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为何传位年仅8岁的刘弗陵?刘弗陵继位之谜

汉武帝为何传位年仅8岁的刘弗陵?刘弗陵继位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1/24 23:55:17

历史记载,汉昭帝刘弗陵为汉武帝刘彻幼子,8岁继位,在位13年,21岁便驾崩了。

汉武帝一生共有六子,卫皇后生皇长子刘据,李夫人生刘博,钩弋夫人生刘弗陵;其他的皇子均不成器。实际上可成为武帝继位人的也就是刘据、刘博、刘弗陵三人。

对比上述三人,太子刘据居太子位三十余年,其母时为正宫皇后国母,外戚方面卫青、霍去病虽已故去,但霍去病异母弟霍光也不能不说是其重要的政治力量。昌邑王刘博,其母李夫人已早死,但有位居大将军的李夫人兄长,贰师将军李广利,及李广利的亲家,丞相刘屈髦为辅,也是极有竞争力的。刘弗陵仅是武帝晚年宠姬赵婕妤所生幼子,可以说是最不具竞争力的人选。

可为什么最终继承皇位的却是一个年仅8岁的幼子呢?

在继位人的选择上,汉武帝是十分倾向于仁厚的太子刘据的。后来,钩弋夫人向武帝推荐了同乡江充,也就是这个江充,一手制造了所谓“巫蛊案”,先是整倒了一大批皇亲,其中包括武帝与卫皇后所生的两个女儿都被杀死,后来江充又以“巫蛊案”陷害太子刘据,被太子所杀,太子起事不成,与卫皇后均被废后相继死去。

武帝后来明白了其实“巫蛊案”纯属子虚,对太子一事懊悔不已,诛杀了参与陷害太子的太监苏文,并参与谋立昌邑王的丞相刘屈髦灭族,直接导致在外作战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投降了匈奴,从而也使昌邑王刘博失去了继位的可能。最终,武帝也只能选择让霍光效周公,立年仅8岁的刘弗陵为继位人。

评价刘弗陵是一代明君

昭帝即位之初,还是个孩子,他的一些政策主要是辅政大臣霍光等酝酿支持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1、轻徭薄赋。史载昭帝即位后,就关心农民而“亲耕籍田”,巡视全国考察吏治、减免徭赋,后不断减免农民的负担,为解决“谷贱伤农”,出台了“以菽粟当赋”,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2、发展盐铁会议成果。霍光、桑弘羊辅政,因意见不同,有了著名的“盐铁会议”,之后“与民休息”的方针政策得到实施,这也是昭帝在位时的关系政局走向的大事,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

3、举贤良文学。前82年,发诏书举贤良文学,充实了汉朝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人才的储备。

相关知识点:英年早逝的睿智之君汉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 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

八岁即位,在位十三年。

1.以幼子立为太子,因立太子而丧母。刘弗陵为赵婕妤所生,武帝立佛陵为太子前对赵婕妤说:汝不得活。

2. 聪明善断,君臣不疑,国家稳定。

3.以休息养生为主,武帝后期“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现象得以扭转。

一、 杀母立子——赵钩弋的悲剧

赵钩弋是集美丽、神秘、传奇和悲惨于一身的美女。作为西汉武帝的后妃,总是母以子贵,儿子被册立为太子,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安全也就有了保证,但赵钩弋是一个例外,她之所以被杀害,是因为准备册立她的儿子当太子。

据说赵钩弋的家乡在河间(河北省河间县),汉武帝在巡狩期间路过河间,有善于星相学的专家说,这里的天空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

于是汉武帝紧急派遣使者按照祥云的位置寻找这位奇女子,真的就找到了。把这个奇女子带到汉武帝面前一看,原来这个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是个残疾人,两只手都紧握拳头,打不开。汉武帝亲自出手掰这美女的拳头,奇迹出现了,那美女无人能打开的拳头伸开了。既然是仙苑奇葩,残疾又不治而愈,汉武帝自然是神魂颠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再一考察她的出身和家庭成分,她父亲犯过罪,受到“宫刑”的处分,当过“中黄门”,死在长安,葬在雍门。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赵钩弋的名字,只说她姓赵,这位赵女因为有双手握拳的“特异功能”,也被人戏称为“拳夫人”,称呼她为赵钩弋是因为汉武帝册封她为“钩弋夫人”。

