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秋里

秋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84 更新时间:2024/1/10 22:26:08

秋里(1926.11--2008.5.11),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协社委会副主任、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合唱协会指挥委员会主任、中央乐团任指挥。担任指挥的曲目有《白女》、《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二十多部。合唱有《黄河大合唱》、《红军根据地大合唱》等。已面世的著作有《合唱指挥知识》《合唱与指挥》等音乐论多篇,并主编《合唱指挥基础》,是中国较有影响的合唱指挥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秋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莱州市

出生日期:1926年10月11日

逝世日期:2008年5月11日

职业:合唱指挥家

主要成就:《狼牙山五壮士》中担任音乐指挥

代表作品:《合唱指挥知识》《合唱与指挥》《合唱指挥基础》

人物生平

秋里,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协社委会副主任、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合唱协会指挥委员会主任、中央乐团常任指挥。1926年10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6岁时随家人迁居哈尔滨,在道外南马路小学上学。1946年在东北文工团首演的歌剧《白毛女》中担任指挥,从此开始指挥艺术生涯。以后,秋里在《上甘岭》、《渡江侦察记》、《风暴》、《东进序曲》、《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狼牙山五壮士》、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二十多部电影里担任音乐指挥。秋里曾分别于上个世纪1962年、1979年和1990年三次来哈参加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担任指挥。指挥合唱有《黄河大合唱》、《红军根据地大合唱》等,著有《合唱指挥知识》、《合唱与指挥》及音乐论文多篇,并主编《合唱指挥基础》,是中国较有影响的合唱指挥家。

2008年5月11日早上8点,秋里因突发肺部感染医治无效在京去世,享年82岁。

自我介绍

我叫秋里,小得时候我就喜欢音乐,大概是十二三岁的时候,我最喜欢手风琴,后来到了十七岁的时候,又遇到一个老师,是一个德国人,我又和他去学声乐。我是在东北参加革命的,我是54年带东北歌舞团到德国、欧洲去演出,回来以后到北京汇报,北京说:这个团还不错,就把我们扣下了,因为我搞指挥,原来在中央歌舞团,后来分家以后叫中央乐团,一直干到今天,已经四十多年了。搞这个合唱艺术我不是单搞,这离不开群众,我一个最大的喜爱,就是发动群众,不光是在北京,原来在东北,我都是组织各种各样的合唱团。

秋里到北京以后我也是发动群众,我有办法:第一,我是宣传领导,然后发动群众,再给他们搞几个试点。慢慢的觉得大家的艺术修养提高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后来我就组织指挥班,培养小指挥,指挥其实没有什么难的,就是要学会如去处理作品、表现作品、分析作品,它的各种手势,刚柔弹跳,起伏强弱,十二种手段我都学了,学了以后我就慢慢在实践中去运用,运用当中慢慢升华提高,所以我这一辈子搞了一百多个业团,专业团我就是一个中央乐团,在社会上文化部“老艺术家合唱团”是我发起的,这些老艺术家都是从延安来的,那劲头足着呢,还有就是“教师合唱团”,北京各个区的老师经过考试来了,水平比较高。我搞了一个叫“春之声合唱团”,每个礼拜都要排练一次,识谱能力很高,基本上拿起来就唱,唱了合唱以后,他们感觉到境界高了,自己觉得收获很大。我觉得唱歌在整体的和声里面,就觉得是一种幸福感,他们可以说到了一种专业水平。搞了这么多年,收获最大的是这个队伍的素质整个提高了。我这一辈子搞了一百多个业余合唱团,他们自己都觉得唱歌以后,精神境界高了,所以他们不用说,到排练那天准时到达,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音乐的凝聚力,特别是搞了4届合唱节以后,大家互相观摩、互相提高,取长补短,蓬勃发展,你不让他也不行了。有的时候,我一个晚上指挥一套音乐会,两个多钟头下来以后感觉非常幸福。我搞了一辈子的合唱艺术就是希望我们国家的水平能够提高。

