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参:西汉开国功臣,为何被刘邦辱骂?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为何被刘邦辱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72 更新时间:2023/12/12 12:54:39

黄老之学,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即统治术。《史记·曹相国史家》中记载,曹参曾为齐国丞相,他从盖公那里领悟黄老之术的现实妙用,并在齐国加以实践,最终的结果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盖公是何人?根据《史记·乐毅列传》所载,乐毅后世有乐巨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此盖公正是乐巨公的传人。

“功最多,宜第一。”

我们都知道,起于丰沛的曹参,与刘邦、吕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作为武将,被众人评价为“功最多,宜第一”;作为齐国丞相,治理地方颇有成绩;作为刘氏集团的核心成员,逢源于各方之间,其作为具有示范性和兼容性。

其中,对于后世影响最大的,便是曹参以黄老之术在政治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首先是在齐地,此后随着曹参拜为汉相,黄老无为的行政作风转而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主流。

曹参为相虽然只有三年,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曹参的这一次决定性的选择,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曹参出身于秦吏,又参与反秦斗争,他对于秦国刑法之苛刻、百姓之离心离德,有着很深的感受,这非一般人可比。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秦国法律的必要修订,他的前任萧何已经做了。

后来曹参入汉廷代萧何为相,清静无为,一遵旧制,这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成语“萧规曹随”之由来。

我们都知道,秦王朝时以法治人,虽然明晰,但弄得人心惶惶。在物极必反的背景下,曹参没有再度“明法”,而是很微妙地作了“减法”,除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纷扰。

换言之,曹参主张减少官员的执法和吏事色彩,从一些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一方面抓大放小,另一方面对于积弊太深、短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放任无为的态度。

事实上,严格说起来,这种“无为”更倾向于一种统治术。黄老之术在理论上、在实践上都有各自特色,自成体系。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控御臣下,如何以最小的能量来支配最大的统治对象,成为曹参所要面对的课题。

《史记·曹相国世家》中记载,曹参将入长安,嘱咐继任的齐相:“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曹参首先承认,奸人是不可能都被绳之以法的,因此要有所容。清静无为,不是不需要秩序,而是不要过分追求秩序。狱市自有规则,重要的是执政者不要刻意督责,不要干涉规则的运作。

曹参把这一套又运用到汉廷之中,对前任萧何的制度措施不加以改动。表面上看这是对萧何政治路线的继承,实际上其统治精神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功狗与功人

《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刘邦在平定天下后,对群臣论功行赏。在刘邦心中,萧何“功最盛”,而几乎所有大臣都推荐将曹参列为第一功臣。

刘邦当时的一番话,现在看来意味深长——“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众人被刘邦辱骂为狗,其中也包括第一功臣曹参。

从功劳方面来说,曹参得到这样的评价是很不公平的。正所谓“天道好轮回”,400多年后,曹参的后代们终于取代刘氏的汉朝。

他们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以及愤然逼迫汉献帝禅位的曹丕。他们的所作所为,可算是终于为祖宗曹参报了仇。

标签: 曹参西汉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统勋:75岁在早朝路上去世,乾隆痛哭亲自吊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统勋,清朝,风云人物

    有的时候削尖脑袋、拼死拼活进入官场,不就是为了能够在其中有所作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抱负?只是最后的结果大多都是不尽如人意的,或许你会终身都被浪费在一个小地方,被困在那里,就算再有才华、再能说会道,也无人知晓,无人在乎;或许你幸运地进入中央,在其中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仍旧逃不过命运的玩笑。对

  • 宋慈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宋慈有哪些断案事例和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宋慈,风云人物

    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一身正气、耿直不阿、威风凛凛的宋慈形象深入人心。他断狱如神,破案无数,常常把“人命大如天”挂在嘴上,让罪犯无处遁形,是一个安民济世的父母官。宋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不但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而且还是闻名世界的法医学鼻祖。他通过验尸,审理了很多疑难案件。那么,他有着怎样的

