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发布“禁海令”?产生了什么影响

朱元璋为什么发布“禁海令”?产生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3/12/24 22:43:42

今天我们来解读朱元璋发布“禁海令”是出自什么原因?禁令实施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公元1598年,长达七年之久的万历援朝战争终于宣告结束。这场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在历经战与和的反复较量之后,最终迫使日本狂人丰臣秀吉忧郁而死,异常艰苦的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网络配图

也许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怎么堂堂一个天朝上国,打打你日本一个蕞尔小国居然会这么费劲,还搞得元气大伤,几乎打光了张居正改革留下的所有资产。要知道,当年永乐大帝横扫天下、威加海内的时候,是何等雄壮、何等霸气?

有人说因为吏治腐败,有人说因为将帅不力,还有人说因为承平日久,陷入了各代王朝都会爆发的"历史周期率"当中。可老天不会给明朝太多的时间思考,也许还没等他们完全想清楚,统治危机就开始不断爆发。

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更要命的,后金在东北地区强势崛起,与蒙古连为一体。短短几十年时间,大明王朝就在内忧外患之下,万劫不复了。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重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开创洪武之治,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历来也有很多种说法,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违背了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

从它一开始建立之后所采取的国策,就能看出它一定会败得异常惨烈。

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同,明朝所处的时间段是在全球地理大发现时期,也是中国迈向近代化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当时欧洲的探险家们没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强大的船队,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新航路的开辟,不断发展着海上贸易,不断进行着海外扩张,不断强化着海权思维。

主动也好,被迫也罢,世界开始由海洋连接在一起,并逐步形成一个整体。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网络配图

我们知道,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一个朝代,版图几乎横跨了整个欧亚大陆。你愿意接受也好,不愿意接受也罢,世界就是在这样的征服与被征服、侵略与被侵略当中联系在了一起。

继元朝灭亡之后,公元1368年,朱元璋接过了华夏正统的位置,在南京登基称帝,翻开了大明王朝的历史篇章。

然而就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便发布了"海禁令"。理由也很充分,为了抗击倭寇,为了矫正民风,为了稳定江山,我不得已而为之。

这位乞丐出身的皇帝在成为皇帝之后,心胸和眼界已经变得越来越狭小。他以为只要发展农业,大家都吃饱饭就足够了吗?

结果不但使大明王朝对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也使得中国经济一直在农业上打转转,商业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迟迟没有起色,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并最终胎死腹中。

更可惜的是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千多年封建主义的成果,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却失去了向近代化发展的重要先机。

之后的郑和下西洋,根本不是海外贸易和海外扩张的行为,只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天朝的富庶与强大,构建一种厚往薄来的朝贡体系。

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内地人民的经济负担,刺激了外邦人的贪欲。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怎么看怎么像是嫁接在封建主义社会上的一朵奇葩。

孟子早就说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一个领导人或者一个王朝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辽阔的疆域,多少广大的群众,多少繁荣的经济,多少强大的军力,而是看他是否有自由宽容的思想,是否顺应时代的潮流。

网络配图

我刚已经说过,明朝所处的时期是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大国崛起已经有了全球的坐标。在这个坐标内,注定了明朝所面临的外部交流和外部侵略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

证明郑和舰队环游世界的《天下全舆总图》,反映了天下诸番向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进贡的场景。

文章开头提到的万历援朝战争,以及之后的葡萄牙人侵占澳门,荷兰人侵占台湾等等都是明证。在这个坐标内同样也注定了,如果明朝还是按照之前朝代的做法生存发展下去,那么整个民族必然要挨打。先是被清朝满洲奴役百年,然后是被西方列强奴役百年,直到公元1949年才算真正重新站起来。

的确,对于朱元璋自己来讲,从一个乞丐做到了一个皇帝,确实了不起,可以说十分地了不起,这是他个人的成功,但他实行的"海禁政策"却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皇帝明令要实施海禁,他是顶风作案的第一个。他的后人和后来的清朝也都在尊行着他的旨意,结果使得中国越来越封闭、麻木和愚昧。我不知道,这一切是否源于他的出身,源于他的眼界,源于他的心胸。如果没有他,是否还会有别的皇帝实行海禁,实行闭关锁国。但是毫无疑问,他开了一个王朝,却毁掉了万代江山。

为什么近代明清两朝皇帝都以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对外不交流,导致全方面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他是猛将本该前途无量因一念之差犯错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猛将

