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骆成骧能成为当朝状元是如何做到的?真相是什么

骆成骧能成为当朝状元是如何做到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85 更新时间:2024/1/19 11:33:19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要想进入官场,亦或者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经历十年寒窗苦读,达到学富五车的地步,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能够登科及第,那么自此之后便是飞黄腾达,就算名次靠后也能谋一个官职,如果有机会的话,更是能够得到晋升,成为朝中声明显赫的大臣,当然,要想平步青云,还可以在考试之中成为状元,那样的话将会直接被皇帝所重用。

或许有人认为成为状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并非只是通过笔试就能成为状元,也有一些其他特殊的途径,就比如在古代有这样一位传奇的穷状元,他在考试的时候只写了八个字,皇帝看后却落泪了,当即便下旨钦定状元是他,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01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古代封建朝时期一项非常重大的发明,科举制最早出现在隋朝时期,由隋文帝所设立,他想通过考试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因为在此之前其他的王朝采用的都是征辟制,察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这些选拔人才的方法大多都是看这个人的人品或是家世背景,前两种还好,选拔的起码是一些有道德的人,但是九品中正制就是一种完全的世袭垄断。

除此之外,这三种制度在后期也出现了很大的变质,不但不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反而还出现了官官相护,官私勾结的现象,这导致朝堂之上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冗官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而社会上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却不得重用,很多人一身本领毫无用武之地,只能估计一生。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隋文帝当即选择一种公平,客观地选拔官员的方式,科举制也因此应运而生,不得不说这种制度是非常有效果的,虽然具有一些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为那些很苦的学子提供了进入官场的途径,也为他们实现理想和抱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朝廷也有机会去吸纳更多的人才,最起码不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而等到唐宋时期,随着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也更加完善,武则天更是开创了武举,让那些不识文字却有一身武艺的人也有了报效国家,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这也让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看重家世背景转变到看重个人才能。

不过,科举制度无论怎样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缺陷,很多王公贵族仍然可以凭借强硬的手段或是自己的身份地位,给子女开创出更加便捷的途径,而且科举制度虽说重视才能,但是也忽视了对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

同时在科举制度后期,也就是在清朝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封建腐朽气息,采用八股取士的做法来选取人才,这极大的束缚了当时学子的思想,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从总体来说,科举制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

02

只写八字,却赢得状元

在科举制度的后期,除了通过笔试外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考核,那就是殿试,所谓殿试就是由当朝的皇帝亲自面见主考官所选拔出来的排名靠前的几位学子,由皇帝来亲自定夺这些人最终的排名,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也根据这次殿试的成绩来判断。

而我们今天所要讲到的主人公名为骆成骧,他就是光绪年间有名的科举状元,他和大多数学子一样,都是出身于贫苦人家,只不过他天生比较聪明,后天又肯努力上进,所以在众多学子之中脱颖而出,不过即便如此,在当时诸多学子的排名之中,主考官也只是把他排在了第八位,如果按照正常的成绩来评判,骆成骧是没有机会成为状元的,就连进入前三甲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这一切却在面见光绪皇帝的这次殿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众学子的到来,光绪皇帝也开始了对这些人的策问,他提出自己的要求“言词异切,文句恳诚,辨理精微”,众学子了解之后开始奋笔疾书,都想在这次考试之中展现出自己所有的才华和水准,可骆成骧则不同,他不慌不忙的拿起笔,只写了八个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光绪皇帝看到后不禁潸然泪下,从这句话中他能感受到骆成骧对国家,对自己的这份忠心,而且这八个字也说进了光绪的心坎里,要知道在此时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清朝正走向破败灭亡的结局。

不仅如此,还饱受西方强国的欺辱和侵略,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对此也是焦急万分,而选拔人才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有一位和自己心意相通的臣子,辅佐自己改变此时的状况,而骆成骧就是他要找的人,所以当即便下旨:状元就是你了。

03

一心为国为民的穷状元

等到骆成骧成为当年的新科状元之后,他也没让光绪帝失望,在后来为官期间,对于国家大事毫不懈怠,更是积极的对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行变革,还支持光绪皇帝去进行维新变法,而他也是常年奔波各地,希望能够在这种危机关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穷状元,能够在朝中担任高官,也是当时名震一时的状元,按理说就算不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简单的富裕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骆成骧一生清廉勤俭,从不喜欢奢侈的生活,自己的俸禄以及赚取的钱财悉数用于社会建设方面。

