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有多残忍?曾秘密处死两个儿媳

朱元璋有多残忍?曾秘密处死两个儿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4/1/7 20:24:27

历史上朱元璋曾秘密处死两个儿媳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内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争夺朝廷的掌控权,而朝廷外部天下百姓不满于元朝的压迫统治,导致人们纷纷起义。那个时候的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乱世中就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异士,他们嫉恶如仇,为了天下苍生纷纷揭竿起义,在这乱世之中大有作为。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个。

朱元璋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丐,后又遁入空门。奈何乱世中并没有人会去寺庙烧香拜佛,于是他走投无路,参加了义军,朱元璋从此南征北战,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朱元璋心思缜密,把徐达汤和等一批将才笼络在自己身边,再加上自己是文盲一个,所以他对李善长、.刘伯温等文人礼遇有加。在鄱阳湖大水战中,他以少胜多,一举消灭了劲敌陈友谅,最终创建了明朝。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并没有一味地贪图享受。正是因为自己有着切身的经历,他深知天下百姓的生活现状,所以说朱元璋上位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他严厉打击官僚阶级,一方面调低官员的工资,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严惩贪官污吏。因为他深知百姓们的苦衷,所以他还规定平民百姓也可以上访,可以告官,甚至可以直接把贪官绑了直接送去京城告御状。这极大的减少了贪官污吏的情况,使得百姓们拥有了话语权,而不是只能忍受官员的压迫。他处罚贪官的手段极其残忍: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所以说相比于元朝,明朝时期的贪官污吏要大大减少。

但是朱元璋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疑心过重。在后来朱元璋已经坐稳皇位之后,他就开始处理那些当初跟着他一起征战天下的大臣。正因为这些大臣们都是跟着他一步一步打下江山的,所以在朱元璋看来,这些人对自己的皇位有很大的威胁。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胡惟庸案件,仅这一个案件,朱元璋就杀死了上万人,这足以说明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但是这些都是他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处死自己的两个儿媳妇呢?

既然是一个帝王,那一定就要选择一个继承人,当时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是朱标,但是后来朱标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于是他剩下的儿子们也都蠢蠢欲动想要在朱元璋面前表现一番。但是朱元璋为了镇守自己的疆土,让天下国土都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就将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了土地,让他们都到自己的封地生活。那么他杀的这两个儿媳是谁呢?其中一个是他儿子朱樉的侧妃,也就是邓愈的女儿,另外一个是他儿子朱檀的妃子,也就是汤和的女儿。这两个人其实是死有余辜,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说说朱樉的侧妃邓氏。朱元璋这个儿子朱樉不干正事,整天就只知道吃喝玩乐,而他的妃子邓氏,和他差不多。因为这个邓氏生的貌美,所以说尽管只是一个侧室,但是朱樉却更偏爱她。这个邓氏绝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她依仗着自己的深受宠爱,在他们的封地上非常的嚣张跋扈,谁都不看在眼里,不可一世。而且因为封地离京城又远,所以说没什么人能够管教她,时间长了,她就越发大胆起来,做下了让朱元璋难以容忍的大错。

有一天这个邓氏突发奇想让人做了一套只有皇后才能穿的衣服,并且在自己的家中穿给人看。要知道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们威胁到皇位了吗,所以说在朱元璋看来,邓氏这样的行为就已经是触碰到了朱元璋的底线,这是对皇后之位心存觊觎,那也是对皇位一种挑战,所以说朱元璋就下令杀了邓氏。要说这个邓氏被处死也是理所应当,谁让她目中无人呢。

至于朱檀的妃子汤氏的罪过就更大了。要是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汤氏有些心理变态。她喜欢将一些小男孩带进府中,亲眼看着他们被阉割。刚开始的时候汤氏只是花钱让下人从民间买一下男孩回来,但是她的封地就那么大,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买不到了,于是汤氏就开始让人直接去民间抢。这件事情一度引起百姓们的恐慌,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不让孩子随意走上街头,就是害怕被邓氏捉了去残害,邓氏所做的这件事情丢尽了皇家的脸。

而朱檀原本还是一个老实本分积极向上的人,但是在自己媳妇的影响下也变得荒淫无道。他开始沉迷于炼丹,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所以汤氏的帮助下,朱檀在全国各地找来道士,并且还在自己家中安置一个炼丹炉,这些道士整日什么都不干,就坐在炼丹炉前面“施法”。但事实上古代的丹药都是无稽之谈,那些道士们更是骗子,他们随便“炼”了些丹药就给朱檀吃,结果因为金属超标,长期下来朱檀差点失明。这两件事哪一件不是荒诞至极?所以说朱元璋就下令处死了汤氏。

