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松被曹操赶走后,为什么还去投靠刘备?

张松被曹操赶走后,为什么还去投靠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87 更新时间:2024/1/16 23:51:0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张松献图,出现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事件出现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故事的梗概是这样:

益州牧刘璋得知张鲁即将进犯益州,连忙召集手下商议对策。益州别驾的张松表示愿意亲自前往许都说服曹操进攻张鲁。刘璋大喜,遣张松出使许昌。那知道此时的张松已经“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打算到了许昌后将此图献给曹操。谁知张松来到许都后言语莽撞,加之形象猥琐,令曹操心中不快,很快发生了语言冲突。曹操一怒之下,将张松赶走。在返回益州途中,张松途径荆州。在诸葛亮的精心谋划下,张松受到隆重款待,张松深受感动,将地图献给了刘备。

张松献图,为刘备、诸葛亮以后占领益州奠定了基础,作用非常巨大。不仅如此,张松暗中投靠刘备,等于在刘璋阵营中埋下了一颗钉子,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

不过,这个故事也有一个令人疑惑的地方。从小说的描述来看,张松献图的的首选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可以这么想象,如果曹操对待张松好一点的话,这图也就不是刘备的囊中之物了。因此,张松的动机就显得令人怀疑。清人毛宗岗在该回的夹评中曾经指出:张松的行为其实就是卖主求荣。

还原历史------三国不是演义

张松出使曹魏,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是时间与小说中有所不同。小说中张松出使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据《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历史上张松的出使时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也就意味着小说家将这个历史事件推后了三年。而且,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也是大相径庭。历史的真相大意是这样:

刘璋为讨好曹操,派遣手下的中郎将阴溥及侄子刘瑁出使许昌。曹操授予阴溥振威将军一职并将刘瑁委任为平寇将军。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璋又派张松的哥哥别驾从事张肃出使,曹公拜张肃为广汉太守。到了第二年,曹操发动进攻荆州的战役,并很快拿下了荆州。这时,刘璋又一次派遣手下面见曹操,地点是在荆州,而并非许昌。刘璋派出的使者便是别驾张松。这段史实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刘璋是因为为了应付张鲁而交好曹操的情节大不相同。

张松在曹营的境遇,与小说中描述的倒是有几分相似。由于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引起曹操反感。另一方面,曹操在荆州战场顺风顺水,骄傲自满,没有将张松所代表的益州刘璋集团放在眼里,因此自然怠慢了张松。

史书中记载,此次张松的出使,曹操仅仅拜张松为比苏令。也就是比苏县令,令张松非常不满,史料中说的“(张)松以是怨公(曹操)”即为此意。回到益州后,张松一直在刘璋面前贬低曹操,并建议刘璋与刚刚夺取荆州四郡的刘备结盟,这也为后来刘璋寻求刘备支援埋下了伏笔。不过,从这段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两个问题。首先张松并没有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暗藏地图出使曹魏;其次,张松也并没有一开始就打算出卖刘璋去投靠曹操,他是作为刘璋的使者去拜见曹操的,打算完成的也是巩固双方关系的任务而并非为了对付张鲁。

张松离开曹营后,有没有去见刘备呢?这个记载不见陈寿的《三国志》,只是在三国吴人韦昭《的《吴书》中有一段记载:

(刘)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

《三国演义》中张松献图的故事应该就是出自这个记载。不过,对于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宋人司马光深表怀疑。司马光所著《通鉴考异》中指出:张松献图的这个细节不见于《三国志》、《后汉书》等资料,《吴书》的记载是只不过是个以讹传讹的故事而已。后世史学家也大都认为这个所谓张松献图的故事是虚构虚构出来的故事,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因此可以做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历史上的张松不仅没有给刘备献过益州地图,也没有到过荆州去见刘备。

不过,尽管历史上的张松既没有见过刘备,也没有给献过图,但益州的易主,却与张松有着密切的联系。张松回到益州后,不断在刘璋面前诋毁曹操,力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与刘备结交。不久后,刘璋派出了法正担任使者出使荆州。法正回来后,在刘璋面前称赞刘备。此后,刘璋又再次派法正出使荆州,同时还派孟达送兵数千帮助刘备。在刘璋的眼里,他与刘备的同盟关系从此正式确立。但刘璋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是张松、法正精心策划的推翻刘璋、奉迎刘备作为益州之主的计策。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打着进攻张鲁的名义向汉中地区进发,遭到以马超韩遂为首的西北割据势力的顽强抵抗,关中大战爆发。远在益州的刘璋又听从了张松的建议,邀请刘备进入益州,结果引发了益州争夺战,刘璋苦心经营二十年的益州也变成了刘备的盘中餐。