不管历史上汉武帝是如何把赵钩弋纳到皇宫中来的,汉武帝对她如获至宝是真的,她进宫后大大受宠。刘彻很快就越级提拔她为婕妤,又成了位列皇后卫子夫之下的第二把手。又为她特地在长安城建筑专门的宫室,名“钩弋宫”,并改称“拳夫人”为“钩弋夫人”。老夫少妻,自然赵钩弋成了汉武帝的宝贝。

这故事是史书中当真事儿正儿八经写的。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很可能是个骗局。也许是风水大师胡说八道,根本没什么奇异女人;也许是寻人者偷懒耍滑,没有认真去找。随便找到赵家,让赵女把手握成拳头,算作异女带回去交差。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异相”比握个拳头更容易装。

此时的刘彻应该已经年近六旬,老眼昏花,头脑迟钝,很容易让底下人欺骗。

公元前94年,钩弋夫人为刘彻生下一子,取名刘弗陵,时年刘彻年已六十有三。令人生疑的是,据说刘弗陵是在娘肚子里呆了十四个月才出世的,因此他的身世就更可疑。 刘彻坚定不移认为刘弗陵是自己的亲儿子。在闻知钩弋夫人是怀孕十四个才生产后,他没心思考量一下科学依据,反而大喜道:“我听说先贤帝就是十四个月出生的,我的小弗陵跟他有一拼啦!”于是,他下令将刘弗陵出生的地方改名为“尧母门”。这钩弋夫人的贡献,已经敢比生了明君的尧母了。

以刘彻的这把年纪,按正常的规律,都是可以抱重孙子的了。如今却老来得子,当然是宠爱有加。”

转眼间,刘弗陵已经四岁了,那一年发生了江充事件,也就是“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遭人陷害,都被逼自杀。太子的宝座悬空,成为汉武帝儿子们争夺的目标。汉武帝的儿子不算少,但一个姓王的夫人生的齐王和他宠妾李夫人生的昌邑王都死得早;而另外一个儿子燕王刘旦听说太子位子空缺,忙不迭上书愿意回首都来保护父亲,其实是来抢位子,惹得刘彻大怒,把送信的人都宰了。刘彻还有一个儿子广陵王刘胥,可刘彻也不满意。经过他自己的一番折腾,能够继承这大汉江山的,现在只剩下赵钩弋生的刘弗陵了。几乎就是当年吕后死后,“拥刘派”大臣选择君主的翻版,几乎就没什么挑选的余地。

刘弗陵长到五、六岁时,便显得很高大健硕,而且非常的懂事,刘彻经常向人夸赞 “类我”,意思是说长得跟老爹一模一样。

其实我们想一下,六十岁生的孩子,显然不是优生,基因摆在那里,身体和智力不会好到哪去。联系到刘弗陵在二十岁就早早病死,想来他儿时的健康也不会太好。

当时刘彻担心刘弗陵年龄太小,恐怕控制不住局面。于是,他找来画工,在他居住的甘泉宫墙上,画满了周朝时周公姬旦倾力辅佐幼主周成王的故事。大臣们见了,马上明白这是主子想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了。

儿子受宠,做母亲的肯定是欣喜若狂。但钩弋夫人没想到,刘彻最担心的,其实就是她!赵钩弋太年轻,而且花容月貌,他一旦死后,这位“钩弋夫人”就合法地当上皇太后,掌握最高权力,若给他几顶绿帽子戴,那时谁也管不了。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眼下太子还小,不能治理国家,国家大权势必落到皇太后之手,吕雉第二就将再现。

刘彻晚年尽管干了很多糊涂事,但有一点非常清醒,就是不让钩弋夫人培养自己的势力。像钩弋夫人这样的宠妃,按照以往的惯例,其家族人都会鸡犬升天的,从卫子夫到李夫人,莫不如此。但是,刘彻却没给钩弋夫人的娘家人任何官职,以防止在他百年之后,外戚势力坐大,挟持幼主,导致大权旁落。甚至,为了大汉江山的长远利益,他只能处心积虑地把钩弋夫人都得干掉。

