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为什么会犹豫要不要颁布剃发令?原因是什么

多尔衮为什么会犹豫要不要颁布剃发令?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07 更新时间:2023/12/29 11:32:53

辫子是清朝的象征, 而“剃发令”也是一个改变中华明方的重要政策,很多人都认为清军入关之后一直严酷的执行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在清军刚刚入关之际,对于“剃发令”的颁布和执行,多尔衮还是十分犹豫的。

金钱鼠尾是满族的传统,满族人自然是要留着辫子的,在入关之前那些投降后金及清朝的汉族士民与将领也遵循满族这一传统留着金钱鼠尾,但是这些人相对于满族主体来说毕竟还是少数,少数服从多数,遵循满族的习俗也可以理解。

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形势就大不一样了,入关后满族成了少数的那一方,而且中原文化向来是正统并且远远高于满族的文化水平,而发式冠服则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作为统治者的满族还要不要让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汉族去剃发、遵从满族的文化?

从多尔衮入京(1644年五月初二日)到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二十日,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入京之后的多尔衮颁布命令,命令在为崇祯皇帝守孝三日之后“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尊本朝制度。各官宜痛改故明陋习。”在多尔衮眼中,明朝的发型冠服反而成了陋习,投降清朝的官吏军民们都应该像新朝的君臣民们那样留着金钱鼠尾。

但是,很明显多尔衮低估了百姓们对于头发的重视程度,也低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身体发肤受到损伤即是不孝,而儒家文化强调“百善孝为先”,所以剃发这一行为在当时是完全不能够接受的,而清廷颁发的剃发令自然也受到了强烈的抵制,刚刚安定的北京秩序受到了动荡。

不得不承认多尔衮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在意识到“剃发令”颁布得不是时候之后,多尔衮立即进行了调整。五月二十日,颁布了新的命令:“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清世祖实录》)首先掩盖了之前颁布的“剃发令”背后的真实目的,“剃发以别顺逆”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从文化上征服人数占绝对多数的汉族才是“剃发令”的真正目的。然后,又及时的改变了这一效果不佳的命令,从今之后“悉从其便”。

而上述政策也不过只是缓兵之计而已,只持续了一年时间,因为这一年内清军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顺治元年五月到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清军在山西、陕西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李自成被迫放弃陕西向南转移,李自成于五月初四牺牲,大顺政权名存实亡。在击败大顺之后,清军又马不停蹄的南下江南,于五月十五日进入南明首都南京,南明弘光政权垮台。

在这种形势之下,作为唯一胜利者的多尔衮又想起了剃发,此时他觉得可以撕下那伪善的面具了。六月初五日,接到清军占领南京捷报的多尔衮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在多尔衮看来,剩下来的地区传檄可定,统一全国指日可待,强制推行“剃发令”再也不会对清朝统一天下造成影响了,即使有,也只会是螳臂当车罢了。

紧接着,十五日又谕礼部:“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至此,虚伪面具已经完全撕下,只剩下赤裸裸的征服者姿态。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一为大家熟知的恐怖言语即出自此后的正式官方文件之中,可见满清统治者的有恃无恐。

但是,多尔衮和其他满清统治者还是低估了汉民族捍卫自己文化的决心,就在“剃发令”颁布之后不久,已经归顺的江阴人民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发动了起义,随后在嘉定、浙江金华等地又发生了民众自发的抵抗运动。而之后,南明政权虽然一直处于流亡状态,但是在广大汉族民众的支持下一直抵抗了17年之久,而多尔衮再也等不到全国统一的那一天了。

标签: 多尔衮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塞尔柱皇帝苏丹阿尔斯兰是怎么死的 跟刺客单挑被刺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塞尔柱帝国,苏丹阿尔斯兰,风云人物

    塞尔柱帝国是十一世纪的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亚和西亚的土地上建立的一个国家,其领土在鼎盛时期囊括了整个伊朗、伊拉克和高加索等地区,而我们本文所要介绍的人物便是塞尔柱帝国的第二位苏丹阿尔斯兰。阿尔斯兰全名哈桑·本·阿尔普·阿尔斯兰,他出生于公元1029年,是塞尔柱帝国的开国君主塞尔柱克的直系后裔,在公元1

  • 历史上傅干投靠曹操后是何地位?担任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傅干,字彦材,北地泥阳人。傅干出身于东汉凉州地区的名门大族,其先祖是西汉名臣傅介子,家族成员中亦有多名成员在朝廷任职,其父傅燮也担任过汉阳太守。傅干早年曾在凉州刺史耿鄙手下任职,中平四年(187年),凉州叛乱非常多,尤其是韩遂军团实力大,而凉州刺史耿鄙也是想有作为的人准备一举歼灭叛军,所以派遣程球征

  • 攻占南京后,朱棣为何没有立即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靖难之役是1399年-1402年由朱棣发动的与建文帝夺取政权的战争,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领燕军,攻到了南京,这时,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叛变了,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大军进城,朱棣就这样攻进了京师南京。燕军进城后,皇宫中就燃起了大火,建文帝朱

  • 鲁昭公的生平有多惨?当你落难时,才能看清世间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昭公,春秋,风云人物

    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阶段,各诸侯国纷纷发起战争,互相侵伐,扩大自己的地盘,充实自己的势力,各诸侯国的各大家族也斗的火光四溅,不亦乐乎。为了自己的利益,各利益集团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将对手赶尽杀绝,即便是国君,如果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也一样会被群起而攻之。鲁国昭公时代,三

  •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然,古代女子没有生存本领,嫁入深宫,只有往上爬,获得更多的恩宠,才能活成人上人,这也是一群女人内讧的最大原因。但其实作为皇帝的老婆们,她们也是领工资的,并且等级不同,收入差别相当大,可是拿工资最高的并不是皇后,那是谁呢?她们的工

  • 后世对敬晖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敬晖,字仲晔,唐朝时期宰相,澄城县令敬山松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敬晖早年曾历任卫州刺史、夏官侍郎、泰州刺史、洛州长史台御史右丞,后与桓彦范、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侍中。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平阳郡王。神龙二

  • 明朝宰相张居正与李太后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居正,明朝,风云人物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梁启超: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蒋介石:王安石以后最大的政治家,就是明朝的张居正。当年明月: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独断专行

  • 南宋官员徐梦莘简介:因“靖康”之耻而发愤研究宋金和战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朱元璋死后留给建文帝锦囊,建文帝为何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说起明朝,大家都会想到明朝的那些奇葩皇帝,好战分子、爱玩爱吃爱女色等,在这里就不细说皇帝们的奇葩行径了,明朝从前期的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发展到中后期,国力衰弱,政治腐败,有些皇帝不作为,任由阉党势力权倾朝野。即便有些皇帝头脑清醒,想要整治朝政,复兴国家,但他们都没有前期几位皇帝的魄力,比如朱元璋和朱棣

  • 后世如何评价刘洎?有哪些与刘洎有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刘洎,字思道,唐朝时期宰相,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曾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洎出身于南阳刘氏。隋末曾为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降唐后历任南康州都督府长史、给事中、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丞、黄门侍郎、侍中,封清苑县男,以直谏著称。刘洎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魏王李泰,并在太宗东征时辅佐太子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