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慎成皇后(1792年7月5-1833年6月16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第一任皇后,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之女。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七日(1792年)佟佳氏出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封为二阿哥绵宁继福晋。嘉庆十八年(1813年)生绵宁长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驾崩,绵宁继位,改名旻宁,为道光帝。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册立为皇后,追封皇长女为端悯固伦公主。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二十九日逝世,时年42岁。七月,道光帝上谥为孝慎皇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乙丑,葬入慕陵龙泉峪地宫。全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佟佳氏
别名:孝慎皇后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逝世日期: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二十九
职业:继福晋→皇后
主要成就:册立为皇后
册封为智亲王福晋
丈夫:道光帝
女儿:端悯固伦公主
父亲:世袭三等承恩公舒明阿
陵墓:慕陵(龙泉峪地宫)
旗籍:满洲镶黄旗
先祖: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
生平
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以及康熙帝后妃孝懿仁皇后和悫惠皇贵妃的族人。
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年),二阿哥绵宁感情很深的原配妻子孝穆成皇后刚去世,头七刚过,嘉庆帝便下达上谕,要为皇二子选继福晋,当年选中时年十七岁的佟佳氏为二阿哥继福晋,十一月十六日(1809.1.1)行初定礼,同年十二月十八日(1809.2.2)大婚礼。
嘉庆十八年癸酉七月初三日(1813.7.29)酉时,佟佳氏生绵宁长女。同年九月,绵宁被封为智亲王,佟佳氏则为智亲王福晋。
嘉庆二十四年已卯十月二十日(1819.12.7),佟佳氏所出之长女夭折,虚龄七岁。嘉庆帝下旨追封其为郡主。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帝驾崩,绵宁继位,改名旻宁,佟佳氏为皇后;同年九月,追封佟佳氏之女为“端悯固伦公主”。
道光元年(1821年)十月丁未,晋封其兄裕宽为一等承恩侯。
道光二年壬午十一月十六日(1822.12.28),行皇后册立礼,居住储秀宫。
道光三年癸未四月初七日(1823.5.17)储秀宫安挂彩子,初十日大阿哥娶福晋行成婚礼,是日禄喜带领内学五十人在储秀宫侍候戏,如喜和陆福寿则带领外学四十四人在箭亭侍候戏,大阿哥赏外学银五十两。同月十三日撤出云云。储秀宫是孝慎皇后的寝宫,安挂彩子的原因是其养子大阿哥成婚时要在储秀宫内开戏。同年四月十七日,乃为皇后千秋。同乐园承应《莲池应瑞》、《宝鉴大光明》、《寿益千春》、《百福骈臻》等戏。