张松在益州身居高位,为什么还要一心推翻故主刘璋呢?张松之所以会背叛刘璋,是由于刘璋的无能造成的。张松虽然被刘璋重用,但却认为刘璋根本无法守住益州。因此,张松将希望寄托在刘备的身上,意图利用刘备来稳定益州。

经典回味——三国可以更好看

对于张松的所作所为,王夫之曾嗤之为“不忠不智之徒”。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这种行为却被作者所认可。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张松之口,对此做了一番辩解。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的煞费苦心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卖主求荣”和“良臣择主而事”,作者有着双重标准。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帝蜀寇魏”,凡是与刘备沾边的人物和事件,作者往往是大力的渲染、颂扬。凡是曹魏、孙吴集团的,作者都贬低、挖苦。张松投靠的是作者心目中的明君刘备,因此,他的所作所为都能得到作者的理解、原谅。作者并没有理会张松在历史上究竟是不是个卖主求荣之辈,而是按照“良臣择主而事”的标准来刻画张松这个人物形象。

不过,小说作者的目的达到了吗?没有。前文提到,清人毛宗岗的意见就极具代表性,在毛宗岗这个点评家的眼中,尽管罗贯中对张松的形象进行了种种维护和拔高,但仍然被毛宗岗一眼看破:张松就是个卖主求荣的小人。

标签: 张松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会对张松不闻不问?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松,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向爱才的曹操,什么对张松却不理不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爱才更爱忠臣,《三国演义》中曹操看到他言语又傲慢长得也不好看,因此十分怠慢张松,他还大言曹操之前的败绩,叫曹操好生不满,张松这样的人,曹操不可能喜欢。张松卖主求荣的第一次就失败了。有人把曹操忽视张

  • 已经位高权重的张松,为什么要把益州出卖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松,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松这个家伙,不客气的说,就是有奶便是娘的货。他本是益州牧刘璋的别驾,也就是相当四川省长的高级助理——别驾是所有助理官中地位较高者,每次出巡之际,甚至不需要和州的长官同车,另有专车,所以有别驾之名。所以你看,刘璋给张松的待遇,其

  • 历史上张松是什么下场?身居高位却卖主求荣,最后东窗事发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松,三国

    每当一提起张松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时期有几位人品不好之小人,比如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吕布,比如一生数叛的孟达,还有今天要说到的张松:张松身居高位是益州牧刘璋的别驾从事,不说刘璋一人之下,至少在益州地位在他之上的没几个,可是张松奉命出使曹操期间就准备依附曹

  • 蜀中名将张松为什么会受到曹操的轻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松,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张松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文臣武将都在为自己的理想,主公而奋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三国名将,张松。张松,字永年。张松身高不过五尺,容貌丑陋,放荡不羁爱自

  • 太史慈曾是他手下将领,刘繇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刘繇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其中,就刘备来说,虽然一开始的势力比较小,远远无法和袁术、袁绍、曹操等人相提并论,但是,

  • 刘繇是什么人?被李傕郭汜当做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繇,三国

    刘繇是什么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出现了多位汉室宗亲出任州牧的情况,最具代表的就是汉室三州牧了,主要是只刘焉、刘表、刘虞,有些时候刘繇会代替刘虞的位置,当然如果只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是有5人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出任过州牧,也就是在加上一个刘备,相对来

  • 东汉末年宗室、大臣刘繇简介,刘繇在文学上是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汉,刘繇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刘岱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刘繇是汉朝皇室的远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他十九岁时,堂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

  • 东吴后期三杰之一的潘濬,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潘濬

    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非常陌生,就连读有时候都读不出第二字的读音。说来也难怪,潘濬作为三国后期的人物,已经很少受人关注。他在三国前期出道,一直忠心耿耿地在刘表身边,辅佐刘表,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荆州帮成员。作为荆州资历比较老的前辈,刘备拿下荆州以后,潘濬也得到了重用。关羽作为荆州老大以后,潘濬成功占据了荆州

  • 潘濬为什么被称为奇人?刘备军关羽部下投效东吴身居要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潘濬三国

    在历史上一众东吴重臣中,潘濬无疑是经历最奇特的一人。只因他并非孙策时代元从,亦非孙权举拔的淮泗士人,更非江东大族出身,而是原属刘备军关羽部的一届降臣,年届四十才投效东吴。后来的蜀汉大司马、孔明接班人蒋琬,则是他的表兄。如此敏感身份,却能在东吴朝廷深得朝野信任,官居要职,不得不说是三国中的一个异数。潘

  • 王景:成功治理黄河使其多年不泛滥,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景,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他生于平壤,却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成功治理黄河使其多年不泛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倘若说起治水这件事情,大家都会想到大禹,想到上古时期那个带领中原百姓存活下来的伟大人物。但是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治水能力突出的人并不仅仅只有大禹,还有一位名为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