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纯麟(1913.8—1986.9),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王奉咀村周家湾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9月在上海逝世,享年73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纯麟
别名:化名周玉龙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王奉咀村周家湾
出生日期:1913年8月
逝世日期:1986年9月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长征
参加新四军抗战
参加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参加杭州、舟山等战役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军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
周纯麟(1913.8—1986.9),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王奉咀村周家湾人。1913年8月生。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红三十军军部排长、通信队长、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三团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西征转战,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1935年3月,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强渡嘉陵江,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2次过草地。参加西路军艰苦作战。
1936年11月,参加西路军,率部第一批强渡黄河,在甘肃河西走廊突破国民党军重围,艰难抵达新疆星星峡,为保存革命力量作出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西路军被整编为“新兵营”,任一大队政治委员。1938年1月,受党委派化名周玉龙到新疆盛世才所属的祁县喀什四十八团任少校骑兵连长。9月,由于盛世才投靠国民党,遭捕入狱,受到严刑拷打,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8个月后,经党营救出狱回“新兵营”,任干部大队政治委员。
1940年春节前,从新疆回延安,后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六旅十六团营长、副团长。同年4月,调新四军第六支队抗敌总队任营长、萧县独立旅二团副团长兼营长。
1941年8月,参加新四军第一个骑兵团的创建工作,先后任四师骑兵团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
1942年夏,参加保卫淮北平原泗灵濉地区夏收的战斗。后在路东路西多次与日伪军,顽军战斗。经过洗礼,骑兵团成为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四师三宝之一。
参加了津浦路、陇海路、永城、大邱集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七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副师长、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二师师长。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杭州、舟山等战役。
1950年10月,任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负责华东军区炮兵的组建工作。
1952年秋,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
1954年9月,参与组织对国民党大小金门驻军的炮击和南京军区炮兵援越抗美行动的部署。
1955年2月华东军区改南京军区,遂任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1970年5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6月,兼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1970年12月兼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中,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在上海的余党进行斗争,保持警备区部队的稳定。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积极配合中央工作组稳定上海的政治、经济局势,为文革后上海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8年秋,因身体原因,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1986年9月在上海逝世,享年73岁,骨灰安葬于麻城市革命公墓。
主要著作
著有《铁骑纵横》、《金戈铁马》、《血战河西走廊》、《征途的回忆》、《风雨五十年》、《红星耀西陲》、《教诲与怀念》、《周纯麟回忆录》等。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第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