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雎:因才华出众惨遭毒打,最后成一代名相

范雎:因才华出众惨遭毒打,最后成一代名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39 更新时间:2023/12/10 8:41:00

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要做君子,不能学小人。据说当年林彪也很是欣赏孔老夫子的这两句名言,可惜的是,他自己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常戚戚的“小人”形象,而不是真君子。 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位范叔,却是既坦坦荡荡,又常戚戚的:真君子真小人。

之所以叫他范叔,还真不是尊称他。人家是名叫范雎,字叔。在古代,平辈之间相互称字,才是有礼貌的表现。《红楼梦》中林黛玉刚进荣国府的时候,宝玉见到如此天仙似的妹妹,也是在小心翼翼的问了尊名后急问其表字,黛玉答:“无字”。因而宝玉笑赠极妙的二字 “颦颦”,后文中薛宝钗也叫黛玉"颦儿"了。所以称呼范雎一声范叔也是于情合理的了。

回顾范睢的一生,用“大落大起,波澜壮阔”八个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此人早年时因才华出众而惨遭毒打险些丧命,在茅厕被一守卒小人所救,后最终竟成为了一代名相。

一:从茅厕里走出来的大夫上

范睢此人本有大才,可惜家境贫寒,苦无门路,只能屈尊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一名闲散舍人。一个偶然机会,他在跟随须贾出使齐国时锋芒毕露,深得齐王赏识,并私下赠以厚礼,想要重用他。奈何范睢身为魏人,心系魏国,一身刚直的他,委婉谢绝了齐王好意。

本以为此事就此作罢,谁知须贾生性多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怀疑他与齐国有勾结,回国后,便秘密给相国魏齐打小报告说他通敌卖国。魏齐深信亲信须贾之语,不日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范睢抓起来,对他施鞭笞之刑逼他招供。范睢很有骨气,几经屈打坚决不接受污蔑。

到晚时,范睢已经被打的肋骨断裂,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昏死过去。魏齐偏让他好死不得,在他的尸体被丢到郊外喂食野鹰之前,还要让他遗臭万年,派人将他尸体扔在茅坑里,让如厕的人在他身上留下污秽,继而羞辱。

也许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又或许是他命不该绝,一阵酥风过后,他竟在剧痛中泛醒了过来。

此时范睢虽然气息奄奄,但立刻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冷静清醒的分析。他晓之以情,动之以财,利用守卒的同情心和贪婪心,让守卒把他安全送回到自己家中。接着又巧出妙计,彻底消除了魏齐对他未死的怀疑。后在铁哥们郑安平的帮助下,养好病并且隐匿起来,待时机成熟,再一展抱负。

只是从这个时候起,他虽然还是魏国人,可是范睢已经死了,活过来的这个人他姓张名禄。这次改名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张禄活过来了,机会也跟着来了。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访魏国,王稽倒也灵活,在公事之余,不时留意魏国有才却未被重用之人,恰好这时郑安平在王稽府中做役工,便趁机举荐了好友范睢。王稽一见,果然大才,于是便把这俩人都带到了秦都咸阳。

到咸阳后,虽然王稽立刻向秦王举荐范睢,但当时的秦王根本没把他当回事儿。经过一年多的等待和发展,范睢的机遇来了。秦王竟不知怎的翻看案卷,突然想起了范睢并宣见了他。这次会面,恩人相见,分外眼青,秦王对他赞赏有加,礼遇有加,并直接拜他为客卿。

就这样,范睢完成了从一个差点在茅厕里丧命的亡命之徒到一个大夫以上官职的逆袭。

二:机会眷恋有备之人,是金子就应该发光

他既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和信任,就应该行忠君之事了。那么秦王现在最苦恼的是什么呢,定然是外戚专政,自己身为帝王几十年却朝政不能自主的“内忧”和纵横天下的大一统梦了,他如此智谋之人,又岂会不知。

但攘外必先安内,想要帮秦王一统天下,问鼎中原,首先必须先解决内忧,也正是秦昭襄王赢稷的心头忧。于是,他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开展了解除四贵,把宣太后从专制的位子上给请下来的激烈行动。经过他的一番作为,君主专制得到了大大加强,秦王对他更是看重。

秦王将外交事务全权交给他处理。他也是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经过严密谋划,根据当时的天下局势,制定了“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在军事上不断奏效,一直福及到秦的霸业完成。

对于范睢的贡献自不必说,更是有历代名人把他提升到了一个和商鞅张仪等比肩的高度。更为难得的是,历史中留下嫉妒贤能,害死同门师兄韩非子,且同为丞相的李斯,对这位范睢前辈也是毫不吝啬地赞赏。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如此评价: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史记·李斯列传》)

