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鼐曾担任内阁首辅,为何最后以悲剧收场?

曹鼐曾担任内阁首辅,为何最后以悲剧收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8 更新时间:2023/12/6 16:54:26

曹鼐,字万钟,号恒山,明朝初年名臣,明宣宗时期曾高中状元,后担任内阁首辅,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他跟随明英宗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殉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正统十四年七月,正值雨季,淋淋漓漓的雨下了很长时间,居庸关赶往宣府的路上,到处都是积水,泥泞不堪,北伐的大军在芋泥里艰难前行,苦不堪言。

刚刚从御驾旁走过的内阁首辅曹鼐长长的叹了口气。就在不久前,他又一次劝说明英宗朱祁镇班师回朝,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朱祁镇只听太监王振的,而王振是反对班师的。

想到王振,曹鼐无奈的摇了摇头。

从酸秀才到擅权太监,王振的发迹

王振,原本是一位落第秀才,私塾先生,或许追求更好的发展,或许是为了练习葵花宝典,像岳不群、林平之那样笑傲江湖,王秀才毅然给自己了一刀,进宫做了太监。

由于王振善于察言观色,又读过书,识得字,因此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朱祁镇日常起居、读书学习。朱祁镇对王振非常信任,一直称呼其为王先生。

宣德十年,朱祁镇继位。王振顺势出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太监中的第一人,一时风光无限。

好在当时太皇太后张氏还活着,王振还算有所顾忌。张太后经常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专行而没有和内阁商议,就马上派人召来王振来责骂,甚至有一次差点杀了他。

一日太后召上至,张辅杨士奇等皆侍宫人佩刀左右,从太后议决一二事,少选召振入,责之曰:“汝侍皇帝,多不法罪,当死!”上及辅等恳救得免。(鸿猷录)

正统七年,张太后病逝。此时的朝中,杨荣已在两年前去世,杨士奇也因为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只剩下杨溥垂垂老矣,再无作为。

从此王振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擅作威福,排斥异己,大耍淫威,甚至把当年朱元璋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摘了下来,得意洋洋的王振曾自比周公,其嚣张气焰,可见一斑。

从状元郎到内阁首辅,曹鼐的无奈

曹鼐就是这个时候入阁的。

宣德八年,曹鼐高中状元,被到翰林院当修撰。正统五年,在杨荣、杨士奇的推荐下,曹鼐进入内阁,并于正统十二年升任内阁首辅。

曹鼐当首辅的时候,正是王振最风光的时候。仗着皇帝朱祁镇的宠信,王振排斥异己,陷害忠良,钳制百官,聚敛财务。更严重的事,由于王振好大喜功,边防也出了问题。

而作为内阁首辅的曹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无能为力。因为皇帝只信任王振,压根就不听他的。而他能做的,也只是居中调和,尽量减少损失。

首辅做到这种程度,可谓郁闷至极。

从北京城到土木堡,最终的归宿

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入侵大同,在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御驾亲征”,留下弟弟朱祁钰监国摄政。

对于御驾亲征,曹鼐一直持反对态度,然而,在王振的坚持下,大军还是冒着泥泞,向大同进发。

八月初二,大军进入大同。天降暴雨,寸步难行,王振要求继续向北进军,随行的文武大臣一致反对。兵部尚书邝埜冒死闯进英宗行在要求班师回朝;户部尚书王佐整日跪在草丛,请求皇帝南还;钦天监监正彭德清以天象相劝,均被王振斥责。

作为内阁首辅的曹鼐,忍无可忍,终于发问道:“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然而曹鼐的愤怒只换来王振冷冰冰地回答:“倘有此,亦天命也。”

无奈之下,曹鼐只得跟随大军一起北上。

悲剧彻底无法避免。之后的事情无需赘述,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突袭,几十万大军覆没,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虏。

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捶死,而曹鼐,也和兵部尚书邝埜等五十多名随行大臣一起,被杀于乱军之中。

英国公张辅,尚书邝埜、王佐,首辅曹鼐、学士张益而下数百人皆死。(明史·曹鼐传)