公元前八八年,心怀杀机的七十高龄的汉武帝,带着天真烂漫的的娇妻赵钩弋前往甘泉宫避暑。有一天,他突然抓住了赵钩弋一个很小的过失,给了她严厉的处罚。那是什么过失?史书上没有记载,《汉书》上只记录了八个字:“从幸甘泉,有过见谴”。赵钩弋“见谴”后被监禁起来,《汉书》上说她被监禁后“忧死”。一个正当花季的少妇,即使所受的打击再大,也不会很快“忧死”,赵钩弋的死是个谜团。她是怎么死的姑且不研究,可悲的是,她到临死都不明白她的小小“过失”,怎么会受到如此严厉的处罚。现代人看起来是很清楚了,她的死因归结为:她太娇美,太年轻,她生的儿子将被立为皇太子,而他的老公快死了对她却不放心。

在刘彻所有宠妾中,赵钩弋的命运可能是最惨的,完全是为了儿子而牺牲了自己。如果以她十六、七岁进宫,十八、九岁生子来算,她这时也就二十六、七岁。

刘彻逼死钩弋夫人也是无奈之举,心存愧疚。为排解思念,他在甘泉宫里建造了一个通灵台,经常有一支青鸟在台上飞来飞去,直到汉宣帝年间才不见。

逼死钩弋夫人的转年,即公元前87年,刘彻病重,他正是册立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同时托孤给他所信任的名臣霍光。在刘弗陵当上太子的次日,一代伟人汉武大帝去世,终年七十岁。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

二 少主聪敏善断,君臣不疑

刘弗陵,武帝在弥留之际被立为太子。在此之前,武帝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将刘弗陵的生母赵钩弋赐死。武帝病死后,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刘弗陵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元”。

汉昭帝追封苦命的母亲为武帝皇后、昭帝皇太后,发兵二万为她兴建“云阳陵”,迁三千户守陵。迁葬之日异香十里,打开棺材看时,里面没有尸身,只有一只丝鞋。

当年前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丧生后,武帝想立幼子弗陵,决定物色一个可靠的大臣来辅佐,最后相中了霍光,武帝命人送给他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暗示希望他如周公那样来辅佐幼主。但霍光为人深沉,收到图后没有任何表示。一年后,武帝临死前,霍光流泪问武帝谁来继位。武帝说小儿弗陵,希望你能和周公那样辅佐幼主,履行自己的职责。面对如此重责,霍光推荐了金日碑,说自己德才浅薄,。金日碑在边上马上说自己是匈奴降将,不是大汉子民,这不合适。霍光无奈,只得接受。

武帝于是任命他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碑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为左将军,搜栗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佐少主弗陵。第二天,武帝去世,昭帝继位。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从此成为汉朝第一个手握大权的大臣。

四大臣中除金日碑早死之外,其他两位以后都为自己的私利而霍光不允许的情况下变成了死对头,可惜的是霍光并不知晓。

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故“政事一决于光”。因霍光大权独揽,与很多大臣结怨。

左将军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不和,多次设法陷害霍光。

武帝驾崩时,燕王刘旦怪父亲没把帝位传给他,一直策划夺位。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霍光在长安附近检阅羽林军,并将一名校尉调入自己府中,上官桀乘机造了一封燕王刘日(刘弗陵兄)的信,派人冒充燕王的信使,送将弗陵,说霍光有谋反之心。第二天,霍光进宫朝见刘弗陵,得知这一消息,吓得伏地不起。刘弗陵却说:“你检阅羽林军,调用校尉都是最近的事,长安离北方距离那么远,燕王怎么能这样快就知道,即使能知道,写好信送到长安,也不能这样快,再说,你真的有心谋反,也不用靠调用一个校尉。所以,足证明这信是假的,有人想陷害你大将军。你不必害怕,请起吧。”霍光和众大臣听了,无不佩服刘弗陵年少英明。

时年昭帝才14岁。眼看诡计不成,上官不肯罢休,在殿上继续职责霍的罪状。最后昭帝不耐烦,直言说道霍是父皇挑选的顾命大臣,先父的眼光不会错,更何况这些年办了这么多有利国家的事呢,谁再诬陷,就是挑唆我们君臣关系。从此怀疑上官等人。

