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东汉名将段颎:平定羌族叛乱的绝对大功臣

揭秘东汉名将段颎:平定羌族叛乱的绝对大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78 更新时间:2023/12/18 11:57:43

段颎,东汉末年平定了几十年的羌族叛乱,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羌族部落来打大汉王朝的主意,可惜就像没了匈奴,来了羌族一样,没有了羌族,其他如鲜卑等民族大举进入中原,五胡乱华爆发,这是从东汉末年,经历了三国时代,到了晋朝才发生的事,而东汉时期,作为消灭了整个羌族叛乱的绝对功臣,段颎,最后却死在了京城的监狱里,罪名就是宦官同党。

网络配图

段颎是哪里人

段颎(读 jiong),字纪明,甘肃武威姑臧(读

zang)人,姑臧这个地方在西汉时期曾经是匈奴人的城市,因为他靠近大汉,所以到了东汉,成为匈奴、羌族、汉族杂居的地方,这种地方最大的特色就是边境贸易很繁荣,所以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年代,在方圆几百里内,这里都是最富裕的城市。

姑臧县:

姑臧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卧龙城,什么意思呢,就是整个城市看起来像是一条卧倒的巨龙,西汉经过卫青霍去病这些将军的努力,姑臧已经彻底成为汉人主宰的城市,五胡乱华时期,前凉、后凉的政治中心就是在这里。

西汉时期,散落在丝绸之路周围的有很多种族,这些种族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因为他们都靠近丝绸之路,而且本身的力量都很弱小,很难对付强大的匈奴,所以只能依附汉族,危机时刻,所有部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御强大的匈奴军队,而作为联合这些部落的中间人,就是我们所谓的西域都护,都是由汉族担任。

西域都护这个职位起始于西汉,公元前60年,匈奴王日逐生活过不下去,没办法就投降了大汉,当时的皇帝就是那个坐过牢的汉宣帝刘病己。第一任西域都护叫郑吉,他接收了日逐的投降,郑吉的主要工作是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包括周边的小国家渠犁、龟兹什么的,总共五十个国家,名义上的老大都是这个郑吉。

而段颎爷爷的爷爷也是一名西域都护,叫段会宗,正是从段会宗开始,段氏一家来到了甘肃边境小城姑臧。

段颎还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公子,依靠雄厚的家业,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喜欢结交所谓的大侠,男人都爱行侠仗义,走四方么。有钱、任性,这是东汉富家公子进入官场必须的品质,因为官员的升迁,很大程度取决于皇帝身边的宦官,太监喜欢什么,还能喜欢什么,你懂的。

所以段颎进入官场的仕途很顺利:孝廉、宪陵园丞、阳陵令,但是真正改变段颎命运的是,加入边境部队,十年的参军生涯,使段颎从浮夸子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影响了整个东汉的羌族叛乱,终于迎来了终结它的人。

为什么只有段颎灭了东羌和西羌

东汉时期,最有名的西域都护是班超,班超之后,羌族叛汉,就是不想要跟着大汉混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都护,要钱,要很多很多的钱,一方面当然是自己用,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孝敬提拔他的中央领导,宦官啊。西域的这些人,本来是希望生活更好一点,没想到新来的老大,又是要钱又是要美女,这哪受得了,羌族族长一拍脑袋,新来的都护太不像话,反了!

网络配图

我们一直在说,东汉都是太监和女人们的天下,但是毕竟人多,派出去的军队还是可以的,羌族一看打不过就投降,人家都投降了,上天有好生之德,肯定不能全部都杀了啊,皇帝发话了:既然都投降了,那就给点粮食,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这个是大背景,毕竟泱泱中华,礼仪之邦,就算对外出征,打仗,也不能丢了传统,凉州三明的另两位,也对羌族用过兵,也都打败过他们,但是对于羌族的打击没有伤筋动骨,打不了还可以投降么。

