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秦始皇为何不立后的背后真相

解密:秦始皇为何不立后的背后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13 更新时间:2024/1/21 20:31:57

导读:秦始皇为何不立后?针对此,历史学家们提出了种种说法,有说是对母亲的厌恶继而痛恨所有的女性,有说是迷恋长生认为立后没有必要。但是!历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可能是秦代根本还没有立后制度!因而后人对此少有记载。

网络配图

在封建体制之中,古代帝王的正妻被称作皇后,妾被称作妃嫔。皇后只能有一位,妃嫔却可以有很多,正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皇帝立后是皇帝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国家也有相应的立后制度来组织这件事。既然皇后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皇帝——秦始皇,又为什么在他一生长达37年的统治中却没有立过一位皇后呢?

对秦始皇不立后这个难解的历史之谜,史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秦始皇的母亲对他造成的阴影。史料记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本是吕不韦的宠姬,后来吕不韦将赵姬献给了秦庄襄王子楚,并生下了秦始皇。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秦始皇的生父持怀疑态度,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嬴政登基为王后,身为太后的赵姬仍然行为不检,先是与吕不韦在宫中重温旧情,再是与嫪毐私通,秽乱后宫,并生下两个儿子。《史记》中记载:“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母亲的行为失检让秦始皇在心理上受到严重伤害,恼羞成怒的秦始皇杀死了两个私生弟弟和嫪毐,把吕不韦发配蜀地,还将母亲赵姬赶出首都咸阳。秦始皇这种对母亲的怨恨,逐渐发展成为对一切女人的仇恨,使得他极其不愿意娶妻立后。

第二,秦始皇的立后要求过高。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为始皇帝,认为自己的功德超过了上古的三皇五帝,自命不凡的秦始皇自然也对皇后的要求非常高。秦始皇的后宫充斥着东方六国选来的大量佳丽,要从中选出一个高标准的美女也并非难事。但是,问题就在于秦始皇不仅不喜爱这些美女,反而十分鄙视,对于她们这种把亡国之辱抛之脑后的行径十分痛恨,认为她们毫无守贞重节可言。所以,他也不愿从这些后宫佳丽之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皇后人选。

网络配图

第三,秦始皇沉迷于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情有独钟。他曾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耗费巨资入东海以寻得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这种对长生不老药的孜孜追求,使他无暇顾及后宫之事,把立后之事也抛之脑后。

第四,志在天下。秦始皇公务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考虑立后的事情,更何况他还担心皇后会对他的事业有所掣肘。史料记载,秦始皇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必须要批完一石(大概相当于60斤)的公文,无暇理会皇后之事。

总之,秦始皇在长达37年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立皇后,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因为缺乏史料记载,故种种说法,不一而足。实际上,此问题关系到秦王朝的政权建设,在秦不是个小问题。秦始皇未立皇后,太子从而缺位,造成后继非其人。仓促之间,皇帝驾崩,帝位空缺。赵、李作谋,胡亥窃位,内争引发外乱,触发了秦王朝固有的政治危机,这也是秦王朝早亡的诱因之一。

近年,有研究者又提出了“为什么秦始皇没有立皇后”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结论大致是以上的几条原因,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不能因秦始皇不立后的事迹不见于史书记载,就认为秦始皇没有立后。

其理由之一,秦国立后并未制度化,故少有立后记载。他们认为秦国从秦孝公时代起立后已经制度化的说法,似乎是缺乏充分的论证的。从我们看到的资料,尚不足以说明秦国从秦孝公时代起,就已经存在这种完备的制度。实际上,秦始皇先祖们的正妻,也就是所谓的“后”,在史书中均罕见其事迹。秦史中常看到秦国的“太后”如何如何,却很少看到“后”的活动。

孝公到秦始皇共有七位君王,只看到两位王后的名号,一位即“叶阳后”(秦昭王后),另一位即孝文王后(华阳夫人)。如果按清代学者沈钦韩的说法,“叶阳”是“华阳”之误,那么在秦史记录中,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七位帝王统治的151年间,只看到一位只当了一年的王后,而且并无什么政治表现的事迹。秦国王后们的事迹不见于史书的记载,这可能和秦的文化传统有关。大概王后不能参与政治,成为太后之后,情形则有所不同。秦始皇大概继承了这样的传统,因此秦始皇的皇后在史籍中的沉默,是自然的事。

网络配图

其理由之二,史书中还是有秦始皇立后的曲折记载的。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唐初大学者颜师古在“诸宦官皆属焉”句后有注:“自此以上,皆皇后之官。”秦时设置的“詹事”之官既然有“掌皇后太子家”的职能,说明秦代是有“皇后”的。

