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陵的地宫之谜:水银江河真的存在?

秦始皇陵的地宫之谜:水银江河真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4/2/15 19:51:45

秦始皇陵被挖掘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围绕着秦始皇陵的谜团就从来没有消散过。虽然秦始皇陵的地宫至今没有真正的打开过,但是根据现有的数据探测出来,地宫的深度可能可以达到30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其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同时,在早些时候的探测中,意外发现了始皇地宫上面的封土堆中居然严重的汞异。这个发现某种程度上来说佐证了传说中秦始皇陵地宫有着水银江河的说法,那么,秦始皇在其地宫里放置水银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此多水银从而来?

科学的勘测结果表明,地宫中不仅有水银,而且水银的藏量非常庞大。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

更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么,秦始皇如此在地宫中大量使用水银难道仅是为了实现他一代帝的恢弘想象吗?

今天我们知道水银是一种有毒性的液态金属,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而且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

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解决黄金不足的困难,发明了镀金镀银,而水银是镀金镀银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所以可以推测,在春秋时期,墓室里面放水银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根据这个推测,考古专家认为秦始皇在死后仍然希望继续占有天下的财富。

但是,和之前贵族古墓不同的是,秦陵地宫的水银量十分庞大,而且历史学家在考察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水银对于秦始皇而言,似乎有着更为不寻常的意义。

《史记》记载,秦始皇20多岁时迷上了“长生药”和“真人术”。为了达到修仙的目的,在炼丹方士卢生等人的鼓动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宫搬进咸阳地宫,足不出户呆在里面,一面批阅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许外人打扰。

就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又在史书中发现了一个更为反常的记载,说:清早年丧夫,终生守寡没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为“贞妇”,并命人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怀清台”来加以表彰。

秦始皇为什么会对一个“女商人”的“贞节”大加表彰呢?他对她的器重,真是出于对“贞操”的赞赏吗?

从礼抗万乘,到用财自卫,再到贞节牌坊,清果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人。难道仅仅因为她的富有么?或是她拥有着美貌无双的容颜?这其中是不是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呢?

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县就是如今的重庆东南地区,几年前,考古人员在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由于年代久远,墓穴的地上建筑已经面目全非。但正是这个发现,让谜底的揭晓更近了一步。

原来,专家们把清墓穴所在的长寿区、武器库所在的彭水县、汞矿所在的酉阳县,圈在一起观察,竟然发现,清所掌控的势力范围,恰恰处在中国巫化的发源地巫山的范围之中。

巫山是上古神话中的神山、灵山,当然更是中国巫文化的发祥地,最重要那也是“不死之药”的主要产地,而在当时丹砂与水银就是“不死之药”的代名词。

事实上,被誉为远古智者的巴人巫师,很早就了解丹砂这种特性,开始了漫长而神秘的丹术之路,并以此拥有了峡江流域无可争议的通神力量。

在进行巫术意识过程当中,有一个天和人之间交流的过程,而这个交流的过程不能像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需要有一些外在性的体征,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细末甚至服用轻微的水银,它可以导致身体僵硬,全身发抖,这是巫术仪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

在当时巫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如果不掌握巫术肯定不行,只有将政权、军权、神权统一掌握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强大帝国的财政力量,而清恰恰能够控制。

种种迹象表明,清很可能就是一个著名的巴巫家族的传人,她也许就是巫师群体中最具权威的巫师。

对于秦始皇来说,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巫师,她一定是个最具专业功力的巫山“神女”。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银,但无法获得她头脑中所掌握的“不死之术”,所以,秦始皇为了实现永生的梦想,完全有理由为清的丹砂经营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和庇护,而作为回报,清也完全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大量的水银和不死之术。

所以,巴蜀女人清就能够获得秦始皇的极度恩宠,顺理成章地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特权。

在考古学家们不段追问、探索后,清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关于这些奇怪的反常我们也慢慢理解,清的家族有着庞大的丹砂产业,而控制着这一切的其实并不是清!可以说是秦始皇。如今秦始皇陵深处所流淌的水银,不但记录了一位奇女子的古老传奇,也记载了中国古老的巫文化带给予封建帝王一个永生迷梦。

标签: 秦始皇陵

更多文章

  • “皇帝"称谓由来:秦始皇为了彰显伟大而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称谓由来,秦始皇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赢政自认

  • 秦始皇兵马俑之谜:兵马俑发饰暗藏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

  • 考古发现:秦始皇陵洪水破坏是人为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陵洪水,秦始皇陵

    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根据2010年以来的考古勘探调查成果,发现秦始皇帝陵园的自然破坏主要来自于多条洪水形成的河道。不过近日最新考古资讯称,秦始皇陵遭洪水侵袭竟是人为破坏。秦始皇陵是我国陵墓考古中最有难度考古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秦始皇真正的墓穴。不过近日最新考古资讯称,秦始皇帝陵之前就被人为

  • 不是秦始皇也不是隋炀帝最有作为的皇帝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柴荣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四大千古一帝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大帝,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首先隋炀帝在历史上虽然留下的是骂名,但他的功勋非常大,从一首诗可以看出后人对他的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炀帝完全可以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千古

  • 秦惠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赢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是个失宠的儿子,在父亲的眼里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但是秦庄襄王就是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看似其貌不扬的毛头小子,竟然最后能够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他的华丽转变让不少旁观者感到惊讶,而他能够得到这一切,完全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像萧何一样的人——吕不韦。子楚在意外之中登上了

  • 揭秘:吓死秦始皇的三件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在39岁完成统一大业,通过焚烧诗书、坑杀术士,秦始皇清除了思想文化上对专制集权统治的不利因素,创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大秦帝国的建构,一生追求集权的秦始皇终于没有了后顾之忧。网络配图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长生不老,尽享万世之尊。然而,一连串怪异事件的发生,让秦始皇坐卧不安、

  • 后宫未解之谜: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

    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后制形成以来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

  • 古代巡视制度 秦始皇统一后五次巡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形式,其显著特征是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临时派遣官员巡视地方,以达到监察百官、察举非法、反腐肃贪和惩奸除恶等作用。巡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三皇五帝”时代,确立于秦汉,完备于隋唐宋,成熟和强化于元明清时期,历代相沿。在形式上,有皇帝亲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挖 网友总结七大必挖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陵

    5月25日消息,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挖?网友总结七大必挖理由。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是否挖掘研究,无论是考古界还是其他各界人士,对此曾爆发过多次激烈讨论,大部分专业人士认为,由于现在技术水平还不成熟,挖掘或许对秦始皇陵来说无异于一次毁灭性的灾难。而且更重要的是,秦始皇

  •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终身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13岁即位,22岁亲政,九年之内没立王后;从22岁到50岁长达28年的当皇帝期间,也始终不立皇后。这究竟是何原因呢?嬴政出生在赵国,父亲子楚作为人质在赵国本来过得非常狼狈,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谋得了秦国太子之位。吕不韦又把长得貌美如花的歌妓赵姬送给他当老婆,就此生下了嬴政,后来子楚回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