很显然,按照儒家思想,段颎算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他出塞之后的第一仗,就是假冒皇帝的圣旨,欺骗鲜卑人,然后在必经之路,伏击来边境抢劫的鲜卑人,战争的结果当然是段颎大获全胜,鲜卑人一个不留,可惜利用了皇帝的权威,被罚到边境,做了好几年苦力。

此后,国内到处爆发人民起义,作为武将,名门之后的段颎,翻身的机会来啦。在太行山和琅邪之间,也就是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地方,有这么一伙人,他们的老大叫东郭窦和公孙举,总共也就两三万人,专门攻打县府衙门,抢劫么,见到当官的杀,当官兵来围剿的时候,就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起来,官府拿他们没办法,就找来了段颎。

段颎和其他带兵打仗的将军,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相信人性本恶,人一旦变成了强盗,就再也不可能做回温顺的子民,对待这些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一儆百,所以段颎带了兵进入太行山之后,直接杀了这俩领头的,东郭窦和公孙举,连带的还有一万多人头,其余都散了,此后段颎被封为列侯,正式进入高级干部行列。

公元159年,八个羌族部落,包括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又造反了,开始进攻陇西,段颎带着一万多汉族和义羌等联合军队,就对着羌族两万多军队干上了。段颎每次打仗,都很兴奋,喜欢光着膀子,带头冲锋,老大都冲了,下面的人都开始拼了命跟对方肉搏。

羌族的士兵,再横,也怕不要命的,肉搏战没开始几分钟,羌族部落就开始怂了,打不过就跑,要保存实力么,段颎也是个死脑子,你跑我就追,你跑我就追,这一路追追到了黄河边,最后杀了包括首领在内的两千多人,一万多人被捕,能逃走的就跑回了草原,准备报仇。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60年,活下来的羌族士兵联合烧何首领,再加上一千多个部落,这次他们不抢劫,就是为了报仇,这么多人,目的只有一个,找段颎群殴。这段颎就是一个天生的武将,看着这么多人围着自己打,段颎也毛了,战马也不骑,抡起大刀,就和他们拼命了。

这些羌族部落毕竟是草原骑兵,要的是闪电战,可是凭着段颎,愣是给打成了持久战。时间一拖,羌族骑兵开始后退,这一退,段颎又开始你跑我追的游戏,一路追了四十多天,割肉吞雪,最后烧何首领被杀,联军被杀了一万多人。

网络配图

按理说,段颎打仗这么猛,三天两头送捷报,到现在也是加官进爵了,可惜在官场上,还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功劳不能独享,需要和同僚共享,至少凉州刺史郭闳(读

hong)是这么想的。

自己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死了那么多弟兄,用命拼来的功劳,还要跟人平分,段颎是个粗人,不高兴了,官场上的事,武将哪斗得过文臣,一来二去,段颎就被抓起来,又准备送去做苦力了。

这次是老对手羌族救了他,公元163年,羌族又开始进攻了,当时对付羌族的将领里,胜率最高的,还是段颎,于是段颎被放出来,继续做他的护羌都尉,和这些草原部落打仗。

段颎和其他将领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劲,伦家喜欢猫捉老鼠的游戏,而且不喜欢投降,谁反抗就杀谁,就这样,东羌和西羌,能打的士兵都被杀的差不多了,人都来了,空手走也不好意思,于是羌族的牛羊马匹都被段颎给牵走了。

当初追击的时候,完全是凭借一口气,现在仗都打完了,再饿着肚子回家,不合适吧,太不合适了,这里有那么多的牛羊,留着也是浪费,牵几头走,没事吧,太没事了。

公元170年,段颎先后灭了东羌和西羌,最后带着5万骑兵,回到了京城,被封为执金吾、河南尹。

段颎是怎么死的

回到京城的段颎,过上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可是段颎过的却很不开心,段颎是个直肠子,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处处碰壁,最后是中常侍王甫收留了他。