在出土的秦封泥中可以看到“私府丞印”、“永巷”、“永巷丞印”等考古物证,也可知秦代确实有这些“皇后之官”的。同时,《百官公卿表下》又说“将行”官职:“将行,秦官。”颜师古注:“应劭曰:皇后卿也。”《初学记·中宫部·皇后第一》中写道:“秦称皇帝,正嫡曰皇后,汉因之。”如果秦始皇不立皇后,大概不会有“秦称皇帝,正嫡曰皇后”说法的。

当然,具体如何还得等史料的进一步发掘。不过那时最有可能的说法应该是当时并没有立后制度,毕竟秦始皇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天下的人,前人并没有经验给他。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当了那么多年皇帝秦始皇为何就是不立皇后其中有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帝秦始皇

    自古帝王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妻妾成群,秦始皇也不例外,他有很多老婆,其中有两个最著名的,一个是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一个是胡亥的母亲——胡姬。网络配图 不过虽说他老婆众多,但是他却没有皇后。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在位三十七年始终未立皇后,这在古代来说,确实是一个怪事!关于他为何不立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

  •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陵中兵马俑为何没有主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陵中兵马俑

    兵马俑以陶俑和陶马为主,制作细腻精致,形神兼备。陶俑个个个性鲜明,表情、神态、姿势、衣着千差万别,反映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兵种、不同职位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陶马比例非常匀称、和谐,匹匹劲健有力,双耳前竖,两眼注视前方,形象逼真生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兵马俑陪葬在秦始

  • 揭秘:秦始皇陵中的跪射俑为何千年无损的机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陵

    春秋时期,一个木匠带着几个徒弟到齐国去。师徒一行走到山路的一个拐弯处,看见一座土地庙,旁边有一棵高大无比的栎树。大到什么程度呢?它的树荫可以容纳几千头牛在树下休息,树干又粗又直,在几丈高之后才能见到分枝,而这些树枝粗到可以用来做造船材料的就有好几十枝。许多路人都在围观,连声称奇,只有这个木匠瞄了一眼

  • 秦始皇兵马俑怪异发型:竟暗藏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兵马俑怪异发型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

  • 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谜 解开尚需时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陵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在这么漫长的历史中,很多统治者在生前都会选择为自己修建帝陵,以便在自己死后能够继续享受帝王的待遇,特别是对于那些颇有建树的帝王来说,修建的陵墓也勿求高端大气上档次,而这类陵墓也大多配有十分严密的防盗措施,这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属于秦始皇陵了,时至今日,秦始皇陵仍未发掘,也为我们留下

  • 只是因秦始皇一句话 所以没人敢动他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距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很多考古学家或者是大家伙对秦皇陵里面到底有什么宝贝还是挺感兴趣的,可是秦皇陵被发现近百年的时间里,不管别人多么好奇,都还是没人敢挖呢?想知道的话就赶快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网络配图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到公元前208年建造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

  • 秦始皇陵地宫中万吨水银 竟是这寡妇一手促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最神秘的古墓,千百年来存在无数的谜团,至今无法解开,有传言称秦始皇陵至今未挖就是因为地宫中存在的万吨水银,没想到这万吨水银竟是一个寡妇一手促成的?是谁这么大能耐。网络配图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科学家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也证实了,秦始皇陵里确实存在大量水

  • 千古一帝秦始皇真是被吓死的 真凶竟是它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在位时曾横扫天下,统一六国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但也成为了世人眼中凶狠残暴的代表人物,当年秦始皇死亡记载中称是病死的,但近日却人曝出秦始皇是被吓死的,凶手竟是它们?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秦始皇在他39岁时就完成了天下统一的大业,可以说是年少有为,天之骄子。完成霸业之后,他开始享受拥有天下的快感

  • 解密秦始皇母亲赵姬身世:是或为平阳君赵豹孙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母亲赵姬身世

    赵国有两个赵豹,都跟赵武灵王有关。《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这是老赵豹,从他的姓氏判断,老赵豹应该是赵王的宗亲血脉。另一个赵豹的记载也出自《史记·赵世家》:“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史记·集解》注释道:“《战国策》曰赵豹,平阳君,惠文王母弟。”两个赵豹出现在

  • 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秦始皇靠着黄金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古代钱币发展

    中国古代货币很早就已出现,原始货币如海贝,在商代已广泛使用。商代同时还发展了以铜为基本的称量货币。周代以下,因为冶金工艺的进步,铸币成本降低,铜铸货币逐渐盛行。在战国,铜铸货币分化成燕、齐的刀形币,三晋的铲形币,楚国的蚁鼻钱,以及周、秦的圆钱四个系统。齐国所铸造的刀币最为精良,先后流行于齐、燕、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