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年)四月患病,道光帝奉皇太后两次亲临看视;同年四月二十九日,皇后佟佳氏逝世。从孝慎成皇后崩逝的当天开始,宣宗几乎每天都亲自到孝慎成皇后在澹怀堂的梓宫前奠酒。释服之后,启奠礼、大祭礼、满月、百日、奉移启奠等场合,宣宗也都亲自奠酒,大致亲奠有五六十次之多。此外,道光帝在佟佳氏死后传旨要求王以下有顶戴者,百日内均不得剃发,并且要停宴止乐一年。
《翁心存日记》记载,每逢元旦日,道光帝都会派恬嫔到孝慎皇后生前所居的储秀宫后殿拈香。出身旗人世家的孝慎成皇后,本身作风也是比较正派,被形容为“柔嘉维则,孝敬无违。此宫中府中所共知者”,推测其生前与性情温厚的富察氏关系较好。
道光十三年癸巳七月二十四日(1833.9.7),道光帝册谥佟佳氏为孝慎皇后。
道光十五年乙未十二月十一日(1836.1.28),与孝穆皇后钮祜禄氏一起葬入慕陵龙泉峪地宫。
咸丰五年乙卯二月二十四日(1855.4.10),总管内务府大臣恭送孝慎成皇后御容四轴、玻璃挂屏一件至景山寿皇殿尊藏。即为一轴御容半身像、三轴内容分别为观花、观莲、观竹的御容像,以及一件御容半身像挂屏。
经咸丰、同治、光绪三代加谥,孝慎皇后全谥为: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因皇二子绵宁(即道光帝)嫡福晋钮祜禄氏(即后来的孝穆成皇后)崩逝。在皇二子嫡福晋的“头七”刚过,嘉庆帝便下达上谕,要为皇二子选继福晋,虽然此时皇二子已有侧福晋富察氏(即后来的恬嫔),但嘉庆帝并未将这位侧福晋晋封为继福晋。最终,在当年之内便选出了舒明阿之女佟佳氏作为继福晋,并于当年年底举行了婚礼。这种原娶之妻去世还没多久便着手继娶事宜的情况,以当今的夫妻伦理来看十分不理解,但是在清代却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于“理所应当”,这也是古今的一个差异所在。孝慎成皇后娶进的时候,皇二子绵宁已经被秘密立储,在继娶福晋的选择上,都是尽可能的要找一位出身高贵,堪为皇后之人(孝慎成皇后出身镶黄旗满洲佟佳氏佟国纲一支,与孝穆成皇后出身的弘毅公额亦都家同属旗人世家中的世家)。
孝慎成皇后在道光帝登基后成为正宫皇后,居住在储秀宫,嘉庆帝丧期满后行册立礼。孝慎成皇后曾在嘉庆十八年为道光帝生下长女,嘉庆二十四年长女不幸夭折,道光帝十分怀念这位夭折的公主,不仅为早夭的女儿写下《悼女辞》,并且在登基后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并为其修建公主园寝,由此可见道光帝对他与孝慎成皇后唯一的女儿感情很深。
道光十二年下半旬,孝慎成皇后患病,病症是痰热,手足麻木。转到第二年的四月,病情突然加剧,数日之后便崩逝了。从各方面记录来看,道光帝与孝慎成皇后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孝慎成皇后崩逝之后,道光帝在上谕中说,孝慎成皇后“事朕二十六年,柔嘉维则,孝敬无违。此宫中府中所共知者。”从孝慎成皇后崩逝的当天开始,道光帝几乎每天都亲自到孝慎成皇后在澹怀堂的梓宫前奠酒,释服之后,启奠礼、大祭礼、满月、两月、百日、奉移启奠、二周年等场合,道光帝也都亲自奠酒,前前后后,大致亲奠有五六十次之多,这在清代帝后的情况中是极为少见的,这都凸显了宣宗与孝慎成皇后的密切关系。
在孝慎成皇后去世后,道光帝曾在道光十三年七月面向翰林院和詹事府官员最重要的考核“大考”中,以《落叶赋》为题目,悼念孝慎皇后。
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宣宗为皇子,嫡福晋薨,仁宗册后继嫡福晋。宣宗即位,立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谥曰孝慎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女一,殇。
嘉庆实录
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
