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的政治智慧到底有多不简单?了解之后你就知道了

刘禅的政治智慧到底有多不简单?了解之后你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01 更新时间:2023/12/18 9:04:49

刘禅在投降魏国后曾经说过一句话“此间乐,不思蜀”,就因为这句话,刘禅被后世嘲笑了几千年,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成了昏庸之主的代表。但也有人认为“乐不思蜀”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是刘禅的自保之道。

刘禅是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登基,直到公元263年投降魏国,刘禅统治了蜀国长达40年之久。能在乱世之中维持统治40年,而且期间政治清明,百官团结,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刘禅不是昏聩之君,起码比吴、魏两国的皇帝强。魏国自曹丕之后,继位的皇帝就一个比一个弱,还让司马家夺了权。吴国的皇帝自孙权之后,更是直接被自己的臣子换了两轮,最后一个孙皓则是有名的暴君,荒唐无比。

我们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评价阿斗的。刘备曾对刘禅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这里的丞相指的就是诸葛亮,这段话其实是诸葛亮对射君说的,射君转告刘备,刘备再告诉刘禅。转了那么多次才到刘禅耳朵,诸葛亮应该没有拍马屁的嫌疑。诸葛亮还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个评价也很中肯。诸葛亮的这两句话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刘禅有智慧,天性仁德,有容人之量。那刘禅是不是真的是诸葛亮评价的那样呢,我们可以拿刘禅登基后的事情验证一下。

刘禅登基时十七岁,刘备临死前特意叮嘱他“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一点被刘禅完美的执行了,直到诸葛亮死前,刘禅都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是因为刘禅昏庸懦弱,才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诸葛亮的吗,从刘禅后面的举动来看,显然不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就撤销了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丞相这个职位,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分管军务和政务,费祎和蒋琬死后,刘禅更是直接军政一把抓。刘禅在自己有能力直接管理军政的情况下,依然能将大权交给诸葛亮而且完全配合,只能说刘禅是有容人之量,能为了蜀国大局,容忍诸葛亮这个权臣。

刘禅的仁德宽容也是有事实依据的,刘禅再位长达40年,但没有赐死过一个臣子,这应该是历史上独一份。李严犯了军法,导致北伐失败,还把罪名推在诸葛亮身上,刘禅只是让他罢官回家。魏延不顾军令,和杨仪刀兵相向,罪同叛逆,刘禅也因为他没有投降魏国而下令厚葬。黄皓擅权,姜维请求杀了黄皓,刘禅说黄皓只是个小人,没必要为难他,还让黄皓去向姜维赔罪。

诸葛亮说刘禅有大智,这一点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事件来证明,但刘禅是政治手腕一点也不差,就算不是大智,也绝对算不上昏庸。刘禅登基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却没有放任诸葛亮打压益州系官员,很好的维持了益州系和荆州系的势力均衡。同时期的吴国和魏国内部互相倾轧的问题都很严重,只有蜀国维持了既有争斗又有合作的良性竞争关系,这和刘禅的居中调停是分不开的。而且,诸葛亮死后,刘禅从分权到抓权稳步推进,平稳的将权利从权臣手中慢慢集中到自己手上,过程也很和平,这就需要很高明的政治手腕。纵观历史,哪一次君主收权不是腥风血雨,人头满地。

客观的说,蜀国的灭亡和刘禅的关系不是很大,实在是综合国力上耗不过魏国。

刘禅投降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回到蜀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何尝不是一种装傻的政治智慧。司马昭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暗藏杀机,刘禅如果流露出一丝思念故国的心思,司马昭就不会放心他,不但会杀他,还有可能把西蜀降臣都清洗一遍。郤正以为刘禅向司马昭说思念故土就有机会回到蜀国,未免太天真了。

所以刘禅要以乐不思蜀来麻痹司马昭,让司马昭放心,后人单凭这一句话就彻底否定刘禅,只能说是庸人之见了。

标签: 刘禅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毕公高为什么会被选为周初四圣?他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毕公高,周朝,风云人物

    “周初四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太史佚;另一种说法是: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姜太公。我们不去研究这两种说法的出处,我们只来谈一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更合理。毋庸置疑的是:两种说法都有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三人,证明这三人在人们心目中是公认的圣人,不用讨论了。唯一不同的是:太

  • 于禁败给关羽,司马懿和蒋济为什么会说不是他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禁,三国,风云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攻樊城,围困曹仁,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樊城,结果,遇到连绵秋雨,汉水暴涨,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最终,于禁被关羽击败,并被生擒,庞德被杀。于禁战败之后,是谁在曹操面前给于禁开脱?有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谁呢?先看于禁战败的经过,史书记载的很清楚,于禁一到樊城,就遇

  • 为权臣堕胎的元朝太后,此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为权臣堕胎的元朝太后,此人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驾崩于上都,由于右丞相倒剌沙迟迟不肯扶立太子阿速吉八继位,由此引起朝臣们的忧虑。在这种情况下,元武宗的心腹侍从、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尔在大都发动政变,迎立怀王图帖睦尔为帝,是为元文宗,时在当年九月。1个月

  • 不是说吕雉和审食其关系不一般吗 刘邦为何没有怀疑过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为何不怀疑吕雉和审食其的不正当关系?以刘邦的精明,他肯定怀疑过吕雉同审食其关系,只是抓不到证据,也或者是本就不愿意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因为处理这种事情容易弄巧成拙,最终打脸的还是刘邦自己。所以刘邦考虑再三,还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 后周官员侯章简介:后晋时任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后周(951年—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章(?-967)并州榆次人。后唐时,为小校。后晋开运末,任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 王勃的仕途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勃,唐朝,风云人物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白话意思是:雄伟的长安,雄踞三秦之地,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五津。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都不觉遥远

  • 康熙被洋人治好病后,下了一个很奇葩的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相信大家都知道康熙大帝,在大清一朝中,他堪称是最杰出的君主。康熙的一生是伟大的,他剪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痛殴了沙俄等等。总之,康熙在位时做的,全是难度系数很高的大事,而且还都成功了,也因此他才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然而,相比康熙的文治武功,人们对他患疟疾的事情,似乎了解得不是很多。康熙

  • 揭秘:南梁才女刘令娴与丈夫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令娴,南北朝,风云人物

    南梁女才人刘令娴与丈夫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三小姐要出嫁了!”这日苏州城万人空巷,老百姓们聚在长街上,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大人家的千金刘令娴,就要嫁给中书令家的贵公子徐悱了。豪门娶亲并不多见,所以整座城的男女老少都涌到街上围观这一盛况。坐在花轿里的刘三小姐,不知夫君是

  • 毛遂原本默默无闻,他是怎么成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毛遂,战国,风云人物

    毛遂自荐之典故,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这也是古代非常励志的故事。世人总抱怨怀才不遇,有时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由于不够自信或者太自卑,不敢主动争取机会,眼睁睁看着机遇从身边溜走。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平原君府上的门客,三年未献上一个计策,在几千门客之中毫不起眼,既没有英俊外表,也没表现出过人之处一直默默

  • 吕蒙为什么在杀掉关于之后就离奇死亡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蒙,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此战前期,关羽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了躲避关羽的锋芒都想迁都,可是随着徐晃的加入,关羽逐渐呈现败势,此时,吕蒙陆逊趁关羽后方空虚,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而关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终于败走麦城,被东吴小将马忠生擒。可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