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怠政三十四年的原因是什么?

万历怠政三十四年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4/1/19 11:46:18

说到万历怠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万历怠政”即指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万历帝亲政。万历十四年后,明神宗朱翊钧长达30年时间不上朝。《明史》认为,经此一事,明王朝内政近于崩溃,走上灭亡之路。甚至在《明史・神宗本纪》中提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明万历帝上台亲政,初始时是个兢兢业业、恪职尽守的皇帝。万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京师大旱,万历帝亲自祭天祈雨。万历帝步行十余里至天坛,不顾劳顿,拒乘龙辇,所做所为,让百官和百姓大为感动。

当然,这些所谓“明君”的做为,在万历十四年之后就基本上与万历皇帝绝缘了。

万历十四年九月,万历帝以“头晕眼黑,力乏不兴”为由数日不朝,就算服药之后依然称“身体虚弱,头晕未止”,甚至连太庙祭祀也不去了。万历十六年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万历帝整日花天酒地,选美,大兴土木,甚至筹建陵园——什么都理,就是不理朝政。

万历十七年元旦后,适逢日食,万历帝找到新的由头,免去了元旦朝贺。对于皇帝如此作为,大臣们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时任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就上疏,对其耽于享乐表达了不满,紧接着,就有阁臣上疏请求罢官。

万历帝大兴土木,屡次选美,引起百姓不满,矛盾激化,时有民变发生。他三十年不理朝政,导致朝廷官员缺失异常严重。没有万历帝制衡,百官人人自危,拉帮结派,只是顾着争权夺利,政府职能陷于瘫痪。百官就人事布局,各党派之间相互倾轧,那也怪不得编纂《明史》的人也要说一句:“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万历帝勉强到金銮殿,许多朝臣竟然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如此荒废朝政,国力衰退,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万历年间,朝臣党争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最恶劣,当数“东林党争”和“国本之争”。东林党因为一次朝臣人事变动引发其他所有朝臣的围攻,再被阉党严重打击,被直接驱逐出了权力阶层,直至崇祯时期,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国本之争,指皇长子朱常洛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之间关于权力的争夺,而朝臣们则分为两个派系,一派支持长子,一派支持福王,朝野上下对立谁为太子争论不休,就算后来朱常洛被立为太子,福王一派仍然不肯死心,直至梃击案发生,福王失势,国本之争才算上划上了句号。史家常认为是由于国本之争,神宗被群臣所迫,不能立自己爱子朱常洵为储君,因而以这种不上朝的方式向朝臣们示威、抗议。

当然,“万历三大征”,才是万历皇帝的得意之作,不过这三场战争虽然都胜了,却耗时费力,明朝末期国力衰弱,难以抵抗清军的攻势,与这三大征实在有很深的联系。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正式与明朝决裂。四十六年四月,大清兵克抚顺,朝野震惊,万历帝仍不以为意。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辽东总兵杨镐四路进攻后金,在萨尔浒大败,死四万余人,开原、铁岭沦陷,北京震动。万历四十六年四月方从哲奏请“速下章奏、发帑金。”大臣跪在文华门外,哀求万历皇帝增派援军,急发军饷,神宗毫不理会。群臣日日请求皇帝临朝,皇帝派太监出来传谕:“皇上有病。”吏部尚书赵焕上奏章说:“他日蓟门蹂躏,铁骑临郊,陛下能高拱深宫,称疾却之乎?”赵焕之言,不幸而言中。

人们对万历怠政的原因分析,可谓是众说纷纭,但理一下头绪,可以大体归纳出四点:摆脱戒尺,居功自傲,缺乏竞争,体弱多病。

戒尺,说的就是张居正、李太后和太监冯保一干人等,这些人尽心辅佐,但死的死,疏远的疏远,皇帝没有了“戒尺”,做事情就随心所欲了很多;

居功自傲,说的就是“万历三大征”的胜利;

缺乏竞争,是因为他登上皇位,是没有经过与兄弟竞争的,他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自然要舒服了许多。懈怠,看起来也是人之常情了;

体弱多病这一点,从他二十出头就开始给自己建坟茔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不过这里有一个误区,不上朝不等于不理朝政,实际上万历皇帝还是在处理政务的。万历三大征这样的大事,若没有皇帝出面,又有哪个大臣敢于擅自做主呢?