乙丑。谕内阁,现应给二阿哥续指福晋。著交户部将京八旗满洲蒙古内外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之女,未经选过,逾岁及现年十五岁者查明,于二月十七日送赴圆明园选看。其有带往外任者,毋庸令其来京。至此次已经选过者,下届选看之年,毋庸再行豫备选看。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七日:
丁丑。以皇次子旻宁行初定礼。赐宴如仪。
戊寅。昨日二阿哥福晋行初定礼。所有例应与宴之大臣等,至已正二刻始行到齐,殊属怠惰,因循疲玩。本应交议,姑念非朝会大典,此次从宽免议。此后须各加警省,力勤戒怠,以副朕期望至意。该大臣等,或因趋朝奏事,或因带领引见,于退直后始往入宴,未免拘泥迟缓。嗣后凡遇吉礼筵宴,俱著定为辰初初刻。其例应与宴之大臣,如届期适有进内承直等事。即著知会扣除。毋庸久候。
嘉庆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己酉。以皇次子旻宁行成婚礼。赐宴如仪。
道光实录
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
谕内阁、朕钦奉皇太后懿旨。易称应地。吉宜协乎顺承。诗美伣天。祥用开乎文定。粤若观型所系。厥惟基化之由。宜举大仪。聿昭茂典。皇帝继妃佟佳氏。柔嘉维则。孝敬无违。久孚浣濯之风。教宣躬俭。克相肃雝之化。贤著嗣徽。应正中宫。以崇内治。其立为皇后。膺厥福祥。敬旃淑慎。钦此。朕祗遵慈命。立继妃佟佳氏为皇后。所有应行典礼。该部察例具奏。
道光元年五月
○丙寅。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二年五月
○庚寅。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二年八月
○丙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内阁、本年十一月十六日。册立皇后。应举行加皇太后徽号典礼。所有应行事宜。著各该衙门敬谨办理。
道光二年十月
○壬寅。谕内阁、图赖前由军功晋加子爵。康熙年间、追封一等承恩公。嗣于乾隆四十三年。改为三等承恩公。现在公爵。即系舒明阿承袭。本年十一月内举行册立皇后典礼。皇后之父舒明阿、应照恭阿拉之例。封为一等侯。惟舒明阿现已承袭公爵。此次应封侯爵。著该旗即将舒明阿之子。俱行带领引见。候朕简定一人。令其承袭。
道光二年十一月
○乙酉。以册立皇后。前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命皇长子奕纬、告祭奉先殿。
○丙戌。上御太和殿宣制。册立皇后。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行庆贺礼。
命大学士长龄为正使。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继妃佟佳氏为皇后。册文曰:朕惟教型家国。资豫顺以凝庥。位正宫庭。协坤元而配象。嗣徽音于渭涘。惟内修实王化所基。表礼法于河洲。斯中壸为人伦之本。宸枢既俪。宝简爰昭。咨尔佟佳氏、高胄延芬。名门毓粹。娴德容于图史。聿著冲和。谨矩度于圭璋。弥怀敬慎。昔居桂苑。鸡鸣交警于铜扉。今奉椒涂。鸿典允膺夫圭谷。兹钦承恭慈皇太后懿旨。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事璇闱。肃将袆服。恭俭以襄宗祀。柔嘉以赞朕躬。为天下母仪。共念仔肩之重作宫中良佐。无忘辅相之勤。懋锡彝章。长绥福祉。钦哉。