    在三国时期,虽然他是后起之秀,但是,也是一员大将,只可惜,因为一念之差,犯了错,死的早了点,如果他不死,也许后期三国会更精彩,至少蜀汉不会那么缺乏良将可用,他究竟是谁呢?网络配图他是三国三巨头之一,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的养子刘封。刘封有武艺,力气很大,作战勇猛。《三国志》记载:刘封者,本

  • 多尔衮入关下达留发不留头令:江阴人被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多尔衮

    弘光小朝廷,腐朽昏庸,人心思变,所以,在清朝打击之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被一扫而亡。对这样一个腐败朝廷,江南人民内心并不留恋。此外,由于南京人民先前未与清朝打过交道,清军处处以令箭宣示“不杀人,不剃发,安民乐业”,所以普通百姓,都对清朝抱以厚望。南京街道,居民在清军入城时,纷纷高举“大清国皇帝万万岁”

  • 美丽不可方物的甄宓之死是因为失宠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甄宓

    甄宓,也就是历史上的文昭甄皇后,又称为甄夫人。她少有文才,天生丽质。她本来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绍被曹操打败后,随行的曹丕见到美丽不可方物的甄宓,顿时惊为天人。后来魏文帝曹丕纳了甄宓为妾,生了东乡公主和魏明帝曹叡。相传,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她而写的。很多相士都预测她贵不可言。图片来源于网络她小时候就很

  • 清朝顺治皇帝怎样选择清东陵这块“万年宝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顺治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清东陵沿燕山余脉而建,北以昌瑞山为后靠,南以金星山为照山,西侧以黄花山为右弼,东侧以鹰飞倒仰山为左辅,西侧西大河与东边马兰河东西夹流,拥护着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清东陵建造有:顺治皇帝的孝陵

  • 揭秘朱棣的太孙朱祁镇 难道不是老朱家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

    朱祁镇是朱棣的太孙,但是对于他的身世,一直都很神秘。有人说,他是被宫女所生,也有人说他是从宫外抱来的。那么,难道朱祁镇不是老朱家人了?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

  • 曹操一代枭雄为什么会娶个青楼女子当正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

    在东汉末年,英明神武的魏武大帝曹操竟然让一个娼妓当上了大老婆,这在当时十分重视出身和门第的时代,是多么一件奇葩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女人,让曹操为之倾倒,给予其大老婆之位?网络配图一个娼妓在封建时代,想要扶正,成为一个大老婆是何等的不容易,即便是放到现在,一个小三想逆袭成功,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魏

  • 后蜀的开国皇帝孟知祥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后蜀的开国皇帝孟知祥

    高祖孟知祥是一代明君,他曾是我国四川成都的一名皇帝,其在成都创立的功绩一直被人们所纪念,孟知祥原本是河北人,出生贵族,但是有专家通过历史考证发现孟知祥继承了少数民族的血脉,其见于孟知祥的陵墓建筑。图片来源于网络孟知祥曾经是在后唐时期备受朝廷的重用,但是后来心中起了独霸一方的念头,于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心

  • 李逵和三国中的谁最相似 绝对不是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逵

    李逵和三国中的谁最相似,绝对不是张飞而是无法想到的他!这个人便是赵云!且看下面分析:1、赵云有经典的“单骑救主”情节,李逵有单人劫法场救宋江。网络配图2、李逵拒绝女色,赵云虽然对女色不如李逵决绝,但在三国这个人人好色的环境下,他是最拒绝女色的一个了,而且还有拒绝樊氏这样的情节。3、李逵有当面顶撞老大

  • 史上鲧治水失败付出生命代价才成就了大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禹

    说起大禹治水我们可能都知道,大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把洪水引进大海,为人民谋得了福利。他也因为治水的功劳继承了舜的位置,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大家知道鲧这个人吗?他是大禹的父亲,也是一个治水能臣,但他没有成功,反而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鲧治水的故事吧。网络配图鲧治水或许有些人不认识这个字

  • 堂堂一国皇后却非要嫁给一个大臣她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后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任何女子都无法逃脱的命运安排,即使是生于官宦人家,女子的婚嫁也逃不出这样的宿命,而生于官宦之后,还容易沦为政治牺牲品。网络配图萧绰也就是后来的辽国太后就是这样,她本来在进宫之前有一个心爱的未婚夫韩德让,本来萧绰一直都在心中描绘着将来和丈夫的美好婚