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于子三

于子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66 更新时间:2023/12/29 17:02:27

于子三(1924—1947)男,汉族,原名于泽西。山东牟平县初家镇(今属烟台市莱山区)前七夼村人。爱国主义青年,出身于书香门第。1938年,考入烟台私立志孚中学。1941年夏于烟台志孚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北平汇中学高中部。1944年夏高中毕业。1947年9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并担任该社浙大农学院分社负责人。1947年10月26日,在杭州大同旅馆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1947年10月29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23岁。1982年4月2日,浙江大学立“于子三纪念碑”,并把纪念碑所在的“华八斋”前面的广场改名为“于子三广场”。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于子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烟台市

出生日期:1924年

逝世日期:1947年

原名:于泽西

人物生平

1941年夏于烟台志孚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北平汇文中学高中部,因不堪日本人对同学的严密控制,同年底离校回家。

1942年辗转到安徽阜阳,考入国立二十二中高中部。在校期间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

1944年夏,高中毕业后,离开安徽去重庆。

1944年10月去贵州,考入流亡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新生部在贵州永兴),受浙大“求是”学风熏陶和革命思想迪,毅然投身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任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

1944年冬,脱离“三青团”,参加“浙大前线服务团”,到战地服务。

1946年秋,加入浙江大学秘密进步团体“新潮社”,后担任该社浙大农学院分社社长。

1946年9月,随浙大迁回杭州,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代表,领导过全校学生抗议美军侮辱北大女生的抗暴斗争。

1947年春,积极参加和领导“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在斗争中,于子三于1947年5月被选为“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带领1000多名学生去车站欢送赴南京请愿的学生代表。“五·二〇惨案”发生后,他立即带领“浙大”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并发表了《为南京“五·二〇”血案敬告社会人士书》。

1947年5月24日,在中共浙大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组织杭州大学、中学学生3000人游行示威,并一直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

1947年9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并担任该社浙大农学院分社负责人。在中共杭州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他带领浙大和杭州其他大专院校同学与国民党政府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成为一名坚强的学运领袖。因此,被国民党政府监视和追捕。

1947年10月26日,在杭州大同旅馆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敌人用尽酷刑,要他供认是共产党员和党的秘密组织,特别是要他供出恢复工作不久的全国学联情况,他宁死不从。10月29日,在“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中,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上仓桥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监狱,时年23岁。时称“于子三事件”。

1948年3月14日葬于此。

相关事件

他被秘密杀害的消息传出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29个大中城市15万名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罢课示威,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斗争持续两个半月之久,形成全国规模的“于子三运动”。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曾写道:“浙江大学被特务杀害了于子三,那是世上的人都知道。”为了纪念于子三,浙江大学把图书馆改名为“子三图书馆”,在校园内建立了于子三衣冠冢。1982年4月2日,浙江大学立“于子三纪念碑”,并把纪念碑所在的“华八斋”前面的广场改名为“于子三广场”。

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反攻,战争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军事败局、稳固后方,在其统治区内进一步推行高压政策,更加疯狂地破坏和镇压爱国民主运动,尤其是越来越高涨的学生运动。10月29日,国民党特务制造了于子三惨案,引发了爆发于杭州、影响波及20多个大中城市、有15万学生参加的反迫害斗争,史称于子三运动。于子三运动是新中国诞生之前最后一次全国规模的学生运动。

惨案经过

于子三,1925年出生在山东牟平(今烟台)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44年秋,抱着“农业救国”的理想考上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农艺系。于子三读书刻苦,成绩优良,热心公众事务。1947年5月,当选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五·二0惨案”发生后,集中在南京的京沪苏杭的学生代表,组成了全国学联筹备委员会,于子三是倡议者之一,也是浙大与全国学联的联系人。在中共杭州地下组织领导下,于子三带领浙大同学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学生运动领袖。因此,引起了敌特的注意和憎恨,列入了黑名单而被监视。

1947年10月20日左右,于子三接到一封校友来信,说要来杭参加“新潮社”社友的婚礼,并要于子三到车站迎接。然而,由于信件此前已被特务偷看,一张精心布置的网正在拉开。25日晚,于子三如约接到了校友,由于时间已晚,就一起投宿在延龄路(今延安路)大同旅社52号房间。一路跟踪的特务住进隔壁房间进行监视,26日凌晨2时许,以查夜为名,秘密逮捕了4人。国民党当局对于子三软硬兼施,刑讯逼供,但于子三宁死不屈,至死没有吐露半点秘密。10月29日下午6时,于子三在狱中英勇牺牲,年仅23岁。他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党的机密,保卫了进步组织和战友,表现了一个革命青年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

10月30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种不同于往日的钟声回荡在浙大上空。钟声以缓慢的节奏,如泣如诉,把同学们从睡梦中惊醒。“于子三惨死狱中”的《号外》和“血,血,踏着烈士的血上去”的标语,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心。下午3时许,浙大1200多学生,胸佩白纸素条,三人一排手挽手,冲出了浙大校门。游行队伍以“于子三精神不死”的巨幅遗像和“冤沉处”的白布黑字大横幅为前导,沿着庆春街首先来到小车桥监狱,探望被囚三同学。然后沿着延龄路等闹市区道路,赶到上仓桥省保安司令部,瞻仰于子三遗容。

