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特意摆鸿门宴要暗杀刘邦 却为何要放走刘邦?

项羽特意摆鸿门宴要暗杀刘邦 却为何要放走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52 更新时间:2024/1/28 8:28:07

第一个是项伯的建议。当项伯从刘邦大营回来之后,已经被刘邦洗脑,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确实,刘邦攻破咸阳,建立大功,攻打有功之臣,是不符合大义的。也因为这个原因,项羽暂时停止了军事打击。但是,曹无伤告密中提到的三点罪状,其实并没有解释清楚。应该说,此时刘邦被杀的几率还很大。

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项伯的建议。

当项伯从刘邦大营回来之后,已经被刘邦洗脑,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确实,刘邦攻破咸阳,建立大功,攻打有功之臣,是不符合大义的。也因为这个原因,项羽暂时停止了军事打击。但是,曹无伤告密中提到的三点罪状,其实并没有解释清楚。应该说,此时刘邦被杀的几率还很大。

第二个原因是刘邦的表白。

刘邦看看刘邦是怎么为自己开脱的:“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刘邦此人虽然出身刘邦,官不过亭长,可是天生是个政治家,对于项羽的性格也摸的非常清楚。项羽此人吃软不吃硬,重情重义。于是,刘邦在陈诉时主要打感情牌。先叙述自己和项羽的战友情义,同时也摆出自己的功绩,在摆功劳的时候刘邦非常注意分寸,比如说进入咸阳是“不自意”,很意外,言下之意就是应该项羽先进入才是。要知道,当年义帝曾经和天下诸侯有约“先破关入咸阳者王之”,刘邦要称关中王的话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可项羽不会这么想啊,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章邯,击溃秦军主力,挥师而上,攻破咸阳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没想到被刘邦捡了个便宜。现在刘邦这么说这件尴尬事,项羽听了应该会比较舒服。

而对于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不争的事实,刘邦没有多说,只是申明,自己对于项羽忠心耿耿,希望项羽不要听信小人谗言。

第三个原因是樊哙的批评。

樊哙本是刘邦的侍卫长,在张良的建议下闯入大帐,保卫刘邦。当时,项庄舞剑,一心刺杀沛公,形势危急。樊哙劝说项羽时和刘邦大意相似,可是侧重点却并不相同。樊哙说:“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樊哙的劝说有三层意思。第一,正是因为秦王暴政,胡乱诛杀,于是天下反叛。第二,刘邦有大功,并且有义帝的约定,有法律保障,并且并没有明显的造反迹象。第三,如果项羽执意要杀刘邦,就是步秦王的后尘,必然为天下诸侯背弃。

樊哙和刘邦不同,刘邦多少和项羽有些交情,可以以情动之,樊哙虽然是屠狗出身,可是脑子非常好使,不知道是不是狗脑吃多了。樊哙是以理服人,从理性上强调刘邦的合法身份,强调诛杀刘邦的严重后果。

正是出于以上三个原因,项羽最后放弃了诛杀刘邦。

标签: 刘邦项羽

更多文章

  • 被历史绑架的真相:楚霸王项羽并未烧毁阿房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阿房宫,项羽

    传说中秦始皇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听说爱妾虞姬被擒,一时恼怒,竟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六王毕

  • 揭秘:为何说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比范增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鸿门宴,项羽,刘邦

    项羽此前杀宋义,有范增与全军将士的支持;坑秦卒,有诸侯军队襄助.现在要杀刘邦,但是诸侯会帮助他吗?不会.因为那时候项、刘都是怀王手下的将军,都是楚军,而且矛盾没有公开化——受阻函谷关,曹无伤告密,令项羽感觉刘邦有敌意,再加上范增一顿故弄玄虚的教唆,才使他一怒要攻打刘邦.项羽当时的年龄很小,只有20多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自行分封天下共有十八位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项羽,刘邦,张耳

    汉元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首先进入关中,驻军灞上。即位四十多天的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颈系丝绳,封存了皇帝的玉玺、符节,在轵道旁投降。不久楚国上将军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进入关中地区。由于楚王曾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准备攻打刘邦,由于张良、项伯的居中调和,刘邦妥协,双方在鸿门宴上达成暂时的谅解。“楚虽三户

  • 楚霸王项羽有着怎样的经历?项羽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秦朝,汉朝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

  • 巨鹿之战是怎么回事?项羽又是怎样带兵抗敌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巨鹿之战,项羽,秦朝

    项羽题跋全身像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楚怀王听闻项梁战死,非常害怕,从盱台赶到彭城,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

  • 楚霸王项羽在消灭秦军后是怎样进行诸侯分封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秦朝,汉朝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项羽军无法通过,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大怒,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军十万驻扎霸上,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并且用子婴为相,珍宝全部占有,范增也告诉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

  • 项羽为何致死不肯过江东?是因为他不能回去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一直被看成是英雄壮举。《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项羽不肯过江时,倾注了无比激情,成为《史记》最精彩的片段。《项羽本纪》是这样写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 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五大将都是谁?他们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霸王,项羽,秦朝

    霸王帐下五大将:、英布、季布、钟离昧、虞子期。龙且龙且,秦末名将。生卒年不详,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为楚军五大将。曾被封为司马。自幼与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后与田荣合军救东阿,大破秦军於东阿。英布背楚之时,项羽使龙且点兵十万往击之。英布英布(?—前19

  • 汉初三杰之韩信:项羽一死刘邦为何马上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刘邦,汉朝,汉初三杰

    韩信出身贫寒,由于家里太穷,做官不够条件,经商没有本钱,连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当众受胯下之辱,更是辛酸不堪回首。韩信是在军事领域堪称大师,在政治领域却是个小学生。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用蒯通的话说,这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韩信手里。他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刘邦早就看

  • 项羽做的最不地道的事 劫持人家母亲还将其烹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王陵,刘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宋初年,经历国破家亡之痛的李清照对宋朝放弃抵抗渡江偏安的做法非常伤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不肯过江东的西楚霸王项羽,楚霸王力能拔山,儿女情长,再加上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完全符合李清照对英雄的幻想,自古美女爱英雄,于是写下这首小诗,为自己的柔弱灵魂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