以册立皇后礼成。颁诏天下。诏曰朕惟穹仪垂象。资坤顺以承乾。羲曜宣光。纪月华之俪日。粤稽书陈妫汭。舜陛观型。诗美河洲。姬宗衍庆。用以敷播雎麟之化。焜煌翚翟之荣。聿焕前模。攸彰钜制。朕诞膺景运。寅绍丕基。御极之初。钦奉圣母恭慈皇太后懿旨。以继妃佟佳氏、瑶牒凝庥。璇闺备德。敬慎原于秉性。端庄著于禔躬。兰掖承欢。肃奉晨昏之职。椒闱佐治。虔襄宵旰之劳。俭勤示则于葛覃。和乐兴歌于樛木。蕃厘懋迓。壸范弥昭。允宜册立为皇后。朕方以永怀之肫切。未遑茂典之周咨。兹当履吉延祺。诹辰申命。念徽音之克嗣。载徵京室之祥。仰懿命之式颁。爰定中宫之位。恪循彝宪。详考崇规。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道光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册立继妃佟佳氏为皇后。龙章作绘。祗迎玺绶之尊。凤轸扬辉。洵协珩璜之度。既成嘉礼。特沛恩施。所有事宜。开列于后。一、亲王福晋以下。至奉恩将军妻室等俱加恩赐。一、民公侯伯以下。二品大臣以上命妇。加恩赐。一、从前恩诏后官员。有升职改任及加级改衔者。照其职衔给与封典。一、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妇人。年七十以上者。照例分别赏赉。一、各省有孤贫残疾无人养赡者。该地方官加意抚恤。毋令失所。一、除十恶及谋杀故杀不赦外。犯法妇人。尽与赦免。于戏。综内政于六宫。长绥祉福。表母仪于万国。共戴尊亲。合陬澨以胪愉。遍臣民而锡祜。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道光二年十二月
○乙巳。礼部恭进道光三年正月初二日皇太后筵宴礼节。得旨、皇后率内庭主位等。于座次、行二肃一跪一拜礼。
○颁给朝鲜国、册立皇后诏书。赏该国王缎匹如例。
道光三年三月
○辛巳。上奉皇太后回銮。还圆明园。幸同乐园。进膳。
○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三年五月
○己酉。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进内行礼。停止筵宴。
道光三年十二月
○礼部奏道光四年元旦礼节。得旨、照例行礼。奉皇太后懿旨。停止筵宴。福晋命妇诣皇后前行礼之处。著停止。
道光四年三月
○己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四年五月
○己卯。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五年三月
○癸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五年五月
○癸卯。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六年三月
○癸巳。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六年五月
○戊戌。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七年三月
○辛巳。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七年五月
○壬辰。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八年三月
○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八年五月
○乙卯。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九年三月
○丁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九年五月
○庚戌。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十年三月
○癸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十年五月
○癸酉。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十一年三月
○丁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十一年五月