回忆

在哈尔滨长大的秋里从1945年开始了指挥生涯。从部队到地方,从地方到中央,多年来他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有众多音乐组织头衔的秋里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这位老人担任着两个团的指挥,由60人组成的文化部老艺术家合唱团和由中年人组成的“春之声”合唱团。作为国家一级指挥,秋里希望中国的指挥队伍能蓬勃发展。

秋里说自己最初的指挥是紧的。“音准、节奏、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很讲究。国外来了指挥家就要跟人家学”,从小音乐基础并不深厚的秋里更多的时间处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状态,“这么多年都在跟别人学,学别人的优点,慢慢地成熟”。当处理作品、分析作品、表现作品都达到顶峰时,秋里说自己已老了。

军人出身的秋里对1950年开始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有着很深的记忆。他说自己共去过朝鲜3次,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之初是自己第一次到朝鲜。“作为访问我们是坐车子过江的,但很多志愿军战士是涉水过江的。那时天气很,战士们趟着没有冻实的冰过江,有的最后腿与棉裤棉衣冻在一起,腿都没了”,回忆起往事老人陷入了沉思,他顿了顿说“我们当时都被感动得掉了泪”。

希望国家能培养指挥队伍是74岁的秋里唯一的愿望。“因为培养了一个指挥就等于培养了一支队伍。如果一只队伍没有好的指挥,那这只队伍就永远提不高”。

离休在家的秋里的一个工作是写书。他说:“我写书主要是写教训,教导后人不要走弯路。希望一代比一代好,希望后来人比我们好。”

热忱人生

当记者来到秋里位于和平里北街的住处时,有点诧异。这样一个著名的艺术家,还住在几十年前的老房子里,墙壁已经黄到看不出原来的颜色,陈旧的书柜里塞满了各种书籍,家里的角落里也堆放着很多边角已经泛黄的书籍。只在书橱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小小的奖杯。如果不是贝多芬的半身小雕像,你根本无法把这里与一个音乐家联系在一起。

自从秋里逝世的消息在网上公布后,秋里家的电话就一直很忙。秋里的儿子鲁雁说:“今早6点开始家里的电话不断。手机上全都是父亲的朋友、学生发来的短信。很多人责怪我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他们。父亲一生随和热情结交的朋友太多了,我哪通知得过来呀。”

在儿子和家里的阿姨眼里秋里是个无私奉献心眼特别好的人,“这两天有很多我都不认识的人来家里祭拜。他们告诉我,只要父亲能做到的事情他从来不推辞。哪怕是帮别人找一个电话号码都会自己查上好半天。”王鲁雁说。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冯智从网上看到了秋里逝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其家。进门后径直走到先生的遗像前磕了三个头。起身时已经满脸泪水。他说:“那时候我手里有个作品,想找专业的音乐人帮我指导一下。在朋友的介绍下联系到了秋里老师。在我心目中音乐大腕都特别不好接触。可是秋里老师却让我到他家里来做客。进门把我让在沙发上坐,自己却搬个小板凳坐对面。当时我特别感动。”

秋里1945年参加了哈西文工团,后合编为七师文工大队。儿子王鲁雁说,父亲曾两次到过朝鲜战争前线慰问演出。“听父亲的朋友讲,那时候去前线非常危险。一次,父亲乘坐的吉普车遭遇敌人飞机俯冲扫射,车上5人,3人死亡,司机腿部受伤,只有父亲命大。之后他仍坚持到前线去演出。”

秋里家住和平里北街,可是他出门基本都是骑自行车。王鲁雁回忆说:“父亲以前身体很好。70多岁时,他在工人文化宫给人家担任合唱指导,时常给人家上课。不管春秋冬夏,都骑着他那辆30年前买的28永久自行车来去。他的学生告诉我,有时下课后,他还会跟年轻的学生在长安街上比赛看谁骑得更快。”