我们都知道李斯是何等人物,他可是帮助秦始皇最终大一统的大人物啊!他能如此慷慨夸赞,可想是真诚客观的,范睢的一系列行动的确使得秦国更加迅速的成为帝国,成就霸业。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众所周知,汉大将韩信曾在落魄时候受过漂母的赠饭之恩,后以千金重谢。如果一饭之恩必偿指的是韩信,那么睚眦之怨必报就是我们这位秦能臣范睢了。

三:出来混欠了的债迟早是要还的

秦国要东出函谷关,剿灭六国,魏国则成为了首当其冲的拦路虎,面对被宰危机,魏王,魏国相国魏齐以及信陵君魏无忌等人对于魏国所处形势早已心知肚明,他们听说秦国丞相张禄也是个魏人后,仿佛看到了一丝光明,打算好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魏国派去使臣去“攀亲”秦相,而来秦的使臣不是别人,正是进谗言害死范睢的前主子须贾。此时范睢在秦国要雨得雨,威风八面,曾伤害自己的敌人主动送上门来了,该怎么办?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和为贵?别忘了,他范睢可不是什么圣人,是须贾间接害的他终身残疾,甚至当年差点丧命,那痛彻心扉的痛可是深入骨髓,令他夜夜做噩梦,不得安眠。既然他有报仇能力了,就该立刻开始他的复仇计划。

范睢经过一番乔装打扮,来到须贾处。须贾见到故人后,很感叹。在寒暄了一番后,开始向范睢打听“情报”,见昔日门客如此寒酸,这须贾竟动了一丝恻隐之心,将自己的一件绨袍赠给了范睢,还好好招待了他一顿饭。范睢允诺借车亲自当车夫送他去丞相府。

一路上秦人见到范睢多回避,这让须贾疑惑不解。到相府后,范睢便称自己先进去通报,须贾等了好久还没出来,只得打点门卒打听,这才得知这秦相张禄居然就是刚才给自己拉车的车夫范睢,立马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赶紧负荆请罪。

范睢在对须贾进行了震慑后,便念须贾竟还有一丝人性赠送自己一件衣袍,便恩怨分明,饶恕了他的罪过,并答应去秦王处给魏国说情。

秦王把处理魏国使臣的事交给范睢全权处理,并许诺如若出事,秦国定会为他撑腰。

其实,他在放过须贾后就后悔了,毕竟这些人带给他带来的痛和折磨是撕心裂肺的。须贾来向他辞行时,他便用马料请客来羞辱须贾,并带话给魏王,让魏国交出魏齐人头,否则踏平魏国。

魏齐深知魏王怕事,断然不会保全自己,于是向赵国平原君求救。后来,平原君被秦王骗去秦国“做客”,成为了威胁赵国交出魏齐的筹码。或许魏齐本人是有些个人魅力的,赵国相国虞卿竟然愿意解除相印助他逃亡,经过一番折腾,魏齐自知无路可走便自刎了,这段冤债也总算画上了一个句号。

大仇得报后,该知恩图报了,王稽来请功,他虽然自知伯乐王稽和铁哥们郑安平能力不足,但还是担保他们做了大官。可惜这两人太不争气了,居然在对战中贪生怕死做了投降了,以秦国严苛的律法,后果可想而知,担保者也是要同罪的。

不过秦王终究看重范睢,不忍其受罪,便下令不让朝臣议论此事。只是惩罚了王稽,郑安平,他依旧是国相,只是不再那么信任重用他了。

过了几年,刚好秦国来了奇人蔡泽,他给秦王推荐了蔡泽后便辞官了,几年后在自己封地安然去世。

范睢作为一个魏国人,却被自己国家沉重伤害,有家不能回,后半辈子漂泊异国他乡,不能如当年的理想一样辅佐自己的王来平天下,无疑是遗憾的。

同时他又是似乎是非常成功的,他以纵横天下的勇气和雄霸天下的雄心,成就了秦国,也成就了他。

他从小人行大夫之事也好,官到大夫之上后行小人之事也罢。都证实了一点:他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如果他是个没有才华和能力的小人物,如何能够让齐王刮目相看。同样,他若没有才华和能力成为大夫,如何会有行小人之事,为自己报仇雪恨的一天。最为令人震撼的是,他最后居然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秦国实现了大一统,也让自己永远的扬名于世。

