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为何放弃北方匈奴而修万里长城

秦始皇为何放弃北方匈奴而修万里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929 更新时间:2024/1/15 18:00:28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因为秦始皇不仅是我国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他肯定算过一笔经济账。

网络配图

让我们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对付匈奴的难题。首先,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训练,同时由于这些农民当了兵,不能再从事农耕了,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况且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大货车,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艰难。史记中曾经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竟达到了192石!

而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多了。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中原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

网络配图

汉武帝雄才大略,曾经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劳民伤财,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军五出漠北,苦战多年,把蒙古各部赶得四处奔逃,但仗打到最后,先吃不消的却是明朝。反观骑马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轻而易举,收益惊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会不热爱劫掠战呢? 得想个招儿,改变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如此一来,成本和收益就改变了。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训练成本得以降低,又因为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在闲时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

说句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着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网络配图

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而且,军人可以在长城之内屯田耕种,获得一定的粮食,这就节省了从内地调粮食到前线的巨额成本。

于是,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了修建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长城就是那个时期完工的,在元朝初年就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自然是看不到明朝长城的。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未解之谜:“金人十二”因何而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曾经收缴天下之兵,铸成金人十二,蔚为大观,不过后世却寻不到有十二金人存在的痕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秦始皇把十二金人带到哪里去了,是藏在陵墓之中当守墓大将吗?秦朝打了两百多年的王霸战争,最后被秦王嬴政用二十几年结束,恍惚一场梦,六方诸侯尽西来,秦始皇完成了历代秦君做梦都想要完成的事,功业不可谓不

  • 圣说秦始皇 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吕不韦

    圣说秦始皇《圣说秦始皇》为笔者拙著,根据笔者于20128月8日开始在网上陆续发表的《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编辑而成,至今已完善成书,全文共计150千字,并于圣诞之日付梓。感谢网友的祝福,欢迎赏阅。网络配图本书之所论多有新意,冲及传统;且多为驳论,有具体地针对性奇谈怪论之争——铿锵激烈,迸有火花。可与

  • 秦始皇的亲爹到底是谁?揭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谜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起秦始皇就不得不提起一下围绕始皇帝两千年热度依旧不减的八卦话题,他的亲生父亲是谁?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大家都知道,那原来是吕不韦的小妾。在一次吕不韦举办的家庭宴会上,赵姬就被嬴政名义上的父亲异人相中了,并且还请求吕不韦将其赐给自个儿做老婆。这件事啊,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有详细地记载。网络配图讨老婆

  • 秦始皇是因为忧患感而修建了万里长城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城

    秦始皇因忧患感而修建了万里长城 ,秦始皇留给后世最为伟大的功绩,万里长城算一个。万里长城这个神奇的建筑,在几千年中无数次的拯救了汉民族。说起万里长城的诞生,这其中还有一些让人无奈的渊源。当初秦始皇修建长城,竟是因为当时方士们给秦始皇撒的一个谎,因为这个谎话,秦始皇劳民伤财,在国家根基未稳之时修建了秦

  • 千古之谜:秦始皇私生子为何能登大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

    私生子,即非婚生子女,是指那些在受孕期间或出生时其生父生母无婚姻关系的子女。由于中国历史传统社会对私生子颇有偏见,因此使一些私生子饱受歧视和羞辱。但是,就在这些难以计数的私生子中,却有极个别的私生子因特殊的因缘相续和风云际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人杰和精英,不仅辉煌一时,而且名垂千古。中国历史上就曾出现两

  •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 真的能够在空中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一直充满着各种谜团,至今仍有许多无法解开。不过就算不解开也不影响大家对始皇陵的关注和热爱,很多影视剧中都出现了秦始皇陵!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地宫就像传说一样,越来越神秘,比如十二铜人、水银湖海……其中地宫飞雁就是这里面最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神秘故事是真是假呢?历史上有

  • 最有资格称明君的五个皇帝 秦始皇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

    在我看来,能不能成为明君,不是看他杀了多少人,开拓了多少疆土,而是建立了什么影响后世的制度,对老百姓如何。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多年,皇帝不少,在当代的粉丝也不少。只是,名君未必是明君,暴君倒经常被当作明君。网络配图1、秦始皇秦 始皇虽然有一些苛政,但是统一六国,结束战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废黜封建制

  • 秦始皇终生不立皇后有什么样的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

    母亲淫乱给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养成了他刻薄、多疑、暴戾的性格。他不希望自己在追求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的最高理想时,还要分出精力用在女人身上,于是从不对女人付出真心,那就无从谈及立后了。据历史资料记载,秦始皇13岁即位后,并未亲政,直到22岁,这9年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但秦始皇并未立后。秦始皇

  • 神秘的元朝皇陵比秦始皇陵更难挖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皇陵

    中国历史上有一件怪事,那就是,历朝历代皇家帝王陵都被盗墓的盗墓,被考古的考古,唯独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他孙子忽必烈在中国地盘上建立的大元朝帝王陵是个例外。时至今日,就连专业挖别人家祖坟的考古人员们都并未找到一座元朝帝王陵遗址,更别说不入流的盗墓贼能盗着一星半点元朝宝贝古董了!听说, 元朝帝王陵比秦陵更

  • 秦始皇曾见过巨人?秦始皇陵暗藏惊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因此倍受世人关注,许多国家都在对秦始皇陵进行科考研究。然而随着对秦始皇陵的研究,关于秦始皇陵的未解之谜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网络配图例如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秦始皇陵为何几千年来从未被盗?就连西楚霸王项羽30万大军都没能奈何秦始皇陵。谜题越来越多,因此有些人认为,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