○戊辰。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道光十二年三月
○丁巳。祭先蚕之神。皇后亲诣行礼。
道光十二年五月
○癸亥。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福晋命妇进内行礼。
道光十三年四月
○辛酉。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临视皇后疾。侍送皇太后还绮春园。
○甲子。皇太后临视皇后疾。上跪迎于天地一家春宫门外。侍送皇太后还绮春园。
○己已。申刻。皇后崩。上临视悲痛。差总管张扣赴绮春园请皇太后安。奏闻。酉刻。至澹怀堂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谕内阁、本日申刻。皇后薨逝。回思嘉庆十三年二月。奉皇考仁宗睿皇帝恩命。作配朕躬。嘉庆二十五年。奉圣母皇太后懿旨。立为皇后。正位中宫。事朕二十六年。柔嘉维则。孝敬无违。此宫中府中所共知者。今抱沉疴。竟成长逝。失此内佐。痛何忍言。著派惇亲王绵恺、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礼部侍郎文庆、工部侍郎裕诚、总理丧仪。其余典礼。著各该衙门察例办理。
○庚午。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辰刻。至澹怀堂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午刻。皇太后临奠。上跪迎于澹怀堂外。侍送皇太后还绮春园。
道光十三年五月
辛未朔。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至澹怀堂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至丙子皆如之。
○谕内阁、各部院等衙门。政事殷繁。遇有应奏事件。若因在素服不办事期内。势必积压。著部院等衙门,于一切应奏事件。仍随时呈递。毋稍稽迟。至引见各官员。著于五月二十六日后。各衙门照例带领引见。
○又谕、理藩院转奏、御前行走喀喇沁扎萨克贝子玛哈巴拉、率伊子三等塔布囊多尔济喇布坦、呈请穿孝等因请旨一摺。玛哈巴拉、闻大行皇后薨逝。率子呈请穿孝。系伊诚悃。殊属可嘉。惟伊病甫愈。而现届夏令。天气炎热。若令伊久居京师。于伊身驱未便。玛哈巴拉、著毋庸穿孝,即率伊子回原游牧,安心调理,用示朕体恤蒙古臣仆至意。
○又谕、昨贝子玛哈巴拉、来京谢恩。适遇大行皇后薨逝。呈请穿孝。朕未允所请。兹念各蒙古王公。闻大行皇后薨逝。未免纷纷入都请安,并叩谒大行皇后梓宫。惟该王公等。均素居游牧。现届夏令炎热,讵能耐受。至驻京呼图克图等。或告假回牧。或出口避暑。今欲冒暑进京。于伊等殊多未便。著理藩院通谕各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及呼图克图等、均著毋庸来京。用示朕曲加体恤之至意。
○丙子。谕内阁、皇后佟佳氏德毓勋门。教成世族。伣天作配。廿六年壸政聿修。应地承庥。十三载坤仪懋著。逮事皇考。克尽孝思。上奉圣慈。深蒙垂爱。佐忧勤而襄内治。允洽椒庭。极愉婉而得欢心。钦承萱殿。表珩璜之度。淑慎其仪。协图史之规柔嘉维则。仁风逮下。庆衍螽斯。厚德禔躬。祥徵麟趾。礼修茧馆。总九御以垂型化洽睢洲。统六宫而敷教。克相肃雝之雅。久孚浣濯之风。综地道妻道以攸宜。为宫中府中所共式。兹于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崩逝。眷惟内佐久藉赞襄。追溯懿规。良深痛悼。宜加媺谥。昭茂典于袆衣。特著徽音。播遗芳于宫史。著内阁翰林院拟奏。应行典礼。该部详察议奏。
○丁丑。大行皇后梓宫前行殷奠礼。上至澹怀堂奠酒。