天顺元年,复位的明英宗加赠曹鼐为太傅,谥曰“文忠”。

标签: 曹鼐明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要把刘璋安置在公安城?他是什么想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璋,三国,风云人物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璋终尝到了“开门揖盗”的苦果:211年刘璋约请刘备入川帮他抵抗汉中张鲁,212年两人闹翻兵戎相见,经由近三年的战斗刘备终一起挺进兵临成首都下,刘璋局势已去抉择遵从。刘备篡夺益州以后并无侵犯于刘璋而是把他送往了地处荆州的公安,《三国志》纪录:“先主迁璋于南郡公安,尽归其财

  • 刘备兵败被迫跑路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还要带着十万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对刘备兵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兵败新野后,为何要带着行动缓慢的老百姓逃跑?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战役,叫新野之战。话说,刘备依附刘表后,被刘表安排到新野驻防,刘表希望让刘备替他抵挡曹操。但当时的刘备势力单薄,根本没能力对抗曹操,所以在新野之战中被曹操打得大败。面

  • 实至名归的南北朝第一战将,陈庆之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庆之,南北朝,风云人物

    战神陈庆之仅仅以七千兵力,打的北魏军满地找牙,连占他们首都洛阳等30城,所向披靡!陈庆之,南朝梁的中原第一将,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萧衍出生入死,跟着他带兵打仗。就家庭来说,他至少有六个以上的儿子,但只有几位留名下来,或许这是正统史书的通病,关于家庭家族这一块总是记载的不够详尽!长子陈昭,五子陈昕

  • 历史上岳乐的一生有何战绩?他为何没能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也即康熙皇

  • 唐高祖李渊妃嫔之一:尹德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尹德妃,唐朝,风云人物

    尹德妃,唐高祖李渊妃嫔之一,和张婕妤是李渊晚年最为宠幸的嫔妃。德妃尹氏生酆王李元亨。尹德妃因姿色明艳,为高祖晚年最受宠的妃子,尹德妃怀孕,生下儿子酆王李元亨,更深得唐高祖宠爱。在政治上,尹德妃与张婕妤为了巩固地位及自身利益,勾结太子李建成、李元吉,而且背地里与他们勾搭成奸,恣意淫乐,诟谤谋害李世民,

  • 朱元璋早就对胡惟庸忍无可忍 朱元璋为什么等了七年才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胡惟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让胡惟庸当宰相长达七年,他不满胡惟庸为何不及时废他?胡惟庸在洪武六年任宰相,洪武十三年年被杀,前后长达七年的时间。既然朱元璋对胡惟庸早就忍无可忍了,为什么要经过七年的时间,才杀掉胡惟庸呢?(胡惟庸)这件事其实进一步说明

  • 他大赦天下放了很多的叔叔和兄弟 为何唯独没有放过一个外甥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清朝虽然是一个封建的王朝,存在很多的落后的地方,但是在和过去的朝代相比,还是有很多进步的地方。晚清虽然相当的腐败,也非常的软弱,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清朝是非常的强大的,尤其是在那三个皇帝在位的时候,可以说直接就让清朝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尤其是乾隆皇帝,因为太多的历史剧中的皇帝都是以

  • 刘武周进攻太原势如破竹,最后怎么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刘武周,风云人物

    刘武周进攻太原势如破竹,最后怎么败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唐王朝好容易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却没想到后院失火,当初自己发迹的地方如今却被别人占领了。抢了李氏后院的人,便是刘武周。刘武周,传说他的母亲怀他时梦见了一只雄鸡入怀。古时有很多这种传说,凡兴过一点儿浪的人都有个不平常的来历,不过

  •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姜维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文武双全,深得诸葛亮真传,为何结局很惨?三国时期的姜维,堪称蜀汉后期的顶梁柱,不仅文武双全,且深得诸葛亮的真传,兵法谋略了然于胸。费祎去世后,姜维独掌了军权,他没有忘记丞相诸葛亮生前的遗愿,多次率军北伐曹魏,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匡扶汉室。然而,

  • 关于曹纯的评价是什么样的?三国时期“李云龙”式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纯,三国,风云人物

    提到《亮剑》,很多人马上想到里面那个威风凛凛的李团长—李云龙。这位留下了许多“警句”的电视剧网红,在剧中带着最精锐的独立团,有着最爆的脾气、最壮的义气、最坚韧的决心、最强大的勇气,最不怕死的亮剑精神,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际上,在三国时代,曹操曹丞相的帐下,也有这么一位“李云龙”式的将军。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