朱元璋曾秘密处死两个儿媳,这是为什么呢?他想要掩盖儿子的丑闻。其实朱元璋这样做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儿子的罪行,毕竟他们是皇家子弟,要是处死了儿子那一定会有损皇家的脸面,所以说就算自己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人,朱元璋也会选择掩饰,把所有的罪行都推到儿媳身上。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邓绥:东汉帝国女强人,掌朝十六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邓绥,东汉,风云人物

    终东汉一朝,能被后世称赞的女人不多。刘秀的老婆阴丽华算一个,汉明帝老婆的马氏算一个。那就到汉和帝的第二任皇后邓绥,她堪称东汉帝国中期女强人,她的存在对于东汉后宫,东汉皇权和东汉帝国都有重要意义(多么官方)。简单的说,这个女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能玩的很转,多方面的业务能手。起步高——人生何处无敌手公元九

  • 嘉庆帝是个勤政图治的君主,为何清朝还是衰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颙琰,清朝,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他在位时期清朝由盛转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乾隆在位60年的时候,退位让贤了,他把皇位传给了太子爱新觉罗·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不过前三年,乾隆并没有放权,那个时期嘉庆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一直到乾隆死后,嘉庆才开始亲政。亲政

  • 朱元璋为何让胡惟庸当了七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为何让胡惟庸当了七年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胡惟庸在洪武六年任宰相,洪武十三年年被杀,前后长达七年的时间。既然朱元璋对胡惟庸早就忍无可忍了,为什么要经过七年的时间,才杀掉胡惟庸呢?这件事其实进一步说明,朱元璋并不是天生的杀人魔头。他最终之所以大开杀戒,完全是因为各种矛盾交织在

  • 南唐后主李煜:你对得起那80多位举火自尽的尼姑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煜,风云人物

    他是词人中的帝王,也是亡国之君中的词人。他是李煜,从王子到国君,从国君到俘虏,是错位的人生让他以屈辱又悲情的方式谢幕。一、错位人生937年,李煜的祖父李昇取代吴国杨氏称帝,国号南唐。943年,父亲李璟即位。李璟有7个儿子,根据嫡长子继承制,老六李煜是没有资格承继大统的。即便他有资格,也只是第六顺位继

  • 刘海粟: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海粟,画家,风云人物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

  • 一代英雄关羽到底是怎么死的 斩关羽头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对关羽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怎么死的?败走麦城是谁斩了关羽的头?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义”的代表,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在世界各地也被当做神灵供奉。关于关羽的传说不胜枚举,多赞颂其英勇神武,义字当头,然而他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结局,也为世

  • 宝庆公主的驸马爷是谁?他到底有多变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宝庆公主,明朝,风云人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朱元璋在大明西宫卧榻上停止了呼吸。驾崩之日,发布了早已准备好的遗诏:“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于世,定祸乱而偃兵,妥生民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益于民。奈何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智,好善恶恶,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

  • 乾隆为什么没有让令妃终身当上皇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仪纯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其实,根据《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令妃在嫁给乾隆之前,确实姓魏,是内务府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属于出身比较低的包衣奴。而成为贵人后,令妃家人就集体加入了满洲八旗,称为“抬旗”,同时改姓魏佳。从名义上来讲,令妃虽是汉人出身,但抬旗之后,便算是满族人了。除了上面提到这点之外,许多人还有一个误解,认为令妃曾经

  • 孙綝执权之后为什么会失去人心?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綝,三国,风云人物

    孙綝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个皇家宗室,所以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孙峻在和曹魏进行战争的过程中就去世了,所以里把后事都托付给了和自己有一点关系的孙綝,那个时候孙綝也才刚刚二十几岁,所以朝廷就让孙綝成为了将军,领导着朝廷内外的事情,而在那个时候能够成为将军掌管权利,他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并且当时他还在代理着

  • 戚夫人和慎夫人同为帝王宠妃,为何命运如此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戚夫人,慎夫人,风云人物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刘邦去世后,她被掌权的吕后残忍杀害。慎夫人,汉文帝刘恒的宠妃,地位极高,甚至能与窦皇后同席而坐。二人都能歌善舞十分受宠,为何结局如此不同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戚夫人和慎夫人虽然分别是刘邦和汉文帝的宠妃,但戚夫人仗着刘邦对她的宠爱,同时又以刘邦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