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吕黎平

吕黎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3/12/30 12:37:40

吕黎平(1917—2001)原名吕继熙,出生于1917年,兴国县高兴镇人。曾担任过兴国县少年先锋队总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空军军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于2001年因病逝世,享年84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吕黎平

外文名:吕继熙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西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2001年

职业:军人

代表作品:《星光照西陲》、《通天之路》

人物简介

吕黎平(1917.1~2001.1.22),男,原名吕继熙,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镇樟坑村人。因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半私塾。13岁在县城“吉和祥”百货铺当学徒时接受进步思想。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革命活动,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高兴圩战斗中,吕黎平带领高兴区少先队支援红军作战,表现机智勇敢。不到半年便当上了兴国县少先队总队长、少共兴国县委委员。1933年5月,任中央红军总部第一局作战参谋,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1935年4月下旬红军进入云南境内时,苦于只有大比例地图,不知金沙江渡口在何处。28日,吕黎平和侦察队长陈育才率领小分队,在曲靖公路上截获一辆从昆明开往贵阳的汽车,车上恰好有龙云送给薛岳的十万分之一地图和治伤的白药。这次意外的收获,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首长的表扬和很高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战绩比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还要重要……”为红军抢渡金沙江找到了捷径和渡口。吕黎平后来写了《巧获地图定决策》打油诗:“曲靖公路上,巧获两件宝。地图辨方向,白药治伤员。渡江走捷径,龙云有‘功劳’。西去崎岖道,汽车不要了。”1935年7月,吕黎平任红军前敌指挥部作战科副科长。9月9日,张国焘背着党中央发电报给陈昌浩,企图分裂党和红军。吕黎平到机要科看电报,与机要组长陈茂生共同译出这份密电后,感到事关重大,立即把密电送给叶剑英参谋长,叶剑英马上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紧急会商对策,单独率军北上,以脱离险境。当晚,叶剑英从吕黎平手里取走了从包座战斗中缴获的唯一一份甘肃省十万分之一地图。因情况紧急,叶剑英来不及通知吕黎平等随党中央北上。吕黎平只好随红四方面军南下,次年再北上,三过雪山草地。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特殊贡献,功不可没。地图没有了,陈昌浩对吕黎平产生了怀疑,把他调离作战科改任西路军总指挥部情报科科长。吕黎平便随西路军西进,西路军失败后,逃入新疆。1937年11月,吕黎平受中央委派,入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任飞行班长、支部书记。成为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1942年7月,盛世才撕掉亲共假面具,将吕黎平等打入监狱达三年又九个月之久。1946年6月,吕黎平在党中央营救下回到延安,旋即被派往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任飞行教员队队长、训练处处长,沈阳航管处处长,南京空军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1949年7月,党中央决定组建空军,吕黎平曾是中央代表团成员,赴莫斯科与苏联谈判援助中国建立空军事宜。并受命拟订组建空军方案供谈判用,得到毛泽东、周恩来表扬。回国后,紧张地投入组建空军工作。同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吕黎平先后出任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校长,丹东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作战指挥员,北京空军指挥员训练班主任。担任空军高级航空学校校长达十年之久。他带领全校人员勤奋工作,严格训练,满足了组建航空兵部队的需要。1959年4月,吕黎平出任空军第一军军长。他带领部队到闽、粤前线进行轮战锻炼,按条令条例组织部队正规训练。1962年3月,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文化大革命”吕黎平蒙冤受到残酷迫害。1978年10月恢复原职。1983年5月任正兵团职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22日19时30分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著作有《星光照西陲》、《青春的步履》、《通天之路》、《红军总部的峥嵘岁月》等。

人的一生中,对其立志的信念和投身的事业总有一些难以忘怀的往事,而这些往事又通常发生在重要时刻。当时,看似平凡,实则产生深远影响,有的甚至载入史册。吕黎平将军就有这样的事迹。

