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托孤给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休养生息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休养生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85 更新时间:2023/12/11 2:30:14

你真的知道刘备托孤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托孤后,诸葛亮为什么不休养生息,还要出兵北伐?

公元二百二十一年,刚刚坐上皇位的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率领军队进攻东吴,蜀国大臣诸葛亮等人竭力阻拦也没能拦住刘备。被吴国大将陆逊在猇亭击败,退回蜀国。次年刘备就病死在了白帝城的永安宫里,刘备临死前把蜀国国事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之后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称帝,诸葛亮则成为了蜀国事实上的决策者。当政之后,诸葛亮为知道除来自东吴的威胁,主动停战与吴国交好。然后为了之后的大战开始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诸葛亮的对蜀国之后的安排是,与东吴停战,解决国内的南蛮叛乱,着重发展国家内政,如果再有战争发生,就以荆州为基地进攻宛城和洛阳,另派将领带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发。但是这时蜀国已经失去了荆州,只能平定国内叛乱之后以益州出兵了。与东吴的孙权休战和好之后,就开始处理国内的问题,马超所在的西羌对蜀国非常的友好,所以不必担心,但是南蛮的一些少数民族却十分反对蜀国的统治,于是诸葛亮亲自带兵南征,此后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叛乱。

有人认为平定南蛮之后的诸葛亮,连续北伐,让蜀国生灵涂炭,国力空虚,直至诸葛亮死后亡于晋国。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判断,诸葛亮是必须要北伐。当时魏蜀吴三国平分天下,本来互相牵制。在刘备东征时被东吴打败之后,蜀国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夷陵之战蜀国的军队伤亡惨重。当时的蜀国人口比东吴和魏国的人口少得多,而且蜀国虽有天险,沃野千里,却比不上坐拥中原的曹魏,地域上的限制就决定了国力的强弱。魏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兵员和粮草充裕,东吴的所处的江东和蜀过所处的南中、益州比魏国占据的中原黄河流域贫瘠的多。

可是,如果蜀国处于劣势,为什么不全力发展内政,增加国力呢。以为蜀国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还失去了荆州,元气大伤。魏国的国力却丝毫没有损伤,怎么会任由蜀国安心恢复国力,休养生息。蜀国虽然和吴国停战结盟,但是关系却并不牢固,蜀国单纯防御又担心魏国趁火打劫,只能先行出兵,北伐曹魏。当时的魏国政权还不稳定,刚刚一统北方中原,开始休养生息。诸葛亮担心时间久了百姓失去对刘氏政权的忠诚度,蜀汉所谓的正统无法动摇采薇政权的统治根基。北伐也是必须进行的。

第一次北伐时,之前投靠魏国的孟达想要投奔蜀国,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也无力抵抗被蜀国迅速攻下,这也是曹魏政权根基不稳的证明。而且蜀国进可攻退可守,完全不用担心魏国的报复,魏国守城的将领却只能被动防御,一旦城破,就没有了活路,从心理上就有很大的压力。诸葛亮主动出兵北伐,既可以扩张领土,增强国力,也可以打击魏国的统治,使魏国无心侵占蜀国,而且如果魏国不济,就有可能完成刘备一统天下的愿望。

出师表的字里面都能感受到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激之情,蜀国的大臣们也不是都赞成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反对者就是蜀国本地的官员,他们在蜀国拥有自己的家业和利益,就算蜀国灭亡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出征北伐不但对他们的经济利益有损害,还危险重重。诸葛亮的北伐也确实对蜀国的经济造成了影响,北伐期间蜀国的很多百姓都经常吃不饱饭,但是比起亡国之后流离失所,要好的多了,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也很注意百姓经济,如果诸葛亮发动北伐对蜀国经济影响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那么就不会有百姓给他立祠供奉了。

第一次北伐却因为诸葛亮麾下的马谡,因为没有遵守诸葛亮的部署,在山上设营而被魏将张郃保卫,切断了水源,导致蜀军大败,街亭失守。蜀军丧失有利形势,只能收兵撤回汉中。之后诸葛亮将自己十分赏识的马谡处斩,既是为了遵守军法,也是表明自己北伐的决心。并上书自贬三级,之后训练兵士,重整旗鼓为下次出兵北伐做准备。而且诸葛亮虽然商场治军治国,蜀国的国力毕竟远远比不上魏国,在对方有所防备的情况下有很多不利条件,想要取胜也确实有些困难。

