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10 更新时间:2024/1/15 20:27:52

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СергеевичСтаниславский,1863年1月5日-1938年8月7日),原名阿列克塞耶夫,是俄国著名戏剧和表演理论家。代表作有《演员的自我修养》(«Работаактеранадсобой»)。

基本资料

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外文名:Stanislavski,Konstantin

别名:阿列克塞耶夫

国籍:俄国

民族:莫斯科人

出生地:莫斯科

出生日期:1863年1月5日

逝世日期:1938年8月7日

职业:戏剧演员、表演理论家

主要成就:《演员的自我修养》

《我的艺术生活》

代表作品:《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小市民》、《底层》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个人经历

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1938年8月7日卒于莫斯科。1877年在家庭业剧团舞台开始演员生涯。

1885年取艺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88年末与莫斯科一些文艺界名流创办艺术文学协会及附属剧团,逐渐完成了从业余演员专业演员的过渡。

1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决定创建新型的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

1898年10月莫斯科艺术剧院以首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执导的历史悲剧《沙皇费多尔·伊凡维奇》宣告成立。一个月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丹钦科联合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海鸥》获得轰动性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诞生。就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来总结所述:“如果说历史世态剧的路线把我们引向外表的现实主义,那么,直觉和情感的路线却把我们引向内心的现实主义。”

梅兰芳曾于1935年访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两人多次交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梅兰芳说:“他说要成为一个好演员或好导演,必须刻苦地钻研理论和技术,二者不可偏废。同时一个演员必须不断地通过舞台的演出,接受群众考验,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否则就等于无根的枯树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要作品

《海鸥》之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又和丹钦科共同执导了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同时,把高尔基最初的两部剧作《小市民》、《底层》推上了舞台。

在这个时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仅担任导演而且也在自己导演的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

《三姊妹》中的韦尔希宁,《底层》中的沙金,《樱桃园》中的戛耶夫都属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造的舞台形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成功塑造的形象还有斯多克资医生(《人民公敌》)、法穆索夫(《智慧的痛苦》)、克鲁季茨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人物评价

十月革命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艺术风格有了新的变化。在导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炽热的心》和伊凡诺夫的《铁甲列车14-69》时,给舞台演出充实了新的时代精神。

1922~1924年率剧团在美国巡回演出时,写作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首次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

1928年10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总结工作,写出了洋洋大观的《演员自我修养》,并以“形体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最终成了世界一大戏剧体系的奠基人。以“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为基本内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主要代表,这一体系对包括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内的20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戏剧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斯氏毕生大量的艺术活动中,给予苏联演剧学派以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苏联各戏剧流派的发展。

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它是包括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和方法等系统专业知识的演剧体系。它是斯氏毕生创作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对演剧艺术领域的先驱者和同时代的世界杰出大师们的经验总结。体系的戏剧美学思想——真实反映生活,强调戏剧的社会使命和教育作用,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革命民主派朴素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点。

它出现于20世纪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日趋高涨之时,不仅反映了社会进步阶层对舞台艺术所提出的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生活真实的要求,而且体现了俄罗斯艺术的民族特性及对现实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热切追求。体系在导演工作方面所作的大胆革新,完善了俄罗斯导演艺术流派,使导演发展成为整个演出的思想解释者、组织者、剧院集体的教育者。

在与演员的合作上,体系强调演员在舞台上的首要地位,发展演员的创作主动性,通过整体演出体现导演的风格。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强调演出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一致和演出的艺术完整性。体系关于演员的创作原理和训练方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之为体验派。要求的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并要求在创造过程中有真正的体验。因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对20世纪的世界戏剧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博得梅兰芳等戏剧家的高度评价,并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始于30年代介绍进中国,相继出版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主要作品乃至全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东方因素

据研究者早在19世纪末,模仿东方的异国情调就逐步成为俄国的一种时尚。就连年轻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不例外。1887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家庭剧团在排演喜歌剧《日本天皇》时,通过学习日本人执扇的各种姿势,进行了近乎程式化的形体训练。后来,在建立自己的体系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了找到演员控制自己感情的机制,研究了潜意识问题。为此他转向印度古代哲学,研究能够使人控制自己意识的秘传的技能。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华影响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进步文艺阵营中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夏衍按照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对文艺工作领导的指示,在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0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话剧运动进入了左翼戏剧时期。左翼剧联在许多城市建立了分盟或小组,在工农群众中开展演剧活动,推动建立一批剧团,演出众多的进步话剧作品。后来,出版界出版了专业的戏剧刊物和论著,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介绍进来,在其理论的影响下,探讨中国话剧运动的经验教训,开始了中国话剧的理论建设。