面对如同决堤洪水的学生运动,浙江省国民党当局采取堵截、封锁手段,以防影响扩大。31日一大早,杭州全市张贴着省保安司令部宣布戒严的布告。同时,宣布对邮电进行检查。实行新闻封锁,防止把惨案真相和浙大反迫害斗争的消息传播出去。尤其卑鄙的是,还利用掌握的舆论工具,制造于子三“畏罪自杀”的谎言。

为了打破当局的新闻封锁,浙大学生发表了告同胞书,陈述了于子三等人被捕、被害经过,批驳了“畏罪用玻璃片自杀”的谎言,提出立即无条件释放被捕同学等要求,并译成英文,全世界发出控诉。此外,浙大学生还努力争取教授、讲师和其他人士的理解、同情和支持。31日,浙大70多位教授集会,抗议当局暴行,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并决定罢教1天。接着,浙大讲师助教会、浙大研究生联谊会、浙大劳工福利会等纷纷表示支持学生的斗争。3日,浙大师生员工举行罢教、罢课、罢研、罢工。4日,浙大校长竺可桢赴南京,为争取释放被捕学生,为于案昭雪而奔走呼号,并于5日向《申报》、《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说明于子三惨案的真相,戳破了国民党宣传机关精心炮制的“自杀”谎言。

于子三被捕、惨死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全国一些大中学校,在中共地下组织的推动下,在整个国统区掀起了反迫害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学生运动新高潮。11月4日起,北平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学生先后罢课。6日,北平大中学校举行总罢课,5000余名各校学生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于子三烈士追悼大会。同日,天津南开大学、北洋大学宣布罢课3天,并联合举行追悼于子三大会。随后,上海、南京、武汉等各地大中学校,也举行各种形式的罢课、声援活动。

到1947年底,反迫害斗争取得了基本胜利,做好于子三的出殡工作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经过谈判斗争,终于迫使当局接受了竺可桢校长所提的出殡方案。翌年3月14日,浙大各院系学生代表300余人组成出殡车队,在“学生魂”的巨幅挽幛和“于子三烈士千古”花圈的前引下,将于子三灵柩安葬在凤凰山北麓的万松岭南坡。为于子三出殡,标志着大规模学生反迫害斗争的暂告结束。于子三运动是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的重要一环,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人物墓地

于子三墓,位于上城区万松岭路凤凰山北麓。墓为混凝土结构,呈半圆形,高1.8米,直径2.8米。占地440平方米。在墓碑和围墙上分别刻有乔石和吴学谦的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墓曾多次修葺。1996年又重修。

标签: 于子三

更多文章

  • 钟国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钟国楚

    钟国楚,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江苏省军区政委,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南京军区顾问,江苏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九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

  • 奇忠义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奇忠义

    奇忠义(1927.08~2007.09),男,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今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热人,蒙古族,蒙名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原蒙古札萨克多罗郡王,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成吉思汗第34代嫡孙。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优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 张唯一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唯一

    张唯一(1892—1955),湖南省桃源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911年毕业于湖南省优级师范学校,1926年任湖南省教育厅科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上海中共中央秘书处任文书科长。1933年中共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张唯一留在上海中央局文书科,保存中央机关文件。1935年2月不幸被捕,被

  • 孙铭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铭武

    孙铭武(1889—1932),辽宁抚顺人,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

  • 谢志恒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谢志恒

    谢志恒(1904—1937),广西容县人。1923年投奔广西讨贼军,1926年参加北伐,1930年入南宁军校。1937年夏,奉令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0月临危受任桂系170师508旅1016团团长。1937年11月13日清晨,国军转移到常熟虞山附近,敌机成批飞来狂轰滥炸,低空扫射。谢志恒亲临现场视察,

  • 李少元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少元

    李少元于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三二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荣誉。中文名:李少元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湖北省英山县出生日期:1915逝世日期:1984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军衔:

  • 陈培勋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培勋

    陈培勋(1922一2006)广西合浦人,出生于香港。自幼随叔父学习钢琴,先后在香港、上海学习钢琴、管风琴和作曲。抗战时辗转祖国各地。1939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谭小麟深造兴德米特的作曲技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曲江、重庆、上海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建国后,长期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教

  • 苏白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白

    原名苏英心,山东青岛人。1926年生,1983年5月26日因病去世。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书协常务理事、西泠印社社员。1983年荣获由上海《书法》杂志主办的全国首次篆刻评比十佳。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声誉卓著。中文名:苏白别名:英心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青岛人出生日期:1926年生逝

  • 林荣三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林荣三

    林荣三,1939年5月27日出生于台北县芦洲乡水河村,祖籍福建泉州石狮,幼时就读于芦洲小学,后来就读于开南商工学校高商部。16岁学校毕业后,随两位兄长做生意,后来成为台湾最富有的房地产商人。林荣三则是“三重帮”林家曝光率甚高、冲劲最大,身跨政商的两栖人物,是林氏家族中影响最大的一支。中文名:林荣三外

  • 朱莲芬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莲芬

    朱莲芬(1837年1月17日-1884年),昆曲旦角。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同光十三绝”之一。祖籍江苏元和,出生于1837年1月17日,逝世于1884年。享年47岁。中文名:朱莲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元和出生日期:1837年1月17日逝世日期:1884年职业:昆曲演员代表作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