不久,上官桀又伙同御史大夫桑弘羊、鄂邑公主等人,勾结燕王刘日密谋杀霍光,废刘弗陵,由刘日即位,霍光侦知这一阴谋后奏告刘弗陵,刘弗陵立即命田千秋发兵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迫使刘旦自杀,避免了一场政变。而这时的刘弗陵年仅十四岁,能够成功处理此事,颇让人称道。后人评价说:“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三 内外政策

始元元年秋七月,赦天下,赐民百户牛、酒。大雨,渭桥绝。

八月,齐孝王孙刘泽谋反,欲杀青州刺史隽不疑,发觉,皆伏诛。迁不疑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二年三月,遣使者振贷贫民毋种、食者。

秋八月,诏曰:“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令年田租。”

四年秋七月,诏曰:“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出。诸给中都官者,且减之。”

六年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县置金城郡。

元凤二年六月,赦天下。诏曰:“朕闵百姓未赡,前年减漕三百万石。颇省乘舆马及苑马,以补边郡三辅传马。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郡得以叔、粟当赋。”

三年冬,辽东乌桓反,以中朗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郡二千骑击之。 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

总结:汉昭帝的在位时间不长,英年早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从以上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他重视农业发展,平叛乱,稳定朝廷局势,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明辨是非,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盐、铁而罢榷酤,为汉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武帝时期长期战争,封禅求长生等造成国力严重损耗,农民复旦沉重,国内矛盾激化,昭帝继位后多次下令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并把可有可无的官员统统罢免。

前81年,昭帝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在霍光的主持下,贤良和丞相,御史展开激烈的辩论。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会议。双方主要内容有:

1 民间疾苦的原因

贤良文学认为民间疾苦是由国家专营引起,必须废除盐铁,酒,均输等。另一方则认为这些可以增加财政的收入,不可废除。

2 对匈奴的政策

贤主张遣散士兵,用财务,美女,和亲政策,用德政感化匈奴。另一方认为只有战争才能保证国家安全。

3 施政方针和治国思想

贤认为仁政可以无敌天下。另一方则认为法家的律法才能治国。

最后只保留盐铁专卖,当时桑弘羊和霍光在经济政策上就有巨大分歧。(霍光是站在贤方的)这些政策废除后,与民休息的政策更进一步实施,控制了武帝后期遗留下的矛盾,史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20年后,汉宣帝的恒宽把这次会议整理成一本书,一本以后历代经济都必须研读的《盐铁论》。

对外方面,改变武帝时对匈奴长期作战的政策,一方面加强北方戍防,多次击败进犯的匈奴、乌桓等,另一方面重新与匈奴和亲,以改善双方的关系。从而使得武帝时期的大规模战争停止下来,有助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昭帝时,因内外措施得当。使得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史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昭帝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都高兴的说就如当年文景之治的时代又来临了。

可惜年轻的昭帝还没来得及尽展其雄才大略,便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逝于长安,年仅21岁,葬于平陵,尊谥孝昭皇帝。

后话:

公元前94年即位,在位13年,终年21岁,童年危机四伏,转运登基坐殿,一举清除权臣,坚定用人不疑,逐步扫除弊政,汉朝已经历经五代了由盛及衰风雨飘摇了,但他意外登基使大汉王朝的兴盛得以再延续下去,而霍光在其中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刘弗陵使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帝国历经五代更替仍处于盛世,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要不汉王朝的历史会有很大的变化,盛世延续200年应该不成问题。

汉昭帝在位十三年,无子而薨。辅政大臣霍光和张敞首先想到的,是汉武帝生前最宠爱的那位倾城倾国李夫人之孙刘贺。然而这位刘贺人品低劣,做皇帝才二十七天便令两位辅臣难以容忍,从皇座上赶了下来重觅新人选。

这一次,他们选中的是卫子夫的曾孙刘询。他就是汉宣帝。

标签: 刘弗陵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关于汉昭帝刘弗陵死亡的三种说法:上厕所暴毙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昭帝,刘弗陵

    历史记载: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昭帝于未央宫暴病而死,享年仅21岁,在位13年。那么汉昭帝是怎么死的呢?是病死还是暴毙,亦或是被自己的大便熏死的。是正常死亡还是死于非命,千百年来猜想不断。汉昭帝之死,也一直是史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关于刘弗陵的死,历史上有2种猜测,一种是因奸佞当道,年幼的昭帝过度劳心