就比如设立当时的国术馆,就是由他筹钱建立起来的,别看他是一个文人,但在武术这方面,他也是大力提倡的,毕竟当时的清朝实力太过弱小,只有发展壮大自身的军事实力,才能够抗衡强敌来袭。

因为常年散财于他人,所以骆成骧一家人几乎都是过着比较贫苦的生活,一日三餐吃的也都是家常便饭,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有时候甚至穷到连家里都没有存粮,可以说他是历史上少有的,过得比较清贫的状元。

04

骆成骧是一位值得后人敬佩的官员,在朝为官,心系天下,别看一生贫苦,但是他的精神是富足的,他值得后世人们的尊敬和推崇,他也是所有官员的一个典范,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红薯,既然身为一方父母官就要肩负起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为国为民,秉持初心,这样才能够不负国家的信任,也才能对得起百姓的拥护。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当初对老十三严厉打击 雍正为何重用这个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雍正和老十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严厉打击老十三,雍正上台后却重用他,雍正为何对他那么好历史上的胤祥,在史料上有两段非常清晰的历史,有一段非常模糊的历史。两段清晰历史中,一段是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之前(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前),还有一段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雍

  • 当了20年的太子竟无才无德?登基后就只爱炼仙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常洛,明朝,风云人物

    这位就是大明朝最悲催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的出生也很具有偶然性,当时万历皇帝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多少年都没给万历生个儿子,搞的他很是郁闷,而又没有任何办法。而有一天其去参拜自己的母后,突然看上母后宫里的一个宫女。这位宫女姓王,在霸王硬上弓之后,这王宫女却很争气,直接就怀孕了,就生下了皇长子朱常

  • 郭开曾搞垮两位名将,也是加速赵国灭亡的卖国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开,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椎牛飨壮士,拔距养奇才。虏帐方惊避,秦金已闇来。旌旗移幕府,荆棘蔓丛台。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宋)司马光《五哀诗·李牧》战国历史,风云激荡,人才辈出。不知是战乱频繁的年代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无论如何,改变历史走向的这些历史人物,都推动了整个时代的进步。这些英雄人物有变法强国的

  •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休养生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你真的知道刘备托孤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托孤后,诸葛亮为什么不休养生息,还要出兵北伐?公元二百二十一年,刚刚坐上皇位的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率领军队进攻东吴,蜀国大臣诸葛亮等人竭力阻拦也没能拦住刘备。被吴国大将陆逊在猇亭击败,退回蜀国。次年刘备就病死在了白帝城的永安

  • 为什么说郭嘉是卧虎藏龙的最强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嘉,汉朝,风云人物

    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

  •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任伯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

  • 刘伯温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汉朝,风云人物

    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无论是萧何还是张良都在刘邦屠杀功臣时幸免于难。明初“三杰”李善长、徐达、刘基(.刘伯温),在朱元璋屠杀功臣时竟然只有“大将军”徐达幸免于难,朱元璋的“萧何”李善长与“张良”刘基都被害。同样是遭遇“流氓皇帝”,为何“神算军师”刘伯温不能象张良那样保全自己呢?今天我们就来说

  • 盘点秦始皇手下的“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盘点秦始皇手下的“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战国末年,秦国坚持执行了商鞅变法长达百年之久,国力之强,远超山东六国;其实秦昭襄王就有吞并天下之志,奈何六国实力尚在,纵然秦昭襄王麾下有名将如白起,有名臣如范雎,但也只能采取“远交近攻”之策,逐渐削弱六国,强大己身;之

  • 唐玄宗为何对宦官青睐有加?他的两位心腹宦官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唐玄宗时期,宦官集团开始强大起来,他有两个最心腹的大宦官,分别是高力士与杨思勖(x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力士高力士之于唐玄宗,更像是亲密的家人。如果说高力士的贤德名声,可能没有很大,但是论起来古代宦官与皇帝的亲密程度,高力士与唐玄宗的关系绝对能进中国历史的前十

  • 金朝将领徒单贞简介:为驸马都尉、殿前左副点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徒单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徒单贞,本名特思,忒黑辟剌人也。祖抄,从太祖伐辽有功,授世袭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