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读书“五行并下”的汉朝天才应奉为何没有名气 应奉生平事迹简介

读书“五行并下”的汉朝天才应奉为何没有名气 应奉生平事迹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9 0:38:18

应奉,字世叔,应顺的曾孙,约生活于东汉中期,今南顿上头村人。其祖父应叠,父应郴(顺帝时任武陵郡守)。他从小时候记忆力特强,读书“五行并下”,记事处人,过目不忘。从小到大,凡他经历过的事,都能记忆犹新。据说二十岁的时候,他为“决曹史”抄录全郡四十二县的罪犯名单报送刑部。回郡以后,太守详细问他所送罪犯情况,总共数千几百人,应奉竟然能将所录罪犯的姓名、罪状、罪行轻重等,一一准确背诵下来,毫无遗漏。

武陵平乱

顺帝时,武陵(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蛮詹山的少数民族四千余人造反,地方县令都被他们抓了起来。征伐不下,朝廷下诏求才。经公卿朝议,四府推荐,桓帝永兴元年(153),应奉出任武陵郡守。他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的是安抚政策,结果闹事的蛮詹人或降或散,战乱很快平息。地方安静以后,他又大兴学校,全面清除陋政,后因公事被免职。桓帝延熹时(160年左右)武陵的蛮人再次作乱。荆州车骑将军冯绲,认为应奉有威恩,蛮人只信服他,便上书请求让应奉与自己一同出征。朝廷任命应奉为从事中郎,赐钱十万。当时朝廷下给应奉的诏书说:“蛮夷叛逆作难,积恶放恣。镬中之鱼,火炽汤尽,当悉焦烂,以刷国耻。朝廷以奉昔守南土,威名播远,故复式序重任。奉之废兴,期在于今。赐奉钱十万。”应奉为冯绲设计了许多方略,军队大获全胜。战乱平息后,冯绲推荐应奉担任了司隶校尉,这是汉代的高级军职,也是纠举不法官吏的督察官,后来成为京畿地区的高级督察官。他在任中不避豪权,纠奸罚罪,以严厉执法著名。

党锢事件

当时后宫朋、党之争很厉害。邓皇后死,桓帝想立田贵人为皇后。应奉认为田贵人出身低微,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阻说:“臣闻周纳狄女,襄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远,五禁之所忌。”帝采纳应奉的建议,立豪门窦氏为皇后,引发了后来的“党锢事件”,应奉认为责在自己,就以有病为由,辞去一切职务,回故乡项城隐居。隐居期间,他追愍屈原以自伤,著《感骚》30篇及《汉书后序》。后满朝武继续举荐应奉,朝廷有重新起用他的意思,可他刚好在家乡因病去世,葬于

“百冢铺” (今永丰乡)。《后汉书》、康熙二十九年《项城县志》有传。

轶事典故

应奉去拜访一个官员,可是那位官员不在家,当时车夫只把门打开了一条缝,应奉当时只看到了那位车夫的半边脸。就是这样,数十年后,再次相见的时候,应奉还是一眼就认出来这位曾经有半面之交的人。又作半面不忘。

《后汉书·应奉传》贤注引谢承《后汉书》:“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

个人著作

奉追愍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凡数万言。又尝删《史记》、《汉书》及《汉记》三百六十余年事,自汉兴至其时,凡十七卷,名曰《汉事》。

标签: 汉朝应奉天才

更多文章

  • 吴与弼是什么人?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

    吴与弼为明朝著名学者、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明同时也是崇仁学派的创始人,在明代学术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吴与弼最开始不叫吴与弼,叫吴梦祥、吴长弼,字子傅,号康斋,生于公元1391年,去世于公元1469年。吴家是官宦世家,先祖在唐朝之时就已经是朝议大夫。吴家后辈此后在各朝都有官位,亦或是在学术方面有所造诣

  • 吴与弼生平简介,吴与弼的常山情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吴与

  • 明朝大儒吴与弼的理学思想,崇仁学派位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年)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一作子传),号康斋,明崇仁县莲塘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 李轶是谁?他为什么要谋杀刘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轶,东汉,刘秀

    李轶(?—25年),字季文,南阳郡宛城县人。原是宛城豪强李氏子弟,王莽末年,李轶与堂兄李通一起与刘縯、刘秀兄弟共同起兵,但部队与绿林军合军之后,背弃刘氏兄弟,转而投靠绿林军所立的更始皇帝刘玄,并极力主张杀掉能力、威望都很高的刘縯,以免威胁到刘玄的皇位。更始政权面临崩溃之时又想投降实力强大起来的刘秀,

  • 李轶是谁?他为什么要杀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轶,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轶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氏家族是南阳的豪强大姓,李轶的伯父李守是王莽的宗卿师,李轶的堂兄李通也担任过五威将军从事等官职。公元22年(地皇三年),绿林军大起义爆发,南阳为之骚动,李通因为当时流传的图谶上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便也有起兵的心思,因为李

  • 历史揭秘:上官皇后当太皇太后时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后

    热播剧大汉奇缘中的上官小妹一角的历史原型,就是咱们今天要讲的上官皇后。上官皇后即是上官氏,又称孝昭皇后,是西汉骠骑大将军上官安和霍氏的女儿,她的外祖父是大司马霍光。生于公元前89年,公元前83年,上官氏六岁,在鄂邑长公主上的帮助下当选汉昭帝的婕妤,一个月之后,上官氏正式被册封为皇后。下面,我们就一起

  • 历史上最小的皇后上官皇后和霍成君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上官皇后

    上官皇后是西汉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生于公元前89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当朝重臣便决定立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刘贺为皇帝,史称汉废帝,上官氏尊为皇太后,因为刘贺荒诞无道,在位27日后被废除。同年,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上官氏便是汉宣帝的祖母,所以又被尊为太

  • 揭秘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六岁做皇后 守寡四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昭帝,上官氏

    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祖父是上官桀,外祖父是霍光,他们都是汉武帝遗诏中的四位辅政大臣中的一员(另外两位是桑弘羊和金日磾)。由于他们的姻亲关系,在朝中形成强大的势力,但是并不表明他们没有矛盾,上官桀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要求把自己五岁的女儿送入宫廷,遭到霍光以“年幼”为名的反对,但是实质不是年幼,而是

  • 史上最小的皇后上官皇后和霍成君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上官皇后和霍成君是什么关系

    上官皇后是西汉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生于公元前89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当朝重臣便决定立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刘贺为皇帝,史称汉废帝,上官氏尊为皇太后,因为刘贺荒诞无道,在位27日后被废除。同年,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上官氏便是汉宣帝的祖母,所以又被尊为太

  • 史上唯一的童养媳皇后:上官皇后6岁嫁人却没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上官皇后

    上官皇后是西汉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生于公元前89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当朝重臣便决定立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刘贺为皇帝,史称汉废帝,上官氏尊为皇太后,因为刘贺荒诞无道,在位27日后被废除。同年,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上官氏便是汉宣帝的祖母,所以又被尊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