历史中,扬名于世的,有过太多英雄,奸雄,狗雄。可是范睢却让我们敬佩,他活的有骨气,也有怨气。甚至对于他复仇的行动我们不但不反感,反而有种畅快感。他不是圣人,却活的真实,反而更像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范睢活得明白敞亮,在大起大落间做着他的真君子,也毫不压抑自己真小人本性。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为时代的前进又推近了一步,也笑到了最后。

标签: 范雎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俞鸿图本是朝廷大清官,一生坚守清白却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俞鸿图,清朝,风云人物

    当封建王朝建立起来的时候,官场制度也基本就随之确立了。天子是全天下的最高领导人,但毕竟没有办法事无巨细的去治理天下,只能向任务分摊给官员。在这个时候,是否能够委任到清官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基本决定着文人的命运,既是普通人走入仕途的唯一方法,也是富家子弟想要走捷径的入口。当时有一位清官

  • 咸丰每次散朝的时候为什么会让大臣们先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咸丰,清朝,风云人物

    在古代能生活在皇家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更别说是生下来就是将来要被立为太子当皇帝的人。当上皇帝一般有2个途径,一般是生下来就是继承皇位的人,或者是一种靠自己打下天下的人。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皇帝都是依靠自己继承下来的皇位,但是即便是身份摆在那里,皇家皇位的继承也是非常激烈的,一般来讲,皇位的继承人都是

  • 元善见做了什么事情导致自己成了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元善见,南北朝,风云人物

    在北魏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倒不是他奇葩,也不是说他无能,但是他干了一件事堪称奇葩,而他也因这件奇葩事被迫升级成了傀儡皇帝。这位皇帝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史载此人文武兼备,而且胸怀大志,是一位整体素质和才能都很高的皇帝。当时的人都赞其有北魏孝文帝的风范。所以,元善见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但是由

  • 翟方进:西汉丞相之一,有宰相之才却无宰相之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翟方进,字子威,西汉时期大臣,汉成帝时丞相,封高陵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翟方进出身寒门,家贫好学,早年丧父,在太守府中任小吏,因办事不机敏,多次被府掾侮辱,愤而辞职。后游历长安,勤学《春秋》,后母怜其年幼,与他一同到长安,以织履供其读书。历经十多年,学问大进,射策

  • 号称“救世宰相”的张居正,他一生做过哪些错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正,明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张居正绝对算得上是一代牛人,他不仅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家,而且还是明朝时期最强势的权臣;按理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对明王朝进行了一个全面改革,使得明王朝国力日益兴盛,而且还重用戚继光抵御倭寇,因为功绩卓绝,死后被追赠上柱国,谥文忠,但历史上却对张居正评价很低,这究竟为何呢?据说这张居

  • 年羹尧临死前,为何要把手串还给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年羹尧临死前,为何要把手串还给雍正?首先要明确的是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熙以后的皇帝,基本上朝珠是不离身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皇帝佩戴的佛珠来源于藏传佛教,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有皇帝赐予臣子佛珠的先例,各级官员也会将稀有的佛珠当做礼物上贡。所以佛珠的往来代表着清朝君臣之

  • 雍正能继承皇位跟弘历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雍正能继承皇位跟弘历有关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在康熙驾崩以后,胤禛就继承了皇位,成为了著名的雍正大帝。对此,有人对雍正为何能继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雍正是凭借不正当手段上位的,康熙本没有让他继位。有人认为,雍正是正当继位的,不过是沾了自己儿子的光而已。实际上,雍正篡

  • 董贵人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她为什么非死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贵人,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200年2月11日,曹操杀心骤起,诛杀了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尽管汉献帝和伏皇后苦苦哀求,他连已怀孕5个月的董贵人也没放过,被他活活勒死。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董承升任车骑将军,并得以开府。自汉献帝定都许昌之后,朝廷实际为曹操掌控。董承于是声称自己领受献帝藏在衣袋中的密诏,借以联合

  • 汉末时期宦官赵忠的权势有多大?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赵忠(?—189年),安平人,东汉末年宦官,赵延之兄。汉桓帝在位时任小黄门,后来参加诛杀外戚梁冀有功,被封为都乡侯。延熹八年(165年),黜为关内侯,食本县租千斛。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因为恒帝无子,窦太后在旁支世系中选中了刘宏继位,随后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

  • 杨玉环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贵妃长得有多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对唐代杨玉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享有“羞花”美誉的杨玉环到底有多美?她的一生又有多么传奇?杨玉环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说到她的美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杨玉环的美历来备受赞誉,出色的容貌也为她赢得了帝王的宠爱。现代人只能从史书记载中得知杨玉环的美貌,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