标签: 万历明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如果魏延不死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蜀汉魏延。为什么诸葛亮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发展的怎么样?魏延在长沙杀了太守韩玄,救了大将黄忠,然后献出长沙投降了关羽。关羽引魏延来见刘备和孔明,孔明命令刀斧手把魏延推出去斩了,刘备大惊,魏延献长沙有功,为什么要斩首呢?诸葛亮给出了三个理由:1:食其禄而杀其主,

  • 魏安釐王和龙阳君是什么关系?“龙阳之好”名不虚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安釐王,战国,风云人物

    看了魏安釐王和宠臣龙阳君的故事后我酸了,“龙阳之好”名不虚传不少人都看过李安导演的《断背山》,其中男同志之间的爱情让人为之动容,相信不少人也是通过这部作品开始了对“同性恋”群体的真正了解。但这样的恋情绝不仅仅是现代才有,古代当然也是有的,其中最轰动的一对男同性恋当属战国时期的魏安釐(xī)王和他的宠

  • 北宋与南宋的皇帝数量一样,为什么皇后的数量少了一半?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虽然只有9位皇帝,却有20位皇后。到了南宋时期,也有9位皇帝,但却只有10位皇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与北宋一样,南宋也有9位皇帝,分别是: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宋幼主。那么为何皇帝数量一样,皇后数量

  • 许敬宗:唐朝时期宰相,因支持立武则天为后而官运亨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许敬宗,字延族,唐朝时期宰相,他是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许敬宗出身高阳许氏,少有文名。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

  • 朱祁钰的死因是什么?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朱祁钰,即明景帝、明代宗、景泰帝,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共7年,他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生母是吴贤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

  • 三国时期诸葛瞻姜维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之子,三国时蜀汉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记载:“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其间,写信给哥哥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

  • 定妃:康熙最长寿的妃子,揭秘其传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定妃,清朝,风云人物

    她从宫女到成为了康熙的妃嫔,她的哥哥也被重用,成为了康熙的心腹大臣。这位妃嫔就是定妃万琉哈氏,她的哥哥就是康熙的心腹大臣托合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万琉哈氏是一个宫女,她是怎么得到康熙青睐的呢?出身这么低,能从宫女变为皇帝的女人,万琉哈氏的相貌肯定是百里挑一的。成为康熙妃嫔后,没过几年万

  • 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掐死自己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皇后李祖娥为什么会掐死自己的孩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由于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使得皇帝成为了九五之尊,可以站在皇帝身边并且与之相比肩的皇后则是母仪天下。但是皇后身上所有的荣耀均来自于皇帝,所以皇后的荣耀也如易碎的泡沫一样。北齐在封建历史时期仅仅存活了二十八年,这与漫长的历史星河相比完全

  • 义成公主是什么人?她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义成公主,隋朝,风云人物

    大家对于义成公主,可能是比较模糊的。但是一些懂历史的朋友,还是有所了解的。她处于隋朝时期,但却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室公主。说起这件事来,在某种定义上,她只是宗室的女子。虽然只是这样,她却是非常有骨气的一位女子。隋朝被消灭之后,只有她敢对着唐太宗叫嚣。她只是一位宗室之女,却有这样的觉悟。对于皇室的子孙们

  • 吕布战绩一般,为什么还被说成是第一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汉朝,风云人物

    吕布大家都知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足见有些人对吕布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也有很多人骂他是“三姓家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吕布的武功那是没得话说,但是人品就不好说了。他曾经先是认兰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为丁原四处征战,但是最后在董卓的勾引利诱之下,在丁原与董卓交战时,一下跳出来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