○谕内阁、理藩院奏、大行皇后大事。照例请旨派员颁给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诏书。令其唪经一摺。著照上届办理。即派道庆、倭什讷前往。其司员二员、领催二名、著理藩院出派。喇嘛等著毋庸派往。所有颁给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诏书。及所领赏物件。著各该处办理。所赏银两。准其在于藏库动支。
○戊寅。上至澹怀堂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至庚辰皆如之。
○谕内阁、喀尔喀蒙古亲王车登巴咱尔闻大行皇后薨逝。驰赴京师在理藩院具呈。恳请照例穿孝等语。系伊诚悃。著照所请、准其穿孝。惟念车登巴咱尔年岁尚幼。且每届夏令。均在该苏噜克地方住惯。伊脱孝后。著仍回苏噜克地方。用示朕体恤之至意。
○辛巳。大行皇后梓宫前行初祭礼。上至澹怀堂奠酒。释服。
○壬午。辰刻。大行皇后梓宫前行启奠礼。上至澹怀堂奠酒。酉刻。皇太后临奠。上跪迎于茜园。侍送皇太后还绮春园。复至澹怀堂奠酒。
○谕内阁、此次王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均著百日后薙发。期年内停止宴会音乐。军民人等。均著一月后薙发。百日内停止宴会音乐。
○癸未。上至澹怀堂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奉移大行皇后梓宫于观德殿。
○丁亥。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戊子。谕内阁、前经降旨、王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均著百日薙发。期年内停止宴会音乐。军民人等均著一月后薙发。百日内停止宴会音乐。本日惇亲王绵恺、文庆、来园奏事。朕俱召见。据惇亲王绵恺面陈、与禧恩等共商军民人等薙发停止宴会之处。于义未协。引用百姓如让考妣。四海遏密入八音之说。惇亲王等既有此语。自应再议。皇后丧议。乾隆十三年皇祖妣孝贤纯皇后大事。固不敢逾。嘉庆二年皇妣孝淑睿皇后大事。尤不敢过。著再交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礼部详查例案。悉心妥议具奏。
○又谕、现在大行皇后薨逝。明年正月。未逾一周。所有明年应行年班之伊犁四班土尔扈特闲散二等台吉喇特纳巴咱尔等、三班青海扎萨克多罗郡王达锡旺扎勒等、均著停止来京。作为后年年班。前来陛见。
○乙未。大行皇后梓宫前行大祭礼。上至观德殿奠酒。
○己亥。大行皇后满月致祭。上至观德殿奠酒。
道光十三年六月
○己酉。谕内阁、理藩院奏、明年轮应年班之内外扎萨克、蒙古王公、台吉、塔台囊、回子伯克等、可否豫行咨调前来。叩贺年节一摺。孝慎皇后大故。明年正月尚未逾周。所有御前行走之蒙古王公。及应行年班之内在扎萨克。乾清门行走之蒙古王公并内廷行走之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回子伯克等。俱著停止来京。
○戊辰。大行皇后二满月致祭。上至观德殿奠酒。
道光十三年七月
○辛未。又谕、本年八月初十日。著停止行礼筵宴。王公百官、俱著穿蟒袍补服一日。
○辛卯。以册谥大行皇后。遣官告祭太庙后殿,奉先殿。
○壬辰。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还宫。
命肃亲王敬敏为正使。顺承郡王春山为副使。赍册宝诣观德殿册谥大行皇后。册文曰。德合坤元。万国仰璇闺之化。治襄泰运。千秋增彤管之辉。缅懿行之堪徵。永怀兰寝。播徽称而允著。式焕芝函。礼典攸崇。褒扬莫罄。惟皇后祥钟勋阀。庆衍名宗。性秉温恭。动表珩璜之度。体含纯粹。静谐琴瑟之声。十三载位正中宫。佐旰宵而布泽。廿六年政修内治。宜褕翟以垂型。每殷定省问安。欢承萱殿。尤谨齐明率训。亲事桑坛。达诚悃以荐馨香。礼克修夫蘩沚。扬颂声而周嫔御。仁益洽乎椒涂。载稽壹惠之文。宏宣凤綍。爰综平生之媺。茂晋鸿名。孝行克谐。笃至情之爱敬。慎修罔懈。彰素志之俭勤。声实胥符。彝章肃具。兹以册宝谥曰孝慎皇后。于戏。信今传后。四教克协舆情。蕴美含章。两言可赅众善。炳丹责于勿替。共溯芳规。垂竹帛于无穷。弥昭令闻祇承宠渥。默鉴哀荣。
