秋的《女起解》,二出是谭富英的《碰碑》,倒二是马连良的《借赵云》,一时传为美谈。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改编创编大量传世之作如《秦香莲》《赵氏孤儿》《官渡之战》《海瑞罢官》《赤桑镇》《姚期》《铡美案》《官渡之战》《将相和》《除三害》《南方来信》《壮别》《林则徐》《舍命全交》等,为戏曲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1964年裘盛戎参加了现代戏《杜鹃山》的创作和演出,他在剧中创造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乌豆。同期,他还创演了另一出现代戏《雪花飘》。

1966年,裘盛戎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隔离审查,并被抄家。北京京剧团出演《海港》,只让他担任B角高志杨,于是每逢此剧由B角演出时,观众就蜂拥前往,争睹艰难岁月中裘先生的风采。裘盛戎深爱他的事业,逝世前两年,他尚在“控制使用”中,还随《杜鹃山》剧组去湘鄂赣体验生活。不久,他被查出患有肺癌,1971年扩散到脑部。

裘先生生前留有大量录音资料,彩色电影《秦香莲》《群英会·借东风》中保存了他珍贵的表演艺术形象。

裘盛戎人物评价

裘盛戎被人戏称“傻子”,他性格内向、憨厚,凡和他相处的人无不用两个字评价他“好人”,就是对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他也是以德报怨宽厚包容。人们不但喜欢他的艺术,更赞誉他高尚的人品。

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周恩来、彭真等人的亲切关怀。老舍、曹禺、谢添、赵丹、年维泗、张俊秀、史万春、孙福成、庄则栋、邱钟惠及出租车司机、掏粪工人、饭店服务员等都是他的朋友。在同行间他尊老爱幼,提携青年,尊重合作者,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戏曲艺术。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他深入工厂、矿山、农村、部队,他上阵地、进坑道,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志愿军。党和人们也给与了他应有的荣誉,历任原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梅葆玖:裘盛戎先生继承传统,并勇于创新,在四十多年舞台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结合自身的条件,敢于突破,把京剧行的花脸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新阶段。

裘盛戎代表剧目

裘盛戎是京剧花脸全才,唱念做打无一不能。在他一生演出的剧目中,除了人所共知的铜锤戏、包公戏外,还能上演架子花脸戏。

16岁和武生泰斗杨小楼同台演出《长坂坡》,扮演曹操

经常演出的还有《李七长亭》中的李七、《取洛阳》中的马武、《盗御马》中的窦尔墩、《法门寺》中的刘瑾、《打严嵩》中的严嵩等。武花脸戏如《芦花荡》中的张飞、《落马湖》中的李佩、《取金陵》中的赤福寿等。

裘盛戎艺术特色

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在四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丰富改造自己的表演艺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结合自身条件敢于突破,紧扣时代脉搏,把京剧花脸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是京剧史上继金少山之后,以净行挑班的第二位花脸演员。

“四功”之首的“唱”是裘派艺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嗓音高亮醇厚,演唱技巧高超绝妙,唱腔挂味儿好听。他一改旧时花脸直腔直调的唱法,进行大量板式的创新,极大丰富了花脸的声腔表现力,对京剧的贡献有口皆碑。如《除三害》中的(二黄二六)、《林则徐》中的(二黄三眼)(反二黄)、《赵氏孤儿》中的(汉调二黄原板)《赤桑镇》中的(二黄快三眼)、《雪花飘》中的(二黄三眼)、《南方来信》中的(二黄快板)等,真正达到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境界。翁偶虹先生评价说“腔虽老而因裘则新”;“旱香瓜——另个味儿”。裘盛戎的唱无论是在字的四声调势走向处理上,还是“松、空、通”的发声方法和共鸣上,以及韵腔技巧上的“提、挑、弹、蹦、滑……”等都是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同时,他又是一个紧跟时代审美需求而变化的改革家,他从电影、话剧、曲艺、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以及鱼鸟花虫,飞禽走兽的形态中吸收养分。并且以生活为依据运用变化程序,准确的把握各种人物性格,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包括服装、盔头、脸谱、乐队等方面的改革,创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为一个艺术特色鲜明,风格独特新颖,剧目丰富,传人众多的艺术流派——“裘派”。