北伐充满风险,诸葛亮如果只想手握大权,安安稳稳的做丞相,比起殚精竭虑的数次出征北伐,甚至深入险境当然是前者更适合他的利益。但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先帝刘备的恩遇,为了完成他的志愿和天下安宁,选择了一条最危险的路,他耗时七年六出祁山,最后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临终将统帅三军的权利交给了杨仪,导致武将魏延心生不满,双方争斗不休最后杨仪打败魏延,魏延死在逃往汉中的路上。蜀国的大将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也被迫停止了北伐,但是西晋攻打蜀国的时候,虽然姜维尚在,蜀国也并非无坚城雄兵,后主刘禅却听信大臣劝告直接向晋国投降,导致蜀汉从此亡国。

小编认为,在刘备刚刚过世的几年里,诸葛亮用尽了心思的来辅佐刘备的儿子稳住政局,发布了很多政策,改善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结交和安抚为蜀国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诸葛亮用自己的振奋精神,把常年遭重创的蜀国政治和经济很快的恢复,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诸葛亮有他的短版,但是他的长板也是被人望尘莫及的。所以不用拿诸葛亮去跟谁比,大家的为人和环境都不相同。诸葛亮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名声靠的就是自己的真本领,综合能力强会管理的人在能力方面就已经超越别人一大截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郭嘉是卧虎藏龙的最强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嘉,汉朝,风云人物

    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

  •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任伯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

  • 刘伯温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汉朝,风云人物

    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无论是萧何还是张良都在刘邦屠杀功臣时幸免于难。明初“三杰”李善长、徐达、刘基(.刘伯温),在朱元璋屠杀功臣时竟然只有“大将军”徐达幸免于难,朱元璋的“萧何”李善长与“张良”刘基都被害。同样是遭遇“流氓皇帝”,为何“神算军师”刘伯温不能象张良那样保全自己呢?今天我们就来说

  • 盘点秦始皇手下的“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盘点秦始皇手下的“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战国末年,秦国坚持执行了商鞅变法长达百年之久,国力之强,远超山东六国;其实秦昭襄王就有吞并天下之志,奈何六国实力尚在,纵然秦昭襄王麾下有名将如白起,有名臣如范雎,但也只能采取“远交近攻”之策,逐渐削弱六国,强大己身;之

  • 唐玄宗为何对宦官青睐有加?他的两位心腹宦官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唐玄宗时期,宦官集团开始强大起来,他有两个最心腹的大宦官,分别是高力士与杨思勖(x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力士高力士之于唐玄宗,更像是亲密的家人。如果说高力士的贤德名声,可能没有很大,但是论起来古代宦官与皇帝的亲密程度,高力士与唐玄宗的关系绝对能进中国历史的前十

  • 金朝将领徒单贞简介:为驸马都尉、殿前左副点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徒单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徒单贞,本名特思,忒黑辟剌人也。祖抄,从太祖伐辽有功,授世袭猛安。

  • 孝钦显皇后:21岁生下大清天子,死后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钦显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古代社会,皇帝、皇后去世后都会被赐予谥号,用来显现他们一生的功德,从清朝谥法来看,皇帝去世后有22个字的谥号,如乾隆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皇后去世后有16个字的谥号,如孝庄太后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然而,清朝有一位皇后的谥号竟然达

  • 萧何:西汉第一位丞相,他在西汉建立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也是西汉建立后的第一位相国,史称“萧相国”。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为刘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楚汉战争

  • 韩琦有多大的本事?同时弹劾四个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韩琦为什么要同时弹劾四个宰相?四个宰相的背景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即将赴任舒州的韩琦,被一纸调令留在京城,任右司谏。次年,景祐三年河东地震死伤万余、西夏元昊侵占边境诸州建立西夏国。这两件事,让承平日久的大宋王朝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河东地震预示

  • 李隆基即位前后除掉了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隆基,唐朝,风云人物

    李隆基登基之前发动过一次政变,登基之后又发动了一次政变,前者奠定基础,后者巩固皇位。两次政变被杀的女性有四位,伯母韦皇后、表姐安乐公主及姑姑太平公主,还有一个外人就是鼎鼎有名的巾帼女相上官婉儿。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那么,李隆基为什么要坚决杀这些女人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夺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