以册谥孝慎皇后礼成。颁诏天下。诏曰。朕维坤极含章。典册纪观型之媺。泰符乘运。宫闱资佐治之猷。修内职于椒庭。永贻淑誉。表徽音于兰掖。懋举隆仪。皇后佟佳氏德备璇闺。庆钟瑶牒。月华阐曜。袆褕毓瑞于勋门。云简流辉。图史徵型于世族。当伣天而作配。早叶安贞。迨应地以承庥。弥昭柔顺。逮事皇考仁宗睿皇帝。恪恭尽礼。诚敬摅忱。珩佩雍容。每肃问安之节。苹蘩馨洁。时殷追远之思。上奉圣母恭慈康豫安成皇太后。善体欢心。深蒙慈爱。萱帏衍庆。职益谨于晨昏。芝殿延和。容倍彰夫愉婉。阅廿六年之久。内教克襄。溯十三载以来。母仪懋著。统宫庭而示俭。翟衣存浣葛之风。总嫔御以规勤。茧馆及条桑之月。仁恩逮下。化启螽麟。厚德禔躬。祥徵瓜瓞。聿协黄裳之吉。备扬彤管之芬。综地道妻道以攸宜。为宫中府中所共式。今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崩逝。眷惟懿范。洵符孝德之无愆。缅厥芳猷。悉本慎修之罔懈。夫议谥特隆其典。原非朕意所能私。而考行克称其名。实属群情所允惬。爰咨礼职。详考彝章。祗告太庙。以本年七月二十四日。册谥为孝慎皇后。于戏。播遗徽于万国。丕著嘉称。垂令闻于千秋。亶昭奕禩。颁示天下。咸使闻知。
○甲午。又谕、著于八月初三日起。王公百官。俱穿石青褂挂朝珠。
○丁酉。孝慎皇后三满月致祭。遣官行礼。
道光十三年八月
○辛丑。孝慎皇后百日大祭。上至观德殿奠酒。
道光十三年九月
○己巳。以奉移孝慎皇后梓宫于田村。行启奠礼。上至观德殿奠酒。
○还宫。○申刻、复至观德殿奠酒。
○庚午。孝慎皇后梓宫奉移田村。上至观德殿奠酒目送。
○壬申。上至田村孝慎皇后梓宫前奠酒。
○丁亥。谕内阁、八旗官员人等、前因孝慎皇后梓宫暂安观德殿。或不致举行嫁娶。今既奉移田村暂安。其有未经嫁娶者。著照常举行。
○又谕、本年十月、武传、胪升殿。著照例作乐。至大祀亲诣行礼之日。还宫时所有导迎乐。著设而不作。自明年元旦后。照常作乐。
道光十三年十月
○甲子。谕内阁、孝慎皇后升祔典礼。著豫期于明年在暂安处举行。
道光十三年十二月
○壬寅。谕内阁、孝慎皇后神牌。著于道光十五年春间敬制。俟奉安后、再行升祔典礼。
道光十四年三月
○癸酉。下启銮。恭谒西陵。○至田村孝慎皇后殡宫奠酒。
道光十四年四月
○甲子。孝慎皇后初周年忌辰。上至田村殡宫奠酒。
道光十四年五月
○丁卯。朝鲜国王李玜、遣使恭进册谥孝慎皇后贺表。并贡方物。命留抵下次正贡。
○辛巳。上至田村孝慎皇后殡宫前奠酒。
道光十四年八月
○辛酉。孝慎皇后殡宫月祭。上亲临奠酒。
道光十五年三月
○上至田村孝慎皇后殡宫奠酒。
道光十五年四月
○戊午。孝慎皇后再周年忌辰。上至田村殡宫奠酒。
道光十五年六月
○庚戌。谕内阁、奎照奏、遵旨敬拟龙泉峪添设弁兵一摺。本年九月内。举行孝穆皇后梓宫、孝慎皇后梓宫、奉安典礼。所有应添守护弁兵。自应豫为筹备。著照所请、准其添设千总一员。把总一员。经制外委二员。额外外委四员。马兵四十名。守兵一百名。分隶左右两营。按照管辖地面。分布巡防。所添弁并各缺。即在镇属各营弁兵内选拔。下余粮缺。另行招募补额。所需官署兵房。岁支俸饷。俱著照左右两营弁兵之例。一体建造支给。该部知道。
道光十五年闰六月
○丁卯。上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内阁、国家设立钦天监。掌测候推步之政令。及凡占验选择之事。遇有应行典礼。先期诹吉。向俱恪遵钦定协纪辨方书。考其宜忌。敬谨选择。奏明办理。本年举行孝穆皇后、孝慎皇后、梓宫奉安典礼。由多癸监择吉奏吻。经敬徵等于九月内选择二十一、二十八、两日。开列请旨。朕因二十八日。系属平日。是以取用二十一日。举行奉安典礼。朕于几暇。偶阅钦定纪辨方书。将是日干支。合其宜忌。殊觉未协。当将是书发交军机大臣。会同敬徵循其义例。详细推求。有无妨碍。旋经军机大臣及敬徵将忌用各条。于书内夹签进呈。朕覆加披学。是日举行奉安典礼。实不相宜。敬徵经朕叠加任使。擢至尚书。管理钦天监事务有年。于诹日宜忌。素为熟谙。宜如何慎重拣选。此次所择奉安日期。纰缪至此。如知其不宜。勉强凑合。则居心直不可问。如于是日忌用之处。并不遵照协纪辨方。敬谨详查选择。反稽诸不经外传。此系何等重大之事。乃如此漫不经心。将就草率。莫此为甚。且经朕指出。责令会同详查。敬徵亦知其忌用。并不具摺请罪。丧心病狂种种荒谬。实属辜恩溺职。敬徵著革去尚书都统一切差使。拔去花翎。赏给三品顶带。仍留内务府大臣。其内务府应管事务。准其照常管理。并仍著管理钦天监事务。以观后效。其随同具奏之钦天监堂官。著查取职名。交部严加议处。所有奉安日期。著军机大臣会同礼部钦天监敬谨选择,另行具奏。