裘盛戎广收金派、郝派、侯派各派之长,又借鉴了老生、青衣唱腔,形成了铜锤、架子融为一体的新风格,最后创之为影响深远的裘派艺术。他打破了过去铜锤花脸的以“声”夺人的局面,提倡以柔衬刚,利用鼻、头腔共鸣,以声传情、寓情于声、声情并茂,人称“金嗓铜锤”。他把若干年来净角铜锤和架子、文与武两门界限打破,统兼二者,不但擅演铜锤的徐彦昭、包公,也能演架子的曹操、严嵩、刘谨,并能演武二花的张飞,他在《铡美案》中精彩的表演被誉为“活包公”。他为《赵氏孤儿》《除三害》《赤桑镇》等戏中开创的新腔,至今仍为戏迷所喜爱,并被广为传唱。

为了弥补身体矮小的不足,裘盛戎在唱念做表、脸谱、舞台调度上都下了很大功夫。他以唱念的气势、增加靴底的高度、蟒袍在肩部绣花、在台上尽量比同台演员趋前一步等方法,使所扮演角色在台上依然威风雄壮。

吴小如说:“裘派花脸不下数十,至今还没有一位能演得像裘盛戎本人那样声情并茂。”翁偶虹认为,“如果说金少山是一座高山,那裘盛戎则是一座更高的山,他取代了金少山,改变了金派30年统一天下的局面,雄踞净行之首,开了花脸一代新风。”

标签: 裘盛荣

更多文章

  • 林河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河

    林河(1927-2010),本名李鸣高,侗族,湖南通道人,1927年6月生;民盟成员、九三学社成员。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10月4日凌晨3时许在湖南长沙逝世。中文名:林河外文名:LinHe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通道出生日期:1927年

  • 于一凡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于一凡

    于一凡(1898.1.4—1965.3.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汉族,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47.2),军事统帅。中文名:于一凡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8.1.4逝世日期:1965.3.5职业:军事统帅字:辞修乳名:德馨

  • 杨朔模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朔模式

    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人。原名杨毓瑨,字莹叔,蓬莱城里人。当代著名作家。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革"开始后,扬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杨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於8月3日吞服安眠

  • 俞菊笙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俞菊笙

    俞菊笙(1839~1914),中国京剧演员,工武生。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因性格直爽,绰号“俞毛包”。幼年投张二奎门下,从杨二喜习武旦,后改武生。姓名:俞菊笙外文名:光耀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838年逝世日期:1914年职业:京剧武生主要成就:开创“俞派”风格形成勾脸武生的独特风格

  • 白云禅师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云禅师

    白云禅师(1915~2011),号梦殊,字宽一,原籍北京,寄籍湖南益阳。七岁出家,少年入志成学堂及天岳山沙弥园受教育,一九三五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中文系。二十一岁受比丘戒后,常行脚大江南北,以至塞外边远地区,遍参潜隐善德,并曾朝礼印度、尼泊尔等佛教圣地,当时行脚僧皆称其为“梦头陀”。一九四九年迁移台

  • 孙轶青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轶青

    孙轶青(1922—2009),山东乐陵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1922年3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1938年1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沧县县委书记、冀鲁边区地委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东光县县委书记、共青团清河地委书记。中文名:孙轶青别名:红霞寓公国籍:山东乐陵民族:汉

  • 张华山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华山

    张华山(1907-1940),福建省周墩(今周宁)县七步乡梧柏洋村人。1907年10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中文名:张华山外文名:Hua-ShanZhang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07逝世日期:1940性别:男1933年参加革命斗争,193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德(福安、宁德)县工农

  • 杨嘉瑞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嘉瑞

    杨嘉瑞(1904—1988),兴平县丰仪乡洛庄头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仅读过两年私塾,就辍学回家。中文名:杨嘉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兴平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88年5月6日职业:军官(将官)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成就: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少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04年,出生在陕西兴平

  • 沙莉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沙莉

    沙莉(1924年9月12日-2009年1月25日),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沙莉于2009年1月25日凌晨因病逝世,享年85岁。1924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的沙莉,解放后先后在上海长江电影公司、上海国泰影片公司和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1

  • 桂干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桂干生

    桂干生(1911—1945),河南省罗山县人,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桂店农民暴动,任赤卫队中队长。1934年8月任红31军93师274团政治委员时,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中指挥夜袭青龙观战斗,击溃敌人两个旅。1935年任红31军91师政治委员,参加长征,所部担任全军后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