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早就对胡惟庸忍无可忍 朱元璋为什么等了七年才下手

朱元璋早就对胡惟庸忍无可忍 朱元璋为什么等了七年才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8 更新时间:2023/12/27 9:24:05

还不了解:朱元璋胡惟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让胡惟庸当宰相长达七年,他不满胡惟庸为何不及时废他?

胡惟庸在洪武六年任宰相,洪武十三年年被杀,前后长达七年的时间。既然朱元璋对胡惟庸早就忍无可忍了,为什么要经过七年的时间,才杀掉胡惟庸呢?

(胡惟庸)

这件事其实进一步说明,朱元璋并不是天生的杀人魔头。他最终之所以大开杀戒,完全是因为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朱元璋最初是非常喜欢胡惟庸的。在胡惟庸之前,他的宰相是李善长,还有杨宪。这两个宰相朱元璋都不怎么喜欢。朱元璋不喜欢他们的原因,其实也就是两点:一是这些宰相们喜欢勾心斗角,在朝廷中互相争斗;二是这些宰相们喜好擅权,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做主,不报告给朱元璋。

关于这个问题,朱元璋曾经和.刘伯温讨论过。朱元璋想把李善长给换了,他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不同意,认为不能够轻易换人。因为刘伯温明白,其实对于要求严格的朱元璋来说,李善长相对还是比较符合他的。

不过朱元璋虽然和刘伯温讨论,但是并没有听刘伯温的建议。最终他让李善长下课,让杨宪当宰相。当初刘伯温是反对过让杨宪当宰相的,最终事情按照刘伯温预料的情况向前发展。朱元璋很快就不喜欢杨宪,把杨宪杀掉。

除了不满意杨宪外,朱元璋也不满意有一个宰相汪广洋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才让胡惟庸当宰相。

朱元璋之所以让胡惟庸当宰相,是因为胡惟庸做事谨小慎微,凡事都会向朱元璋报告,从不擅自做主。

(朱元璋)

但是,胡惟庸显然并没有吸取李善长和杨宪的教训。刚开始的时候,胡惟庸做事谨小慎微。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又走上了李善长和杨宪的老路。喜欢拉帮结派,排斥异己,在朝廷中结交朋党。后来又凡事爱自己做主,觉得不太符合,或者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都不会向朱元璋报告。而朝中大臣看到很多事情,胡惟庸自己就可以做主。因此,这些人开始不断地走胡惟庸的后门,眼中只认得胡惟庸,连朱元璋也不当回事了。

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其实,他一开始并没有想把胡惟庸宰相之位给废掉的。因为胡惟庸本来是谨小慎微的,所以朱元璋采用提醒拍打的方式,不断给胡惟庸敲警钟,希望胡惟庸能够改过来。毕竟朱元璋已经废掉李善长和杨宪、汪广洋,他希望胡惟庸能够善始善终。

但是胡惟庸并没有听从朱元璋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终于悲哀地发现,他和任何一个宰相,都不能和谐相处。这些宰相都有勾心斗角,以及独断专权的毛病。悲哀的朱元璋,开始动了杀心,准备要杀掉胡惟庸,包括杨宪、汪广洋,甚至包括李善长等人。同时废掉宰相之位。

但是想把这些人都杀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然是不可能杀掉这么多人的。所以朱元璋留着胡惟庸,其实就是在等着胡惟庸做更多的恶,找到足够多可以杀胡惟庸的证据。

(李善长)

刘伯温被毒死的案件,后世不少研究者认为,这其实是朱元璋干了,然后嫁祸胡惟庸的。因为当时刘伯温生了病以后,朱元璋让胡惟庸派一个御医去给刘伯温治病。刘伯温吃了御医给她开的药以后,不久就被毒死了。研究者认为,胡惟庸和刘伯温并没有多大的过节,胡惟庸不至于把刘伯温毒死。再说了,这个御医是皇帝的御医,他应该只会听皇帝的话。因此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朱元璋想杀掉刘伯温,并借此嫁祸胡惟庸,然后增加胡惟庸作恶的证据。

包括胡惟庸造反的事情,也显得非常蹊跷。当时胡惟庸让朱元璋去他的家里看从水中长出来的一个石笋。朱元璋在前往的路上,有个太监云奇拦住朱元璋的去路,说胡惟庸想弑君。朱元璋爬到城楼上,果然看见胡惟庸在夹墙里面藏有士兵。于是朱元璋把胡惟庸抓了起来。

这件事显然不太容易让人相信。因为胡惟庸就算要发动宫廷政变,也不会这样来做。而且那个太监也显得非常蹊跷,他怎么会了解胡惟庸家里的事情呢?还有,朱元璋爬到城墙上面,看见胡惟庸家里有夹墙,里面藏着士兵。胡惟庸家里藏士兵,怎么可能让别人看出来呢?难道这个夹墙都是露在外面的吗?

