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跟刘据之间的关系怎么样?那些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

汉武帝跟刘据之间的关系怎么样?那些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3/12/10 8:41:08

在我们历史上,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汉朝和唐朝了,强汉盛唐是现代人时时向往的一个时期。恨不得穿越到大汉,随着卫青,深入大漠。随着霍去病封狼居胥,跟着班超追逐西域。回到唐朝,领略万邦来贺,感受天可汗的威名。两个朝代典型的代表帝王,汉武帝和唐太宗,更是挺直了脊梁,和原本时刻侵扰与看不起汉人的匈奴和突厥狠狠地打了几仗,让他们知道了,汉人也不是刻意随意欺辱的。

汉武帝从年轻刚刚登基开始,就有一个梦,一个汉朝人的梦。这个梦就是为了解决几十年的每每都要骚扰边境掠夺财物粮草和女人。让百姓不得安宁。最终汉武帝朝着这个梦想,集合几代帝王的积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与匈奴的对战,还好因为开始有卫青和霍去病,实实在在和匈奴的对战中收获了无数的牛羊财物,在战争中尝到了甜头,可惜好景不长。因为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后面的战争和匈奴陷入了泥潭,互相谁也奈何不了谁,把几代帝王的积蓄都打光了,国内经济也陷入了萧条境界。虽然汉武帝好大喜功,最后也玩崩了。但是匈奴是必须打的,你不打别人,别人天天来抢你钱财,虽然和亲有一定作用,但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中原女子终究不能适应的,按我大汉的理念,你可以娶我中原女人,但是要在我打服了你之后,做我的小弟再说,终究汉朝后面的皇帝也贯彻这个思想,才能在东汉末期,让匈奴再也不能成为隐患。

汉武帝在选择继承人上,因为早年的子嗣不旺,很早的确立了刘据为太子,但是由于汉武帝自身因为战争或者巡游的原因,导致疏忽了对太子的培养,虽然找了很多好的老师,但是却忽略了太子身边人对他的影响,导致太子变成一个忧国忧民但是却不识五谷杂粮的人,天天和一堆读书人吟诗作乐,把手下的食邑都交给别人打理,以为这样就能够治国平天下,还一直想和匈奴和谈,让汉武帝一生的与匈奴对抗的国策无法执行下去,中国最讲究的就是传承,皇帝的政策都被推翻了,你就后世别人如何给他定论呢,而且刘据优柔寡断,好心肠烂好人,手底下人犯了错,他要以德服人,反而给犯错的人好多财物,要让他羞愧死,虽然最后那人确实自己上吊了。但这也说明了刘据无法作为帝王的一点,太过仁慈,皇帝可以有仁慈的一面,但是也要有刚强的一面,大臣们可不是绵羊,而是狐狸和狼之类的集合体。就是他管不了大臣,从他准备反抗汉武帝,手下跟随的人就知道,一群乌合之众。当然,汉武帝因为最后发现自己错怪了太子,后面思子心切又建立了思子宫。其实汉武帝对刘据是寄予了无限的厚望的,只是刘据错误的以为刘彻要换了他,后面想歪了才走上了不归路,都是被一群奸臣设计的阴谋带到了沟里。虽然最终帝位还是回到了刘据那一系,但是刘据这一系的烂好人形象也是遗传了下来,汉宣帝就是刘病已因为从小在市井长大,所以做事果断。但是刘洵后面的皇帝,汉元帝汉成帝之类的,还是那么的心软和优柔寡断。如果刘弗陵能够生下龙子,不知道会不会又有所不同。当然霍光太强势了,不管是汉昭帝也好还是汉宣帝也好,在霍光时代都是过得挺难的。

总而言之,汉武帝一直都是爱子心切,想要刘据能够继承自己的国策,更好的坐稳江山,从来都没有想到要真正的换太子。只能说千古一天活得太久了,久到太子都四十多岁了还没办法继承皇位,汉武帝也犯了大部分人都会犯的错误,就是老了还没退位,大部分皇帝老了都会昏庸,因为怕死就想长生不老,然后又看着太子身强体强,就有了被迫害妄想症了。历史总是让人遗憾,让人回想千年,恨不得过去帮他们解释各种情感纠葛,但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开创大汉赫赫威名的汉族起源。

标签: 刘据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同为开国皇后,为何吕后和马皇后的结局大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后,汉朝,风云人物

    从元末义军领袖的养女到明朝的开国皇后,马皇后的出身与经历是很富有传奇性的。正如平民天子朱元璋常常被拿来与刘邦、赵匡胤作对比一样,马皇后的形象和故事也常被拿来与历代的皇后进行比较。那么,究竟马皇后是如何完成由平民到皇后的角色转变呢?对比一下她与历代名后的经历我们大概会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轮廓。在提及中国历

  • 南宫公主嫁给了谁?为什么会有两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宫公主,汉朝,风云人物

    孝景皇后王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王娡是个幸运的女人,她原先嫁给金家,只因为算命人说她可以当皇后,她的母亲便执意把她送入宫中,果然成了美人,生下了刘彻成了皇后。王娡是宫廷之争的得益者,通过政治联姻,提升了宫廷地位。她一生有一儿四女,儿子汉武帝刘彻,女儿分别是金俗 、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今天小编

  • 官渡之战爆发时,其他诸侯都在干嘛?为何介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公元200年,为了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诸侯,曹操和袁绍这两大诸侯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

  • 朱温是谁?朱温是怎么灭唐之后站稳脚跟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朱温,风云人物

    李克用忙着满大唐打来打去,过世界警察的瘾头时,他的老对头朱温却一直很安分的没有给他找麻烦。朱温在干嘛呢?朱温在忙着剿匪。我们之前说过,黄巢的部队被击溃以后,很多人投降了朱温,但是还有一部分溃兵被秦宗权(就是投降了黄巢的那个节度使)收拢了起来,在河南境内四处流窜作案。朱温很头疼,自己刚刚作大死得罪了李

  • 崔敦礼: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崔敦礼,本名元礼,字安上,唐朝时期宰相,隋朝礼部尚书崔仲方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敦礼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唐初历任通事舍人、左卫郎将、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他通晓诸番形势,多次出使突厥、回纥、铁勒等北方部落,又随李勣击灭薛延陀。高宗年间拜相,历任侍中、中书

  • 崇祯哀求百官捐钱,一代皇帝为何落到这种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皇帝,明朝,风云人物

    崇祯皇帝从登基开始,就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尤其是李自成造反最为要紧,当时天灾人祸不断,国库空虚,就在国家危难之际,崇祯皇帝为了筹集军饷,竟然苦苦哀求大臣们,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帮助朝廷渡过难关。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崇祯皇帝请求百官捐钱,并非直接强取豪夺,而是以"借"的名义把钱筹集,日后

  •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都有哪些谋士?分别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曹操唯才是举这是曹操的用人政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这五人为曹操征战天下,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尤其是二荀和郭嘉,表现非常突出。那么,这五人中,究竟谁受到的礼遇最高呢?荀彧被称为曹操的首席谋士,曹操也把荀彧称作吾之子房,荀彧是曹操

  • 左宗棠的手下败将阿古柏,他一生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阿古柏,清朝,风云人物

    《汉书·郑吉传》记载: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意思是说,自汉武帝时期,郑吉出任西域都护以来,西域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长期以来,随着政权交替,朝代更迭,西域随之动荡不安。直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连续用兵,西域得以平定,乾隆皇帝将西域定名为:新疆。到了十九世纪中后叶,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国

  • 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简介:其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徐干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干(170年-217年

  • 明朝初年宰相汪广洋简介:朱元璋将其比作张良 、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