  •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说了什么?字字揪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狄仁杰,唐朝,风云人物

    说起桃李满天下,很多人都会想到孔子。但是历史上桃李满天下其实指的是狄仁杰,他门生众多,累向武则天推荐将相多人,也就有了这么一个说法:“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说起李世民你肯定会想起,房玄龄、魏征等名臣。那说起武则天,那就必须提起狄仁杰。唐高宗时期,狄仁杰一直被埋没,总是担任一些地方上的职位。然而金子

  •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连杀三十余位大臣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明朝,风云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检即皇帝位,年号崇祯。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史》有载,“(崇祯十二年七月)总兵官罗岱被执死之。熊文灿削籍,寻逮下狱。(崇祯十二年)八月癸巳,诏诛封疆失事巡抚都御史颜继祖,总兵官倪宠、祖宽,内臣邓希诏、孙茂霖等三十三人,俱弃市。”那么到底是

  • 陶谦宁愿将徐州给刘备,为何也不给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陶谦,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袁术和刘备本来并无交集,但自从刘备占据徐州后,袁术便把刘备当成了头号敌人。实际上很多人不理解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让给刘备,也不让给袁术,以刘备当时的能力来说,根本就没有保全徐州的能力,最后果然是被吕布抢走了徐州。早期刘备能够多次虎口脱险,只能说运气太好,而曹操、袁术等人也都小看了刘备的决心

  • 唐肃宗身为太子时为什么斗不过李林甫?李林甫为什么与太子死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肃宗,风云人物

    一般而言,在人们眼中, 皇帝、太子这样的人物,身边总是跟着一群大臣,大臣听命于皇帝和太子是很正常的事情,太子毕竟是储君,未来的皇帝。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太子,唐肃宗李亨,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明明地位很高,但是却处处都斗不过身为宰相的李林甫,反而被李林甫压在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李林甫

  • 探索宋之问的双面人生,他为社会发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之问,唐代,风云人物

    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上元时期进士,他的诗多为歌功颂德之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俗话说:“字如其人,诗如其人,文如其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之所以名留青史除了才华横溢这个因素外,人品也是极好的。当然,凡是不能一概而论,诸如严嵩、

  • 朱元璋广开言路 为何这个大臣万字的奏折会被打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元璋,风云人物

    朱元璋几乎所有事都要亲力亲为,不过农民出生的他,文化也不高,所以他就要求列位大臣往后上奏折言是继续要简洁,切勿废话。到了洪武八年的时候,朱元璋广开言路,让大臣们评论当今的朝廷政策的利弊,要求就是要敢说,说实话。结果交上来的奏折中发现有一个人的是厚厚一沓,只用看都知道是谁。此人叫茹太素,刑部侍郎,本人

  • 她为乾隆帝生育了四子二女,最后却没能享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清朝,令妃,风云人物

    在世人眼中,或者在《还珠格格》里,令妃都是乾隆皇帝身边的一等一的大红人,容貌秀美,心地善良,是个人见人喜的好后妃。她由小宫女做到令皇贵妃,在富察皇后去世,乌喇纳喇皇后被打入冷宫后,令皇贵妃统摄六宫大事,代行皇后之职,为乾隆帝生育了四子二女,而且皇十五子是为嘉庆帝,似乎一生圆满。但是光鲜的背后却让人不

  • 曹操要杀夏侯渊,郭嘉说了什么话让他哈哈大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嘉,汉朝,风云人物

    在历史上,军师的作用毋庸置疑,尤其是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些最顶级的大军师,上窥天文,下知地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言救人,一言杀人,皆在其三寸之舌。三国时期,跟诸葛亮齐名的郭嘉,也是一位顶级大军师,最受曹操器重。有一次,曹操要杀夏侯渊,谁劝也不听,甚至下令:谁敢再劝,一起斩首。只有郭嘉敢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