总之,这两件事其实就说明了,当朱元璋想杀胡惟庸的时候,一方面,他在等着胡惟庸犯更大的错误。另一方面,当胡惟庸所犯的错误不够多的时候,朱元璋又会人为制造“罪证”,嫁祸胡惟庸。

显然,这就是朱元璋迟迟不动胡惟庸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他大赦天下放了很多的叔叔和兄弟 为何唯独没有放过一个外甥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清朝虽然是一个封建的王朝,存在很多的落后的地方,但是在和过去的朝代相比,还是有很多进步的地方。晚清虽然相当的腐败,也非常的软弱,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清朝是非常的强大的,尤其是在那三个皇帝在位的时候,可以说直接就让清朝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尤其是乾隆皇帝,因为太多的历史剧中的皇帝都是以

  • 刘武周进攻太原势如破竹,最后怎么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刘武周,风云人物

    刘武周进攻太原势如破竹,最后怎么败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唐王朝好容易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却没想到后院失火,当初自己发迹的地方如今却被别人占领了。抢了李氏后院的人,便是刘武周。刘武周,传说他的母亲怀他时梦见了一只雄鸡入怀。古时有很多这种传说,凡兴过一点儿浪的人都有个不平常的来历,不过

  •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姜维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文武双全,深得诸葛亮真传,为何结局很惨?三国时期的姜维,堪称蜀汉后期的顶梁柱,不仅文武双全,且深得诸葛亮的真传,兵法谋略了然于胸。费祎去世后,姜维独掌了军权,他没有忘记丞相诸葛亮生前的遗愿,多次率军北伐曹魏,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匡扶汉室。然而,

  • 关于曹纯的评价是什么样的?三国时期“李云龙”式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纯,三国,风云人物

    提到《亮剑》,很多人马上想到里面那个威风凛凛的李团长—李云龙。这位留下了许多“警句”的电视剧网红,在剧中带着最精锐的独立团,有着最爆的脾气、最壮的义气、最坚韧的决心、最强大的勇气,最不怕死的亮剑精神,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际上,在三国时代,曹操曹丞相的帐下,也有这么一位“李云龙”式的将军。他深

  • 揭秘:文昭甄皇后甄宓真的是洛神转世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昭甄皇后,汉朝,风云人物

    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昭甄皇后的,就是今天小编要写的主人公甄宓了,还被称为甄夫人。她没有什么文学天赋,天生丽质。她是袁绍的媳妇,袁绍被曹操打败后,曹丕的随行人员立刻被甄宓的美丽惊呆了。后来,魏文帝曹丕纳下甄宓作为妾,并生下东乡族公和魏明帝曹叡。据传说,曹植的《洛神赋》是为她写的,许多学者预测她以后会很厉害

  • 拓跋晃是怎么死的?不是忧虑而死,因为谋反所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拓跋晃,南北朝,风云人物

    拓跋晃作为北魏的皇太子,他的死因确实是个谜,因为历史上记述他是忧虑而死的,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而造成他忧虑而死的原因就是他反对其父要灭掉佛教,喜好佛法的拓跋晃与其父发生了冲突,而后因为父亲宠臣宗爱的陷害,使得大批东宫官员被杀,而后忧虑而死。述很简短,无非就是父子政见不合,而其又与其父亲的宠臣,阴险暴

  • 秦国一步步被人鄙视,秦孝公是如何发愤图强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孝公,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这是秦孝公发布的《招贤令》中的原话。当时中原诸侯召开高级别会盟时,都不通知秦国,把秦国当成粗鄙蛮夷之地。秦国是怎么样一步步被人鄙视的?秦穆公时期,秦国发展到了一个小高峰,秦穆公去世时,做出了一个自私的决定,导致秦国开始走下坡路:让大量的优秀人才陪葬!秦国出现了人才断层,再加上

  • 陈宫本可以成就中原霸业,后来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宫,汉朝,风云人物

    陈宫,字公台,是吕布帐下首席谋士。足智多谋,为人性格刚直烈壮,年少之时和海内名士多有交往。天下大乱之时,陈宫投靠曹操,成为其心腹,但不久之后与曹操反目,辅佐吕布对抗曹操。下邳之战,吕布不听陈宫之谋而失败,慷慨赴死。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

  • 有哪些与申屠嘉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申屠嘉,西汉开国功臣,曾担任宰相一职,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末时,申屠嘉以一个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的身份,跟随刘邦攻打项羽,因军功升任队率。跟随刘邦攻打黥布叛军时,升任都尉。在汉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选拔那些曾经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年俸在二

  • 揭秘历史上战国时期的悲剧人物,最后死得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起,战国,风云人物

    TOP、4 白起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襄王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襄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