2003年,秋里举办了“峥嵘之光——秋里指挥艺术50周年音乐会”。这成为他舞台艺术的最后一次亮相。虽然演出少了,可是秋里的社会活动一点都没有少。他是个没有架子的人,很多社会业余合唱团体邀请他指导,他都会欣然答应。“2007年7月4日凌晨,父亲因为连着工作13个小时累得引发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此后我就不让他再出去参加活动了,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也非常不好。”王鲁雁回忆说。

家里负责照顾秋里的阿姨说:“行动不便的秋里先生最喜欢看音乐频道的各种音乐会。每次看的时候,他还在旁边点评谁水平不好,谁指挥得不错。”

指挥事业

指挥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作品的处理表现。哪个地方应形成高潮,哪个地方应形成低谷,指挥都应非常清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群众歌曲,如果从头到尾只知道高声唱,那就成了唱者累,听者平。而用艺术手段就不一样了”,谈起艺术技巧,秋里的脸上充满了丰富的表情,

第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工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身的重复就是力量,这句要树立起共产党的高大形象。指挥前半句完了时不能轻,要把歌曲的高潮推上去;

第二句‘共产党勤劳为民族,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要很亲切的,要有发自肺腑的声音;

第三句‘她坚持抗战8年多她改善了人民生活’,这句要充满真情。最后一句要抒情,而且不能换气”,讲完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秋里迅速又恢复了老人常有的平和。

标签: 秋里

更多文章

  • 亚马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亚马

    亚马(1919~1999)原名李汝山。山西平定县下盘石村人。民国24年(1935)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亚马别名:李汝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平定县下盘石村出生日期:1919逝世日期:1999职业:共产党员毕业院校:太原国民师范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代表作品:《愠家庄》、《千古恨》、《交城山

  • 曾宪池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宪池

    曾宪池,中国著名开国少将,金寨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虽体弱多病,仍于1969年底被强迫“疏散”到河南新乡等地流落8年。1977年回北京,并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88年12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中文名:曾宪池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

  • 丁荣昌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丁荣昌

    丁荣昌,新中国开国少将。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白晋战役、渡江作战和阳江、钦州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

  • 桂绍彬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桂绍彬

    桂绍彬(1916年1月26日—2014年1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31年参加红四方面军,历任独立第15团营部书记,红25军第73师第218团营部书记,第271团政治处秘书长,红31军第91师政治部秘书长等,并参加长征。抗战中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司令部政治指导员,第

  • 张笃伦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笃伦

    张笃伦(1894—1958),号伯常,湖北安陆县三陂港人。自幼入塾就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考入湖北陆军小学。1909年(宣统元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加入共进会。2年后被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入伍生队。辛亥武昌首义时,由保定南归路经上海,被沪军都督陈其美委充上海警卫军司令官。10月29日,

  • 张大昌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大昌

    张大昌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家中藏书万卷,上起轩岐仲景,下至宋清,诸家医籍无所不有。先生自幼天资敏悟,好学深思,家藏诸书无不遍览。尤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古经方背诵纯熟,运用自如。先生临床四十余年,应用仲景、弘景之方,得心应手,疗效卓著。对疑难杂症,如再障、乳腺癌、胃脘

  • 王英超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英超

    简介:王英超(1910—1979)原名王毓,字保泰,祖籍山东省文登县,著名抗日英雄。早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成立巴彦民众抗日义勇队,最早的抗日义勇军领袖之一;1932年春,与赵尚志、张甲洲等人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独立师(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并打响了中共抗日武装第一枪;曾在日伪警察署内击毙

  • 董昕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昕

    董昕,1916年生,河北唐山人。原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文名:董昕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唐山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94年2月6日职业:官员董昕,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李子超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子超

    李子超,男,1920年生,山东省沂南县苏村镇西李家庄人,193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第五、六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2年4月6日年逝世。中文名:李子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沂南县苏村镇西李家庄出生日期:1920年逝世日期:2002年4月6

  • 李佩林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佩林

    李佩林,男,1956年3月出生,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75年10月参加工作,1982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天津海关党组书记、关长,一级关务监督。中文名:李佩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津市出生日期:1956年3月逝世日期:2015年职业:天津海关党组书记、关长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