公元179年,司隶校尉阳球上奏诛杀王甫,段颎作为同党,又被抓进了牢里,这一次,平定了羌族叛乱的段颎,再也没人来救,最后喝毒酒,死在了监狱里。

标签: 段颎

更多文章

  • 又一个死于党争的名将段颎:汉末最后的北疆支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段颎

    说到东汉的将军,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会联想到三国时期的将军。很少有人知道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降临前的平羌战争中闪耀的将星—段颎。网络配图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与皇甫规和张奂并称为“凉州三明”。有个成语叫“折节好学”说的就是段颎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自称游侠,经常施舍金钱;长大之后才开始学习。段颎是将门之

  • 段颎:东汉的战神级名将,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段颎,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段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有一个谋士叫贾诩,此人号称三国第一毒士。关于他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年轻的时候,被举孝廉当上一个官,估计是嫌官太小,他就找了一个借口辞官回乡了。回乡的途中,刚好遇到叛乱的氐人,包括贾诩在内的数十人被抓获。就在

  • 揭秘:陈仓之战皇甫嵩数犯兵家大忌为何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仓之战,皇甫嵩

    而皇甫嵩的将略,在平定陈仓之乱时,得到充分的体现。陈仓之战,皇甫嵩数次违反兵法,却次次出奇制胜,最终取得胜利。当时,凉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一些汉人官员的怂恿下起兵叛乱,韩遂等人推举王国为自己的首领。当时,王国包围了陈仓,一旦陈仓陷落,关中就很危险了。于是,朝廷下令有皇甫嵩和董卓率军四万,前往征讨。董

  • 曹操曾是他的小跟班,皇甫嵩实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甫嵩,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皇甫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乱世多英雄,这句话很有道理,正是因为汉末动乱,群雄才并起,很多人的名字也都被史书记载了下来。除了这些被大家熟知的英雄之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英雄,例如今天要说的皇甫嵩。皇甫嵩的能力比曹操高很多,他是西凉人,祖上是名将,因此他的

  •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大佬,如果他愿意带兵历史会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甫嵩,东汉

    你们知道皇甫嵩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乱世多英雄,这句话很有道理,正是因为汉末动乱,群雄才并起,很多人的名字也都被史书记载了下来。除了这些被大家熟知的英雄之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英雄,例如今天要说的皇甫嵩。皇甫嵩的能力比曹操高很多,他是西凉人,祖上是名将,因此他的身份地位比曹操高

  • 揭秘:卢植、皇甫嵩、朱儁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植,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卢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应该是30后或者40后,与曹操、刘备、孙坚等50后和60后,不是一代人,他们三人活到中平年间(184年到189年为中平年号)时,年纪都不小了,并不是凭空消灭了,而是生死有命。卢植是30后最后一代人,东汉名士

  • 东汉末年名将朱儁简介,因讨伐黄巾起义封钱塘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朱儁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令,颇有治绩。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

  • 朱儁是谁?汉末一名将,威声满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儁,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儁是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刘关张登场,张角三兄弟登场,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亦登场,这里单表朱儁。公元184年初春,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次起义,事发突然,来势凶猛,参与人数众多,旬日之间达百万,中原告急,天

  • 汉末名将朱儁是什么实力?威声满天下,不屈而卒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儁,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末名将朱儁是什么实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刘关张登场,张角三兄弟登场,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亦登场,这里单表朱儁。公元184年初春,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次起义,事发突然,来势凶猛,参与人数众多,旬日之间达百万

  • 东汉第一名士郭泰:成就他人,便是成就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泰

    “乐当伯乐寻好马,喜为人才做嫁衣”。这世间有一些人,把成就别人当做自己最大的成就。被誉为东汉第一名士的郭泰便是这么一号人物。他才高八斗,却不忘时时为他人鼓掌。他退隐仕途,却不忘处处为他人铺路。他如星探一般,周游于郡县侯国之间,为寻觅人才踏破铁鞋,费尽心思……郭泰:乐当伯乐寻好马有一次,郭泰到了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