中国第一代导演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表演理论有所借鉴。如《娜拉》的导演章泯在排练时,拿出导演笔记,给大家念了这样一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在舞台上,不可能用一套千篇一律的刻板公式、舞台脸谱和角色类型来表现先进的苏维埃式的人物。在舞台,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这是中国话剧界第一次用"斯坦尼"体系来指导话剧艺术的舞台实践。演员们边理解边排练,章泯循循善诱,终于第一次使中国的演员们接受了这位大师的理论。

彭春(1892-1957)是中国早期话剧导演奠基人,他对中国话剧导演制的建立,也作出过贡献。他曾两度访问俄罗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表演理论也有所借鉴。

1949年以后,中国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先后邀请前苏联戏剧专家来华讲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国话剧现实主义表演的科学基础,同时对于话剧学习戏曲的表演体系,创造有中国自身特色的表演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

更多文章

  • 昌明法师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昌明法师

    昌明法师(1917-2007),俗姓曹,名志秀,祖籍湖北枝江,生于1917年9月,2007年1月28日1时06分安详示寂,世寿90岁,戒腊73夏。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武汉归元寺住持。中文名:昌明法师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7年逝世日期:2007年职

  • 伊夫林·凯耶斯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伊夫林·凯耶斯

    伊夫林·凯耶斯(GoneWiththeWind,1916年11月20日-2008年7月4日),演员。曾在《乱世佳人》中扮演郝思嘉妹妹苏埃伦(Suellen)的美国女演员伊夫林·凯耶斯(EvelynKeyes)08年7月4日在她位于圣芭芭拉附近Montecito的家中病逝,享年91岁。中文名:伊夫林·

  • 徐克强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克强

    徐克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苏中地区反抗日伪的“清乡”运动中壮烈牺牲。中文名:徐克强别名:徐世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宝山县出生日期:1908年逝世日期:1942年6月主要成就:曾为壮大革命力量作出贡献徐克强(1908~1942),乳名开甲,学名世祥,上海宝山县殷行乡南徐家湾人,一九二七年春

  • 李圭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圭

    李圭(1842-1903年),字小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系中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中文名:李圭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江宁(今南京)出生日期:1842年逝世日期:1903年职业:文牍(现时的秘书)主要成就:系中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将英文《香港邮政指南》译成汉语拟写了《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代

  • 叶秋心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叶秋心

    叶秋心(1913年年-1984年2月7日)湖北汉口人,1913年出生1984年2月7日逝世。1933年出演处女作《孽海鸳鸯》,素有“模范美人”之称。代表作有《青春之火》、《春宵曲》等。中文名:叶秋心外文名:无别名:模范美人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汉口人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84年2

  • 陈济桓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济桓

    陈济桓(1892—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集团军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新桂系将领,抗日烈士。号昆山,广西岑溪人。清末入桂林新军学兵营受训,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北伐援鄂。1944年日军侵桂,陈请命参战,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同年11月10日,城防司令韦云淞决定弃城突围,陈在突至城西猴山

  • 安德馨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德馨

    安德馨(1893—1933),河北省保定市人,早年在清苑中学毕业后到东北参加奉军,曾任排长。1925年秋,被保送到东北讲武堂第六期步兵科深造,在东北军独立第九旅六二六团任营长。在直奉战争中屡立战功,于1926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第六期步兵科。后授少校衔营长职,隶属于东北军独立第九旅。在1932年1

  • 王音旋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音旋

    王音旋(1936年1月—2013年10月12日),1948年参加解放军并从事声乐工作,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声乐研究所进修声乐专业。1958年转业到山东歌舞团,1964年调山东艺术学校(现艺术学院)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直至退休。2013年10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中文名:王音旋国籍:中国出生

  • 严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严斐

    严斐,原籍江苏,北京长大,生于1916年。严华胞妹,周旋之前小姑。当年,在歌坛有‘傻大姐’的称号。晚年从天津‘人艺’话剧院退休,于2014年11月4日在天津辞世。中文名:严斐别名:傻大姐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2014年11月4日职业:演员主要成就:天津人艺第一代资深演员

  • 齐勇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勇

    齐勇(1915—1968)安徽省六安市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二一九团连长,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营长,军部交通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教导团连长,晋东南游击第二支队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