  • 汉昭帝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的儿子?浅析汉昭帝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弗陵,汉武帝

    汉昭帝刘弗陵一生传奇不断,命运多舛。下面搜集几条疑问,只是一家之言。忘大家不吝赐教为感。首先,刘弗陵是不是武帝的孩子现在也没有确切的答案的,正史上当然没有质疑,但是当时民间的说法就很多了,王侯什么的也不服刘弗陵而造反。正式上记载中,没有说钩弋参与谋划巫蛊之祸,但是现在从科学的角度,什么手握玉钩打不开

  • 刘陵的生平简介 刘陵与汉武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陵的生平简介,刘陵与汉武帝是什么关系

    影视剧中的刘陵是个美丽的间谍,在父亲刘安、情人田蚡和汉武帝之间斡旋,但实际上刘陵虽然确实是被父亲刘安派到长安的,但是至于田蚡和汉武帝的事情,事实却不是这么记载的。那么刘陵和汉武帝到底是什么关系,她和生平还经历了什么呢?刘陵的生平简介刘陵是汉武帝时期汝南王刘安的女儿,刘安是刘邦第七子刘长的长子,所以刘

  •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儿子吗?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弗陵

    据史料记载,汉昭帝刘弗陵为汉武帝刘彻幼子,继位时年仅8岁,在位13年,至死时年不过22岁,无子。刘弗陵死后,众臣议决立武帝宠姬李夫人所生刘博之子昌邑王为嗣,后大司马霍光主持废昌邑王,寻找到流落民间的废太子之孙刘病已,立为皇帝,是为汉宣帝。纵观武帝一生,在内政上,利用儒学强化皇权,更化改制,大大加强了

  • 大汉皇帝刘弗陵 刘弗陵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弗陵

    汉皇帝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汉武帝为了防止他死后后宫乱政,将刘弗陵立为太子后就赐死了他的母亲。据说刘弗陵的母亲怀了他十四个月,由于古代传说尧也是十四月生的,刘弗陵的出生也被看做了祥瑞。后来刘弗陵大哥因为巫蛊的事件自杀。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汉朝都没有太子。刘弗陵是父亲最小的儿子,他幼年的时候天

  • 刘彻为何坚持立刘弗陵为太子原因让人惊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彻

    汉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长子刘据是最先被立为太子的。征和二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因受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等在立太子的时候,不顾大臣反对,硬是要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说起这刘弗陵,大家都会想起他的母亲钩弋夫人 。传说赵氏天生握拳不能伸展,汉武帝过河

  • 汉武帝有6个儿子 为何非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弗陵

    历朝历代,把皇位传给幼子都有很大风险。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齐怀王刘闳早死,长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到武帝晚年时,他还有四个儿子在世。其中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都已成年。但是汉武帝没有传位给三个成年儿子,反而传给了年仅8岁的刘弗陵,这是为何呢?网络配图首先说说燕王刘旦。刘旦是汉武帝的次

  • 汉昭帝刘弗陵死亡真相探秘:为何寝宫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即汉昭帝,是汉武帝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昭帝生于公元前94年,是汉武帝刘彻和宠妃赵婕妤所生,是他年龄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画像在刘弗陵三岁的时候,朝廷发生了巫蛊之祸,这导致之后几年武帝一直不愿轻易立太子。直到刘弗陵长到五六岁,武帝开始偏爱于他准备立他为太子。因为担心刘弗陵继位后皇权落到他的母亲手中,

  • 淮南王女儿刘陵,貌中国历史上第一朵交际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陵

    有个英语单词socialbutterfly,翻译成中文就是——交际花。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西安,有这样一朵交际花,穿梭于达官贵人之间,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更了不得的是,这朵交际花还是个身负重任的潜伏者,为自己父亲的造反大业默默耕耘。这朵不怀好意的交际花就是西汉翁主、淮南王刘安的

  • 汉武帝为什么要立不是亲生的刘弗陵为太子呢?原因在这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汉武帝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何等的霸气,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这个人就是汉武帝,他破匈奴,平西域,文治武功达到顶峰,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振长策而御宇内,成王霸之伟业,成就千古一帝,光耀历史长河。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千古一帝似乎在自己的继承人身份上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