○己卯。谕内阁、朕于八月二十八日启銮。恭谒西陵。礼毕俟孝穆皇后、孝慎皇后、安奉飨殿礼成致祭后。于九月初七日旋跸圆明园。所有应行典礼。著各该衙门敬谨豫备。
○又谕、本年应行孝穆皇后梓宫、孝慎皇后梓宫、奉安典礼。著于八月二十。奉移孝穆皇后梓宫。八月二十八日。奉移孝慎皇后梓宫。于九月初三日。同至龙泉峪飨殿。所有奉安典礼。著改于十二月十一日举行。其一切应行事宜。暨经过桥梁道路。著各该衙门敬谨豫备。毋得迟误。
道光十五年八月
○癸未。以孝慎皇后梓宫奉移龙泉峪陵寝。前期行祖奠礼。并豫行月祭礼。上至田村殡宫奠酒。
○甲申。上启銮。恭谒西陵。并临视孝穆皇后梓宫。孝慎皇后梓宫。奉移龙泉峪。
道光十五年九月
○庚寅。孝穆皇后梓宫孝慎皇后梓宫前、行飨奠礼。上亲临奠酒。皇子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行礼。
道光十五年十一月
○戊戌。谕内阁、孝慎皇后神牌。著派礼部侍郎色克精额、工部侍郎裕诚、带同中书翰林官各一员。于本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恭诣供奉处。敬谨书写。并著大学士文孚、阮元、届时上香行礼。敬视书写埽青。
○己巳。上临端顺固伦公主殡所酹酒。
○谕内阁、本年十二月十一日。孝穆皇后孝慎皇后梓宫奉安地宫,所有应行迁奠及大飨等礼。著派载铨承祭。恭捧册宝。著派恩铭、文庆、禧恩、敬徵。宣读祭文。即著该处读祝官敬谨宣读。其随入地宫。即著恭理王大臣惇亲王绵恺、恩铭、何淩汉、禧恩、文庆、裕诚、敬徵、敬视奉安。毋庸另行添派。
道光十五年十二月
○己巳。上以孝慎皇后升祔奉先殿。亲诣祭告。遣成郡王载锐、诣孝穆皇后案前拈香。
道光帝御制悼诗
道光十三年:《大行皇后挽诗》
潜邸十三载,中宫复十三。
一朝悲逝水,永诀痛何堪。
其奈哀风起,空余泪眼含。
袆褕尘竟掩,继配又虚谈。
《七夕感赋》
谁知星汉离同合,祗是人间离别多。
凤阁云空情不尽,仙轺莫返恸如何。
愁云叠叠悲南浦,细雨潇潇想玉梭。
惟有临风两行泪,都成幻海去来波。
《七月二十四日行册谥礼有感》
册立中宫不数年,何来此举几筵前。
一生俭慎堪追怆,和泪三浇寸虑煎。
旦夕相依情义笃,昔年忧乐与吾同。
方荣连理惊摧折,偕老风光痛已空。
《百日临奠感赋》
十旬弗返终无返,望断当年伉俪心。
月下花前欢语夕,祗余风木助悲吟。
须知合乃离之囮,廿六年光似掷梭。
更有深情同怅恨,石畲未见玉瑳瑳。
道光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孝慎皇后周年忌日亲临殡殿奠酒述悲》
夏至春徂倏一年,平生恩爱等云烟。
无端弃我我何忍,殡殿亲临寸虑煎。
庭轩依旧夜悠悠,独不见君泪暗流。
去岁床头犹执手,今年此日恨无由。
幼儿幼女若亲生,对此令人更怆情。
只道长兹供色笑,空劳抚育想心萦。
家庭成员
高祖父:夸岱,佟国纲第三子。
曾祖父:纳穆图,夸岱独子。
祖父:嗣存,纳穆图承继子
父亲:舒明阿,佟佳氏。嗣存承继子。世袭三等承恩公。康熙朝一等公佟图赖六世孙。
姐妹:镇国公奕梁嫡福晋、宗室奕经嫡福晋
兄弟:裕诚,舒明阿长子,袭三等公爵位,仕至大学士。裕宽,舒明阿次子,袭一等公。裕祥,舒明阿第三子,任三等侍卫。
丈夫: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
女儿:端悯固伦公主
侄女:端恪皇贵妃,裕祥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