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班固主要的成就是什么?班固的成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班固主要的成就是什么?班固的成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04 更新时间:2023/12/8 23:09:56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汉书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在构书体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规矩法度清晰、体例整齐合理,更易使人效法,开了官方修史的端绪。

《汉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通过叙述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时代精神风貌,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艺术特色上,《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形成了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地理学

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的,班固的地理观及其《汉书·地理志》模式被后世的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仿效,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班固也完成了首例沿革地理著作,对后世沿革地理学的蓬勃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外,《汉书》还记载了当时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尤其集中在其中的《地理志》以及《沟洫志》和《西域列传》等篇目中,是研究汉代地理的珍贵材料。

目录学

《汉书·艺文志》考证了各学术别派的源流,著录了西汉时国家所收藏的各类书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在中国学术史上有极高的价值。它继承了《七略》六分法的分类体系,开创了史志目录这一体列,后世修史,必设“艺文”、“经籍”类,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文学

赋作

除《汉书》外,班固还是一个出色的赋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表现在身体力行地提倡散体大赋上,其代表作《两都赋》,是以都洛、都雍(即长安)为题材的作品中规模宏大、别具特色、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一篇,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直接影响了张衡《二京赋》以及左思《三都赋》的创作,被萧统《文选》列为第一篇。

在表现手法上,以往的散体大赋,都遵从“劝百讽一”的表现原则,《两都赋》一改传统表现方法中劝与讽篇幅相差悬殊的结构模式,其下篇《东都赋》通篇是讽喻、诱导,表现出较为进步的京都观。这是对赋的艺术表现和篇章结构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推动了汉代文学思想的发展。此外,班固为窦宪出征匈奴纪功而作的《封燕然山铭》,典重华美,历来传诵,并成为常用的典故。

诗歌

班固是东汉较早创作五、七言诗的文人,他对这两种新兴诗体持认同态度,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班固很大程度上是以史学家的笔法写五、七言诗,都以叙事为主,写得质实朴素。其五言诗《咏史》,虽“质木无文”,却是现存最早完整的文人五言诗,也是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开启“咏史”这一诗题。

论小说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就占了1380篇,是篇数最多的一家,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班固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规范和影响着后世对小说的认知和写作,两千年来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功能价值。

标签: 班固成就

更多文章

  • 班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儒学世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儒客大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班固是如何写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探索班固的著述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班固,东汉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他写了一本记录西汉王朝兴衰的《汉书》,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的贡献颇大。班超出生在儒学世家,从小就受到父亲班彪和叔父们的熏陶,他九岁时就能作诗,十三岁时受到大思想家王充的赏识,进入太学深造。虽然他不像司马迁那样“读万卷书,行万

  •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非要逼自己的舅父薄昭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文帝,刘恒,薄昭,汉朝

    在亲戚关系中,舅舅可以说是最亲近,也最令人敬畏的亲属,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间社会有着“天上雷公,地上舅公”的说法。即使在皇权社会,国舅的势力也往往大的吓人,因为皇帝宠信,成为掌握大权的外戚,在汉朝尤其如此。但是,有一个例外,有个国舅竟然被自己的皇帝外甥给逼死了,死法还非常奇特。他就是

  •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杀死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文帝

    吕后死后,吕氏集团覆灭,代王刘恒被拥立为皇帝,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刘恒是个孝子。大臣们觉得一个孝顺母亲的人,治理起国家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后来,刘恒却杀了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当初,薄姬跟着儿子刘恒去代国的时候,薄昭也跟着一起去了。当吕后死了,传来消息让代王刘恒继位的时候,刘恒犹豫不定,

  • 《三国机密》刘平喜欢曹节吗,曹节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机密

    电视剧《三国机密》中刘平喜欢曹节吗?剧中曹节对刘平虽然很喜欢,但刘平并不喜欢她,刘平爱的人是伏寿,结局也是和伏寿在一起了,那么曹节结局是什么?下面来看看。《三国机密》刘平喜欢曹节吗?曹节对刘平虽然很喜欢,但奈何刘平对于她并没有什么爱意。毕竟,刘平爱的人是伏寿,结局也是和伏寿在一起了。如果不出所料的话

  •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曹节扮演者是谁?最后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机密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曹节扮演者是谁《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曹节扮演者是王玉雯。王玉雯,1997年出生,中国内地女演员,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主演青春言情微电影《数字恋爱》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6年,主演青春校园超能力网络剧《超星星学园》;同年,参演根据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青春偶像剧《夏

  • 三国机密曹节历史原型是谁?扮演者有事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

    网剧《三国机密》正在热播,剧中的曹节给了人们不少的印象。而我们都知道的是,曹节是有历史原型的,那么曹节的历史原型又是谁呢?历史上曹节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她是曹操的女儿,汉献帝刘协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的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三姐妹同时入宫中,封为夫人。建安十九年(214年)

  • 听闻曹丕要登基,曹节为什么会怒摔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节,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曹节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13年,大汉的权臣曹操将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的目的很简单,与汉献帝联姻,安抚众人,第二就是让自己的女儿监视汉献帝一举一动,以免汉献帝搞什么小动作。第二年,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就被曹操所杀。原

  • 曹节是什么身份?汉献帝的妻子,也是曹操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节,汉朝

    大家好,说起曹节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曹后大骂曰:“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言罢,痛哭入宫。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上面这段话是表现曹丕强令汉献帝禅让

  • 曹操的次女曹节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汉献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节,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次女曹节为何对汉献帝死心塌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节,魏武帝曹操的女儿。说到曹节,不得不先提一下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本名曹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说曹节,为什么要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