人物生平

沈阳军区空军原顾问(正兵团职待遇)。吕黎平同志系江西省兴国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干事、秘书、参谋、副科长、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与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作了坚决斗争,并在斗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受中央委派入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成为我党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1942年9月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在党中央的营救下回到延安,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飞行教员队队长、处长、南京军管会空军部部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航空学校校长、丹东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作战指挥员、北京空军指挥员训练班主任、北京高级航空学校校长、福州空军指挥所值班指挥员、军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吕黎平同志,因病于2001年1月22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

人物经历

任兴国县少年先锋队总队长,中央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机要秘书,红军总部一局参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一局作战科副科长,西路军总指挥部情报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5年9月9日,吕黎平机智地将张国焘企图危害党中央的密电亲自送交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并提供当时我军惟一的甘肃省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使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率红一方面军安全脱离险境,胜利北上甘肃、陕西。为党为红军顺利渡过危急关头,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受中央委派入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以优良成绩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训练,成为我军第一代飞行员。1942年9月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入狱,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46年在党中央的营救下回到延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教员队队长,南京航空器材接收处处长,南京军管会空军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三大战役。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校长,北京空军中级指挥员训练班班主任,空军高级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军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7年3月离休后,著有《星光照西陲》、《通天之路》等书,在史料集册中刊载了十余篇专题文章,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1年1月22日在沈阳逝世。

立志当红军

吕黎平出生在兴国县高兴镇樟坑村。自小家境贫苦,父亲患肺结核病,10岁才靠母亲砍柴卖供他读了两年私塾。13岁靠祖母到县城找了一家叫“吉和祥”的百货铺当学徒工人。老板为了赚钱,硬要他这个小童工从明星未落便起来干活直到深夜,从挑水做饭、站柜台到洗马桶,什么脏活累活都要他干。规定三年内除供饭吃,不给分文工资。当时能找到这份苦差事还算幸运。半年之后,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占领了兴国城,吕黎平去“招募新兵”站报名参军,但一量身高,不够标准而被拒收。这时,吕黎平家的新圩乡、高兴区正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吕黎平返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创建村、乡、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适逢国民党军进攻红军的第三次“围剿”战争正在高兴区周围打得激烈,吕黎平带领区少先队支援红军作战,做战勤工作,表现积极勇敢。不到半年,他就从乡、区少年先锋队队长被提升为县少先队总队长、少共县委委员。

吕黎平任县少先队总队长不久,看到上级要从兴国县挑选三名优秀青年干部到瑞金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培养政治干部的通知,就趁机向当时的中共兴国县委书记贺昌要求参军学习。贺昌看他意坚恳切,便批准了他的要求。1932年5月初,吕黎平偕同另两位青年到瑞金红军学校报到,实现了当红军的愿望。

吕黎平被编入政治营第九连学习,全连百余名学员中,吕黎平个头最矮、年龄最小,排队排在末尾,端枪瞄准也感到吃力。但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毕业考核成绩优秀,被校政治部选中,留做青年科干事。由于工作出色,不到三个月,又被选为校长兼政委、瑞金卫戌司令员叶剑英的机要秘书。吕黎平到国家保卫局,进行了机要译电和保卫首长的业务训练。

长征的业绩

1933年5月,临时中央任命叶剑英为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吕黎平亦随叶剑英一总部一局工作,开始主持机要科的译电业务。不久,中革军委代主席项英令他到作战科当参谋,参加第四次反“围剿”。1934年1月,前后方两个总部合并。4月,吕黎平随朱德、博古、李德、刘伯承等中央首长参加广昌战役失利。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党中央与中革军委的职能机构合并,一律军事化。当时,一局作战科没有配科长,只有孔石泉,黄鹄显、辉、吕黎平、罗舜初、黄功发、曾绍泰(曾美)、谢汉初八个参谋。他们既是总部的作战参谋,又是中央首长的办事人员,肩负双重任务,知道核心机密,在首长的意图下,权大责任重。除毛泽东有位黄有凤机要秘书外,其他首长都没有配秘书。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战役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境内,苦于没有大比例尺地图,不知金沙江的渡口在何处。28日,吕黎平和侦察队长陈育才率领小分队在曲靖公路上缴获一辆从昆明开往贵阳的汽车,车上有龙云送给薛岳的十万分之一地图和治伤员的白药,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首长的表扬和很高评价:“我们正为没有云南详图而犯愁的时候,敌人就送上门来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战绩比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还要重要,可谓巧合呀!”(见《毛泽东传》35页。)吕黎平后来写了《巧获地图定决策》打油诗:

曲靖公路处,巧获两件宝。

地图辩方向,白药治伤号。

渡江走捷径,龙云有“功劳”。

西去崎岖道,汽车不要了。

相关图书

书名:吕黎平回忆录

ISBN:7801673956

作者:吕黎平1917.1~2001.1著

出版社: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年份:2003

页数和开本:583页:照片;20cm

丛编项:

题名:

主题:将军(0)>生平事迹(0)>中国(3)>现代(36)

中图分类号:历史、地理

本书是为纪念吕黎平将军辞世两周年而编写,是将他生前诸多文稿统一整理编纂而成,不仅记录了将军的生平,而且本书对研究军史、空军史具有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标签: 吕黎平

更多文章

  • 白寿康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寿康

    白寿康(1912—1990)陕西省清涧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五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四科科员,红二十八军军部参谋,第三团连长,中共延安县委军事部部长,独立营营长,独立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三边军分区保安司令员,陇东军分区副司令员、代

  • 吴锦堂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锦堂

    吴锦堂(1855~1926年),名作莫,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东山头乡西房村人,少时随父耕作,及壮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名重中外,素以桑梓为重,先后捐银数十万两,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泽被乡里。又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从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著名华侨。中文名:吴锦堂别名:作莫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慈溪北乡

  • 王冷斋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冷斋

    王冷斋(1892—1960),福建闽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与日军据理力争。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王冷斋前往东京出庭作证。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

  • 碇矢长介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碇矢长介

    碇矢长介(ChoichiIkariya,1931年11月1日-2004年03月20日)1931年11月1日生于日本东京,日本喜剧演员,演员,贝斯手。“青”(孔德组乐队),后来的第三代领导人。真实姓名是碇箭头长度(Ikariya长一),绰号“长三”。漂移早年(读数相同)主播箭头Chosuke艺名。中文

  • 卜万科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卜万科

    卜万科(1910-1969),男,安徽省金寨县洪冲乡人,新中国开国少将。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河南军区分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文名:卜万科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金寨县洪冲乡出生日

  • 爱新觉罗·溥修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爱新觉罗·溥修

    爱新觉罗·溥修,字仲业,号默公。满族,清宗室,其父载濂为道光帝嫡孙。中文名:爱新觉罗·溥修别名:字仲业,号默公国籍:中国民族:满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6逝世日期:1956职业: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成就:诗文书画(1896~1956年),字仲业,号默公。满族,清宗室,其父载濂为道光帝嫡孙。末

  • 张金保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金保

    张金保(1897年-1984年)女。湖北人(生于安徽芜湖)。原名张毅。1918年起,先后在汉口裕华纱厂、泰安纱厂当工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泰安纱厂工人纠察队女队队长、武昌纺织工会女工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妇委书记、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常务、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

  • 王贯英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贯英

    王贯英(1938年-2014年6月30日),女,河北安新县人,中共党员,一级演员,初中文化,1954年参加保定老调剧团工作,历任副团长、团长。曾兼任河北省第四、五届人大代表,河北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河北省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河北省剧协理事等职。自幼拜老调著名艺人周福才先生为师,在演艺生涯

  • 沈云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沈云英

    明朝女将。她出身武职世家,文武全才,青年随父征战。父亲战死,她有胆有识,守卫父营,组织父亲旧部解除道州之危。因功敕封游击将军。清军入关,她耐守清贫,抑郁而终,乡民八方举哀。曾在家乡办塾讲学。故里长巷有“云英将军讲学处”,长巷沈氏宗祠内留存“将军讲学处”石匾。为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中文名:沈云英国籍:

  • 潘文郁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潘文郁

    潘文郁(1906—1935),襄阳东津湾人。中共红色特工,1934年2月,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派遣,到武汉国民党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任张学良的机要秘书,为张学良讲解《资本论》,后北平地下党组织机关遭破坏泄露身份被逮捕,于1935年被暗杀于武昌。中文名:潘文郁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襄阳出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